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高中学习 > 正文

    黑龙江省世界及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时间:2021-06-15 12:00:15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黑龙江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丰富。全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于2004年春启动。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有赫哲族的说唱艺术伊玛堪。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有27项。申报工作始终在各级政府和文化主管部门的领导下和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进行的。2006年6月,国务院批准公布了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518项,黑龙江省共有达斡尔族乌钦、达斡尔族鲁日格勒舞、鄂伦春族古伦木沓节、鄂伦春族摩苏昆、赫哲族鱼皮制作技艺、赫哲族依玛堪、桦树皮制作技艺、东北二人转和东北大鼓等9个项目入选。
      2008年6月7日,国务院批准公布了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510项,黑龙江共有方正剪纸、兴安岭森林号子(伊春)、鄂伦春族赞达仁(大兴安岭)、罕伯岱达斡尔族民歌(齐齐哈尔)、鄂伦春族狍皮制作技艺(爱辉区)、赵世魁戏法(省杂技团)、蒙古族四胡音乐会(杜蒙)、杨小班鼓吹乐棚(肇州)、望奎皮影戏、东北大鼓(五常)、东北二人转(绥棱)鄂温克族树皮制作技艺(鄂伦春桦树皮船制作技艺)12项入选。
      2010年5月23日,国务院批准文化部确定的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共计191项)和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扩展项目名录(共计164项),黑龙江省共有鄂温克族瑟宾节、达斡尔族传统婚俗、评剧、龙江皮影戏、五大连池药泉会和朝鲜族花甲礼6项入选。
      最令人振奋的是2010年11月23日,从印度尼西亚巴厘岛国际会议中心举行的第6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政府间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委员会会议上传来喜讯,我省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赫哲族伊玛堪”被正式批准列入“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这标志着我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取得实质性进展和历史性突破,填补了我省没有世界文化遗产的空白。
      黑龙江省人民政府自2008年5月至2011年7月份三批公布了黑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183项(黑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网站合计为187项)。合并其同类者共143项。涉及民俗的36项。其中汉族的7项,满族11项,鄂伦春族4项、赫哲族54项、蒙古族3项、朝鲜族3项、达尔斡尔族2项、鄂温克族、锡伯族各1项。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共计27项,其中民俗类的有鄂伦春族古伦木沓节、五大连池药泉会、达斡尔族传统婚俗、鄂温克族瑟宾节、朝鲜族花甲礼等5项,传统音乐类有蒙古族四胡音乐、杨小班吹鼓乐棚、兴安岭森林号子、鄂伦春族赞达仁、罕伯岱达斡尔族民歌等5项,传统舞蹈有达斡尔族鲁日格勒舞1项,传统戏剧有评剧、望奎县皮影戏、龙江皮影戏3项,曲艺有赫哲族伊玛堪、东北大鼓(黑龙江省群众艺术馆、五常市文化馆2个保护单位)、东北二人转(海伦市人民艺术剧院、绥棱县剧团2个保护单位)、鄂伦春族摩苏昆、达斡尔族乌钦等5项,传统体育、游艺与竞技有戏法(赵世魁)1项,传统美术有方正剪纸1项,传统技艺有桦树皮制作技艺、鄂伦春族桦树皮船制作技艺、赫哲族鱼皮制作技艺、鄂伦春族狍皮制作技艺等4项。现分别介绍如下:
