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高中学习 > 正文

    屈原的爱国精神与毛泽东的爱国主义

    时间:2021-06-19 08:00:52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屈原是湖湘文化的鼻祖,也是我国古代第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毛泽东深受其爱国思想的影响,并对他崇高的品格、旷世的作品推崇备至。笔者就屈原的爱国情怀,及其对毛泽东的影响作一探讨。
      一、屈原的爱国精神与表达方式
      (一)忠君爱国
      春秋战国的诸子大多是不讲爱国的,特别是朝秦暮楚的纵横家,如战国苏秦先以连横说秦,游说不成后就放弃了连横,转而改用合纵游说赵国。但是,屈原不一样,他的思想核心便是爱国忠君。在《离骚》开篇,他就陈述自己与楚王同宗,一言“恐皇舆之败迹”,再言“忽奔走以先后”,把自己与君主捆绑在一起,后来他的“美政”不被楚怀王所接受,并因此遭到疏远,最后是流放,他仍然寄希望于国君,时刻希望国君能改过,振兴国家。这与屈原的出身、地位有密切关系,《离骚》开篇即说“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理应为楚王效力。正是珍视自己的贵族出身、地位,屈原自觉地把自己的命运同楚王、国家紧紧联系在一起。所以,他一生竭忠尽智,辅佐楚王,希望楚国的强盛和振兴,“指九天以为正兮,夫唯灵修之故也。”然而君主昏庸,他遭到小人的嫉妒,被君王疏远。在朝秦而暮楚、楚材为晋用的战国后期,像屈原也可以用他的才识服务于其它国家,但他深深地眷恋自己的祖国,“虽身被放逐,犹徘徊而不忍去。”相反,为了楚国的强大,他还不断用“美政”理想教育学生,政治上要求修明法度、举贤授能。社会混乱在于小人不守法度,“背绳墨以追曲兮,竟周密以为度。”因之要“举贤而授能兮,循绳墨而不颇”。1915年毛泽东在湖南第一师范学校读书时,就同罗章龙谈起屈原,主张对《离骚》赋予新的评价。后来,毛泽东一直认为屈原“不仅是古代的天才歌手,而且是一名伟大的爱国者,无私无畏,勇敢高尚,他的形象保留在每个中国人的脑海里。”诚然,这里的中国人也包括毛泽东本人。
      (二)恤民忧民。难能可贵的是,屈原的忠君爱国与恤民思想是密切相联的。民本思想得名于“民惟邦本、本固邦宁。”(《虞夏书·五子之歌》)屈原关心人民疾苦、十分同情人民,这在他的作品中常有情不自禁的流露,如“皇天之不纯命兮,何百姓之震愆。民离散而相失兮,方仲春而东迁。”(《哀郢》)“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离骚》)“愿摇起而横奔兮,览民尤以自镇”(《九章·抽思》)等等;更由于流放到民间,对人民力量的认识比前人更深、更充分,强调得人才、得民心的重要,强调民心向背决定国家兴衰。因此,屈原的忠君爱国绝不是孤立的,而是与恤民忧民思想血脉相连的,这构成了我国古代爱国主义的基本内容,对我国人民传统爱国主义产生了深远的影响。1959年12月读苏联《政治经济学教科书》的谈话中,毛泽东说:“屈原如果继续做官,他的文章就没有了。正因为开除‘官籍’,‘下放劳动’,才有可能接近社会生活,才有可能产生像《离骚》这样好的文学作品。”
