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高中学习 > 正文

    【论粮油贮藏期间的综合防治】 粮油种子贮藏的主要原则是

    时间:2019-05-15 03:27:51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我国储粮保护工作已取得突破性的成就,近年来全国各地在熏蒸剂和保护剂抗药性、代用药剂的开发以及提高粮仓气密性和隔热性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特别是新建了一大批高大平房仓和浅圆仓,开展了以机械通风、粮情测控、环流熏蒸和谷物冷却低温储粮为主要内容的四项储粮新设备、新技术的应用试点和推广,提高了我国国家储备粮库的装备和技术水平,为确保新建仓房的安全使用和粮食的安全储藏奠定了基础。另外,国家粮食局在组织调研各生态区域储粮技术应用和安全储粮经济运行方案等方面也取得了重大进展,为创建我国储粮生态体系,安全储粮等提供了丰富的科学资料。
      一、化学防治是保护储粮的一项重要措施
      多年来,我国采用药剂防治储粮病虫,由于它的速效、方便和经济等特点已为科学保粮作出了重要贡献,但也必须注意到它在技术上和生态学上的局限性,如害虫对农药的抗性已有70多年的历史,近30年来,抗有机磷、有机氯、氨基甲酸酯和拟除虫菊酯的害虫种类有所增加,药剂残留毒性以及对生态系统的有害干扰,已引起储粮部门的广泛关注和重视,并采取了相应的对策。
      目前,美国对国内使用的防护剂都重新进行严格登记,有的老防护剂如甲基毒死蜱已被禁用。国内储粮害虫对马拉硫磷的抗性普遍严重,尽管尚未被禁用,但经营厂家已不打算再重新登记。澳大利亚也有“别了,马拉硫磷”的报导。熏蒸剂的情况相似,害虫对磷化氢抗药性问题日益突出,对局部熏蒸部位四周的磷化氢安全浓度标准近年在美国引起了激烈的争。
      磷化氢在20世纪60年代开始推广,在防治储粮害虫中发挥了很大作用,但也出现一些问题,应引起注意。
      1、保护性昏迷
      熏蒸时应掌握害虫对药剂的阈限浓度,如杂拟谷盗为0.17mg/L;谷象为0.12mg/L,如果浓度偏高则易出现保护性昏迷,导致熏蒸失败,赤拟谷盗成虫出现昏迷的浓度是0.5mg/L,烟草螟幼虫是0.35mg/L。
      2、死亡率终点
      由于害虫自身的组织调节作用,熏蒸后需要一定时间死亡才能固定,固定死亡需要的时间称为死亡率终点。赤拟谷盗成虫熏蒸的CT值是0.294~20.039mg?h/L时,死亡率终点为10天左右。联合国粮农组织(FAO)推荐:熏蒸后在适宜条件下饲养14天再检查其死亡率。
      3、熏蒸药剂浓度时间(CT)与药效的关系
      引起昆虫100%死亡的药剂浓度时间数值是一定的,即C×T=K,但对磷化氢来说,不能任意提高浓度,这一不能超过的浓度,称阈限浓度。磷化氢的CT积只能采取延长时间的办法,时间比浓度更重要,在延长处理时间内对熏蒸气体浓度的保持是能否达到熏蒸目的的关键。实际应用时常几种害虫同时发生,还有性别和虫态的混合,很难制订统一的阈限浓度,为了保持药效,应一面保持恒定的浓度,同时如需提高药效,宁可延长保持一定浓度的时间,而不要随意提高药剂浓度。
      4、低氧高二氧化碳的增效作用
      有关二氧化碳和氧气对磷化氢的增效作用有很多研究,效果是肯定的,说明熏蒸与气调结合的优越性。
      5、粮堆内气流与熏蒸的关系
