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高中学习 > 正文

    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德育教育

    时间:2021-06-19 04:02:53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摘要:道德,是一种社会现象,是人们为了维护共同利益、协调关系而形成的行为规范准则。在初中历史教学中进行德育教育,其目的是将社会道德转化为学生个体的道德品质。
      关键词:初中历史;德育教育
      中图分类号:G633.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5)12-0434-01
      道德,是一种社会现象,是人们为了维护共同利益、协调关系而形成的行为规范准则。在初中历史教学中进行德育教育,其目的是将社会道德转化为学生个体的道德品质。道德是伦理学和社会学研究的对象,品德则是心理学和教育学研究的对象。因此,可以说历史学科中的道德教育就是品德教育。
      1.德育教育在历史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
      1.1历史教学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占有重要地位,是贯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手段。初中历史教学的德育诸项任务,如爱国主义、国际主义观点和规律、 历史责任感的教育,最终应转化、落实到学生的行为规范中去,使学生学会处世做人。德育教育在历史学科的育人功能中具有鲜明的实践和评价意义。
      1.2初中历史教科书提供的大量的历史人物的道德形象,是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生动材料。以中国历史而言,我国是人才辈出的国度,不同历史时代的杰出人物以不同的风姿展示了中华民族的道德风貌和优良的道德传统,构成了中华民族的魂魄和脊梁。他们在创造人类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推动历史发展的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优秀品质和高尚情操,成为炎黄子孙继续奋进的巨大动力。因此,初中历史教学在对青少年进行德育教育,以及提高全民族的素质方面具有独特的不可替代的作用。
      1.3初中生处在青少年发育时期,也是道德品质教育的关键时期。在初中阶段,对学生加强第一教育至关重要,历史教学应承担起这个社会责任。
      2.初中历史教学德育教育的特点和任务
      初中历史教学德育教育,主要是通过历史的道德知识去教育学生。学生主要继承中外历史上人民群众和杰出人物的优秀道德品质和情操,并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以及社会主义道德的基本规范相统一,培养"四有"、"五爱"的社会主义接班人。
      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德育教育是一个艰难和曲折的教育过程。我国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在社会主义道德占主体的前提下,尚有封建主义、资本主义道德观念和行为存在,人们的道德境界亦五花八门。帮助学生批判和克服现实生活中资产阶级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的影响,是学校德育教育的一项重要而艰巨的任务。初中历史教学的德育教育要面对这种困难和挑战,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发挥积极的作用。
      3.利用课堂、教材及地方史来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
      3.1重视课堂教学,发掘历史学科的内在功能。教学是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主渠道,教师要认真搞好教学,在传授历史知识、培养学生学科能力的同时,潜移默化地做好德育教育工作,起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如在教学中采取比较法的教学,要求学生将中国古代科技文化同世界文化进行比较,认识到中国古代科技的进步,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将明清以来中国三百多年的科技落后状况同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先进科学技术进行比较,认识到中国的落后,增强学生为祖国振兴而发奋读书的历史责任感、使命感。在讲述中国近代现代史的时候,要求学生归纳近百年来中国各阶级的救国道路及其结果,在培养学生归纳问题能力的同时,使学生认识到在中国走社会主义道路是人民的选择、历史的选择,认清中国的国情。因此重视课堂教学,发掘历史学科的内在功能,利用历史学科的学科特点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2整合教材资源,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现行中学历史教材囊括古今中外的各个领域,反映了人类文化、政治、经济、社会、技术的发展历程,其中蕴含着非常丰富的德育因素。教师要以教材为基础,深入挖掘教材,创造性地运用教材,找准切入点,抓住时机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情感教育、艰苦奋斗教育、诚信教育、性格养成教育等,这些都是德育教育的重要方面。
      3.2.1爱国主义情感教育。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的优良文化传统,是对伟大的祖国的一种深厚感情。中国历史上下几千年,有着丰富的爱国主义教育素材。我国文化底蕴深厚,文化史本身就是很好的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素材。如:四大发明在当时领先于其他国家,以此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激发学生发奋学习,长大为祖国经济发展、科技进步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敦煌莫高窟、长城等,向世人展示了我国灿烂辉煌的历史文化,可以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驱逐倭寇的戚继光、收复台湾的郑成功、虎门销烟的林则徐、血洒疆场的关天培、与舰共存亡的邓世昌、以身殉国的丁汝昌,他们的豪情壮举,表现出崇高的民族气节,都饱含对祖国深深的爱,这些都是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的好素材。
      3.2.2维护民族团结、国家统一教育。我国有56个民族,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在中华民族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各民族间经济、文化等的交往交流与迁徙促进中华民族的融合,期间也是短暂的战争,涌现了许多维护民族团结、国家统一的英雄人物与伟大历史事件,如昭君出塞、张骞出使西域、文成公主入藏、康熙平定三藩与准格尔叛乱等。通过这些内容的教学,可以培养学生的民族气节和民族感情,让学生明白我国悠久的文化。
      3.2.3采取多种教学手段,增强德育教育的效果。在历史教学中一味枯燥的讲解德育教育,只会促使学生产生厌倦、抵触的心理。现代社会科技信息技术飞速发展,丰富了课堂教学方法。在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技术,可以把抽象的、不易理解的精神变得生动、直观,使传统的乏味的背书式学习富有生机。另外,历史教师还可以在课堂上抽出小部分时间组织学生用短剧表演、演讲、演唱红色歌曲等多种形式,来讲解历史知识,适时进行相关德育教育,达到德育教育的效果。
      3.2.4结合乡土历史丰富教学内容,增强德育效果。乡土历史内容丰富,贴近生活,贴近民情习俗,本乡本土的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人们比较熟悉,学生也容易接受。初中历史学科的乡土教学,不仅可以丰富课堂内容,利于学生掌握历史基础知识,提高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还可以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各种能力。充分利用地方史进行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教育,是历史教学中加强德育教育的有效途径。历史教师在备课时可以尽量把有关中国历史的与本课有关的乡土历史写在教案里,讲课时进行穿插介绍,让学生明白"祖国是扩大的家乡,家乡是看得见的祖国"这个道理,把学生热爱家乡情感升华到热爱祖国的高度。例如,谭嗣同在变法失败面对捕杀以血酬国的抉择,邓世昌在军舰中弹沉没后舍弃逃生以死殉国的壮举等典型范例,都是极好的教育材料。在历史教学中,让学生了解杰出历史人物高尚行为的道德动机。可以帮助学生在现实生活中面临道德冲突时做出正确的行为选择。教师要结合学生的现实生活,引导学生进行自我道德教育,养成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
      总之,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德育教育,一定要构建在历史知识的传授之中,只有将德育教育置于历史规律之中,这样才有说服力。教师要尊重历史事实,将准确的知识和信息传递给学生,使他们对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形成客观的评价,以达到德育教育之目的。

    推荐访问:德育教育 初中历史 教学中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