• 工作总结
  • 工作计划
  • 心得体会
  • 领导讲话
  • 发言稿
  • 演讲稿
  • 述职报告
  • 入党申请
  • 党建材料
  • 党课下载
  • 脱贫攻坚
  • 对照材料
  • 主题教育
  • 事迹材料
  • 谈话记录
  • 扫黑除恶
  • 实施方案
  • 自查整改
  • 调查报告
  • 公文范文
  • 思想汇报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文档大全 > 公文范文 > 正文

    2022年故都秋嗅觉(全文完整)

    时间:2022-08-12 09:30:08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2年故都秋嗅觉(全文完整),供大家参考。希望对大家写作有帮助!

    2022年故都秋嗅觉(全文完整)

    故都的秋嗅觉3篇

    【篇一】故都的秋嗅觉

    【教学目标】

    1.整体把握课文内容,明确作者笔下故都的秋“清”“静”“悲凉”的特点,体会作者赞美自然风景的真情、内心的忧思与落寞一级深沉的爱国之情。

    2.学习本文情景交融、以情驭景、以景显情的表达技巧和对比的修辞手法。

    3.感受作品的画面美,培养学生高尚的审美情操。

    【教学重难点】

    1.把握秋情,品味故都的“秋味”:清、静、悲凉;

    2.领会本文“以情驭景,以景显情”的写作特点;

    【教学方法】

    1.教法:多媒体辅助教学法、提问法、点拨法;

    2.学法:朗读法、讨论法。

    【教学用具】

    多媒体CAI课件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自古文人多悲秋,屈原在《湘夫人》中惆怅的歌唱:“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宋玉在《九变》中悲伤地吟诵:“悲哉秋之为气,萧瑟兮草木摇落兮而变衰”,而杜甫在老病孤愁、漂泊无依时哀叹:“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流”。那么,秋在近代文人郁达夫心中,又该有怎样的一番滋味呢?今天,就让我们一同走进《故都的秋》,走近他的的心灵世界,品味他笔下那独有的“故都秋味”。

    二、解题

    1、作者简介:

    郁达夫(1896~1945),原名郁文,浙江省富阳人,出生于知识分子家庭,从小熟读唐宋诗词和小说杂剧。现代著名小说家、散文家。

    1913年9月随长兄郁华赴日留学。这期间,他曾广泛涉猎外国文学,深受近代欧洲、日本各种社会思潮和文艺作品的熏陶。十年的异国生活,使他饱受屈辱和歧视,激发了爱国热忱。1921年郁达夫与郭沫若、成仿吾等人组织了创造社。同年7月第一部小说集《沉沦》问世,产生很大影响。1923年发表《春风沉醉的晚上》。1923~1926年先后在北大、武昌师大、广东大学任教。1930年参与成立“中国左翼作家联盟”,1932年12月发表《迟桂花》,1933年移居杭州后写了不少山水游记和诗词,1935年发表《出奔》,抗战爆发后,积极投入抗日救亡运动,后流亡南洋,坚持抗战。1945年9月17日被日本宪兵秘密杀害。

        郁达夫是一位具有多方面才能的作家。他在小说、散文、诗词、文论等诸多领域都具有深湛的功力和卓越的成就,而且形成了自然畅达而热情坦荡的风格。郁达夫的散文,带有比小说更直接、更鲜明的自叙传的性质,发出的是带有强烈个性的自己的声音,篇篇洋溢着回肠荡气的诗的调子,充满了内热的、浓郁的、清新的情韵,热情坦白、毫不遮掩地表现了一个富有才情的知识分子在动乱社会里的苦闷心境,展现出一幅幅感伤、忧郁而秀丽隽永的情景交融的画面。有时流露出颓废的色彩。

           

    2、写作背景:

    1933年到1937年,日本帝国主义侵占东北,虎视中原,国民党政府对外投降,对内镇压,由于白色恐怖的威胁,郁达夫离开上海,避居杭州,过着游山玩水的隐逸生活,这期间,作者写了大量的寄情山水、排遣郁闷的散文。郁达夫提倡“静”的文学,写的多是“静止水似的遁世文学”。1934年7月,他从杭州经青岛去北平再次饱尝了故都的秋“味”,并写下了优美的散文──《故都的秋》。

    3、题目解说:

    “故都”指什么地方?作者为什么不称“北平的秋”而叫“故都的秋”呢?

    明确:“故都”指明描写的地点,含有深切的思念、眷恋之意,暗含一种深厚的文化底蕴;
    “秋”字确定了描写的内容,与“故都”结合在一起,暗含着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相融合的一种境界。以“故都的秋”为题,文章的主题明确而又深沉。

    三、整体把握

    1、读课文,思考:

    (1)故都的秋是怎样的? 请找出总体概括故都秋天的特点的词语。

    明确:关键词语:清、静、悲凉

    (2)概括每个自然段的内容

    第1段:总写对北国之秋的感受和向往

    第2段:对江南秋的感受

    第3段:庭院秋景

    第4段:秋槐落蕊

    第5段:秋蝉蝉声

    第6—10段:秋雨话凉

    第11段:秋日胜果

    第12段:议论感秋

    第13段:留住北国之秋

    (3)真正写故都秋的在什么地方?

    明确:3到11段

    (4)写“北国之秋”为什么要写到“南国之秋”?

