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高中学习 > 正文

    宏观经济向上向下 双向进入向左向右

    时间:2021-02-24 20:04:28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国际金融危机的“底”到底还有多深?中国经济是否正在领衔反弹?外需不足内需补,对广电与电信的“双向进入”有何影响?
      
      当前我国正处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关键时期,经济总体形势企稳向好。但基础还不牢固,还有许多不确定因素。我们绝不能有丝毫松懈,必须毫不动摇地坚持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继续把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作为当前经济工作的首要任务,正确处理经济发展与结构调整、科技创新、节能环保、城乡统筹、地区协调及改革开放等方面的关系。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于6月下旬在各地调研时指出悲观的世界银行
      6月22日,世界银行发布《2009年全球发展金融:制定全球复苏路线图》。在这份长达167页的报告中,世界银行充满悲观地警告说,“世界正在进入一个增速放缓的时代……继2007年增长8.1%,2008年增长5.9%之后,预计发展中国家今年仅能增长1.2%。在不包括中国和印度的情况下,其他发展中国家GDP预计下降1.6%,造成一持续的失业状况,使全球更多人陷入贫困。”
      更糟的是,世行在对全球经济2009年增长预期进行修订后,二战以来的首次全球负增长即将浮出海面——预计全球GDP今年将下降2.9%!
      不过,包含中国在内的东亚和太平洋经济区,经济回升状况明显好于全球,预计2009年GDP增速5%、2010年6.6%、2011年7.8%。
      尽管全球经济有望在2010年企稳回升,但世行报告坦承,“这与危机前的强劲表现相比依旧乏力。”
      复苏的症结在哪里?
      世界银行首席经济学家、主管发展经济学的高级副行长林毅夫指出:“重构银行系统的必要性,加上高收入国家扩张型政策出现的局限性,都将是阻碍全球经济复苏的掣肘力。”
      林毅夫开出药方,“假如发展中国家的国内投资借助国际支持出现回升,包括国际信贷流量得到恢复,发展中国家就可以成为经济复苏中关键性的推动力量。”
      作为全球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的角色很微妙。首先,我国也正通过积极财政政策实现内需市场扩张,但难免阶段性局限和未来通胀隐忧;其次,我国正渐变为国际信贷与投资领域的重要角色,从改革开放初期的资本流入转向有规模的资本输出——一正一反,必须在动态协调中予以精妙把握。
      
      谨慎乐观的中国经济
      
      6月23日,国家统计局官方网站发表综合司专家郭同欣的个人署名文章:《对当前几个宏观经济问题的初步分析》(下简称“《分析》”)。
      
      《分析》重要结论之一:“统计数据和有关行政记录显示,当前我国经济已经开始见底回升。”
      《分析》指出,我国此轮经济周期的底部应在2008年4季度。从初步测算的GDP季度环比情况看,2008年3季度增长2%,4季度增长0.1%,2009年1季度增长1.5%,2季度预计增长2%以上。
      从工业生产走势看,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2008年6月份增长16%,此后逐月明显下滑,11、12月分别仅增长5.4%和5.7%,2009年1~2月进一步减缓为3.8%。从3月份开始,呈现出较为明显的波动回升态势。3、4、5月分别增长8.3%、7.3%和8.9%,5月份增速基本恢复到2008年10月份水平。
      工业运行走势表明,此轮经济的底部应该在去年11、12月和今年1、2月份。
      
      《分析》重要结论之二:“需求不足依然是当前经济运行中的主要矛盾。”
      《分析》指出,在内需受政策刺激实现增长的情况下,为什么工业生产增速还处在较低平台上?关键就是外需严重萎缩!
      并且,如考虑到出口型企业的一连串相关拉动作用,外需不足的影响可能更大。这种拉动作用,体现在价格水平变动上,无论是CPI还是PPI,总体上同比继续下降。居民消费价格方面,自2008年初以来,涨幅持续回落:今年2月份,出现自2003年1月以来的首次下降,2~5月分别为-1.6%、-1.2%、-1.5%和-1.4%。
      
      拉动内需与“双向进入”
      
      日前,国务院向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各部委和直属机构,转发改革委《关于2009年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工作的意见》(国发[2009]26号,以下简称“26号文”)。
      6000余字的26号文,共分十三部分,内容涉及转变政府职能、深化垄断行业改革、转变发展方式、优化产业与所有制结构、科教文卫、农村、财税、金融、综合配套实验区等几乎所有国家经济生活的重大方面。
      其中,与广电行业密切相关的内容有两段——
      1、“落实国家相关规定,实现广电和电信企业的双向进入,推动“三网融合”取得实质性进展(工业和信息化部、广电总局、发展改革委、财政部负责)”,位于26号文的第三部分(深化垄断行业改革,拓宽民间投资的领域和渠道)。
      2、“继续深化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体制改革(文化部、广电总局、新闻出版总署负责)”,位于26号文的第七部分(深化科技、教育、文化、卫生体制改革,加快社会事业发展)。
      26号文出台之后,“双向进入”这四个字在业内外迅即引发诸多遐想。回顾历史,从宏观的“三网融合”到微观的“双向进入”,已走过“九五”、“十五”和“十一五”规划,中间还不乏2008年“国办1号文”、2009年政府工作报告等重量级文件的推动,但总体上进程迟缓。
      怎么理解“双向进入”和“文化体制改革”?本刊观点如下——
      ★写入国家经济体制改革的总体意见,反映出问题的重要性,亦折射出相当层级的决策意志;
      ★深化经济体制改革,服从于国家总体的经济方针,即“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尤其是在当前错综复杂的国内外经济形势下;
      ★在落实“双向进入”的进程中。谁能更好服从于上述方针、有效拉动内需,谁将更加主动;
      ★拓宽民间投资的领域和渠道,“双向进入”不仅仅是广电和电信的游戏;配套的文化体制改革,将有助于营造新的资本氛围。

    推荐访问:向下 宏观经济 双向 向左 向右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