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高中学习 > 正文

    【刘克庄晚年的辞赋革新理论】革新思想的理论

    时间:2020-03-26 07:20:45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摘要:辞赋这一文体,自楚辞发轫,经过近千年发展,至南宋走向衰亡。宋朱文坛领袖刘克庄晚年致力于辞赋创作,提出了许多革新理论。包括在赋体源流上以《离骚》为赋源;反对蹈袭模拟,主张“仿其意不仿其辞”;推崇体式上多有新变的柳宗元“小品赋”和宋代兴起的“新文赋”,力主辞赋创新。虽然此次革新最终失败,但是作为辞赋发展史上最后一次比较系统的革新尝试,仍有其重要意义。
      关键词:刘克庄;辞赋理论革新
      中图分类号:I22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387(2011)04-0161-04
      
      刘克庄是南宋“江湖诗派”的领军人物。叶适称赞他的诗为“建大将旗鼓”。林希逸称他“言诗者宗焉,言文者宗焉,言四六者宗焉。虽前乎耆旧,后乎秀杰之士,亦莫不退逊而推先。”将他奉为宋末文坛领袖,一代文宗。南宋辞赋创作衰微,赋论亦鲜见。刘克庄不仅致力于辞赋创作,留下辞赋多篇。而且在他所作大量序、跋及《后村诗话》中不乏有辞赋批评,对辞赋的体式创新等方面都做出了许多宝贵的探索,体现了南宋末年文坛辞赋观念和普遍的创作情趣。本文将对此尝试论之。
      刘克庄《后村居士大全集》卷四十九存赋一卷。该卷前半阙佚,仅存十篇。刘克庄寿永八十,又好转移多师,诗文风格亦多变。这十篇辞赋,就写作年代来说,大多作于晚年退隐家乡之时。如《止酒赋》云“余晚得疾,谒告屏居。”按刘克庄诗《余自戊申春得疾止酒十年戊午秋开戒小饮二首》来推断,则此赋当作于戊申(1249)年之后。又《谴蠹鱼赋》云:“续仕五十年兮,皇皇求访之未足。”按,刘克庄初入仕在宁宗嘉定二年(1209),则此赋当作于1259年。《白发后赋》云:“今余之年平头八秩。”则此赋作于1263年,刘克庄八十岁时。据《进文集�》及墓志铭所载,度宗景定三年(1262),刘克庄再入朝,权兵部尚书,度宗求刘克庄近作,刘克庄将辛亥(1252)以后所作诗文遴选为二十六卷,其中有古赋一卷,大约就是此卷。
      刘克庄晚年所作这几篇赋比较特别。首先,就体式来说,《吊小鹤赋》、《谴蠹鱼赋》《吐绶鸡赋》、《劾鼠赋》、《诘猫赋》、《柳州白水瀑泉赋》六篇以“兮”字为句读,当为骚体赋。却又不拘于楚辞四、六为主,杂以三、五、七言的经典句式。《止酒赋》、《蠹赋》、《白发后赋》三篇韵、散结合,当为古赋,却又具有极大的散文风气,既有小品文的特点,又有宋代新文赋的特征。律赋一篇《止戈为武赋》,自言是仿徐寅赋而作,却又只有四韵。其次,从内容上来说,取材格调不高。如《蠹赋》、《谴蠹鱼赋》、《劾鼠赋》或是谴责蠹书之虫,或是喝骂啮书之鼠。就语言来说,非但文采不赡,且多用俗言俚语,质直浅易。指斥喝骂,几乎同于村夫子语。
