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高中学习 > 正文

    高职院校教师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与研究

    时间:2021-03-26 08:04:35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摘 要] 教师心理状况是衡量教师基本素质的重要指标,是其开展教育教学工作的基础。教师职业的特点决定了其心理状况不仅影响自己的生活幸福、工作成就,而且对促进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和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都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本文通过对高职院校教师心理健康状况的问卷调查研究,分析其形成的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高职院校教师;心理健康;调查;研究
      [中图分类号] G443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008-2549(2019) 02-0054-02
      一 高职院校教师心理健康的重要性
      教师心理状况是衡量教师基本素质的重要指标,是其进行教育教学工作的基础。一名合格的高校教师,既要拥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和教学技能,更应该具备健康的心灵和健全的人格。教师职业的特点决定了其心理健康状况不仅影响自已的工作成就和生活幸福,而且对促进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发展和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一方面通过研究可以帮助教师了解自身状况,及时发现与甄别不良心理现象,预防心理疾病的发生,帮助他们树立自觉维护身心健康的意识。另一方面通过研究能够为学校管理部门提供信息,营造有利于教师心理健康的工作环境。很多时候我们都比较重视大学生的心理问题,却往往忽略了教师的心理健康状况。通过对高职教师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可以更好地了解教师群体的所思、所想、所需,这就为学校相关管理部门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二 调查的方法与对象
      (一)调查方法
      1 SCL—90量表。采用SCL—90量表对高职院校教师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测评。这是当前研究心理健康中应用最广泛的一种自评量表,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采用5级评分制,包括抑郁(共13项)、躯体化(共12项)、人际关系敏感(共9项)、焦虑(共10项)、强迫(共10项)、恐怖(共7项)、敌对(共6项) 、神经病(共10项)、偏执(共6项)、其他(共7项)10项因子。10项因子中任一因子分值超过2分,说明存在轻度心理障碍。
      2 自制量表。为了增加数据的有效性,本人还参阅文献,结合高职高专教师实际情况,设计了一套15道题的调查问卷,主要目的是为分析导致教师心理疾病的原因。問卷内容主要包括:学校发展前景;人际关系;教育对象;学历提升;工作强度;职称评定;家庭负担;躯体症状等。
      (二)调查对象
      研究对象主要是从宁波五所高职院校教师中抽取200名教师,这些研究对象从层次上有正式教师、同工同酬教师、外聘教师;从年龄上有青年、中年和老年教师。发出问卷200份,收回有效问卷178份。
      三 结果与分析
      (一)结果分析
      总体来看:高职教师的心理问题令人担忧。在躯体化、敌对、焦虑、偏执以及抑郁因子的得分都较高。
      1 从性别来看:男教师心理健康水平高于女教师
      女教师在中度和重度以上症状的比例为9.4%,男教师为4.2%。这与女教师的家庭责任和自我调节能力较差等因素有关。女老师一方面要教学,需要不断加强自身学习和提升学历,另一方面还要兼顾家庭,如生育、抚养子女等,当两者出现矛盾的时候就会导致女教师心理压力增大,从而影响心理健康。
      2 从教师身份来看:外聘教师心理健康问题突出
      通过对不同性质教师的比较研究可以看出,异常率最高的是外聘教师,达到24.7%;正式教师为6.7%。外聘教师因为编制的问题认为自己不是正式员工而感到自卑,缺乏安全感和归属感。另外外聘教师虽然干着同样的工作但收入却远远低于正式员工,也极易造成内心的不平衡。
      3 从年龄层次来看:中、青年教师心理健康问题较显著
      对不同年龄层次老师进行比较研究可以看出,异常率最高的是31~40岁年龄组的老师,达到15.6%;剩下依次为41岁以上年龄组为6.8%, 30岁以下年龄组为3.5%。经分析,31~40岁年龄组的教师大多是学校的中坚力量,他们的自我期望和社会期望较高,除繁重的教学任务外,还要承担科研、行政职务等工作。同时他们的孩子也还较小,家庭负担重,加之青年教师对自我调节,控制自己的情绪并不擅长,所以容易出现较多的心理问题。
      (二)高职高专教师心理健康状况的成因分析
      1 工作压力
      高职院校教师肩负着为我国社会经济现代化建设培养大批高素质技能型和应用型人才的使命。因此,他们不仅要完成理论教学,科研任务,还要进行技能培养。而且随着高校的扩招,学生人数都有了较大规模的发展,但高校师资发展滞缓,导致教师工作量加大,许多教师每周课时都达到了18~22节,高强度的脑力劳动和长年劳累使得教师体质每况愈下,另外,社会、家长和大学生对教师的期望值越来越高,高职学生的自律性较差,教师特别是辅导员要像“保姆”一样管束着他们,因此承担着很大的工作压力和精神压力,难免产生失眠、紧张、焦虑等心理问题。
      2 职业倦怠
      高职院校教师的社会地位比普通本科院校的教师要低,而高职的学生大多是高考失败、平常学习基础较差、学习习惯不好的学生,部分家长和学生对高职院校都有严重的偏见,都觉得进高职读书是无可奈何,所以来学校后很多学生都抱着得过且过,自暴自弃,无所谓的想法。这就给老师在授课过程中造成了很大的阻碍,导致部分高职教师情绪低落,觉得高职学生难教,再教也不会成大器,工作缺乏动力。
      3 人际关系
      良好的人际关系是心理健康发展的基础。由于高校环境的特殊性,教师的生活圈子小,社交范围狭窄;同时教师的工作方式具有相对独立性,同事之间的接触交流较少。另外作为高级知识分子,高校教师都有很强的自尊心,对自我期望高,在教师之间容易产生嫉妒、自以为是、蔑视等不良心理。面对这些复杂的人际关系,如果老师没有处理妥当心情必然压抑,这不仅影响工作,而且不利于教师心理健康的发展。

    推荐访问:健康状况 教师 调查 心理 高职院校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