    明确:。①北国之秋感受:“清”、“静”、“悲凉”, “想饱尝一尝”;
    ②南国之秋感受:“慢”、“润”、“淡”, “看不饱”、“尝不透”、“赏玩不到十足”。对比北国秋和南国秋,抑彼扬此,以南衬北,突出作者对故都秋的深切眷恋与向往之情。南国之秋:色彩不浓,回味不永;
    北国之秋:色彩浓,回味永。这两段主要写南国之秋的色味比不上北国之秋,直抒作者对故都之秋的无比眷恋之情。

    (5)划分结构

    明确:第一部分(1-2)作者通过对比北国、江南之秋的不同感受,表达对北国之秋的向往之情。

    第二部分(3-12)从记叙和议论两方面记叙故都纷繁多彩的秋天景象,赞美北国之秋。

    第三部分(13-14)总括全文,与文首照应,再次强调南国之秋不及北国之秋,直抒作者对故都之秋无比眷恋之情。

    第二课时

    一、具体研习

    1、解读秋景:作者选取了哪些景物来表现故都的秋“清”“静”“悲凉”的特点.

    明确:牵牛花、槐蕊、秋蝉、秋雨、秋枣

    2、赏析“庭院秋景”图

    在这段写景的文字中,作者是怎样写出秋味的?(写了哪些景物?各自用了哪些修饰的词?突出了景物怎样的特征?用了哪些修辞?)

    (1)“不逢北国之秋,已将近十余年了。在南方每年到了秋天,总要想起陶然亭的芦花,钓鱼台的柳影,西山的虫唱,玉泉的夜月,潭柘寺的钟声。

    明确:这几个描述性的名词性短语,生动的展现出了“故都的秋”的美妙意境,表达了作者对“故都的秋”的神往之情。

    (2)在北平即使不出门去吧,就是在皇城人海之中,租人家一椽破屋来住着,早晨起来,泡一碗浓茶,向院子一座,你也能看得到很高很高的碧绿的天色,听得到青天下驯鸽的飞声。从槐树叶底,朝东细数着一丝一丝漏下来的日光,或在破壁腰中,静对着像喇叭花似的牵牛花(朝荣)的蓝朵,自然而然地也能感觉到十分的秋意。

    明确:这几句写了视觉形象(天色、日光、牵牛花)及听觉形象(驯鸽的飞声),有静景,也有动景,以动衬静,更好的表现出了故都之秋清晨的幽静。同时也写了观赏的心态、动作,“细数”“静对”透露出作者悠闲、惬意的心情,表现出作者对故都之秋的热爱。

    (3)说到了牵牛花,我以为以蓝色或白色者为佳,紫黑色次之,淡红者最下。

    明确:紫黑色、淡红色是暖色,白色、蓝色属于冷色。作者回避暖色,偏好冷色,给人一种清冷之感,真切的反映了作者当时情感上的孤寂冷落。

    (4)最好,还要在牵牛花底,叫长着几根疏疏落落的尖细且长的秋草,使作陪衬。

    明确:疏疏落落的、尖细且长,写出了秋草的形态。秋草,乃枯黄衰败之物,用它来陪衬牵牛花的蓝朵,恰到好处的表现了秋的悲凉。

    3、鉴赏“秋槐落蕊”图

    “北国的槐树,也是一种能使人联想起秋来的点缀。像花而又不是花的那一种落蕊,早晨起来,会铺得满地。脚踏上去,声音也没有,气味也没有,只能感觉出一点点极微细极柔软的触觉。”扫街的在树影下一阵扫后,灰土上留下来的一条条扫帚的丝纹,看起来既觉得细腻,又觉得清闲,潜意识下并且还觉得有点儿落寞。

    明确:落蕊满地,写视觉形象;
    脚踏落蕊,写触觉形象。这里寂静无人,斯人独徘徊,无人可交流,便只有与自然相交融。

    描写景物:槐树、落蕊、扫帚的丝纹

    人的感受:极微细极柔软。

    “清、静、悲凉”的体现:

    萧瑟清静:极微细极柔软

    清闲:踏蕊、观丝纹  凄清闲逸 (视、听、嗅、触觉)

    落寞:梧桐一叶而天下之秋  (孤独悲凉)

    “微细”“柔软”——静;“细腻”“清闲”——清;
    “落寞”——悲

    4鉴赏最后三幅图

    (1)这三幅图中描写了那些景物?

    明确:蝉声、秋雨、都市闲人、果树(枣树)

    (2)“秋蝉残声”图。

    “秋蝉的衰弱的残声,更是北国的特产;
    因为北平处处全长着树,屋子又低,所以无论在什么地方,都听得见它们的啼唱……这秋蝉的嘶叫,在北平可和蟋蟀耗子一样……

    明确:以来蝉都是文人墨客的咏叹之物,他们或借以抒情或用以明志。这几句中“衰弱”“残声”“嘶叫”渲染出了北国之秋的萧瑟凄清,,让人顿生悲凉之感。“啼唱”则表现出作者对北国之秋的喜爱之情。

    (3)“秋雨话凉”图

        ①、学生朗读6—10段

        ②、北方的秋雨又有什么样的特点?作者是借助什么来描述秋雨的这一特殊之处的?

    明确:将南方的秋雨与北方的秋雨做对比,突出表现北方的秋雨的“奇” 、“有味” 、“更像样”,表达了作者的赞美之情。从“雨声、雨态、雨感”三方面来写的;
    运用了视觉、听觉相结合的方法。一句一景,写出了北国清秋之雨忽来忽去的特点。云的景象,雨的气势,被写的活灵活现。

        ③、作者为什么要写都市闲人?