      总的来说,刘克庄晚年所作辞赋在语言风格、文体样式、题材命意上与魏晋、晚唐的小品赋非常相似。刘克庄《诗话》中所涉及的辞赋并不多,提到的几篇都是这一类作品。如左思《白发赋》、李商隐《虱赋》、《蝎赋》、《虎赋》、《恶马赋》等等。小品赋以刺世疾邪为旨归。考虑到刘克庄的政治境遇,他晚年辞赋多用小品赋体,似乎是刻意籍此寓言以为讽刺。刘克庄立朝刚直,嫉恶如仇。也曾深受文字狱之害。宁宗嘉定十七年,刘克庄在福建建阳县县令任上作《落梅》诗一首,其中有“东风谬掌花权柄,却忌孤高不主张”两句,被言事官李知孝等人斥为“讪谤当国”,获罪罢职,闲居十年。前车之鉴,托讽寓言,避身远害也是情理之中的事。他在《诗话》中提到的其它几篇赋,如韩愈《复志赋》、独孤及《远游赋》、罗愿《鹦鹉洲赋》等作品,也都是发扬其中避身远害的寓意。所以刘克庄辞赋所呈现出来的小品赋面貌,与他对小品赋寓言讽刺的形式的肯定和模仿有很大关系。《白发后赋》即自称“左太冲有《白发赋》,甚佳,戏续之。”因而许多学者业已都指出刘克庄的辞赋是“将《离骚》的刺世疾邪精神和柳宗元的小品赋结合起来。”
      但是刘克庄辞赋创作似乎又不能完全当作小品赋来看待。因为他的辞赋创作是建立在对辞赋这一文体的全面考虑的基础上的。包括对辞赋发展演变的把握,对辞赋题材、语言的评判等等。所以刘克庄的辞赋在体式风格上既同于前代小品赋,又有其特有的发生条件和文学命意。
      辞赋一体自战国而下经过了近千年的辉煌发展。其文体样式经过楚辞、汉赋、六朝骈赋、唐宋科举律赋、宋代新文赋几个阶段的发展,到了南宋末年已经“穷极其变”。其谋篇布局、遣词造句、题材内容也已烂熟。所以宋人的辞赋创作也面临着“盛极难继”的局面。如何开拓创新是宋人辞赋创作的重要课题。刘克庄的“新小品赋”即是在这一背景下的产物。
      刘克庄力主辞赋创新,他的创新是建立在对辞赋发展演变的把握基础之上的。首先就其辞赋源流而言,自唐律赋出现以后,辞赋遂有“古赋”“今赋”(甲赋)之别。将唐宋科举律赋称为今赋,将唐以前的辞赋,以及模仿唐前辞赋的作品称为古赋。至于晁补之和朱熹论赋体源流都将屈原赋作为辞赋之祖,认为后世诸赋都是屈赋之流。刘克庄继承了这一观点。
      “《离骚》为词赋宗祖,固也。然自屈宋没后,继而为之者,如《�鸟》、《吊湘》、《子虚》、《大人》、《长杨》、《二京》、《三都》、《思玄》、《幽通》、《归田》、《闲居》之类,虽名曰赋,皆骚之余也。”
      “世皆以列于楚辞者为骚,殊不知荀卿之相,贾马之赋,韩之琴操,柳之《招海贾》、《哀溺》、《乞巧》诸篇,皆骚也。同一脉络,同一关键。”
      刘克庄认为后世辞赋之作“皆骚之余”,与楚辞“同一脉络,同一关键”。这一观点初看起来与晁、朱的辞赋流变论是一致的:“诗之流,至楚而为离骚,至汉而为赋。其后赋复变而为诗,又变而为杂言、长谣、问、对、铭、赞、操、引。苟类出于楚人之辞而小变者,虽百世可知。”不过晁、朱对辞赋流变的阐述,更多的关注于对“屈原之意”的继承的多寡。至于后世模仿屈原,章句体式上是蹈袭还是创新则付之阙如。刘克庄则对此十分重视。