      (三)至死不悔。屈原生活在楚国由盛到衰的转折时期,他以诗人所特有的敏感,预感到大厦将倾。出于对国家命运的担忧,出于对楚王的一片忠心,出于对国家民族的高度责任感,他始终为政治改革呐喊,以实现自己理想中的美政,即使被楚怀王疏远、被流放后,仍以悱恻缠绵的哀吟,试图唤醒昏聩的楚国统治者。屈原坚定、执着、上下求索的精神,一再通过直言、比兴的手法,形象地表达出来,“朝搴舭之木兰兮,夕揽洲之宿莽。日月忽其不淹兮,春与秋其代序。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不抚壮而弃秽兮,何不改乎此度?乘骐骥以驰聘兮,来吾道夫先路!”(《离骚》)诗人惟恐自己会逐渐衰老,愿以千里马驰骋的精神去锐志改革,为理想而奋斗;
      “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伏清白以死直兮,固前圣之所厚!”,“阽余身而危死兮,览余初其犹未悔。”(《离骚》)为了实现“美政”奋斗的志向,他毫不妥协、毫不动摇、毫不退缩,既使多次面临死亡的危险。然而,“世浑浊莫吾知,人心不可谓兮。知死不可让,愿勿爱兮。明告君子,吾将以为类兮。”(《怀沙》)世事浑浊,他却独醒,明知不可避免一死,也要追随前贤,坚持理想,直至自沉泪罗,用生命来殉自己的国家和民族。这看似有些愚忠,其实根植在楚文化里,即所谓的蛮,而《橘颂》以形象的比喻道出其中的实质,“深固难徙,更壹志兮。绿叶素荣,纷其可喜兮。”,(《橘颂》)楚国灭亡以后,仍然流传着“楚虽三户、亡秦必楚”的民谚,而秦末陈胜、吴广、项羽、刘邦等农民起义过程中,或者号为“张楚”,或者以“楚怀王芈心”、“楚将项燕”为号召,最后到底是楚人亡秦,可见楚地民族精神影响的深远。对此,毛泽东曾说:“屈原生活过的地方我相当熟悉,也是我的家乡么,所以我们对屈原,对他的遭遇和悲剧特别有感受。”
      (四)屈原爱国精神的表达方式。屈原开创了在文学作品中表现忧国忧民思想的先河,其作品处处闪耀着爱国思想的光辉。首先,积极浪漫、风调激促,是屈原楚辞的风格,也是其表达爱国情感的主要方式。屈原以一系列比兴手法来表情达意,抒发自己浓烈的爱国情感,或借景抒情、或托物言志、或直抒胸臆、或神游太空,把山川风物、花草树木、云霓神鸟、虬龙鸾凤,与屈原自己的高尚情操、爱国激情紧密地溶汇在一起。《离骚》是一篇神游太空之作,想象奇特、场面恢宏、华丽诡谲,情感浓烈,形象地表现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的憧憬和追求的艰难历程,其间洋溢的爱国激情,是随处可见的。“余既滋兰之九畹兮,又树蕙之百亩。畦留夷与揭车兮,杂杜衡与芳芷。冀枝叶之峻茂兮,愿俟时乎吾将刈。虽萎绝其亦何伤兮,哀众芳之芜秽。”以自然物为象征,追求理想生活。前四句可以说诗人在创造美的理想生活,诗人种植各种奇花异草,表达自己为美好事物而斗争的精神,也给我们一种哲理启示:理想的美好生活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而要靠我们亲手去实践、去追求;后四句使我们看到诗人对理想生活的殷切希望,表示自己因追求理想而作出牺牲也在所不惜。其次,屈原运用丰富的想象、瑰丽的辞藻于作品中,来表达其对理想的追求。战国时代,楚国之风俗迷信鬼神,宗教性的祭祀和祈祷在民间流行,这给屈原的文学创作提供了充分的养分。他把楚国的神话传说,甚至自然界的日月风云等,都大量调集到诗篇中来,以反映丰富的现实生活,抒发自己的政治理想和炽热的爱国情感,如“驾青虬兮骖白彳离,吾与重华游兮瑶之圃。登昆仑兮食玉英,与天地兮比寿,与日月兮同光。”(《涉江》)高度赞扬自己的价值追求、精神理想取向,是可以与天地比寿、与日月同光的;再如《东君》即是对太阳神的颂歌,更是屈原的理想之歌。

    推荐访问:屈原 爱国 爱国主义 精神 毛泽东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