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高中学习 > 正文

    信阳农耕文化形成地域特色的原因分析 地域歧视最严重的省份

    时间:2020-03-27 07:42:22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摘 要:自古以来信阳就是中原文化和荆楚文化的交融之地,其独特的地理环境承载了这一片土地上独有的农耕文明。本文予以历史治所监制发展、独特地貌的农业生产、饮食习俗和文化品格特点四个方面来探讨农耕文明影响下的信阳农耕文化形成地域特色的原因。
      关键词:中原地区;荆楚地区;农耕文明;信阳文化;地域特色
      中图分类号:G0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1)36-0170-02
      
      农耕文明,广义上指由在长期的农业生产中形成的一套适应农业发展、生活需要的精神的物质的文化集合。狭义的单指农民们以顺天应命、守望田园、辛勤劳作而形成的男耕女织的社会发展模式。农耕文明的形成发展是中国文明得以形成和建立的基础,以北方中原地区和南方荆楚地区为代表的农耕文明在极大地促进了封建社会的高度发展的同时也限制了中国社会的发展,最终导致近代中国在世界上被列强侵略的命运。本文以现在的信阳市行政区域为版图倒溯,从其历史治所监制、农业生产、饮食习俗和文化品格四个方面作为农耕文化形成的影响因素来考察信阳的农耕文明发展进程,这样不仅有助于了解信阳农耕文明在历史上形成的南北交融过程,更希望能为信阳地区现代经济发展决策提供新的思路。
      一、历史治所监制中的分与合
      在农耕文明五千年的风云变幻中,信阳被划在南、北区域治下可以说是对半的。早在春秋战国时期,雄楚灭吴除鲁东扩北上时信阳就是主战区,在尽剿申、息小国之后形成了一个南接两湖北至今山东东南部的大楚版图。尽管后来楚衰落于公元前278年都城郢为秦所破,楚顷襄王逃至阳城,楚国贵族也随之大规模迁移至此修养生息,信阳仍为楚所控,然而历史却让西北秦最终一统天下,又为北所控。
      据史料记载来看当时信阳在秦时并非形成一个统一的区域。汉武帝时信阳分属三郡,其中今天的相当大部分属于江夏郡管辖。三国时属魏管辖,至西晋中期只是治所和州郡辖管有所变动。南北朝时以淮河为界,行政区域被一分为二。从唐至晚清地域随无太大变动,但朝代的更迭在政治上处在南北交替分而治之的状态。从历史的地理区域划分来看,今信阳东部,东南部地带,自西汉起多受九江郡或淮南路管辖,至明代方由河南境内的汝宁副管辖,西部地区基本受汝宁府管辖,北部区域至清代才算基本形成稳定的地理区域。
      复旦大学历史学家周振鹤(2011)的研究指出,“一府的府治由于是该府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因此对改府起着一种文化垂范作用,从而使该府的文化同一性更强”。以周之理论来推论,信阳在历史发展过程,正是信阳今日鲜明特点的文化形态形成的必然的社会条件。
      二、独特地貌中的农业生产
      从地理位置上看,今信阳位于河南省最南端,地势南高北低,大别山、桐柏山在南面首尾相连,岗川相间,由南往北山地、丘陵、平原纵横分布,这种地形多变的分布使信阳南北农作物依照地形耕作而呈现不同特色。
      据从出土的文物推断信阳原始农业生产自新石器时代就开始了,经过不断的“火耕水耨”,至“商代中期,殷人的势力不仅到达江淮,而且越过长江到达洞庭湖至湘赣一带。……东周以后又建立了弦、黄、曾等诸侯各国,其中江、黄两国大量引进北方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使农业经济发达”[1]32-35,这一时期虽由殷人南下引进了小麦但种植还不普遍,同时开始了早期的水稻种植。南宋时大量北人南迁,小麦的种植技术才得以传播。