      上世纪40年代已证实粮堆内的气体对流现象,是粮堆湿度转移和造成上层霉变的主因。上世纪70年代(Baker1974)提出粮堆气流与熏蒸剂在粮堆内扩散与分布的关系以及利用气体加速熏蒸剂均匀分布的设想,环流熏蒸的成功应用证实了这一点。根据气体定律,认为粮堆不同部位因温度差异使气体密度分布不平衡,密闭条件下尤为明显。上世纪80年代(Banks1984,Zettler1984,何其名等1985等)报导了药剂在粮堆中的扩散原理和气流在熏蒸中利用的途径,实际是微气流运载下的熏蒸剂气体的扩散和渗透,因此,熏蒸前应做好密闭,使粮堆成为一个对流整体,要选择温差大的时机,将磷化铝片放在气流开始进入粮堆的部位,使磷化氢随气流顺利扩散,提高防治效果。
      6、磷化氢在粮堆中的残留与降解
      过去认为磷化氢残留不是问题,但不等于卫生方面绝对安全。上世纪80年代前期,法国Noak(1983,84,85)研究,非化学吸附的磷化氢残留和降解与多种因素有关,残留高低与用药量和处理时间呈正相关,降解速度与温度高低呈正相关。
      7、抗药性发展
      害虫对药剂的抗性很大程度上是由熏蒸技术不当引起的,害虫抗药性一经形成,不容易消失,抗性品系进入新种群后,交配繁殖,会增加新种群抗性频率,又将出现新的抗性品系。熏蒸时不断提高药量会加快抗药性发展,失去药剂的价值。
      有害生物综合治理的研究和实施已进入使用计算机和人工智能技术的水平,例如联机病虫管理系统和各种辅助决策计算机系统,这些技术的应用还将推动综合防治体系格局的演变,对有害生物综合治理的发展将产生深远的影响。
      有害生物综合治理的概念问世已近40年,在这期间,综合防治在世界各国受到普遍重视,有的地方已有丰富的经验。由于不同的生态系统各具特点,实施综合防治的要点不尽相同。在储粮生态系统中,由于生态环境比较稳定和复杂,需要不断研究生态系统和病虫总体的变化规律,主动调整种群数量控制措施:行之有效的一套粮库不同阶段的储粮质量管理计划和措施应坚持和加强;在健全粮情预测的基础上,非化学防治和药剂防治密切协调;进一步研究提高各种防治措施的效能,研究有效的药剂代用品种和科学的施药技术,不断总结经验,一定能达到综合防治的目的。   我国储粮保护工作已取得突破性的成就,近年来全国各地在熏蒸剂和保护剂抗药性、代用药剂的开发以及提高粮仓气密性和隔热性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特别是新建了一大批高大平房仓和浅圆仓,开展了以机械通风、粮情测控、环流熏蒸和谷物冷却低温储粮为主要内容的四项储粮新设备、新技术的应用试点和推广,提高了我国国家储备粮库的装备和技术水平,为确保新建仓房的安全使用和粮食的安全储藏奠定了基础。另外,国家粮食局在组织调研各生态区域储粮技术应用和安全储粮经济运行方案等方面也取得了重大进展,为创建我国储粮生态体系,安全储粮等提供了丰富的科学资料。
      一、化学防治是保护储粮的一项重要措施
      多年来,我国采用药剂防治储粮病虫,由于它的速效、方便和经济等特点已为科学保粮作出了重要贡献,但也必须注意到它在技术上和生态学上的局限性,如害虫对农药的抗性已有70多年的历史,近30年来,抗有机磷、有机氯、氨基甲酸酯和拟除虫菊酯的害虫种类有所增加,药剂残留毒性以及对生态系统的有害干扰,已引起储粮部门的广泛关注和重视,并采取了相应的对策。
      目前,美国对国内使用的防护剂都重新进行严格登记,有的老防护剂如甲基毒死蜱已被禁用。国内储粮害虫对马拉硫磷的抗性普遍严重,尽管尚未被禁用,但经营厂家已不打算再重新登记。澳大利亚也有“别了,马拉硫磷”的报导。熏蒸剂的情况相似,害虫对磷化氢抗药性问题日益突出,对局部熏蒸部位四周的磷化氢安全浓度标准近年在美国引起了激烈的争。
