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高中学习 > 正文

    近代外交家吕海寰的成才之路

    时间:2021-07-02 12:01:43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摘 要 任何人的成长都与他所处的时代息息相关,吕海寰也是如此。吕海寰所生活的时代,正是中国社会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时代,不甘屈服的中国人民,随即开始了不屈不挠的抗争。吕海寰作为一名旧时代的封建士大夫,既有传统的一面,同时面对国家局势的巨变、受西方思想和洋务思潮冲击的他,又具有比较开明的一面,两方面的结合,加上自己的主观努力,就造就了他出色的外交才华,形成了其独具特色的外交思想。
      关键词 成长经历 优良品质 外交家
      中图分类号:K827 文献标识码:A
      吕海寰1842年7月出生于一个低级幕僚家庭,是中国近代史的同路人和见证人。吕海寰自幼聪慧异常,受过良好的私塾教育,熟读中国古代的经史子集,这些教育不仅开阔了其视野,而且奠定了其人生观的基础。12岁参加童子试就名列前茅。就在吕海寰准备科举考试的关键时刻,其祖父却病逝了,加上在外谋生的父亲不能及时接济,生活越来越贫困。吕海寰虽然年幼,但很能体谅父母的难处,于是自愿辍学,在家乡成为一名幼儿教师,开始了艰難的人生之旅。1842年到1860年,是吕海寰的童年和青少年时期。在家乡的艰苦生活,使吕海寰养成了积极进取、吃苦耐劳、求真务实、正直诚信的优良品质,为他以后从事外交工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1862年初,吕海寰只身一人来到京城,一面教书谋生,一面重整旧业,发奋读书。第二年,吕海寰以童生资格取得了顺天府大兴县县籍,从此读书更加勤奋,在当年的府试中,名列第一。经过艰苦的努力,吕海寰于1867年中举,1869年吕海寰以检选举人资格纳资捐了主事。1861年到1869年是吕海寰成长的重要阶段,从取得顺天府户籍,到中举、捐纳主事是吕海寰自立自强的结果,也是其一生重要的转折点之一,这不仅使其逐步摆脱了贫寒的教读生涯,也使其形成了独立、理性思考问题的品质。
      1870年秋,吕海寰被任命为兵部车驾司行走。从1870年至1882年的10余年间,吕海寰在兵部当差,“不过随班画诺而已”。无论他如何努力,均因“捐纳出身,补缺无望”而“屡荐不售”,每每错过升迁机会。对此,吕海寰心里很不平衡,他在抱怨命运不公的同时,更加努力地学习,十几年间,官虽未升,却积累了丰富的知识与经验。朋友送他新刊《洋务大全》一书,书内详载外国政治形势、军事、经济、历史、地理和社会风习等知识。他朝夕翻览,记诵研究。极大的丰富了各方面的知识。
      1883年5月3日,吕海寰参加总理衙门章京考试,试题是《惟断乃成》,次日面试欧美各国形势及军事商务等课题。他根据平日所学,对答如流。主考官李鸿藻(协办大学士兼总理衙门大臣)对他异常赏识,评价他“学贯中西,体用兼备”。被恭亲王奕訢评定为第一名,随之奉旨“记名适总办。”不久,吕海寰接任总理衙门帮办章京一职。
      被委以重任的吕海寰,更为勤勉,工作兢兢业业,颇蒙奕劻、徐用仪、廖寿恒、曾纪泽等总理衙门大臣和兵部诸大臣的赏识,因而提升很快。1886 —1894年的8年间,他在总理衙门升迁或兼差7次,被保奏4次;在兵部升迁或兼差5次,被保奏1次。
      1870—1894年是吕海寰成才的关键阶段。这一时期是吕海寰成长为一名洋务派官员的重要阶段,也为后来出使海外和主持清末中外商约谈判奠定了基础。
      1894一1897年间,吕海寰先后出任江苏常镇通海道(驻镇江)和苏松太道(驻上海)。吕海寰此时已经有了独立的观察世界和思考问题的视角。比如在中日战争爆发前主张慎待战争,不可轻信俄国,也不可轻言战事。在两任道台任上,以国家和百姓利益为重,审时度势,敏言慎行。在处理泰州、江阴教案等涉外事务中维护民族尊严,处事公允;在处理地方事务上注重发展民生,干练敏达。任江苏常镇通海道(驻镇江)和苏松太道(驻上海)时期,吕海寰初步展现出了其为官之道,主要有五个方面:一、推诚布公,善办中外交涉;二、慎办教案,保护民族尊严;三、大胆进言,维护国家利权;四、安抚民心,造福地方百姓;五、维护治安,团结邻省同僚。
      1897年,经李鸿章举荐,吕海寰被任命为清政府驻德国、荷兰公使,开始了他真正的外交生涯。在驻外期间,他尽职尽责,不辱使命,在处理德国侵占胶州湾、德国参加八国联军侵略中国、商约谈判、日俄战争等问题上表现出不凡的外交才能,尽力维护国家利益。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使他成为一名出色的外交家,成为李鸿章之后在办理外交方面不可或缺的人物。
      鸦片战争一声炮响,轰开了中国紧闭的国门,也惊醒了一些士大夫“天朝上国”的迷梦。面对突然出现在眼前的洋人,清政府本能地试图以武力拒之于国门之外而又屡战屡败,不知所措的传统士大夫们一方面仍然死守“夷夏之大防”,不愿与洋人打交道,不屑于去了解西方文化;另一方面又十分害怕西方文化的输入会导致“用夷变夏”、“沦为异类”。他们既“虚”又“骄”,只知纸上谈兵,盲目言战。
      在近代中国历史演进过程中,国人从一开始就面临着这样一种无法回避的现实:一方面,西方列强以武力为后盾,从军事、政治、经济和思想文化上对中国进行野蛮的侵略,致使民族危机逐渐加深,因而奋起抵御外侮以挽救民族危亡,成为中国人高扬爱国主义精神的主线之一;另一方面,西方文化的先进性客观存在,满清王朝的无能与腐败日益明显,从而开始实施魏源在鸦片战争后提出的“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时代命题,学习西方以求达到自立、自强的目的,则又成了中国人高扬民族精神的另一条主线。在这救亡与启蒙有机统一的两难抉择之中,充分反映出情与理的矛盾和冲突。由于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厚积淀和国人民族主义的高扬,所以人们在对外交涉过程中往往更多地看重情感而缺乏理智。
      18世纪中叶到19世纪七、八十年代,欧美一些主要国家英、法、德、美等国,先后完成了工业革命和资产阶级革命。这种经济上和政治上的变革,使得近代世界形势为之一变。近代化交通缩短了各国之间的距离,“七万里一瞬而至”,民主和科学思想的传播,使人类摆脱了中世纪神学的桎梏而迈步走向理智和文明。在这种崭新的形势下,各国间的外交关系也就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尽管武力征服、弱肉强食式的殖民掠夺仍然屡见不鲜,但从总体上说,这种强盗方式和手段,越来越受到人们的谴责,正常的经贸往来、和平谈判、外交斡旋则逐渐上升为国际交往的主导形式。因此,世界范围内新旧形势的嬗变和西方列强侵略手法的转换,为吕海寰近代化外交思想的形成提供了国际环境。

    推荐访问:外交家 之路 成才 近代 吕海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