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高中学习 > 正文

    蚕丝被乱相谁来终结

    时间:2021-01-30 12:02:18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鲁迅说,悲剧就是将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
      不幸,蚕丝被也被导演成了悲剧。
      懂得蚕丝被的人都深知此物价值,市场的兴起让蚕丝被贴近更多人的肌肤;而市场的狂乱又掩盖蚕丝被的本来面目。
      在有人说不造假无以成市场之时,可曾想到:乱相不终结,市场必将被摧毁。成就一个市场,就是为了被摧毁?
      可是,终结之剑又谁人握有?
      
      假之痛击
      
      生产的工业化让蚕丝被从小范围受用人群走向大众,更多人享受到蚕丝被的轻暖薄软和健康益处。当然,这一产业的从事者也获益匪浅。可是,当制造者变成制假者、销售者变成售假者,从真到假的转变看似“壮大了市场”,实质在摧毁市场。
      
      从真到假
      记得在上个世纪末,蚕丝被生产在桐乡兴起,即使是本地人也为之兴奋——终于可以通过购买这种简易的方式享用蚕丝被了!
      在桐乡,蚕丝被可以说是冬季必备,甚至可以说大多数桐乡人一辈子只盖蚕丝被。但是一条蚕丝被要从养蚕到盖到身上,虽然大致程序没有工厂流程那么复杂,但是其间每个步骤都蕴含辛苦。而且,蚕丝被的积累过程也十分漫长。由于全手工时代的漫长等待和辛苦劳作,蚕丝被也倍加珍贵。蚕丝被已经深深凝聚了一种地方文化与感情。
      在桐乡,蚕丝被一直被作为嫁娶中的重要物品,即使在笔者的父母成婚年代,男女双方也要各出2~4条被子。随着时代前进,蚕丝被作为婚庆用品也水涨船高,据了解,目前女方嫁妆中要有10条左右蚕丝被,而男方也要准备6~8条。一些“客气”的,蚕丝被的数量会准备更多。和房产、轿车和大家电相比,蚕丝被的总价并不高,但是此种蕴含的情感价值却是它物难以匹敌的。即使儿女在外求学、工作,父母都会给寄蚕丝被过去。在很多桐乡人眼里,不盖或者没蚕丝被盖就枉为桐乡人。习惯使然,感情使然,蚕丝被的特性使然。在市场的推动下,桐乡人对蚕丝被的这种感受也被广泛传播着,更多人认识蚕丝被,感受蚕丝带来温暖与健康。工业化制作、市场需求过度开发、产品特性极致宣传……市场从兴起到变异到畸形,不过短短几年。从极盛到顿衰,真的是突然吗?
      “前几年还在培养市场,一下子销售火了,可是一下子又假货遍地了”,浙江省桐乡市洲泉镇的曹一(化名)说。这位曹总已经从事蚕丝被生产加工十余年,企业规模虽然不大,但是多年来一直专业生产蚕丝被,多年前其企业蚕丝被就已经打进上海的百货商场。虽然曹一是笔者极为熟悉的朋友,对于采访,他说细节方面知无不言,但是企业名称及个人身份要“高抬贵手,不可泄露”。
      明明从业多年经历了蚕丝被从兴到盛,曹一却认为市场的变化是“一下子”的。笔者问了他一个问题:什么时候开始掺假、造假的?曹一的答案是:不知道,大家都造假了我们也造假了。
      “最开始确实都是人工的,产量十分有限,剥茧、拉丝的工人也都是本地的中老年妇女,商业状态也十分原始。但那时候蚕丝是真的,真的不一定消费者就认为是好的。真的桑蚕丝并不那么雪白,而且难以打理,一进洗衣机就完了。当时没有消费引导,很多消费者都是乱用。而真正的蚕丝被价格又是很高的,很贵的蚕丝被一下子被用坏,你说市场还能发展吗”,曹一说。
      高昂的价格和护理储藏不易,蚕丝被一开始并没受到市场的追捧。随着产业发展,蚕丝被逐渐被大众认知,一些品牌企业的广告宣传也起到了推波助澜作用,最近两三年市场处于火爆期。在漫长的沉寂期,产业努力中还伴随着一个毒瘤的长大,那就是掺假造假。
      “刚开始所谓的掺假其实还不是假,把一些较为便宜的边料、下料裹在被胎中间,后来就进便宜的化纤丝冒充丝棉。掺假确实是行业公开的秘密,有一段时间我们同行在一起聊,话题几乎就是掺什么(化纤)丝、掺多少,如何做到看不出来,甚至和客户一起研究,因为客户首先要价廉的。掺假是普遍的,纯粹造假的企业事实上并不存在,因为没有客户去进货,只有真真假假才难以分辨”,曹一说。
      