      随着南方移民的大量北上,精湛种植技术也被带入,但由于人多田少不得不精耕细作,“楚人在广泛吸收和综合利用南北农业文化的基础上将楚蛮、杨越、淮夷的家族性或邻里性的小型农业水利作业加以改进提高,创建了筑坡灌田的水利工程”[2]22-23,采用较为先进的生产技术和农田管理经验,这是一个革命性的跨越。再加上优越的自然条件遂使种植水稻和小麦成为主要的农作物。由于受丘陵梯田面积狭小的限制,时至今日除部分稻田能采用机器耕作外,山区仍采用原生态的牛耕刀割技术,人们至今过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农家生活。
      如今信阳南北农业生产面貌呈现明显的差异:南部水田盈盈,丘陵起伏,盛产稻米、油菜、麻、板栗,被誉为“鱼米之乡”;并在丘陵的山坡地带,形成了以信阳毛尖为突出代表的茶叶区,不仅孕育了浓厚的茶文化,而且创造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北部平原区以旱地居多,盛产棉花、小麦、黄豆、玉米,形成了与南部迥然有别的一派北国情调。信阳农业的形成和发展,印证着中原文明和荆楚文明在中华历史进程中的伟大交融,这种南北交融影响的地缘效应至今影响着这片古老而又崭新的土地。
      三、以稻米为主的饮食习俗
      从楚王战败迁都至明朝移民,从黄淮地区的北人南下和长江以南的南人北移,使信阳人口大增。大量驻留杂居于此的人们不但使信阳成了一个重要的交通枢纽,同时带来了丰富多彩的南北文化习俗。
      “民以食为天”,反应在饮食上就是进入广大家庭的米饭和面食。因信阳长期属于南方楚的地域,尤其是南部光商新三县;受大批移民的影响,至明代息县、淮滨、商城、固始、罗山的大多人是来自于江西、两湖、两广北迁而来,深深地打上了楚文化的烙印。耕作于山间田野的农人,无论是在饮食器具选用,还是饮食习惯上,与南方人基本保持一致。发展到今天也形成了以信阳菜为代表的饮食特色,“信阳菜以咸、香、微辣、醇厚为主味,菜色微重、口感滑爽。信阳人喜欢食羹(汤)、合烧(数种肉拼合在一起)、野味、辛辣酸甜、芳香清洁的饮料、腌腊等冷膳制作技艺,是承继了楚菜的优良传统”[3]。
      吃米饭的习惯虽然自春秋时期就已经开始了,但在汉以后人们在一日三餐中除了米饭之外,开始把小麦面作为副食。副食的地位在民间主要体现有两个方面:一是早饭,赶时间就吃面,多以面汤、面疙瘩、面锅贴为主要形式,其操作流程上简单快捷,不需要做米饭那样繁杂;二是晚饭,劳累了一天在晚上比较闲暇,把小麦面做成面条、馒头或饺子等,用以增加生活乐趣,其操作流程比较复杂。还有一个重要方面是,由于信阳长期充当南北战争腹地而导致民生凋敝,小麦产量一直不高,民间普通百姓也只是在过节之时或来客之际能打打牙祭。这些原因在客观上很大程度影响了信阳人对饮食的选择。
      本文仅选饮食讨论目的在于说明其他习俗的形成和发展都以此为基础,所以尽管处在中原文化强烈影响下,信阳人却在山地与平原之间的农业生产耕作之中因地适宜,逐渐选择了以米饭为主以面食为辅的南方饮食习惯。时至今日保存在信阳中有名的小吃,如糍粑、粽子、大肠汤、炖鱼杂、石凉粉、南湾烤鱼等仍然是南方特色的居多。
      四、兼收并取的文化品格
      信阳人之所以称之为信阳人,与其饮茶、吃米、擅烹鱼是相提并论的,而这些又都与信阳人具体的生存环境、历史发展密不可分。“古今沿革,有时代性;山川浑厚,有民族性”(黄宾虹)。从上文的分析来看,自然环境和社会结构这两大因素,深深影响了信阳农耕文化品格的形成和发展。
      常言道“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不同的地理环境造就不同的人文气质,不同的社会环境影响不同的文化形态,继而形成了不同的文化特点,文化形成具有多样性的可能。以少数当地人口为载体不断融合外来人口的信阳其实是个移民区,从历史上看信阳受荆楚文化影响超过中原文化。荆楚先民早期生存环境非常恶劣的,《左传・昭公十二年》记载“筚路蓝缕、以处草莽、跋涉山林”,在变革自然的艰苦斗争铸就了他们倔强的性格,执着的精神。这种不怕吃苦、敢于拼搏的特点,后来极大地影响了信阳人乃至影响了中原文化。
