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高中学习 > 正文

    秉承传统 与时谐进

    时间:2021-07-02 20:01:10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和”是贯穿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脉络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她赖以生存和延续的基础。“和”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特征,在维系中国社会稳定、推动社会发展进步的历史进程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自先秦开始,“和”就是中国哲学中最重要的概念之一,相关理论代有建树,不绝如缕。阴阳和顺、刚柔相济,被视为至真的宇宙规律。人伦和谐,天人协调,被视为至善的社会关系。与天地同化,与万物同和,被视为至美的人生境界。中国多姿多彩的民间文化,也洋溢着持中不偏、悦和亲仁、和美贺融的和谐精神。在人与人的关系中,追求和谐、和睦、和气、和善、祥和,提倡团结、互助、友爱。在人与社会的关系中,注重合群随众、和衷共济、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结合,围绕共同目标构筑充分发挥个人创造才能、协调一致、和睦相处的社会。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中,强调天人合一,“赞天地之化育”,利用自然、改造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谋求生态平衡、实现稳定协调、可持续发展。在处理国与国关系时,提倡“一致而百虑,同归而殊途”;贵和慎战,包容兼蓄;兼爱交利,亲仁善邻、“强不执弱”、“富不侮贫”、“协和万邦”,和平共处。
      “和”的精神,是承认、尊重、圆融。“和”的途径,是以对话求理解,以合作求共赢,和睦相处,共生共长。“和”的佳境,是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和”的思想,既是理想境界,又是处理问题的手段和方法。而“和而不同”,就是追求内在的和谐统一,而非表象上的相同和一致。
      
      “和”是中国外交理论的重要思想源泉
      
      (一)以“和”一脉相承。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和平发展道路到和谐世界建设,“和”是中国外交理论建设的核心脉络。政治上平等民主,经济上互利共赢,安全上互信协作,文化上包容互鉴的“和而不同”思想,这是中国一贯的政策主张。
      政治上相互尊重,共同协商。一是国家要坚持独立自主,根据事物的本来面目提出自己的见解,不随声附和,也不屈服武力威胁。二是不论大国、小国,强国、弱国,各国领土和主权应该得到充分尊重,各国自主选择社会制度和发展道路的权利应得到充分尊重,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三是各国在平等基础上求同存异,通过沟通加深理解,通过对话增强信任,通过交流加强合作,协商解决冲突和争端,共同推进多边主义,促进国际关系民主化和法制化,推动国际秩序向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
      经济上相互促进,互利共赢。一是要谋求共同发展,要彼此开放而不是相互封闭,公平竞争而不是损人利己,优势互补而不是以邻为壑。二是要求同存异,在处理经济矛盾与摩擦过程中,要体谅对方的发展水平和具体诉求,争取通过谈判协商解决存在的争端,合作中实现互利共赢,而不是胜者全得、败者尽失。三是国际社会要齐心协力,建立健全开放、公平的贸易体制,改革和完善国际金融体制,防止“贫者愈贫、富者愈富”,加强发展中国家在国际经济事务中的平等参与权与决策权,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有利于实现共同繁荣的方向发展。
      安全上相互信任,互谅互让。一是以合作求安全,摒弃冷战思维。二是以对话增进互信,以协商化解矛盾,通过和平方式解决出现的各种传统与非传统安全威胁,反对动辄诉诸武力或者以武力相威胁。三是要在国际法原则基础上,建立高效、公平的集体安全机制,树立互信、互利、平等和协作的新安全观。
      在文化上相互借鉴,共同繁荣。一要尊重多样性,尊重各个民族、各个文明和各种不同的历史文化、社会制度和发展模式。二是不同文明的共存要坚持平等和民主,不将自己的文化理念强加于人,也不要丧失自己的独立性迎合他人。三是不同文明之间的交流,将有助于不同文明的共同进步。强调在对话交流中相互借鉴、取长补短,在和平竞争中相互包容、共同发展。
      (二)“和”与时谐进。中国外交理论紧扣中国发展和世界变迁,始终围绕为国家中心任务和世界各国人民的利益与福祉服务的宗旨,根据不同时期的历史需要,推动中国与世界与时谐进。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成为指导国家间关系的重要指导原则。1955年4月,在万隆召开的亚非会议上,周恩来总理在发言中着重阐述了“求同存异”的思想,指出“求同存异”就是搁置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差异,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寻找共同点。在万隆会议上,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被写入会议公报,成为“万隆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从亚洲走向世界。此后的半个多世纪里,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经受住了世界风云变幻的考验,不仅成为中国处理同其他国家关系的基本准则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的基础,同时也逐渐被国际社会普遍接受,指明了和平解决历史遗留问题和国际争端的有效途径,为相同或不同社会制度国家建立和发展友好关系提供了指导原则。
      和平发展理论是在中国与世界互动加深的历史背景下,中国为实现世界的和平发展作出的贡献。和平发展理论包括坚定不移地走和平发展道路,高举和平、发展、合作的外交旗帜,坚持互利共赢的对外开放战略等。其基本内涵是内求发展、和谐,外促和平、合作。和平发展理论是对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推进。不仅强调共处,同时强调共进,通过走和平、开放、合作的发展道路,实现与世界的共同发展。
      “和谐世界”是对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和平发展理论的进一步发展,也是对20世纪90年代后期以来中国提倡的新安全观、新发展观、新文明观等主张,以及以对话求安全、以合作谋发展等合作共赢思想的深化,是对中国外交政策目标的极大升华:
      一是不仅重视中国与世界关系问题,更着眼于世界的共同发展和人类的共同进步问题。
      二是在和平、发展两大时代主题联动性加深的历史背景下,揭示了和谐是人类历史发展的本质特征和必然趋势,将和平与发展两大时代主题统一于建设和谐世界的伟大实践。
      三是在中国与世界以及世界各国两个层面的和平发展问题上,提供了科学的衡量标准和价值尺度:和平要和谐的和平,发展要和谐的发展,这样的和平与发展,才是有利于中国与世界乃至整个人类社会与共同生活的地球之间的平衡、持久、可持续的和平与发展。
      (三)以“和”合作共赢。从和平共处、和平发展到和谐世界,中国外交的“合作性”特征更加凸显。有力展示了中国既坚定维护自身利益,同时也重视照顾他国关切,重视通过沟通增进了解,通过了解加强合作,通过合作实现共赢,以合作谋和平、以合作促发展、以合作解争端、以合作求和谐,以合作增进中国人民与世界人民共同利益的政策主张。形成了以走和平发展道路为主线,以合作共赢为途径,以建设和

    推荐访问:秉承 与时 传统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