他认为前人模仿屈原造作辞赋不过是对《离骚》的蹈袭,是抄袭和盗窃。“至韩退之耻蹈袭,比之盗窃。”(《答陈卓然书》)并在《后村诗话》中对前人辞赋的蹈袭行为一一指摘:“《宾戏》犯《客难》,《洛神赋》犯《高唐赋》,《送穷文》犯《逐贫赋》,《贞符》犯《封禅书》、《王命论》,洪氏《随笔》记《阿房赋》犯《华山赋》中语。余读陆修《长城赋》首云:‘千城绝,万城列。秦民竭,秦君灭。’不觉失笑曰:此岂非‘蜀山兀,阿房出’之本祖欤?修名辈在樊州前。”
      刘克庄的这一说法自然过于偏激,但对于后世拟骚之作来说,又不无道理,后世作家作楚辞,在形式上自然要以《离骚》的四六句式,兮字句读为范式。如此自然不免有蹈袭之讥。如何超越楚辞,避免蹈袭,在北宋即已经成为拟骚作家所面临的重要问题。如晁补之曾提出“锦机”一说:“若欲作楚诃,追配古人,直须熟读楚词,观古人用意曲折处,讲学之,然后下笔,譬如巧女文绣妙一世,若 欲作锦,必得锦机,乃能成锦尔。”至于南宋,“骚体殆绝”,骚既无人作,更无人去谈作法。即便偶一见之,也是对蹈袭的批评。如高似孙《骚略》即对后世“讼规袭武,模仿制作”提出批评。并提出“离骚不可学”。而刘克庄不仅对此提出批评,又提出了避免蹈袭的办法。他的办法是:不当求“貌似”而应求“意似”。“建士郑君赠余骚辞,文貌音节步趋屈子二十五之作。然楚辞惟《骚经》一篇三致意。谆复而不为多,委蛇曲折而不为费。君所作可以约而尽者,必演而伸之,为数十百言,岂祖述《骚经》而不参取《九歌》章句耶。余尝为作文难,论文尤难,貌似者不若意似。貌似者《法言》之似《论语》也,《两京》《三都》之似《上林》《子虚》也。意似者杜诗之似《史记》也,《贞符》之似《王命论》也。”
      刘克庄此处首先对郑大年的骚辞做出批评,认为郑所做辞赋是对屈原《楚辞》二十五篇的模仿,在章句、音节上都亦步亦趋,不敢逾越规矩。又不论语境,刻意模仿《离骚》委蛇曲折,辗转反复的叙述模式,以至于使得篇幅冗长拖沓。针对于此,他提出了一个观点:古赋、骚辞固然是仿古之作,但仿古亦有“貌似”、“意似”的高下之别。关于何为“貌似”何为“意似”,他举了几个例子。扬雄作《法言》,从结构内容到语录体行文,都刻意模仿《论语》。《两京》、《三都》赋,散体行文、主客问答、铺张扬厉、曲终奏雅,这些都是对司马相如《子虚》、《上林》赋的刻意模仿。这样的模仿,刘克庄称之为“貌似”。而杜甫诗号称诗史,与《史记》“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的精神同一机杼。却能不用散文,而用诗歌表现出来。又班彪《王命论》,柳宗元《贞符》,都是论述汉、唐兴亡的文章。班彪只是叙述高祖事迹而已。柳宗元则议论风发,出入古今,演为雄文。这样的模仿,刘克庄称之为“意似”。二者之中,刘克庄认为意似要高于貌似,即拟古应当不拘泥于固有的体式、章句,“仿其意不仿其辞”。
