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高中学习 > 正文

    中国国家身份的建构及对中国和平发展合作外交的影响

    时间:2021-07-12 04:02:01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关键词] 国家身份;中国;外交战略;影响
      [摘 要] 21世纪是中国重要的战略机遇期,国内国际社会的深刻变化决定了当前是中国国家身份重新塑造的关键时期。中国不仅需要对自己进行新的定位,世界也在关注中国国家实力不断增强所蕴涵的社会意义。本论文从建构主义的视角对中国国家身份的内涵进行了剖析。对国家身份内在层面与外在层面的建构对中国国家身份形成的意义进行了分析;对中国国家身份的特点进行了剖析。从三个方面分析了中国国家身份对中国和平发展合作外交的影响,包括中国国家身份对中国和平发展合作外交战略的影响;中国国家身份对中国地区政策方面的影响;中国国家身份对中国参与国际制度行为转变的影响。
      [中图分类号] D820[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0257-2826(2008)08-0058-08
      
      冷战结束后,国际关系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国家间的身份、角色也在重新建构和定位。对中国这样一个具有悠久文明,在近代倍受列强欺凌而正在迅速发展的大国来说,如何处理与国际社会的关系,如何确定自己的国家身份,是中国外交的重要课题之一。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年,既是国家综合实力明显提升,物质力量壮大,不断走向崛起的时期,也是积极参与国际社会,国家身份再造和国家社会化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中国开始重新思考并建构自身的国家身份且据此在外交实践上进行新的调适。尤其是20世纪90年代初以来中国经济的起飞以及由此带来的国家实力的持续增长成为中国重构自身身份的最重要的动因之一。
      目前学术界对身份和中国国家身份的研究取得了较多进展,但从中国国家身份的特点入手探讨中国国家身份与中国外交战略的研究还显得不足,本文在借鉴国内外学者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利用层次分析的研究方法从国家身份建构的两个层面入手分析了在全球化背景下中国国家身份的特点以及中国国家身份对中国和平发展合作外交的影响。
      
