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高中学习 > 正文

    以匠人之心,琢时光之影_如果嵇康在近代:学者刘文典

    时间:2020-03-22 07:29:44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有种流传甚广的说法是,自明之后再无士人,尤无名士。说这话的人看见的是明朝后期的文化专制和清朝无休止的文字狱,没看见的却是名士大儒们任历经千百年却一直未变的文人气节。上个世纪二、三十年代,此起彼伏的文人们,修补和继续编织着文化这块厚锦,这些旧派新派学者,除了书写文章、散播风流,把短暂人生化做贯越百年的谈资,也把“名士”这个称谓真正延续了下来。
       刘文典是近代名士中常被忽略的一位。刘文典,按现在的话来说,是一位不折不扣的国学大师,他在当时,就是中国近现代古籍校勘及古代文学研究和教学大家。从北大、清华,到西南联大,他为学为师的轨迹在当时的学者士人中很有代表性。当过清华大学国文系主任的他,学术才能更可以称得上是首屈一指。也许是他刻意用后半生的安详寂静掩盖了前半生的风云传奇,然而,作为一代狂狷名士,仅仅“国学大师”几个字远远不能概括其全部。
      
      
      小标:执笔的战士――不革命,说书去了
       1889年,刘文典在安徽出生,少年时候的他因为聪明早慧,在读书时就得到了陈独秀和刘师培两位大家的赏识,并且受到他们的影响,反对封建旧制,怀着民主革命的理想,加入了中国同盟会。1909年,刘文典东渡日本,在早稻田大学留学,既学西学,又师从章太炎学《说文》,无论怎样看来,都是一个前景明亮的青年。
       古人评价年轻英雄,不是手握利笔,就是跃马战场。辛亥革命之后,怀着理想的刘文典于1912年回到国内,在上海于右任和邵力子等主办的《民立报》担任编辑,宣传民主革命思想。国家正是动荡的时候,讨伐袁世凯、参加“二次革命”,他都是其中的积极参与者,虽然身负厚重的国学积淀,却更像一个矫勇的战士。1913年,正是风云诡谲之时,袁世凯派人暗杀宋教仁、范鸿仙,两人身亡,同行的刘文典也当场手臂中弹,所幸无有大碍。经历这次暗杀后,刘文典重渡日本,担任孙中山的秘书。后来袁世凯终于倒台,然而随之到来的不是革命的胜利,而是军阀混战。辛亥革命成果被葬送其中。
       刘文典失望而愤懑,从此远离政治,立志从事学术和教育。1916年,经由曾经的老师、亦师亦友的陈独秀的推荐,他进了北大教书,时年27岁。有人曾说,他是与辜鸿铭齐名的北大怪人。由此,刘文典开始了他的著书立说苜蓿生涯,直至终老。
      