    明确:表现了作者的平民意识,希望自己能像“都市闲人那样过无忧无虑的生活。作者用这种带有京腔京调的社会人物来丰富自然景物,用这种落寞和感伤的京味京韵来烘托清、静、悲凉的北国秋味。

    (4)“秋日胜果”图

    北国的果树可写的很多,作者为什么单写枣树?作者是如何描写枣树的?

    明确:枣树在故都人家的院落中极为普遍,几乎家家都有,而它青中带黄的色彩又与全文情感基调一致,足以代表作者心中的故都秋色。

    写枣树先言其多,再写果实形状,然后描绘枣子颜色的变化,用对比手法盛赞枣子成熟到八九分的时候,是北国清秋的佳日。

    (5)小结:在这些景况的描写中,哪些地方突出了“清” 、哪些地方突出了“静”、哪些地方突出了“悲凉”?

    明确:写秋院——“听得到青天下驯鸽的飞声。”(这是境的宁静);
    “细数着一丝一丝漏下来的日光”、“静对着像喇叭似的牵牛花”(这是心的宁静)。“一椽破屋”、“破壁腰”(境的悲凉。)

    写秋槐——“脚踏上去,声音也没有,气味也没有,只能感出一点点极细极柔软的触觉。”(这是境的宁静,也是心的宁静。)“扫街的在树影下一阵扫后,灰土上留下来的一条条扫帚的丝纹,看起来既觉得细腻,又觉得清闲,潜意识下并且还觉得有点儿落寞。” (这里有境的宁静,也有心的悲凉。)

    写秋蝉——“衰弱”、“残声”。(这本身就是一种悲凉。)

    写秋雨——“息列索落”、“云渐渐地卷向了西去”、“很厚的青布单衣或夹袄”(这里有境地的宁静,也有情和境的悲凉。)

    写秋果——“淡绿微黄”,即使是写“红”也是“红完”。(也是一种清、静的淡色。)

    郁达夫写“故都的秋”,紧扣住“清”、“静”、“悲凉”的特点,不用浓墨重彩,而是用平凡的词语表达了平凡的秋姿、秋色、秋声、秋味和平凡的人。

    (6)本文是写景抒情散文,作者为什么在12段插入对写秋诗文的议论?这段的落脚点在哪?

    明确:作者从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两方面来表现“故都”的可爱。这一段议论,营造了浓郁的文化氛围,与自然气息之外再添一重文化气息,与“故都”题旨暗合;
    从行文章法上看,这里宕开文笔,纵横议论,显示了作者身后的文化底蕴和开阔的行文思路。

    落脚点:可是这秋的深味,尤其是中国的秋的深味,非要在北方,才感受得到底。进一步赞颂自然之秋、北国之秋。

    总结:(1)你认为郁达夫在文中是颂秋还是悲秋?

        明确:文中的秋景中融入了作家深情的眷恋,对故都秋的向往;
    而作家的主观情感中又有秋的落寞,而且全文的基调是忧伤的、悲凉的,因此可以说本文是作者对故都的秋的一曲悲凉的颂歌。

        本文通过描写故都秋景,抒发了作者对故都之秋的无比怀念与眷恋之情,又寄寓了作者深远的忧思与孤独的落寞之感。(主旨)

    (4)比起北国的秋来,正像是黄酒之与白干,稀饭之与馍馍,鲈鱼之与大蟹,黄犬之与骆驼。

        提问: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说明了什么?突并仿写。

    明确:比喻、对比、排比的修辞手法。将 “南国之秋”喻为“黄酒”“稀饭”“鲈鱼”“黄犬”,将“北国之秋”喻为“白干”“馍馍”“大蟹”“骆驼”,通过对比说明“南国之秋”在气、质、味、形四方面都比不上北国之秋。

    (6)总结:感情基调:悲凉的颂歌

    故都的秋是一首诗,深沉而含蓄

    故都的秋是一幅画,美丽而落寞

    故都的秋是一支歌,忧伤而苍凉

    故都的秋是一杯茶,苦涩而清醇

    【篇二】故都的秋嗅觉

    《故都的秋》教学案例

      一、 教材分析

      1、 单元教学要求

      《故都的秋》,它是高中一年级的教学内容,具体编排在必修二第一单元的第二课。

      本单元所选的三篇课文都是抒情散文,单元的教学要求是通过鉴赏品味语言,向深层次赏析作者的情感,领悟文中的哲理。引导学生能通过文章精巧、缜密的构思,深入品味文中富有情感与哲理的语言。

      2、 文章特点

      《故都的秋》系郁达夫在对故都北平的秋景细腻描摹中流露出自己内心的眷恋和落寞之情的作品,体现出这位文人当时的处境和浓重的"主观色彩"。古往今来,对于"秋",或讴歌,或诅咒;
    或因它而寓之于意,或借它而寄之以情。时有古今,地有南北,意有厚薄,于是"秋"也就显示不同的姿、色、声、味来。

      郁达夫在《故都的秋》中,通过独特的表现手法,表现出了"秋"独特的风姿,独特的色彩,独特的音响,独特的韵味,独特的意境。《故都的秋》中的"秋"是这样的秋:"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这"清""静""悲凉",便是故都北平的秋在作家意念上的总投影,它构成了文章的基调和底色。

      二、 学情介绍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每当我们向自己的学生教授知识的时候,自然要考虑到我们的教学对象在学习本课时的原有基础、现有困难及学习心理特征,从而有针对性地确定学习的重点、难点及教法学法。

