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高中学习 > 正文

    行业院校划转地方院校后“十二五”规划发展思路

    时间:2021-05-29 12:02:56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http://img1.qikan.com.cn/qkimages/jsgj/jsgj201101/jsgj20110104-1-l.jpg
      摘要:行业院校是我国高等教育体系中的一个特殊群体,在国家和区域创新体系建设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随着行业院校划转地方管理后,逐渐产生了办学经费较为紧张、原行业优势和特色逐渐淡化等问题。在“十一五”期间,这些问题逐渐暴露出来,尽管也有相应的探讨,但一直没有很好的解决方略。因此,在“十二五”期间应当继续深化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不断加强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结合度;大力培养行业特色应用型人才;打造特色学科,提高核心竞争力以及促进高等教育体系的不断完善和优化;进一步推动原行业院校争取行业和地方的双重支持,适应新的发展环境,努力创新符合自身实际的可持续发展道路,为经济社会发展做出新的贡献。
      关键词:行业院校;地方院校;“十二五”规划
      中图分类号:G46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8381(2011)01-0018-06
      
      行业院校是指在计划经济体制下,为适应国民经济对各行业高级专业人才的需求和科技发展的需要,由原中央或地方行业部门主办并提供资金支持,重点面向各主管行业培养人才、提供技术服务与所属企业合作关系密切的高等院校。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的加快、“211”工程、“985”工程的顺利实施,以及地方高等教育体系的不断完善,行业院校划转地方后的发展问题引起了广泛的关注。
      
      一、我国行业院校的发展历史
      
      新中国成立以后,根据国民经济发展及对大量专业技术人员的迫切需要,在借鉴苏联高等教育发展模式的基础上,中央政府各部门陆续在北京、上海、武汉、兰州、西安、成都、沈阳、南京等城市建立了测绘、石油、建筑、水利、化工、地质、电力、钢铁、农林、通讯、医学等服务于行业发展的院校。1952年的院系调整进一步奠定了我国高等教育体系的基本框架,综合大学、理工、农林、医药、师范、财经、政法、艺术、语言、体育、民族、军事类院校体系初具规模。
      20世纪90年代末,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大背景下,高等教育管理体制也进行了深刻的变革,由中央集中管理向由中央与地方两级管理、以省为主的管理体制转变。1993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指出,高等教育的发展要坚持内涵发展为主的道路。同年11月,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指出:“高等教育要改革办学体制,改变条块分割的状况,除特殊行业外,区别不同情况分步过渡到中央和地方两级管理体制,扩大地方和院校的自主权”。1993年以来,教育部又提出“共建、调整、合并、合作”,先后将700多所高校合并组建为300余所多学科或综合性高校,对500多所高校进行管理体制调整,实行地方和中央共建。1997年之前,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中,仅中央行业部门所属的高等学校就有310所。行业高等院校以其鲜明的办学特色和独特的学科优势,为国家经济建设与科技进步做出了独特而重大的贡献,对行业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1998--2000年,以国务院机构改革为契机,我国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在三年内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大量部委属高校划归地方管理,少数院校变为教育部直属高校。与此同时,地方上由各省原委、办、厅、局主办的高等学校也纷纷划归教育部门统一管理,少数院校与其他高校合并。三年间,共有241所原中央部委属高等学校划转到地方,实行了“中央与地方共建,以省管理为主”的体制。截至2000年底,共有241所中央部委属高校实现了中央和地方政府两级管理、分工负责,在国家政策指导下以省级政府统筹为主的新体制,基本上完成了我国高等教育宏观管理体制的改革和布局调整。以省级政府管理为主的我国高等教育管理新体制已经形成。据2008年数据显示,在挂靠我国高校建设的149个国家级重点实验室中,有50个设在有行业背景的高校,比例超过30%。目前,在教育部直属高校中,高水平行业特色型大学达33所,占44%;在校生人数约39.9万人,占30.87%。这批大学的主干学科涉及20余个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行业领域,关乎国家经济社会建设乃至国家安全。
      
      二、影响行业划转院校发展的主要因素
      
      1998年实施的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对优化高等教育布局与资源配置,提升我国高等教育实力具有重要意义。但是,对行业划转院校来说,由于长期以来行业办学培养行业人才的模式被打破后,未能及时形成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新的人才与技术供需体系,导致部分高校与行业间失去了相互依托的基础,带来很多问题。因此,行业划转院校如何保持并发挥学科特色和行业优势,成为学校发展过程中面临的重要问题。
      
      (一)办学经费较为紧张
      办学经费不足是行业院校划转地方后面临的共性问题。行业院校划转地方后,不再由原部委直接投资,失去各部委直接的政策支持,与原部委所属企业的合作不再有行政力量的保护,教育经费的来源与筹集上面临巨大的压力。尤其是地方院校数量较多的地方,在有限的高等教育经费投入情况下,对划转院校不可能按学校的招生人数和在校生规模配备相应的教学资源。加上各地方进入“211”工程和“985”工程重点建设行列的高校,不断得到国家和地方政府的政策和经费的支持,教学、科研、社会服务等能力迅速提升。而一些校史悠久、行业特色鲜明、人才培养针对性强的行业院校,因得不到足够的支持,无法满足学校基本建设和发展的需要,原有的办学优势和社会竞争力正在逐渐丧失,社会影响力正在逐步下降。
      
      (二)受归属不同区域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影响
      受各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地方政府态度的影响,行业院校划转地方后的发展状况也是参差不齐。如北京、上海这些发达地区相对占有优势,其所获得的各方面资源比较丰厚,而西部地区所获资源就相对较少。从全国来看出现了几种不同的状况:有的省份采取消极懈怠做法,将行业院校打包回去;有的地方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好,通过为地方经济社会服务,为行业院校开辟了一定的发展空间;还有一些行业院校以前虽然受部门管辖,但因其与所在部门并不在同一省份,所属部门主要在宏观上予以管理,行业院校有较大的自由发展空间,但划归到所在省管理以后就受到一定约束。以辽宁为例,20世纪90年代末,原中央部委所属的18所本科高校划转辽宁省政府管理后逐渐出现了重点学科建设投入不足、行业服务能力弱化、生源质量下降、就业难度增大等问题。同时,划转不同区域后,行业院校不仅要争取政府分配的有限资源,还要以高质量的服务和产品去交换市场资源,在面对国际金融危机带来的经济冲击和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压力下,行业院校更是在提升我国行业技术进步,增强产业研究能力、科技创新能力和社会服务力等方面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
      
      (三)原行业优势和特色逐渐淡化

    推荐访问:院校 划转 发展思路 二五 规划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