      
      小标:狂傲的天才――就是看不起沈从文
       进入学术圈的刘文典,并没有像大多数文人一样以风雅自况。周作人曾经评价过他:“人甚有趣,性滑稽,善谈笑”,而他在当时的学界和文化界就已经有了恃才自傲、狂狷过人的名声。刘文典公开说,中国真正懂庄子的共有两个半人,一个是庄子本人,一个是他自己,另半个是指马叙伦或冯友兰,只因当时马、冯二人皆从哲学的新角度讲《庄子》。如此大言不惭,却也没有人有勇气有立场来反驳他。
       抗战时期在西南联大,刘文典看不起新文学,认为“文学创作的能力不能代替真正的学问”。他尤其看不起沈从文,后者升任教授时,他说,在西南联大,陈寅恪才是真正的教授,他该拿400元钱,我该拿40块钱,朱自清该拿4块钱,可我不给沈从文4角钱!那时候在联大跑警报躲空袭是常有的事,有次全校师生都在奔逃躲避日军飞机空袭,沈从文跑着经过刘文典,刘文典跺脚大怒,当时就骂道:“我刘某人是在替庄子跑。我要死了,就没人讲《庄子》了。学生跑是为了保存文化火种。可你这个该死的,跟着跑什么跑啊!”后人常以戏言听了笑笑,却不想当时当景却是出言之重,一时沈从文也无言以对。
       刘文典讲课,因为精彩而有真材实料,大名士吴宓对刘文典也很敬重,常把自己的诗作请他润饰,还喜欢听他的课,而且总是坐在最后一排。刘文典闭目讲课,讲到得意处,便抬头张目向后排望,然后问:“雨僧(吴宓的字)兄以为如何?”每当这时,吴宓每每起立,恭敬地一边点头一面作答:“高见甚是,高见甚是。”两位名教授一问一答,全场学生为之暗笑。
       更有甚者,吴宓开讲《红楼梦》,自认红学家的刘文典只要兴起,也就近找个教室讲《红楼梦》,专和吴宓唱对台戏。由于听众太多,讲座由小教室迁到室外小广场。刘文典身着长衫登台,一女生为他斟茶。他忽然有板有眼地念出了开场白:“只――吃――仙――桃――一――口,不――吃――烂――杏――满――筐!仙桃只要一口就行了啊……我讲红楼梦嘛,凡是别人说过的,我都不讲;凡是我讲的,别人都没有说过!今天给你们讲四字就够!”接着在身旁小黑板上写了“蓼汀花淑”四个大字,然后大抒己见。言行之中,还是一副当年狂妄少年的样子。
      
      
      小标:狷介的学者――同蒋介石对打
       在中国几千年的历史段落中,文人的人生历程是个被反复书写的环节,除了俗人难及的淡泊隐逸,其中被记录和被推崇案例的大多都是“学而优则仕”。刘文典一生却是经历了与此相反的过程。他早年因为青年意气和热血而参加革命,与许多后来的国民党高官交游甚广,后来却因为自觉理想被现实玷污而放弃了政治,转而投身学术。
       就是这个如同脆弱的理想主义者一般的刘文典,不仅是狂狷不羁的大学者,也是学术自由精神的实践者。他才高学广,以至蒋介石几次有意抬举他为“国宝“,可刘文典并不买他的账。1928年,刘文典任国立安徽大学校长,多次拒绝蒋介石到校“训话”的安排。后来有一次,蒋介石终于如愿而来,但是视察过程中,校园冷冷清清,完全没有预料想象中师生列队隆重欢迎的场面。对此刘文典的解释是,大学不是衙门――这句话一时间在教育界广为流传开来。
       是时,安徽爆发了一场颇具规模的学潮。见到这般景象,蒋介石恼怒非常,认为安徽学风不正,因而学潮嚣张,急忙召刘文典来问罪。面对蒋介石,刘文典不行礼不问候,完全不把领袖放在眼里。随后,蒋介石追逼刘文典交出闹学潮的肇事学生,后者却当面拒绝,并怒斥蒋介石是“新军阀”。盛怒之下,蒋介石动了粗,当场打了他两耳光。而刘文典更是不示弱,完全没有文人温文柔弱的样子,飞起一脚踢在蒋介石的肚子上。蒋介石疼得脸上冷汗直流,把刘文典拘禁起来。消息传出,安徽大学师生立即组成护校代表团,组织情愿,要求释放刘校长,各地学界,也涌起声援刘文典的呼声。压力之下,蒋介石只把他关押了7天就放了出来,给了个不痛不痒的“治学不严”的罪名,以民事斗殴结了案――这大概是自近代以来,权术和政治在文化界面前,最撑不起嚣张姿态的一次,刘文典可谓是做了大多数文人儒生想做而不能做的事。
       近两千年来,人们一直怀想着魏晋时的竹林美谈,却鲜少在后世见到像阮籍嵇康一样的人物。也难怪会有人说“名士不再”。但也许,嵇康若是重生在近代,就是刘文典这个样子。嵇康服散,刘文典食云土;皆爱庄子,又都喜酒肉――但这些只是表面,狂狷意气才是这两位名士真正可以被用来比附的地方,也是大多数文人可望不可及之处。

    推荐访问:近代 学者 嵇康 如果嵇康在近代:学者刘文典 如果嵇康在近代 刘文典在西南联大上课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