      我的教学对象是高中一年级的学生,他们对散文是不陌生的,上一课学习朱自清的《荷塘月色》,感受过散文的语言美、意境美,进行过初步的鉴赏。调查得知,许多同学课外都喜欢看散文,兴趣比较浓,尤其是女生,订阅了《读者》《散文》《美文》等杂志。一般同学也能说出散文"形散而神不散"的特点,但学生主要还停留在泛读和初读上,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他们的思维能力和审美能力尚在形成之中。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要充分利用他们的兴趣引导学生进入特定的审美意境,培养学生具有宁静的、适宜接纳美的事物的心胸。

      三、 教法、学法

      《故都的秋》的教学是散文鉴赏的起始课,对后面的散文教学有着领起、示范作用。既要教学生鉴赏课文,又要指导学生学会鉴赏的方法。

      本课的教学指导思想: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以诵读、设疑、讨论为主线,培养学生的阅读和鉴赏能力。

      1、 朗读、感悟

      重视诵读、美读。诗歌单元养成的诵读习惯在本单元要加强巩固和发展,训练美读。本文是现代散文史上的名篇,感情浓厚,意味隽永,文辞优美,教师应当努力引导学生进入课文的情境当中。

      2、 设疑、讨论

      抒情散文重在抒写作者的情志与意趣,但这种抒写往往不是直接的,而是通过精巧的构思,富有情感与哲理的语言,在写景、状物、叙事中实现的。如何鉴赏抒情散文的情志和意趣?我认为重点在于弄清其表现手法,理解描写中寄托的浓厚的思想感情;
    其次,细细品味优美、含蓄、隽永的语言。

      四、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

      ① 理解散文"形散而神不散"的特点,了解郁达夫的思想和创作风格。

      ② 领悟作者流露于文中的主观情感,学习本文以情驭景、借景抒情、写景状物的写作手法。

      ③ 品味文章明白晓畅、简洁清丽的语言。

      2 能力目标

      ① 培养学生有感情的朗读文章的能力。

      ② 提高学生语言鉴赏能力,使学生掌握运用语言表达的一些技巧。

      3 德育目标

      体会作者在山河破碎、内外交困的现实下,赞美自然风物的真情以及内心的忧思及落寞;
    体会作者深沉的爱国之情。

      五、重点和难点

      重点:1.引导学生对故都秋景特点进行分析。

         2.掌握文章以情驭景、借景抒情、写景状物、情景交融的写作手法。

         

      难点:1.体会作者对故都的秋的赞美之情以及文中流露出的悲凉之音。

         2.引导学生推敲文中悲凉情感的由来,深层次理解此文的 丰富内涵。

      六、 教学准备

      印发预习材料,要求学生课下预习,早读检查(包括:A、作家作品;
    B、写作背景;
    C、掌握生字生词;
    D、熟读课文,理清层次)。制作幻灯片(古代有关秋的诗句)

      七、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大千世界,山川草木本无情,但是,由于文人墨客睹物思人,寓情于景,于是,有人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有人感受到"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的凄美,也有人体会到"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的 凄凉!更有人体会到"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的壮美!我们不难发现:不同的人,他们眼里的秋景不同,因为他们的情感有别。是啊,"一片自然风景就是一个心灵的世界"。下面,我们就一同走进散文大家郁达夫的《故都的秋》,走进郁达夫的心灵世界吧!

      (二)、提供相关材料,引起学生的阅读兴趣。

    显示如下资料: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王勃《滕王阁序》

      "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白居易《琵琶行》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杜甫《登高》

      教师点拨:这些佳句和名篇,有的描写秋天的肃杀和凄凉,抒发作者的悲秋之感;
    有的刻画秋天的绚丽多彩,寄寓了作者浓浓的赞秋之情。而郁达夫却以自己个性鲜明的思想,选择了独特的角度,运用与众不同的手法,写出了这篇散文精品。究竟郁达夫笔下的秋景如何?秋意如何?让我们一起走进故都,领略故都的秋味。

      (三)、听朗读录音(十分钟)

      (四)、细细品味:

    文章开头部分"从青岛到北平来的理由就是要饱尝这故都的秋味"。"秋味"是什么?(朗读)"故都的秋味"可用文中哪些词说明?

      "清"--清闲 恬静 安谧 "静"--细腻 幽远 幽静 深邃 "悲凉"--落寞 衰落 萧条 进一步说明:这是北国的秋在作者心中的投影,它构成了文章的基调。"清、静"是北国之秋的客观实景,"悲凉"是人的主观情感的写照,流露出沉静、寡淡的心绪。

      (五)、哪些景物体现了"清、静、悲凉"的感情。

      朗读、揣摩、体悟。

    3-11段写景(朗读)。作者选取了故都秋景中的"秋晨","秋花","秋树","秋蝉","秋雨","秋枣"等景物来描写的。这些景物各具怎样的特点?

      教师明确:五幅秋景图:秋晨的天空(3) 秋槐的落蕊(4) 秋蝉的残鸣(5)秋雨的凉意(6-10) 秋枣的色彩(11)

      分别从不同的感觉品味揣摩:

      秋光:秋天的早晨,仰视可见"很高很高的碧绿的天色",近看可以"从槐树叶底,朝东细数这一丝一丝漏下来的日光",还有那"玉泉的夜月",给人以高远柔和而又清冷之感。

    秋声:"西山的虫唱","秋蝉衰落的残声",是凄凉哀惋的。

    秋色:既有"鸽蛋似的枣儿"从淡绿微黄到红特的成熟过程,也有喇叭似的朝荣"蓝色或白色者为佳,紫黑色次之,淡红者最下"的主观感受,显示着秋之火热与冷漠的统一。

    秋味:息列索落的秋雨,一阵凉风,一层秋雨,平添了"无边雨丝似愁长"的凄凉之味。

      继续提问:1、作者为何将"淡红色"的牵牛花视为最次?(因为红的色调不符合悲凉的心境。)