      那么哪些辞赋作品是“仿其意不仿其辞”的典范作品呢?刘克庄认为韩愈、柳宗元才是善拟古者、善学《离骚》者:“至韩退之耻蹈袭,比之盗窃,集中仅有《复志》、《感二鸟》二赋,不类骚体。柳予厚有《乞巧》、《骂尸蛊》、《斩曲儿》等作十篇,托名日骚,然无一字一句与骚相犯。仆尝谓贾、马而下,于骚皆学柳下惠者也,惟韩、柳庶几鲁男子之学柳下惠者矣。”(《答陈卓然书》)“古赋在诗之下。昔人善拟古者,仿其意不仿其辞,柳子厚有骚十首,或散语,或三字,或四字,不尽拘兮字为长句也。三赋皆用楚词体,按摸出系尔。”
      这里他用了个比喻,说贾谊、司马相如等人学骚,譬如只知一味学习柳下惠,而不知变通。而韩愈、柳宗元学骚,则比如鲁男子学柳下惠,即不仅学习柳下惠坐怀不乱的品格,又能不拘于“非礼勿视”的形式。也就是说韩柳学骚过人之处就是“仿其意不仿其辞”,应该打破骚体的传统文体形式。为此他举出了韩柳的几篇辞赋作为“仿其意不仿其辞”的典范。包括韩愈的《复志》、《感二鸟》和柳宗元的《乞巧》、《骂尸蛊》、《斩曲儿》等十篇骚文。其中又尤其对柳宗元《乞巧》等文津津乐道。
      韩愈《昌黎集》有赋四篇,《复志》、《闵己》二赋纯用骚体句式,《感二鸟》、《别知》二赋则稍变离骚之体,不过是将兮字省略而已,若在每一奇数句下添一兮字,与骚体几乎毫无差别。所以刘克庄对韩愈二赋并未作更多文章,只是说“不类骚体”而已。至于柳宗元《河东集》有赋九篇,其中六篇为骚体赋,句式基本仍然沿袭离骚四六句的特点。又有骚十篇,皆以题之以文。刘克庄不言《惩疚赋》、《闵生赋》、《梦归赋》、《囚山赋》等名篇,却以《乞巧》、《骂尸蛊》等文为典范,自有其深意。屈原所开创的楚辞主要句式是以四六句为主,间或用三、五、七言,其间杂以语气词兮字。这种句式是楚辞最主要的文体特征之一,被后世作家所沿袭。而柳宗元《乞巧》等文句式参差,不再以四六旬为主,凡三五七四六言,随手用之,语气词兮字或用或不用,位置也并不固定。刘克庄极力推崇柳宗元的这种新变,认为是后世作家仿骚之作的典范。
      刘克庄认为只有像柳宗元乞巧等文那样,彻底打破骚赋的传统体式,“不尽拘兮字为长句”“无一字一句与骚相犯”“无一字相纪”,实现了体式上的创新之后,才可以谈内容、谈风格、谈笔力:“融液点化,千变万态,无一字相纪。至此而后,可以言笔力。若疾走不如夸父,冶容不如西子,未免于学步马效颦焉。警策处仅胜众作,慢善处反为众作所胜,其如勿为。”如果不能够做到体式上的创新,就不免陷入蹈袭章句,亦步亦趋的境地,恰如东施效颦,优孟衣冠。即便所作有“警策”新意之处,形式上仍然不得杰出,这样的辞赋不作也罢。
      除了极力推崇韩愈、柳宗元辞赋,倡导创新以外,刘克庄又提出了几位辞赋的创作典范。包括欧阳修《秋声赋》、《呜蝉赋》,苏轼《赤壁赋》,苏辙《黄楼赋》,以及黄庭坚。“足下赋此阁,当于列子书中采至言妙义,以发其超出形气、游乎物初之意。今自首至尾,字字句句不离部是,辞与韩、柳轴异,与近世《秋声》、《呜蝉》、《赤壁》、《黄楼》之作亦异,与山谷自铸伟辞之说尤异。此仆所未喻也。”(《答陈卓然书》)