      南方山多水秀丛林鸟兽出没,风雨晴晦朝夕不同,自然环境和劳动形式比北方多样化,人们生活在这样一种和谐优美多样化的自然怀抱之中,于山水之间受到滋润,不仅在面容清秀体格健壮精悍,更孕育着他们情感热烈变化多样且无拘无束浪漫飘逸的气质,遂积淀成楚人的文化特色,楚人北上之后信阳地域余是首当其冲受到其影响是无可质疑的。
      同时“自夏商至北宋3 000余年的时间,以黄河流域为主体北方中原经济文化发展成熟,也深刻影响着地处江淮地区的信阳”[4]341-354。西汉以后,在王朝更迭中以儒家为主要统治思想几乎没变,讲礼节、重人情,庄重规范化的中原文化在国家行政力量的作用下向南强烈扩张辐射,对信阳地带自然产生了直接的影响。以“永嘉之乱”为代表的战争和黄淮两河的决堤史实,使奔放豪爽的北方移民为逃避战争或洪灾驻留信阳区域,甚至与当地女子通婚,带来了儒雅厚重理性文化居上的中原文化完全不似南方的自由烂漫风格。如果说在中国农耕文化的百花园中,南方荆楚文化像一朵妖娆艳丽的荷花,那么北方的中原文化就像一朵雍容华贵的牡丹。于历史洪流中不断顽强拼搏,对想在信阳地区扎根生存的人来讲,只有兼收并取地吸收南北文化的精华,才可以北能往京师之重地,南能下楚湘之丰腴,而这恰恰孕育着一朵独特的思想品格之花。
      信阳就这样在历史上受南北文化的不断激荡交融夹击下,地域文化逐步从生产劳动中吸收,萌发、发展、完善直至发展到今天的样子。以光山地灯、罗山皮影戏、淮滨彩绘泥塑叫吹、固始社戏[5]为代表的文化载体,正是对信阳人精神面貌的直接反映。有学者研究后指出信阳人是“注重享受,不失拼搏进取;精明聪慧,兼具诚信务实;稳妥内敛,不惧风险挫折;婉约阴柔,兼备豪放阳刚”[5]89-91。
      这个观点的重要意义在于它对信阳人凸显出的富有双重文化品格的肯定。但我认为还不太全面,因为从上述的分析来看,还暗含着“有创新潜力但后劲不足”的缺点,这是个绝对不能忽视的史实。“先进文化代表着先进的生产力”,虽有创新潜力,但是缺少当地的文化创造能力的后劲支撑,信阳经济的发展会始终受到农耕文明的制约,导致经济发展滞后也是不可避免的,所以这是解决问题的根本,要提升内涵建设。
      结束语
      发展到今天的信阳地域文化,学者们比较一致的观点是“豫风楚韵”,呈现南方格调的信阳,经济发展相对其他临近城市还是相当慢的,原因是复杂的但其文化内涵的发展滞后是一个不可不重视的因素,所以研究信阳农耕文明的形成和发展,揭示信阳人的特点,这不仅有利于研究中原农耕文明的起源和发展的对信阳文化形成和发展的内在关系,目的更在于加快信阳地区自身经济的发展和现代化建设。
      
      参考文献:
      [1],[6]张清改.浅谈信阳地域文化的形成及基本特征[J].赤峰教育学院学报:科学教育版,2011,(5).
      [2]王建辉,刘森淼.荆楚文化(中国地域文化丛书)[M].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5.
      [3]信阳菜的文化历史[DB/OL].[2011-10-26]http://91chihe.省略/culture/discuss/2011-07-14/2534.html.
      [4]陈广忠.两淮文化[M].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5,(4).
      [5]张文静.生态文明视开发信阳文化资源的几点思考[J].信阳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科版,2010,(5).
      (责任编辑/王丽君)

    推荐访问:信阳 农耕 地域 信阳农耕文化形成地域特色的原因分析 农耕文化体验园 传承农耕文化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