      2、枣子熟了不也是红色的吗?作者为何又喜欢呢?(淡黄微绿的色调依然同作者的心境吻合)

      3、"唉,天可真凉了"。作者写"了"字念得很高,拖得很长,是出于什么目的?(目的在于渲染"清、静、悲凉"的气氛。"了"字音抬得高、拖得长,好比是对着无边的大森林呼唤,呼唤的越响,回荡得越远,森林越发显得空寂。)

      (六)、故都秋的景物应该是丰富多彩的,如香山的红叶,游人如织的颐和园,作者为何只选取了这几处景物来写呢? "一切景语皆情语",点明了作家笔下的景和物都是依附着一定情感的,而这情感又多是作家本身的情感历程的再现,文中的秋花、秋雨、秋光、秋声......等这些景物的清闲、幽远、幽静、落寞、衰落、萧条,表面看都是秋的真实色彩,实际上是北国的秋在作者心中的投影,是自然界的"客观色彩"与作家内心的"主观感受的"的自然融合。

      (七)、文章在刻意描绘的几种秋景之外,作者思路所及而且笔触点到的还有哪些内容?(朗读开头两段和结尾两段)在文章的开头和结尾都点到了南北不同景点的特色:南国的苏州、上海、杭州后厦门、香港、广州的秋味,扬州的"廿四桥的明月","钱塘江的秋潮","普陀山的凉雾","荔枝湾的残荷"等等,并在文中插入关于秋的议论,中外文人及其作品。

      (八)、综观全文,用最简练的文字概括北国秋和南国秋的特点,文中为何多次提到南国之秋? 北国之秋:清、静、悲凉南国之秋:慢、润、淡 作者多次提到南国之秋都是为了烘托对比北国之秋的特色,以南国秋天"草木凋得慢,空气来得润,天的颜色显得淡",来烘托故都秋色的味道醇厚、浓郁。以南国秋天的"色彩不浓,回味不永"来烘托北国秋的色彩浓重、天之高远,使人处于其中,回味隽永。表现出作者对北国之秋的向往之情。

      (九)、作者分别从不同角度为我们描绘了故都的秋景,那么作者在叙述和描绘秋景时,以时间为序还是以空间为序?不是以时间为序,也不是以空间为序,是并行排列,体现了散文"形散"的特点,这些景物都具有"清、静、悲凉"的共同特点,也即"神不散"。

      (十)、读罢全文,你认为郁达夫在文中是颂秋还是悲秋?

      提示:此题在学生可以见仁见智,各抒己见。文中的秋景中融入了作家的眷恋,对故都秋的向往;
    而作家的主观情感中又有秋的落寞,而且全文的基调是忧伤的,悲凉的,因此可以说是作者对故都的秋的一曲悲凉的颂歌。

      (十一)、课堂小结,布置作业

      (1)课堂小结

      文贵创新,要有自己的独特视角和个性,在不少人面对众多的咏秋佳作望而生畏,欲写却止笔时,郁达夫却以自己个性鲜明的思想,选择独特的角度,运用与众不同的手法,为咏秋佳作增添了新篇章。文章也正如作者所说的那样"要把情感渗入到景物的描绘中去,使读者几乎不能辩出这美丽的自然是不是多愁善感的主人公的身体的一部分"。达到了情景交融、物我合一的境界。

      (2)布置作业

      请以"家乡的......"为题写一篇抒情散文,春、夏、秋、冬、雨、霜、雪,任何一景均可选择。

      八、 教后感想 这是一篇情深意浓的抒情散文,按理很容易打动读者的心灵,但由于写作年代较远,作者抒写的思想感情让学生感受和理解起来有些困难。困难主要在于一些"负面"情感难以理解。如"可是啊,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清、静"好理解,"悲凉"就不好理解了。这就要求教师帮助学生消除时代隔阂。感受人文精神。培养人文精神是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通过教学此文,我感觉人文精神我们并不遥远,它就在课文里,就在师生们的共同品读活动中。

      板书设计:

      故都的秋

       郁达夫

       客观实景 主观情感 思想苦闷 不甘沉沦

       秋晨院落 "清"--清闲 恬静 安谧

       秋槐落蕊 "静"--细腻 幽远 幽静 深邃

       秋蝉残声

       秋雨话凉 "悲凉"-- 沉静、寡淡

    【篇三】故都的秋嗅觉

    第五单元教案

    单元提示

    1.散文的形,是指散文呈现出来的外在形式;
    散文的神,是指散文的意旨。

    2.好的散文总是形神兼备。

    所谓形散,指取材不受拘束,结构开阖自如,表现手法灵活多样,语言风格各具特色等;
    所谓神不散,是指意旨凝炼集中,材料和表达都统摄于文章的义理情趣,为表现作者的意图服务。

    故 都 的 秋

    教学目标 

    一、认知目标:

    引导学生深入体会故都秋的特点。

    引导学生把握文中情与景的关系及文章的结构。

    二、能力目标:

