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高中学习 > 正文

    高职类毕业生就业质量研究的文献综述

    时间:2021-03-26 00:09:51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摘 要】本文对高职类毕业生就业质量研究的文献进行综述,总结出关于高职院校的毕业生就业质量的研究虽然起步较晚,但经过几年的发展,成果也颇丰,且视角多样,越来越细化。
      【关键词】高职类毕业生 就业质量研究 文献综述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7)04C-0178-02
      就业是国家政治与经济景气的重要指标。高校毕业生是否能够顺利就业、是否能够“体面劳动”,是我国各大高校,包括职业院校,普遍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
      一、国外研究状况
      国外方面,关于就业质量的研究相对较早且比较系统化。早在20世纪70年代,美国就提出了包括员工就业后对福利、社保和健康等方面的满意度的“工作生活质量”这一概念。国际劳工组织提出“体面劳动”的概念,认为想要活得有尊严,仅有完善的福利保险、合理的报酬等是不够的,还需具备一定的话语权,以真正参与到企业的管理经营中。随着研究深入和时间发展,就业质量的概念深化,已经发展到目前的“高质量就业”。
      具体到就业质量影响因素,国外的研究包括个体和组织两个层面:个体层面从心理学变量(自尊、自我效能感等)和人口统计学变量(家庭背景、性别、政治面貌等)进行分析;组织层面则从毕业学校和就业单位两个维度进行分析。
      真正细化到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质量的研究,可以说始于职业辅导之父弗兰克·帕森斯,其于20世纪初创立的特质因素论被公认为最早的职业指导理论,影响一直延续到今天。弗兰克·帕森斯认为,选择职业要从三个方面考察:第一,客观地了解自己,如自身的综合能力、性格特征、兴趣以及自己的缺点等;第二,了解成功获取该工作岗位的条件,包括发展情景、利与弊、机遇等;第三,尽最大能力达成前述两个要素,迅速找到平衡点。“帕森斯的职业选择理论立足个人自身的实际情况,有的放矢,被称为职业规划与指导的经典理论,对当前高职院校毕业生的就业工作仍然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
      二、国内研究状况
      相关数据显示,在国内,关于高职毕业生就业质量的研究大多在2010年以后,这和高职院校毕业生的就业率有一定关系。经过近几年的发展,该研究目前已经取得不俗的成绩。
      (一)项目研究成果丰硕
      作为2012—2014年度中国交通教育研究会教育科学研究重点课题“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质量保障体系研究”的课题成果,《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质量保障体系研究》一文从分析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质量的内涵入手,從学生、高职院校、企业三个视角出发,以提升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质量为导向,认为要提升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质量,可从人才培养、职业指导、就业服务以及就业质量评估等四个方面努力,从而构建以“人才培养体系”“职业指导体系”“就业服务体系”和“就业质量评估体系”四大框架为主的就业质量保障体系。
      在全国教育科学规划课题“高职院校就业质量评价体系研究”中,肖贻杰在其阶段性成果《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质量构成因子及现状分析》里用调查问卷的形式,说明社会保障、就业机会、满意度和薪酬与发展构成了高职毕业生就业质量的维度,当前更要注重高职毕业生的就业质量,政府层面应尽快建立“高水平、广覆盖、一体化、公平性”的社会保障制度,创造相对平等的就业环境;学校方面,应与时俱进,注意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根据需要及时调整专业,加强就业创业教育,提高学生的就业创业能力;用人单位层面,则要遵守劳动法律法规和用工制度,为员工提供培训和晋升机会,提高岗位质量和就业满意度;学生层面,则要增强专业技能,增强综合素质,做好职业规划,提高就业竞争力。
      除此,还有2015年度河北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科研合作课题“河北省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质量评价体系研究”、中国矿业大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项目“初次就业过程中高校毕业生与用人单位匹配问题研究”、中国矿业大学“党的十八大精神”专项研究项目“提升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的策略研究”、安徽省教育厅2010年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安徽省职业与成人教育学会2010年教育科研规划项目、2013 年度河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提高职业院校毕业生就业质量的研究”、浙江省科技厅课题“浙江省产业转型升级与高职教育对接研究”、温州市科技局课题“温州高职教育发展及其与产业转型升级对接研究”等地方课题多项。这些项目的研究者们从各个角度,对高职院校毕业生的就业质量做出了卓有成效的研究和论证。
      (二)研究的多视角化
      1.人力资源和社会资本理论
      冉云芳就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特征变量对毕业生就业时间、起薪、毕业一年后月收入、就业稳定性、就业部门和就业满意度的影响进行了实证研究。
      2.就业满意度
      蒋玉芳以广西现代职业技术学院为例,着重分析了欠发达地区高职院校就业的现状,影响高职院校就业满意度的因素,同时给出相应的对策,即通过毕业生、学校和社会多方努力,进一步提高高职院校毕业生的就业满意度。
      3.提升就业质量的措施
      赵杰民提出,要从整体上把握高职院校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对教育主体、教育客体、教育介体、教育环体四要素进行优化升级,以增强职业生涯教育实效性,提升学校的就业质量。在邵建东看来,高职毕业生就业质量偏低是因为:第一,社会认知存在偏差,整个就业环境对高职生不利;第二,各学院的专业设置也没能做到因地制宜,与区域经济的对接不够紧密,人才培养也显不出优势,而就业指导工作又不能很好地满足学生的需求。据此,提升毕业生就业质量的对策有:改善技能型人才的就业环境;注重专业布局的优化和升级;改革高职人才的培养模式,创新人才培养;最后还需要强化就业指导和就业服务。
      4.就业质量评价体系
      在张桂宁看来,就业质量包括的因素很多,如福利、尊严、相关培训等。翁仁木全面收集整理了全球主要的13个就业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并对构建指标体系的方法、特点、具体指标选择、构建过程中遇到的共性问题等进行了比较研究。周睿祺则认为,可以从就业率、就业稳定性、薪酬待遇、主观满意度、专业相关度、工作创新率、自主创业率这七个方面构建就业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王晓华认为,只有综合了解毕业生具备的素质、技能以及用人单位和社会对毕业生的客观评价等,才能比较全面地反映高职院校毕业生的就业质量,所以,毕业生就业质量应体现在收入平均值、专业对口率、工作稳定性、用人单位满意度、就业结构等这几个方面。

    推荐访问:高职 毕业生就业 综述 文献 质量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