      刘克庄对这几位作家及其作品的推崇,也是从倡导辞赋创新的目的出发的。欧阳修、苏轼、苏辙的辞赋作品有很多,众体兼备,包括古赋、律赋、骚赋、琴操等等。刘克庄所推崇的这几篇《秋声》、《呜蝉》、《赤壁》、《黄楼》最著名,体例也最独特。这种体例既不同于楚辞骚体,又不同于前代散体赋。其特点是:议论有韵之文;疏于藻饰;用散文方法;骈散结合;语言风格与唐宋古文相似。㈣朱熹称之为“以文为赋”。元代祝尧《古赋辨体》将其称为“文赋”,并作为宋代辞赋的代表。“以文为赋”是宋代辞赋的新变,也是唐宋辞赋发展的主流。刘克庄以《赤壁》、《秋声》等北宋文赋的代表作品为典范,就这一点来说,他的辞赋创新理论是在对唐宋辞赋发展大潮流的基础上予以阐发的。
      刘克庄所引黄庭坚“自铸伟词”之语,疑出于《书枯木道士赋后》:“闲居当熟读《左传》、《国语》、《楚词》、《庄周》、《韩非》。欲下笔,略体古人致意曲折处,久久乃能自铸伟词,虽屈、宋亦不能超此步骤也。”大概说来,该是指师法古人之意,却又要跳出内容、形式的窠臼,摆脱模仿,写作具有自我风格的作品。上文所引“锦机”之说,大致也是这个意思。黄庭坚平生以楚辞自命:“庭坚心醉于诗与楚词。”却没有《赤壁》、《秋声》那样出色的作品。朱熹也不甚待见他,说“后来如鲁直,恁地着力做,却自是不好方子。”但在刘克庄看来,黄庭坚对辞赋最大的贡献在于他提出了“自铸伟词”。黄庭坚是江西诗派的代表诗人,他在诗歌创作上力主创新。主张师法前人,不应蹈袭前人诗句,而应“师其意不师其辞”“夺胎换骨”“点铁成金”。黄庭坚楚辞创作论的“自铸伟词”和“锦机”说与他的诗歌创新理论是相互辉映的。而此种“创新”,正是刘克庄所极力主张和追求的。
      经过上面的辨析,我们梳理出,刘克庄从辞赋创新角度出发,对辞赋的文体演进进行把握,提出了两个典范:一是以唐柳宗元《乞巧》、《骂尸虫文》为代表的小品赋。另外一个是以欧阳修、苏轼、黄庭坚等人所创作的《赤壁》、《秋声》等为代表的“新文赋”。对他们的辞赋在体式上的新变予以赞赏和肯定。并且在自己的创作中也模仿他们的新变,做出新的尝试。表现为不拘于传统辞赋的四六句体式,以散文、小品文笔法作赋,长于叙事、好发议论等等。这是刘克庄辞赋在体式上的新变。他将这些主张和理论应用到实践中去,这样就创作出了本文篇首所提到的形似于唐人小品赋,又在做意、创作宗旨上有所区别的“新小品赋”。
      需要指出的是,刘克庄所做“新小品赋”,在南宋并非为其所独有,而是一种普遍现象。如薛季宣《金龟赋》、《蛆赋》。王迈《蚊赋》。洪适《银条鱼赋》、《恶蝇赋》。洪咨夔《烘蚤赋》。张孝祥《攻蚊赋》。曾丰《蠹书鱼赋》、《乞如愿》。蔡戡《蚤赋》。姚勉《嫉蚊赋》等等。有的作家文集之中收赋甚少,仅仅几篇,却几乎都是此类作品。按写作年代来说,既有乾道、淳熙政治较为开明之时的作品,又有宋末政治黑暗时期的吟咏。就作家而言,有仕宦显赫者,有沉郁下寮者,有博学名儒,有文章大家。考虑到这些复杂的情况,南宋小品赋的兴旺应该不仅仅关乎个人显达荣辱,以及某一时期政治黑暗所导致的刺世疾邪。应该与辞赋在南宋的文体发展新变、时代的创作潮流和风气,等等众多因素结合起来审视。刘克庄的辞赋创作和理论的宝贵之处在于,他对此潮流风气的内在动力做出了一点展示。

    推荐访问:革新 辞赋 晚年 刘克庄晚年的辞赋革新理论 昭君怨刘克庄 刘克庄的诗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