    让学生初步掌握以情驭景、以景显情的写作方法。

    教学重点与难点

    分析情与景的关系。

    教学课时

    四课时

    教学方法

    讨论法、分析法

    教学过程及步骤

    第一课时

    一、诗歌导入  

    自古以来,“女伤春,士悲秋”,中国文人很多有悲秋情节。关于秋的诗句有:杜甫《登高》"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毛泽东《沁园春·长沙》"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白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白居易《琵琶行》 “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王维《山居秋暝》“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秋风中,杜甫读到的是悲凉;
    秋日里,毛泽东读到的是壮丽;
    秋夜中,白居易读到的是离情;
    秋雨后,王维读到的是清新。可见不同的人对秋天的感受是不同的,今天我们就来看看著名作家郁达夫笔下的《故都的秋》表达的是怎样的情感。(教师板书课题)

    二、通过介绍作者及写作背景,了解作者的感情底蕴。

    1.作者简介

    郁达夫(1896—1945),现代作家。浙江富阳人。1913年留学日本,曾经广泛涉猎外国文学,深受近代欧洲、日本各种社会思潮和文艺作品的熏陶。1922年回国从事文学创作活动。1930年参加中国左翼作家联盟。1945年9月被日本宪兵杀害。主要作品有《沉沦》《春风沉醉的晚上》《出奔》《她是一个弱女子》等,在不同程度上揭露了旧社会的罪恶,向封建道德大胆挑战,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但也带有颓废情绪。散文以游记著称,情景交融,文笔优美,自成一家。

    2.写作背景

    从1921年到1933年4月,郁达夫用相当大的精力参加左翼文艺活动和进行创作。

    由于国民党白色恐怖的威胁等原因,郁达夫从1933年4月由上海迁居杭州,1936年2月离杭赴福州,在杭州居住了三年。在这段时间里,他思想苦闷,创作枯竭,过得是一种闲散安逸的生活,并花了许多时间到处游山玩水,在一定程度上也是为了排遣现实带给他的苦闷和离群索居的寂寞。在游山玩水过程中,写了许多游记,这是他在这段时期创作的主要收获,为我国现代游记的发展做出了贡献。1934年7月,郁达夫“不远千里”从杭州经青岛去北平,再次饱尝了故都的“秋”味,并写下了优美的散文——《故都的秋》。

    3.小结

    通过以上的介绍,大家不难看出作者感情的底蕴,特别是“他思想苦闷,创作枯竭,过得是一种闲散安逸的生活,并花了许多时间到处游山玩水,在一定程度上也是为了排遣现实带给他的苦闷和离群索居的寂寞”一句,明确指出了作者写这一篇文章的感情特点。了解了作者感情的特点,将有助于下面我们对本文景物特点的分析,从而能更好地把握情与景的关系。

    三、由景入情,把握情与景的关系。

    1.学生自由通读全文

    2.标题“故都的秋”有何含义?

    明确:“故都”两字指明描写的地点,含有深切的眷恋之意,也暗含着一种文化底蕴;
    “秋”字确定描写的内容,与“故都”结合在一起,暗含着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相融合的一种境界,题目明确而深沉。

    3.本文的结构是怎样的?

    明确:结构: “总(1、2)——分(3—12)——总(13、14)”
           原因:文章开头总写南北国的秋,结尾又进一步深化这一问题,中间则是对北国的秋景的具体描写。

    (1-2))总起:总写作者对北国、江南之秋的不同感受,表达对北国之秋的向往之情。

    (3—12)分写:从记叙和议论两方面记叙故都纷繁多彩的秋天景象,赞美北国之秋。记叙部分,采用并列结构,根据“清”、“静”、“悲凉”这一特色上的联系,逐一描述了故都的自然风物。议论部分,从理喻的角度,进一步赞颂秋,赞颂北国的秋。

    (13—14):总括全文,与总起部分照应,再次强调南国之秋的色味不及北国之秋,直抒作者对故都之秋无比眷恋之情。

    四、布置作业

    1.课后习题一

    2.熟读全文,预习课后习题二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

    一、认知目标:

    1.引导学生深入体会故都秋的特点。

    2.引导学生把握文中情与景的关系及文章的结构。

    二、能力目标:

    让学生初步掌握以情驭景、以景显情的写作方法。

    教学难点 与重点:

    分析情与景的关系。

    教学过程及步骤:

    一、赏析第一部分(1、2段)

    问1.作者是否只写了北国之秋?
    问2.作者如何描写北国之秋和南国之秋的? (请同学们朗读课文一、二自然段)
    问3.请用最简洁的语言来概括北国之秋和南国之秋的特点? 
    明确:北国之秋:清   静   悲凉
       南国之秋:慢   润   淡

    问4.为什么北国之秋给作者以悲凉之感?(提示:结合作者生平与写作背景。在作者的心中,“悲凉”不仅是故都赏景的心态,而是整个的人生的感受。)

    郁达夫,3岁丧父,17岁随兄长一起赴日本留学,在异国生活的十年,是他饱受屈辱和耻辱的十年。这也影响了他的个性。在个人性格反方面,他抑郁善感。在文学方面,他喜欢“静”的文学,写的也是“如水的文学”。 
      另外,此文写于1934年,此时的中国,连年战乱,民不聊生,郁达夫也是居无定所,颠沛流离,饱受生活的愁苦和哀痛。因此作者描写心中的“悲凉”已不只是故都赏景时的心态,而是对整个人生的感悟。 

    问5。本文的文眼是什么?

    “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

    板书:

    北国之秋:清、静、悲凉

    饱尝秋味

    南国之秋:慢、润、淡 作者用对比的手法,表达

    看不饱,尝不透, 对故都秋的眷恋、向往。

    赏玩不到十足

    二、赏析第二部分(3-12段)

    问6.文中集中描写故都秋景这一特点的是在哪些段落?

    明确:3—11自然段。

    问7.这些段落中写了哪些主要的景?