      一、曲艺类
      (一)赫哲族伊玛堪
      伊玛堪是赫哲族独有的以赫哲语表现的民间口头说唱艺术,历史悠久。据现有资料,它至迟在清末民初就已经形成。说唱内容包括赫哲族历史上的英雄故事、萨满求神、渔猎生活、风俗人情和爱情故事等,具有鲜明渔猎文化和地域特征。说唱者“伊玛卡乞玛发”是不脱离生产劳动的民间艺人,表现手法是说与唱相结合,无乐器伴奏。由于赫哲族只有语言没有文字,“伊玛堪”这一古老的叙事传统和口头艺术,成为该民族传承自己历史文化、宗教信仰、人文习俗等的唯一形式,堪称赫哲族仅存的“活的历史教材”。2011年11月23日,被列入联合国“急需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伊玛堪的唱腔音乐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因流行地和艺人的不同,所采用的唱腔曲调也各有区别,常见的曲调有赫尼那调、赫里勒调、苏苏调、喜调、悲伤调和下江打渔调等。
      “伊玛堪”是赫哲族口传的叙事长诗,现有50多部典籍,被誉为北部亚洲原始语言艺术的活化石。它讲唱部落战争、民族兴衰、维护民族尊严和疆域完整的英雄故事,赞颂纯真的爱情,还讲述萨满求神及风俗民情。伊玛堪没有乐器伴奏,说一段唱一段,语言合辙押韵。它的腔调分“老翁调”“少女调”“欢乐调“叙述调”等。一般的故事都比较长,一唱就连续好几天。赫哲族人民喜爱音乐,善于唱歌,流传有许多民间歌曲。赫哲族歌曲优美舒展,旋律奔放。
      伊玛堪的表演形式为一个人说唱结合地进行徒口叙述,大体上以说为主,以唱为辅,没有乐器伴奏。传统节目长、中、短篇均有,代表性作品有《什尔达鲁莫日根》《满格木莫日根》《木竹林莫日根》《英土格格奔月》《亚热勾》《西热勾》等。
      伊玛堪的节目类型及演出风格有“大唱”和“小唱”之分。“大唱”即“伊玛堪大唱”,是指以说为主的表演,侧重和擅长表现英雄与传奇性的节目内容,如各种“莫日根(英雄)”故事和赫哲族人的创世传说;“小唱”即“伊玛堪小唱”,是指以唱为主的表演,侧重和擅长表现抒情性内容的短篇节目。
      (二)东北大鼓
      东北大鼓约形成于清代中期,最初的演唱形式是演唱者操小三弦自弹自唱,并在腿上绑缚“节子板”来击节,也叫“弦子书”。清末民初有了女演员以后,自操鼓板击节,由弦师伴奏,称为“女大鼓”。奉天省改称辽宁省后,又曾称作“辽宁大鼓”。后发展成一人自击书鼓和简板演,另有人操大三弦等专司伴奏,说唱表演采用东北方言。
      在长期的传播过程中,东北大鼓形成了不同的艺术流派,如20世纪中期出现的 “奉调”“东城调”“江北派”“南城调”“西城调”等,各派都拥有自己的传统节目。“奉调”以沈阳为活动中心,“东城调”以吉林为活动中心,“江北派”以哈尔滨松花江以北地区为活动中心新中国成立后,东北大鼓创作表演反映现实生活的新节目较多。
      东北大鼓融入了一些京剧、京韵大鼓和东北民歌的唱腔,曲调丰富,唱腔流畅,表现力较强。以说唱中、长篇书为主,内容大多取材于戏曲、小说和传奇故事,成了人们喜闻乐见的一种艺术形式
      (三)五常东北大鼓
      五常东北大鼓是东北大鼓在松花江沿岸落地生根的一个支脉。1860年前后“子弟书”随满族移民从京津到五常拉林河畔落户。最初的东北大鼓艺人操三弦自弹自唱;清末开始有女艺人出现,她们操鼓击板演唱,专有琴师弹三弦为其伴奏。东北大鼓在五常一直流传至今。
      (四)东北二人转
      二人转,史称小秧歌、双玩艺、蹦蹦,又称过口、双条边曲、风柳、春歌、半班戏、东北地方戏等。它植根于民间文化,属于走唱类曲艺,流行于辽宁、吉林、黑龙江三省和内蒙古东部三盟一市。东北特色二人转主要来源于东北大秧歌和河北的莲花落。用东北人的俏皮话说:二人转是“秧歌打底,莲花落镶边”。莲花落亦称“落子”,是北方的一种民间说唱艺术,边说边唱,且歌且舞。二人转是在东北大秧歌的基础上,吸取了河北的莲花落,并增加了舞蹈、身段、走场等演变而成。二人转自草创至今,大约有近300年的历史,艺人师承关系可上溯到清朝嘉庆末年。二人转在历史曾形成东、西、南、北四个流派。东路以吉林市为重点,舞彩棒,有武打成分。西路以辽宁黑山县为重点,受河北莲花落影响较多,讲究板头。南路以辽宁营口市为重点,受大秧歌影响较大,歌舞并重。北路以黑龙江北大荒为重点,受当地民歌影响,唱腔优美。曾有“南靠浪,北靠唱,西讲板头,东要棒”的谚语。后来各流派取长补短,互相融洽,形成了今天的二人转。二人转的根,扎在东北农民的心里。有的农民说“宁舍一顿饭,不舍二人转”。今天,不但在东北的广大农村和城镇中流传着,在河北、内蒙的部分地区,也有二人转的演出活动。

    推荐访问:黑龙江省 文化遗产 物质 世界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