      一、中国国家身份建构的两个层面
      
      国家身份是指一个国家相对于国际社会的角色,是基于国际社会承认之上的国家形象与特征的自我设定,它是随着
      国家间互动样式的变化而变化的。[1]“具体地说,国家身份是一个现代意义上的主权国家与主导国际社会的认同程度。”[2]
      (一)中国国家身份建构的内在层面
      在政治学中,身份概念具有重要意义。一般认为身份是与合法性联系在一起的。在中国国家身份的内在层面建构中,要强调以文化身份为基础,关注社会成员对于国家政治身份的心理认同。中国国家身份内在层面建构的目标是建立政治身份与文化身份相统一和谐的现代民族国家。
      国家作为自组织单位,它的身份可来源于国家内部的建构,即国家在体系层次互动之前具有自己的身份(national identity),这为国家身份的内在层面。决定国家内在身份的因素主要有两个:共同文化和国内经济与政治体系。共同文化包括语言、习惯和宗教,在当代中国主要是指把各民族的文化身份与整个中华民族的振兴与发展结合起来的富有优秀传统的中华文化。离开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这一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任何文化追求都难以获得最广大中国人民和中国各民族根本的文化认同。我国的共同文化是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为核心内容并继承了优秀传统文化,以社会主义文化规范体系为主要内容的文化认同。我国的政治经济体系走的是一条以中华人民共和国为政治符号代表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道路,同时在实践中推行了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的国家建设模式。
      自民族国家建立以来,国家的身份基本上围绕着民族和国家这两个单位展开,我们可以把这种身份简化为民族身份和国家身份,前者是一种文化意义上的建构,后者为一种政治意义上的建构。可以说,这两种身份贯穿了整个民族国家发展的历史进程。[3]
      相对于政治身份而言,文化身份更具有基础性意义。文化身份主要是指人们从心理角度对于民族文化的相互理解、沟通和包容。中国文化身份是基于血缘关系而形成的,这种观念从古代炎黄二帝传承至今。我国当前文化身份的建构应该在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发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同时体现中国文化的和谐内涵。
      文化身份并不一定与政治身份相一致,但是政治身份的合法性一定需要文化身份作为基础。由于二者产生以及发展的历史不同,它们有时可以实现重叠,从而使文化身份和政治身份达到统一和一致,有时这两者则呈现二元性的分离。中国国家身份内在层面建构的过程就是建立政治身份与文化身份统一和谐的现代民族国家的过程。国家身份是一个历史的创建过程,因为不存在持续不变的国家身份,国家身份本身就是国家为了具体的政治目的而建立并改造的。从国家建立之初,国家就寻求控制政治身份的定义,因为国家的合法性一直受到亚国家和跨国家忠诚造成的侵蚀力量的威胁,国家的生存和成功都有赖于创造和维护民族认同的合法性。[4]
      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明显加快了改革开放的步伐,进而确定了市场经济的主体地位。同时全球化的浪潮给我国政治体制带来了挑战的同时也带来了机遇。我国在社会主义价值追求的基础上,先后倡导和确立了“入世”、政治文明、党内民主、修改宪法以及建立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等一系列举措,通过更为优良的制度体系、程序过程和运行形态来规范和运行公共权力,把人权原则、市场经济原则、个人合法财产神圣不可侵犯原则等现代政治文明的成果纳入了中国政治认同体系之中。当前我国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的执政理念有助于政治认同的建构,这样既巩固了我国的政治认同,也为有效实现文化认同提供了基础,使两者更容易在同一轨道上运行。
      (二)中国国家身份建构的外在层面
      国家作为有意图的行为体,它的身份的外在层面建构依赖于在国际社会与他者的关系。这实际上是从国际体系的角度来定义国家身份(state identity),即国家是在国际关系的互动过程中建构起来的。国家身份的形成是国内和国际两个层次互动的过程。从一定程度上讲,一个国家身份的形成是该国与本国领土以外其他国家相互关系的结果。
      中国国家身份的外在层面的建构是从当今国际体系的角度来定义中国国家身份,它是指中国相对于国际社会的角色,是中国国家形象自我设定与国际社会承认相互作用的结果。国家身份外在层面的建构产生于国家与他国的互动过程之中,它是一个外向型概念,有的学者将它称为国家在国际体系中的定位或国际角色。[5]中国国际角色立足于国家在给定的国际体系中的相对地位,这一地位是中国国家实力和国家外交关系、行为能力和国际权利与义务的综合作用的结果。当中国国家的实力发生变化时,它的国际角色也需要重新定位,从此点来看,中国国家身份内在层面的变化是国际角色变化的深刻根源,因为国家如何理解它在国际体系中的地位首先取决于中国如何进行自我认知。国际体系以及中国在国际体系中的位置和对该位置的认知是中国国际身份建构的外部根源。
      国家可以追求它的角色定位,并根据它自己的理解和实力对角色进行定义。而在国际体系中存在着的一定量的规则、制度安排对国际角色特定目标和价值的实现也起着重要的作用。如温特所言,“行为的意义来自互动”,国家的自我意象是它在国际互动过程中社会化的一种反射。[6]
      体系是国家角色定义的前提条件。国家角色对国家来说相当重要,国家也希望在国际体系中尽可能占据有利于自己的角色并使其他行为体承认它对该角色的所有权。国际体系对国家的国际角色的变化施加限制或是促成国家的某种特定的角色定义和转换以有利于体系的稳定和强化。“国际体系的环境因素和主要的行为体一起向国家施加限制和影响。”[7](P71)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迅速发展,国家力量不断壮大,在这一过程中中国参与国际社会,国际角色发生转换,进而导致国际社会对中国国际角色新的认知。这一过程其实也是中国国家身份再造的过程。

    推荐访问:中国 建构 外交 和平发展 身份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