    明确:第3段主要写了牵牛花,第4段主要写了槐树,第5段主要写了秋蝉,第6—10段主要写了秋雨,第11段主要写了果树。

    分别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这些景色

    五种景况:

    清晨静观
    落蕊轻扫

    秋蝉残鸣
    秋雨都市闲人
    佳日秋果

    细读这几段,分别说说作者是如何写这五种景况的?

    (一)清晨静观:破屋、浓茶、高天、驯鸽、牵牛(破壁腰中、蓝色或白色)
    分析:种种意象的组合,无一不显示出环境清幽、萧瑟,也透露出作者悠闲中的孤寂、落寞。


    (二)落蕊轻扫:落蕊
    分析:不写秋槐的高大挺拔,只写其落蕊,给人一种“流水落花春去也”,“无可奈何花落去”的凄凉感觉。


    (三)秋蝉残鸣:衰弱的残声、嘶叫、家虫
    分析:几声秋虫的哀鸣足以牵动作者心魂,恰以表明孤独者的冷落、悲凉。此处以动衬静,令人顿生“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之感。


    (四)秋雨都市闲人:灰沉沉的天底、凉风、闲人互答、一层秋雨一层凉
    分析:北国清秋之雨忽去忽来,都市闲人互答悠然闲适,“我”超然于外观景,才真能感悟生活的淡泊,秋雨的丝丝寒意。


    (五)佳日秋果:枣子、淡绿微黄、清秋佳日
    分析:秋的全盛时期不在果实成熟红透,却在将熟未熟的青涩日子。可见作者对故都秋日胜景了然于胸,感情表达含蓄而深沉。


    分组研讨
    问8.作者在对以上景具体的描绘中,是如何体现故都秋“清、静、悲凉” 的特点的呢?

    下面先请两名同学再来诵读课文3—11段落,其他同学要思考两个问题:一是圈出文中体现秋天色彩的词语,二是标出传递声响的物名。我们将从秋色和秋声两个角度来品味一下故都的秋味。

    ( 先学生讨论,然后教师总结 )

    秋色

    青天(蓝绿) 蓝朵(蓝色) 秋草(黄色)

    落蕊(灰白) 树影(暗灰) 灰土(灰色)

    灰沉沉的天(灰色) 青布(蓝绿)

    枣树(淡绿微黄)

    ——故都的秋特有的风味和精神

    小结——以上事物都是属于冷色调。

    问9.为什么认为蓝、白色牵牛花为佳?

    明确:由于作者追求清、静的境界,内心深处笼罩着淡淡的“悲哀,所以他笔

    下的秋景、秋味、秋色和秋的意境都以冷色为主。蓝、白色牵牛花体现了故都之秋特有的风味和精神。

    问10.面对这么多的冷色,假如你是一个孤独的旅行者,你心里会产生什么样的感受?

    明确:冷清。即课文中所概括的“清”的特点。

    五、布置作业

    1.课后习题二

    2.结合今天所学,写一篇景与情的小短文

    第三课时

    一、复习上节课的内容以及阐述小结上节课关于秋色的回味:

    (一) 学生自由通读课文3到11自然段,思考:

    1.问:接下来我们来听听故都的秋声,主要有哪些声音呢?

    明确:有鸽声(飞声)、蝉声、雨声、人声

    2.问:那么这么多声响交杂在一起故都的秋是喧闹呢,还是宁静?

    明确:静。连鸽子的飞声、蝉衰弱的叫声,这些细微的声音都听得到,这就反衬了故都的静,这也正体现了我们在《天山景物记》中学到的一句诗: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这是运用了以动衬静的手法。声音的清晰可辨来衬托夜的静,这也就是以动衬静。

    3.假如你是一个孤独的飘零者,身处在如此寂静的秋天里,心里会有什么感受?

    —— 学生自己讨论小结并得在课后得出结论.

    明确:孤独、痛苦。

    4.问:对,在心情不好的情况下,越静越孤独越痛苦。如果你处在这样冷清的秋

    和寂静的秋天,你心里会产生一种什么样的情感?

    明确:悲凉。这便是故都的秋味。

    (二)揣摩体味 :

    秋声寂寞,秋色冷清,作者在这样的清 静的秋声秋色里会品味到一种什么样的秋味呢?我们大家已经抓住秋景的特点对景物进行了分析,现在让我们大家一起进入作者所创造的意境中去体味,去揣摩,去感悟!

    补充:意境是什么呢?意境是内在的情趣与外在景物的融合。包括两方面的因素,一是境,即眼前之景;
    二是意,即心中之情;
    情景相生。景物本来是没有感情的,作者带着某种特定的感情来看景物,那么景物就染上了作者的感情。感情的不同则对于同一景物的观感也不相同。这就是我们美学上常说的“移情作用”。

    (三)过渡性问题:

    故都的秋即使在作者那个时代,也有明艳之色,也有繁闹的景象,作者为何避而不写,而写秋天的“清、静、悲凉”

    ——这与作者的心境有关,前面我们在学习本文的写作背景时,曾提到作者写作的心境,简单地说,作者心情不好,所以才写出如此之景。由此我们可以看到情与景的密切关系。

    ——联系本文的写作背景

    二、细读课文

      以上分析的是3—11自然段,是本文的主体部分,下面我们来看看其他段落写什么。

    1.问:本文是写故都的秋,但也写到了江南之秋,主要在哪些段落?其作用是什么?

    明确:主要在2和13自然段,目的是以江南之秋来衬托故都的秋。

    2.以上两段在写法上有什么共同点?

