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高中学习 > 正文

    “十年论战”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关系

    时间:2021-07-11 16:00:39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摘要:发生于20世纪50年代末至60年代初的中苏两党大论战,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产生了深远影响:一方面,它启动并一定程度上推进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另一方面,它又阻碍了这一历史进程。研究和探讨这场论战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关系,对更好地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发展意义重大。
      关键词:十年论战;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关系
      发生于20世纪50年代末至60年代初的中苏两党大论战,是一件波及范围广泛、影响极其深远的重大历史事件。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这一视角来看,中苏两党长达十年之久的这场争论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中有着重要的位置。简言之,这场十年论争导致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在曲折中发展。
      一、十年论战的焦点
      在这场大论战中,中苏之间就时代、战争与和平、和平共处、和平过渡等众多问题进行了你来我往的针锋相对,本文仅就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产生重大影响的焦点议题进行简单概述。
      一是关于斯大林的评价问题。这始终是中苏论战的焦点之一。斯大林去世后,非斯大林化的方针就在苏共新领导层内形成了共识,通过赫鲁晓夫作秘密报告的形式得以实践。苏共认为这是苏联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要求,是对国内政策进行调整改革的必要举措。中共对此采取了十分慎重的态度:一方面认为它破除了迷信、解放了思想,有利于各国根据本国实际进行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一方面认为它在内容和方法上存在严重错误,主要是不恰当地全盘否定斯大林。为此,中共通过《关于无产阶级专政的历史经验》一文,既对苏共二十大批判个人崇拜的意义给予了积极评价,又对斯大林的功过进行了客观论述,指出斯大林是一个伟大的马克思列宁主义者,但也是一个犯了严重错误而不自觉其为错误的马克思主义者。但随着中苏之间分歧不断扩大,关系不断恶化,尤其是自中共得出苏联已经变修的结论后,便从原来正确的立场上逐渐后退,在“二评”(即《关于斯大林问题》)中完全否定了赫鲁晓夫批判斯大林个人崇拜的积极性,指出“赫鲁晓夫同志利用所谓‘反对个人迷信’,全盘否定斯大林,是完全错误的,是别有用心的”是“一个卑鄙的政治阴谋”。
      二是关于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这是中苏论战的实质所在,主要通过如何对待斯大林模式和如何看待社会主义社会的主要矛盾、主要任务这两方面表现出来。关于如何对待斯大林模式,中、苏两国都是这一模式的坚守者和推进者。不论是赫鲁晓夫在所有制、管理体制等方面进行的改革,还是毛泽东的“以苏为鉴”,都只是在这一模式基础上进行局部调整,未从根本上突破。尽管中国通过“以苏为鉴”,提出了社会主义社会的矛盾、发展商品生产等闪光思想,但由于对迅速到来的新生的社会主义社会缺乏足够的思想准备,对社会主义的认识常常建立在马恩经典作家关于社会主义已有论述的基础之上,而苏联的社会主义发展模式又恰恰实践了经典作家的论述,所以,中国更加坚守和推进这一模式。这导致了中国没有真正看清赫鲁晓夫的改革只是在原有模式内的修修补补,而将其斥之为“修正主义”。关于如何看待社会主义社会的主要矛盾、主要任务,中、苏两国都没有形成正确的认识。苏联认为国内阶级斗争已经基本结束,国家消亡的过程正在进行,提出了“全民国家”、“全民党”的口号。而中国,虽然在中共八大上提出了当前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做出了党和人民的主要任务是集中力量发展生产力,解决这个矛盾的正确论断;但随着中苏分歧和矛盾的扩大,特别是苏共二十二大关于“三和两全”理论的提出,中共得出了苏联已经变修的结论,并以此反观国内,得出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两个阶级、两条道路的矛盾仍然是社会主义社会的主要矛盾的论断。中共为此突出强调阶级斗争,强调国际反修与国内反修防修的结合,对社会主义社会的主要矛盾和主要任务的认识最终偏离了正确的轨道。
      三是关于社会主义国家如何进行本国社会主义建设的问题。苏共二十大后,中国共产党人“以苏为鉴”,明确了要实现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第二次”结合,探索中国自己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历史使命,并取得了初步的成果。但苏联却将此指责为“单干”、“特殊立场”、“派别活动”,要求跟苏联“对表”,向苏联看齐,服从苏联国家利益,并以“老子党”的态度干涉,甚至嘲讽中国的探索道路,尤其是赫鲁晓夫对“三面红旗”的嘲讽,促使我国在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上更加“左”转,承受了巨大损失。
      二、十年论战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史进程的推进
      在十年的论战中,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不断在反思苏联和东欧国家原有体制的弊端,同时也在总结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经验。毛泽东发现苏联经验的某些方面并不适合我国的实际国情,并于苏共二十大召开之前,就在中央领导集体的小范围内提出了以苏联经验为鉴,探索适合中国实际的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思想。恰逢苏共二十大对斯大林在领导苏联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所犯的一些错误,以及对他的个人崇拜所造成的严重后果进行公开揭露和批判,它“打倒了偶像”,打破了“紧箍咒”,揭开了长期压在头上的“盖子”,表明“苏联、苏共、斯大林并不是一切都是正确的”,“我们应该从各方面考虑如何按照中国的情况办事”。可以说,以苏共二十大为契机,我们党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开始由“以俄为师”,全盘模仿苏联向“以苏为鉴”、吸取苏联经验教训转变。苏共二十大后,以毛泽东为核心的中国共产党人开始对中国如何进行社会主义建设进行深入思考。毛泽东多次提出要实现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第二次”结合,指出“应该用自己的头脑思索了”“应该把马列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探索在我們国家里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了”。以苏共二十大为起点,在“以苏为鉴”的基础上,我们党坚持独立自主,根据我国的具体情况,提出了一些科学社会主义的新思想、新观点,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

    推荐访问:中国化 论战 马克思主义 关系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