      打出来的假?
      “不打不假,打了就假,一假百假”,曹一说。
      曹一所说的“打假”特指央视曝光行为。10月27日,央视财经频道某栏目播出一期名为《你家的蚕丝被是蚕丝吗?》的节目,时长达34分钟之久。此后这一节目又多次重播。其他媒体又跟进报道。记者们是报道了个酣畅淋漓,但是桐乡蚕丝被行业瞬间被推入寒冬。
      “28号,也就是节目播出的第二天,上海商场方面就跟我反映,销售直线下降,到现在都一蹶不振。要知道,往年这时候是真正的黄金旺季啊”,曹一的语气中除了无奈甚至还有些愤怒。最让他愤怒的是央视把桐乡树立为“造假地”典型,而为了突出对比效果,某地区的企业老总却以评判专家身份来讲解专业知识。”消费者观看后有种直观的认识就是桐乡的是假货,而“州的就是真货,事实根本不是这样的”,曹一说。
      据曹一介绍,该“打假”节目播出之后,桐乡的蚕丝被生产企业受影响非常大,一夜之间,桐乡这个蚕丝被生产名地就变成了造假地。曹一自己的企业去年十一月份出货量不及前年1/3。“以前消费者还特意认准桐乡产地,如今(桐乡)却成为过街老鼠一样了”,曹一说。据曹一透露,桐乡的蚕丝被生产企业,尤其是一些平实有实力的企业此次遭受打击最为严重,因为销量骤减,而且声誉何时恢复还不知道。那些根本纯造假的小企业反而不受什么影响,“他们的货反正便宜,换个叫法就可以,七孔被九孔被等,反正成本也低”。
      曹一透露,蚕丝被市场经过多年尤其是近两年的培育,消费者认知度已经大大提高,随着生活消费水品提高,加上2010年“极寒”概念深入人心,蚕丝被在初冬的销售时非常火爆的,即使经过央视节目“曝光”,总体消费需求仍然在增加之中。“上海百货商场告诉我的是,虽然近期销售不理想,但合作依然继续,因为一是他们仍然看好蚕丝被销售,二是多年以来我们的货经得起考验”,曹一说。
      曹一所说的“经得起考验”主要还是因为其供商场的货原料全部为100%桑蚕丝。当记者问及其企业所生产的蚕丝被是否都是货真价实的100%桑蚕丝时,曹一明确表示并非如此。这不就意味着某些产品中造假吗?对此,曹一是如此解释的:“桑蚕丝的含量多少要看客户需求而定。”当然,他所说的客户指批发商、经销商等中间流通环节,而非最终消费者。“刚开始做蚕丝被的时候,我们真的是全程人工操作,没有一丝一毫掺假。有了机器以后掺假成为普遍现象。我做了这么多年的也要掺假,我基本上不相信有哪家企业生产的是百分百桑蚕丝被,名牌也一样”,曹一说。
      正因为如此,曹一认为蚕丝被市场的假是被打出来的:造假本来就是存在的,内行早已心知肚明,只有外行来打假、曝光,假才被揭发,才成为被认知到的假。
      假是被打出来的?看似多么荒唐,可是竟然是真实的,这让人更觉悲哀。
      “走规模、批量生产的企业几乎不可能完全无假,只是针对的客户不同而掺假成分、含量、方式有所不

    推荐访问:谁来 终结 蚕丝被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