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高中学习 > 正文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政治经济学新方法

    时间:2021-07-12 04:02:17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http://img1.qikan.com.cn/qkimages/cqxs/cqxs201705/cqxs20170502-3-l.jpghttp://img1.qikan.com.cn/qkimages/cqxs/cqxs201705/cqxs20170502-2-l.jpghttp://img1.qikan.com.cn/qkimages/cqxs/cqxs201705/cqxs20170502-1-l.jpghttp://img1.qikan.com.cn/qkimages/cqxs/cqxs201705/cqxs20170502-8-l.jpghttp://img1.qikan.com.cn/qkimages/cqxs/cqxs201705/cqxs20170502-7-l.jpghttp://img1.qikan.com.cn/qkimages/cqxs/cqxs201705/cqxs20170502-6-l.jpghttp://img1.qikan.com.cn/qkimages/cqxs/cqxs201705/cqxs20170502-5-l.jpghttp://img1.qikan.com.cn/qkimages/cqxs/cqxs201705/cqxs20170502-4-l.jpg
      摘要: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中国经济工作的主线,也是我们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生命线”。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在实践中创造了坐标系变换方法、矩阵波秩序方法、全要素动员方法、回归线折射方法和有限元逼近方法等新方法。这些方法更注重初始条件的多元化、分析工具的数理化和研究学科的交叉化,深化了对供给侧改革理论体系的理解和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方法论的建构。
      关键词:供给侧改革;政治经济学;新方法
      中图分类号:F12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
      10085831(2017)05001008
      “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着力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1],已成为当前和今后相当长一段时间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和社会治理的主旋律。当前经济运行分化趋势明显,互联网+产业、生物技术、材料技术、新型服务业发展迅猛,而一些传统高耗能产业发展低迷;东部沿海地区经济企稳回升势头强劲,但东北和中西部地区一些资源型省份的经济依然比较困难,形成反差巨大的“两元世界”。在部分行业产能严重过剩的同时,国内庞大的市场没有掌握在我们自己手中,有效供给能力不足带来大量“需求外溢”,消费能力严重外流。化解这些问题,需要创新思维与方法。
      一、坐标系变换方法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单纯依靠刺激内需难以解决产能过剩等结构性矛盾,必须把改善供给结构作为主攻方向,供给侧已成为中国经济发展面临的矛盾的主要方面。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我们需要从供给侧发力,找准在世界供给市场上的定位。”[2]这是党中央从引领经济新常态的战略高度,主动回应供求关系发生重大变化的客观态势,积极应对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等严峻挑战的新认识、新判断、新举措和新方法。“从供给侧发力”就是从主攻需求侧定位向主攻供给侧定位的历史转移,是坐标系框架的整体变换。这是通过坐标系变换实现动力转换的新方法,是推动由低水平供需平衡向高水平供需平衡跃升的基础性工作。
      供给侧改革中坐标系变换方法的运用与实施:(1)从以消费端为坐标点转移到以生产端为坐标点。很多时候,不是中国需求不足,或没有需求,而是需求变了,供给的产品却没有变,产品质量、服务跟不上。恩格斯认为,历史过程中的决定性因素归根到底是现实生活的生产和再生产[3]。通过产业优化重组,建立以提高有效供给为横坐标轴和以促进产能过剩有效化解为纵坐标轴的坐标系,定位经济发展走势。(2)从关注生产力总量到关注生产力结构。“需求侧管理,重在解决总量性问题,注重短期调控,主要是通过调节税收、财政支出、货币信贷等来刺激或抑制需求,进而推动经济增长。供给侧管理,重在解决结构性问题,注重激发经济增长动力,主要通过优化要素配置和调整生产结构来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进而推动经济增长”[2]。尽管科学发展理念已经成为国家战略,但以扩大需求量入手的片面追求GDP的现象尚未得到根本遏制,存在大量的低端重复供给,先进生产力体系亟待建立,特别是生态环境改善和可持续发展已成为首要发展任务。(3)从仅关注生产力到既突出发展社会生产力又注重完善生产关系。随着生产结构的深度调整,低端劳动向高端劳动转化、城乡一体化进程加快、创新创业普及,就业量、就业方式、劳资关系、就业者之间的关系都将发生深刻变革,劳动者的主体性、服务的自助性也将进一步凸显,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将更加独立、平等。
      尽管供给侧概念在西方已有多年,但并未成为破解西方经济困局的良方。中国供给侧改革与西方供给学派比较,都运用了供给侧概念,但由于内涵和实施方法不同,因此成效也不同。运用坐标系变换方法对于中国供给侧改革的影响包括:(1)面临和需要解决的主要矛盾从有效需求饱和到满足日益增长的有效需求。尽管西方供给学派也是从供给侧入手,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造成了有效需求小于供给不可逆转的关系,特别是资本主义晚期,有效需求饱和的危机已经成为常态,无论从需求侧还是供给侧都不能创造有效需求空间。供给学派以为“供给会自动创造需求”[2],违背经济规律,试图通过增加生产、扩大供给,人为地增加需求增量,结果只能是适得其反,带来更多的产能过剩,使危机进一步加剧,西方国家长期经济不振的事实也充分说明了这一点。而中国由于生产方式的不同,需求空间巨大而且不断生成新的需求空间,面对的主要矛盾和突出问题是如何提高生产率,提高供给水平,满足日益增长的新需求。因此,“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重点是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用改革的办法推进结构调整,减少无效和低端供给,扩大有效和中高端供给”[2]。(2)从企业家创新到建立国家创新体系。西方国家近代以来所取得的工业成就主要依赖于资本推动的企业家创新所带来的企业发展活力,但随着国际竞争的加剧,世界各大企业的研发成本大幅提升,更多的企业难以为继。而中国采取的是培植国家创新体系,以国家创新发展战略为引导,协调各创新主体,有序推进国家整体创新进程,可预见性地展望创新成果。(3)从滞涨型发达国家短期需求管理到发展型国家的长期总体发展战略。从经济统计数据不难看到,大部分西方国家已进入不可逆的滞涨期,各种社会矛盾加剧,而采取的治理模式是用短期性、局部性需求管理方案解决系统性病变,失去了有效性。中国仍处于快速发展期和战略机遇期,尽管各种矛盾凸显,但这些矛盾仍属于结构性和发展中的问题,可以通过结构调整予以化解。特别是,基于供求之间、市场与国家调控之间的辩证关系和经济规律建立的发展型国家的长期总体发展战略是治理结构性矛盾的利器。
      二、矩阵波秩序方法
      市场经济是无数分散主体进行经济决策所形成的“秩序”。亚当·斯密通过“看不见的手”的隐喻方法,解释了资本主义“个人行为的非故意的结果”的必然的秩序。对此,马克思解释为,资本主义“全部生产的联系是作为盲目的规律强加于生产当事人,而不是作为由他们的集体的理性所把握,从而受他们支配的规律来使生产过程服从于他们的共同的控制”[4]465,而作为必然秩序的“价值规律不过作为内在规律,对各个当事人作为盲目的自然規律起作用,并且是在生产的各种偶然变动中,维持着生产的社会平衡”[4]583。不同于资本主义通过资产者之间的竞争、互相施加的压力来实现的内在规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可以通过一种牵动各要素的整体波变盲目的必须秩序为受支配的必然秩序。

    推荐访问:政治经济学 结构性 供给 新方法 改革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