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高中学习 > 正文

    《地震中的父与子》的逻辑辨析及另类解读

    时间:2021-04-07 12:02:33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一次外出学习,听一位教师执教《地震中的父与子》(人教版五年级上册)一课。教师在教学中围绕“父爱”展开教学,让学生体味父爱之伟大,当时听课时颇不以为然,总觉得有点不对头。后来在另外一次教育培训过程中看到这篇课文又是以“父爱”来展开教学,才让笔者陷入了深深的思考。重读此文,字斟句酌,这篇文章的主题真的是“父爱”吗?
      《地震中的父与子》讲述的是,1989年,美国洛杉矶发生大地震,一位年轻的父亲安顿好受伤的妻子后,冲向他七岁儿子的学校,坚持不懈地对倒塌的房屋进行挖掘,历经38小时后,终于营救出了自己的儿子及他的同学。
      查阅对此文的解读的资料,基本上都把主题解读为“亲情”或者“父爱”,因为“亲情”“父爱”,所以让年轻的父亲能坚持不懈,成功营救自己的孩子及其他的孩子,颂扬“亲情”“父爱”之伟大。
      如果据此解读,让人感到难堪的是,最后有14位孩子在里面,被一并解救出来。那么,其他13位孩子的父亲就没有亲情,没有父爱?从逻辑的角度来说,父爱是一个集合性概念,是所有雄性所具有的一种附带着强烈责任的情感,是上一代人对下一代的责任,在两代人相互交流过程中所形成的无利益交换的情感,这个概念适用于一个群体。
      我们看看其他父母的表现:“就在他清理挖掘时,不断有孩子的父母急匆匆地赶来。看到这片废墟,他们痛哭并大喊:‘我的儿子!’‘我的女儿!’哭喊过后,便绝望地离开了。”这里面有一个词“绝望”,这些父母是在绝望的情况下离开的,并不是没有父爱或者没有亲情。可是,我们把文本解读为父爱时,指向的是“年轻的父亲”,因为在文中,他是成功者,成功地发现了还有14名孩子活着。这样,在逻辑上就存在着一个悖论,“年轻的父亲”是一个个体,即逻辑上的“特指”,用一个特指来肯定性地论证集合概念“父爱”时,文中还存在着一个小的群体──13名其他孩子的父亲,这13名孩子的父亲在当时没坚持挖掘,让人感觉“年轻的父亲”比这13个孩子的父亲伟大,即作为“特指”否定“泛指”,通俗点就是“年轻的父亲”有着“父爱”,其他的父亲没有;同理,也不能在13位孩子的父亲缺席的情况下来用个例来证明集合性概念“父爱”的伟大。
      用“父爱”或者“亲情”来解读文本,则会陷入这样一种境地:面对这伟大的父爱或亲情,救火队长是无情的,警察是无情的,“人们都摇头叹息着走开了”中的“人们”是无情的。这里的“人们”在这场灾难中,更多地表现为“人道主义精神”,这是人类在社会生活中形成的互相救助的一种无私的情感。“人道主义精神”,在社会学上来说,更具有社会属性,更值得我们去弘扬,特别是在危难之际,人类需要那种超越亲情、超越种族、超越国界的援助。我们在生活中,如果遇到落水儿童被父亲救起,旁人只会感到庆幸与心安,而被旁人救起,则会受到民众的普遍赞扬。在肯定“亲情”或者“父爱”时,让人们感觉在进行无偿援助时所显示出的“人道主义精神”不伟大,显然不妥。
      那本文的作者要告诉我们的是什么呢,再细细读文本:“他猛地想起自己常对儿子说的一句话:‘不论发生了什么,我总会跟你在一起!’”这里清晰地表达了年轻的父亲之所以展开营救,是因为对儿子作出过承诺,也正因为这个承诺,“他坚定地站起身”。同时,文中有这样一句:“然而这位父亲心中只有一个念头:儿子在等着我!”为什么会有这个念头?因为他知道儿子对他的期待,这种期待是建立在父亲对儿子的许诺之上的。在儿子被发现后,儿子说:“不!爸爸。先让我的同学出去吧!我知道你会跟我在一起,我不怕。不论发生了什么,我知道你总会跟我在一起。”儿子不怕,他相信父亲会守候在他身边,儿子对父亲的信任源于平时父亲对承诺的兑现。因此,笔者个人认为,应该把“承诺”作为本文思想内涵的教学目标,用一句时髦的话“不抛弃,不放弃”,用一句我们的俗语“生要见人,死要见尸”,用本文中的话“无论发生什么,我总会跟你在一起”,这样解读,笔者认为,就不会有前面的感情和逻辑的冲突。
      “承诺”,是以口头形式对他人应承某个事务,具有一定的约束力。它是人类社会所独有的,可以是丈夫对妻子的承诺,可以是朋友对朋友的承诺,也可以是父亲对儿子的承诺……而“亲情”,特别是“父爱”“母爱”,这是整个动物界都具备的,或许上帝是为了让每个种族得以延续而存在于基因之中,正如我们的课本中有《麻雀》《母爱》,也有《斑羚飞渡》,都讲述的是在动物身上展示的上一代对下一代无私的奉献。与“人道主义精神”相似,“承诺”也具备着社会属性,是人在后天中不断受到教化与熏陶才形成的,是一种责任,在道德上具备一定的约束力。在《地震中的父与子》的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承诺”教育,让学生懂得履行“承诺”是一种负责任的表现,会赢得他人的信任,这份信任在关键之时会闪烁奇迹的光芒。
      “承诺”是一种口头契约,契约是现代文明的基石,是现代法律的基础,遵守契约是发达国家的精神标志。对孩子从小培养一种“契约精神”,这是我们教育教学工作者的一项重要任务。
      (湖南省常德市鼎城区花船庙小学 415101)

    推荐访问:震中 辨析 与子 解读 逻辑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