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高中学习 > 正文

    论理论的叙事

    时间:2021-07-08 20:00:44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摘要:根据叙事的基本规则,理论的叙事需要对照理论各要素的生成顺序,阐释清晰理论是如何生成的。在理论叙事的过程中,一方面,理论来源、理论内容和理论实践等相关问题的叙事,可以帮助我们从微观层面透视理论生成各顺序独自存在的 “是”与“不是”、“能”与“不能”之间的张力,展示出理论生成过程中的艰难探索,反思理论生成的全过程。另一方面,理论结构的叙事,可以帮助我们从宏观层面审视理论结构叙事时各顺序相互联系既“贯通一气”又“环环相扣”的张力,再现出理论建构的整体框架,感受理论的生成魅力。
      关键词:理论;叙事张力;结构叙事
      中图分类号:C0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81(2016)01-0121-08
      解释是理论的重要功能之一,为了使人们相信理论,就必须首先向人们阐释理论是怎么生成的。但是,作为客观存在的规律,理论无法言说自己的生成。这就需要借助人这一主体,站在理论的视角上,代替理论阐释其生成过程。在这个意义上,我们可以把阐释理论生成的过程看成理论的叙事过程。法国叙事学家热拉尔·热奈特(Gérard Genette)指出:“研究叙事的时间顺序,就是对照事件或时间段在叙述话语中排列顺序和这些事件或时间段在故事中的接续顺序。”[1]热耐特所说的“叙述话语中排列顺序和接续顺序”意指阐释清晰事物的生成顺序,这就是叙事的基本规则。在这个意义上,我们用热奈特的叙事规则来关照理论,就会发现,理论叙事的一般路径就是阐释理论生成顺序中的基本内容。理论的生成顺序是怎么样的呢?一般而言,理论的生成涵盖了对理论的来源、内容及其内在联系有机统一的理论体系。[2]这就是说,理论叙事的指向就是要阐释清晰这些基本问题。在理论叙事的过程中,理论的生成顺序之间“存在着对立而又相互联系的力量、冲突或意义的地方”[3],这就是理论的叙事张力。这种张力一方面表现为微观探究理论顺序时独自存在的“是”与“不是”、“能”与“不能”之间的张力,展示出理论生成历程中的艰难探索。另一方面又表现为宏观审视理论结构时各顺序相互联系既“贯通一气”又“环环相扣”的张力,彰显出理论框架建构的整体魅力。正是因为张力的存在,不仅增添了理论叙事的张力之美,而且还增强了理论的感染力,提升了理论的解释力。
      一、理论来源的叙事张力
      美国政治理论家约翰·罗尔斯(J. Rawls)在《政治自由主义》(Political Liberalism)一书中论述政治来源问题时指出:“正是有了合理性的来源,才表明其观点与真理概念发生了联系。”[4]这即是说,合理性的来源才能促进真理的产生。对于理论叙事而言,只有叙述清晰理论来源是什么或者理论来源于哪里,才能为夯实理论的架构根基。理论来源的叙事,旨在通过阐释清晰理论的正确来源是什么,让人们认识到理论的可靠性。在理论来源的叙事过程中,需要在理论与来源之间架起一座沟通的桥梁,通过循环地检视,予以验证理论的来源是否可靠,理论来源是否可以促进理论的生成、完善与发展等问题。在这个循环检视的过程中,体现出一种“是”与“不是”、“能”与“不能”之间的叙事张力。
      马克思指出:“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5]这即是说,理论来源于实践。那么,究竟是什么实践才是理论的来源呢?列宁认为:“承认客观的即不依赖于人和人类的真理,也就是这样或那样地承认绝对真理。”[6]简单一点说,列宁的意思是,绝对真理来源于客观对象的具体实际。在理论来源这一问题上,我们就需要把研究焦点集中于理论这一研究对象的具体实际上。依据马克思和列宁的观点,可以得知,理论来源于作用于理论的实践。谭好哲在论述理论创新路径时指出了两条路径:通过实践发现新理论和对旧理论的改造、革新和超越中产生了新理论。[7]在这里,谭好哲所说的理论创新的两条路径都是作用于理论的实践。应该看到,理论来源与理论创新路径有异曲同工之处。据此,这一观点就给我们探究理论来源提供了指导,即发现新的理论来源和改造旧的理论来源。
      基于理论来源的两条产生路径,理论来源的叙事就有了明确的指向,即发现新理论来源的叙事和改造旧理论来源的叙事,这是理论来源的叙事任务重点要解决的问题。理论来源的叙事任务主要是证明理论来源的科学性,它是在原有理论的基础上,通过理论来源的叙事,诉诸实践检验原有理论之后得出的结论。当通过多次的实践检验之后,叙事结果符合理论生成的基本条件和现实土壤之时,毋庸置疑,这就证明了理论来源比较科学,也就表明理论来源的叙事任务基本完成。但是,理论的形成、完善、发展与成熟是经历了一个曲折地过程的,期间要经历种种挫折,理论来源也可能会存在着某种阻碍理论发展的因素。所以,理论来源的叙事往往不是一帆风顺的。当经过多次验证后,叙事结果却表明不能为理论的生成提供基础条件之时,这就证明理论来源是错误的,必须抛弃它。
      人文天地每个栏目名称孙宜芳:论理论的叙事张力应该看到,除了上述所说的两种叙事结果之外,还有介于两种结果之间的特殊情况,也就是通过实践检验之后,发现原有理论来源虽然存在某种问题,但是可以通过后续的弥补等方式予以完善之,这是在理论来源叙事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重大问题。一旦出现这种结果,就意味着理论来源的叙事任务尚未完成。为了更好地完成理论来源的叙事任务,就不得不思考如何完善理论来源这一问题。在完善理论来源的过程中,一般而言,会出现两种情况:一是发现了新的理论来源。理论来源的叙事,会寻找更符合自身理论支撑的来源佐证。可以说,在寻找这些佐证的过程中,会发现其他的新的理论来源,这是寻求理论来源的一条非常重要的道路。这条道路是基于原有理论来源的基础上,寻求与原有理论来源相同或相近意蕴的理论来源得出的结果。这条道路较为普遍,且相对来说比较简单,只需要对已掌握的佐证进行综合分析,便可以得出新的来源佐证。二是改造原有的理论来源。这条道路是基于理论来源有改造的可能性。在理论来源叙事的过程中,为了进一步丰富原有的理论来源,就需要对其进行添枝加叶,进一步弄清楚理论来源的内涵、外延、适用范围等一系列问题。这也是一条充实理论来源的道路,这条道路是基于原有的理论来源的基础上进行的,一切充实这条道路的行为都始终围绕着原有的理论来源。脱离了原有理论来源而寻求理论来源,就很容易走上新理论来源产生的道路。

    推荐访问:论理 叙事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