     明确:都采用对比、比喻手法。通过对比,突出了北国之秋清静悲凉、感人至深的特点。连环比喻,新奇大胆,气势如虹,既有意意象美,也不乏幽默感。文字简练而有神韵。

    3.写北国之秋而多次点到南国之秋,用意何在?

    明确:表明作者对秋天有独特的心理感受,而对北国之秋则更加情有独钟,因为北国之秋有独特的美学意韵,切合作者寡淡沉寂的心境。南国之秋的柔和温润之美,衬托出北国之秋才具有十足的秋味,令作者深深眷恋和向往。

    4.问:那么作者是抓住江南秋天什么特点来衬托故都的秋的?在结构安排上, 为何要一前一后?

    ——给予时间让学生可以自由讨论得出结论

    明确:分别抓住其“看不饱,尝不透,赏玩不到十足”和“色彩不浓,回味不永”

    的特点,前者在第2自然段,后者在第13自然段,这样在结构上就形成了前后呼应。

    5.问:最后来看第12段,这一段主要采用什么表达方式?从全文来看,这一段在文中有何作用?

    明确:这一段采用议论,通过古今中外的引证,说明感秋处处有,中国文人最突出,而秋“深味”非在中国北方莫属,这其实还是为了突出故都之秋

    三.小结

      这一课我们对文章主体部分进行了讨论与赏析,与作者一同进入到故都秋的世界中,领略了故都秋的不同的景物,听到了故都特有的声音,感受到了故都秋的清静的特点。

    四、布置作业

    1.课后习题三、四、五

    2.预习课文的最后一部分。

    第四课时

    教学要求:

    把握情与景的辨证关系,体会作者对故都的秋眷恋的感情

    教学过程及步骤:

    一、深入探讨

    1.最后两段是如何来写南国之秋与北国之秋的呢?

    明确:对比描写。

    解读“黄酒之于白干,稀饭之于馍馍,鲈鱼之于大蟹,黄犬之于骆驼。” 提问:作者认为南国之秋与北国之秋最大的区别在哪个方面?能否用一个字概括?而上句中的比喻又是从哪几个角度入手的呢?

    明确:最大的区别在于:味。

    四个比喻都是从饮食文化入手,让人从饮食中的“味”去领悟秋之“味”,让人从形象的“味”去品味抽象的“味”。“黄酒之与白干”比喻南国之秋秋味平淡,北国之秋秋味浓烈;
    “稀饭之于馍馍”比喻南国之秋秋味稀薄,北国之秋秋味厚实;
    “鲈鱼之于大蟹”比喻南国之秋秋味柔软,北国之秋秋味刚强;
    “黄犬之于骆驼”比喻南国之秋范围狭小,北国之秋范围广大。这样就把北国之秋的浓烈、厚实、刚强、博大等特点形象地表现出来了。

    2.如何理解文章结尾的一段话?

    明确:秋色是这样的美好,祖国的美景是这样的可爱,联系当时国家山河破碎、内外交困的现实,作者为了保住祖国美好的东西,“愿意把寿命的三分之二折去”,不仅抒发了赞美、眷恋故都自然风物的真情,也表现出了深沉的爱国之情。既直抒和强调了作家对故都之秋的眷恋之情,又使笼罩着淡淡之忧虑的心田平添了一层“悲凉”的氤氲,从而深化了主题,将眷恋故都之秋的清结推向了最高潮。

    3.作者为什么详写平常之景而不写风景名胜?

    明确:因为风景名胜都是游人如织的热闹之处,这与作者追求的清、静、悲凉的主观感情色彩的基调完全不符。

    ——感秋处处有,中国文人最突出,而秋“深味”非在中国北方莫属。

    4.你认为郁达夫在文中是颂秋还是悲秋?

    明确:文中的秋景中融入了作家的眷恋之情和对故都的秋的向往;
    而作家的主观情感中又有秋的落寞,而且全文的基调是忧伤的、悲凉的,因此可以说全文是作者对故都的秋的一曲悲凉的颂歌。从课文中的最后一段“秋天,这北国的秋天,若留得住的话,我愿意把寿命的三分之二折去,换得一个三分之一的零头”可以看出作者对北国之秋的赞颂之情。

    二、延伸联想

    同学们可选取书中五幅画里的景物,也可联想故都的秋天里别的景物,抓住其特征,仿照下面句子的格式续句。看谁找得新!看谁找得多!看谁说得快!

    故都的秋天在哪里啊,在哪里?
    它在破陋的小屋里

    它在浓浓的香茶里

    它在……

    它在……

    三、小结

    故都的秋是一首诗,深沉而含蓄;

    故都的秋是一幅画,美丽而落寞;

    故都的秋是一支歌,忧伤而苍凉;

    故都的秋是一杯茶,苦涩而清醇.。

    四、布置作业:

    课后练习及习题册

    板书:

    ①写作者对北国之秋的感受和向往。

    总 起:

    ②写江南之秋不能让人玩赏到十足。

     

    清晨静观

    落蕊轻扫
    秋蝉残鸣

    秋雨都市闲人

    佳日秋果

    ②秋槐图

    记叙描写 ③秋蝉图

    分 写:
    ④秋雨图

    ⑤秋果图

     

    议论:有情趣的人类,对于秋总是一样地能引起

    深沉、幽远、严厉、萧瑟的感触。

     

    ①南国之秋的色味比不上北国之秋。

    总 结

    ②直抒作者对故都之秋的眷念之情。

    教学反思:

    推荐访问:故都 嗅觉 故都秋嗅觉 故都的秋嗅觉 故都的秋解读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