      磷化氢在20世纪60年代开始推广,在防治储粮害虫中发挥了很大作用,但也出现一些问题,应引起注意。
      1、保护性昏迷
      熏蒸时应掌握害虫对药剂的阈限浓度,如杂拟谷盗为0.17mg/L;谷象为0.12mg/L,如果浓度偏高则易出现保护性昏迷,导致熏蒸失败,赤拟谷盗成虫出现昏迷的浓度是0.5mg/L,烟草螟幼虫是0.35mg/L。
      2、死亡率终点
      由于害虫自身的组织调节作用,熏蒸后需要一定时间死亡才能固定,固定死亡需要的时间称为死亡率终点。赤拟谷盗成虫熏蒸的CT值是0.294~20.039mg?h/L时,死亡率终点为10天左右。联合国粮农组织(FAO)推荐:熏蒸后在适宜条件下饲养14天再检查其死亡率。
      3、熏蒸药剂浓度时间(CT)与药效的关系
      引起昆虫100%死亡的药剂浓度时间数值是一定的,即C×T=K,但对磷化氢来说,不能任意提高浓度,这一不能超过的浓度,称阈限浓度。磷化氢的CT积只能采取延长时间的办法,时间比浓度更重要,在延长处理时间内对熏蒸气体浓度的保持是能否达到熏蒸目的的关键。实际应用时常几种害虫同时发生,还有性别和虫态的混合,很难制订统一的阈限浓度,为了保持药效,应一面保持恒定的浓度,同时如需提高药效,宁可延长保持一定浓度的时间,而不要随意提高药剂浓度。
      4、低氧高二氧化碳的增效作用
      有关二氧化碳和氧气对磷化氢的增效作用有很多研究,效果是肯定的,说明熏蒸与气调结合的优越性。
      5、粮堆内气流与熏蒸的关系
      上世纪40年代已证实粮堆内的气体对流现象,是粮堆湿度转移和造成上层霉变的主因。上世纪70年代(Baker1974)提出粮堆气流与熏蒸剂在粮堆内扩散与分布的关系以及利用气体加速熏蒸剂均匀分布的设想,环流熏蒸的成功应用证实了这一点。根据气体定律,认为粮堆不同部位因温度差异使气体密度分布不平衡,密闭条件下尤为明显。上世纪80年代(Banks1984,Zettler1984,何其名等1985等)报导了药剂在粮堆中的扩散原理和气流在熏蒸中利用的途径,实际是微气流运载下的熏蒸剂气体的扩散和渗透,因此,熏蒸前应做好密闭,使粮堆成为一个对流整体,要选择温差大的时机,将磷化铝片放在气流开始进入粮堆的部位,使磷化氢随气流顺利扩散,提高防治效果。
      6、磷化氢在粮堆中的残留与降解
      过去认为磷化氢残留不是问题,但不等于卫生方面绝对安全。上世纪80年代前期,法国Noak(1983,84,85)研究,非化学吸附的磷化氢残留和降解与多种因素有关,残留高低与用药量和处理时间呈正相关,降解速度与温度高低呈正相关。
      7、抗药性发展
      害虫对药剂的抗性很大程度上是由熏蒸技术不当引起的,害虫抗药性一经形成,不容易消失,抗性品系进入新种群后,交配繁殖,会增加新种群抗性频率,又将出现新的抗性品系。熏蒸时不断提高药量会加快抗药性发展,失去药剂的价值。
      有害生物综合治理的研究和实施已进入使用计算机和人工智能技术的水平,例如联机病虫管理系统和各种辅助决策计算机系统,这些技术的应用还将推动综合防治体系格局的演变,对有害生物综合治理的发展将产生深远的影响。
      有害生物综合治理的概念问世已近40年,在这期间,综合防治在世界各国受到普遍重视,有的地方已有丰富的经验。由于不同的生态系统各具特点,实施综合防治的要点不尽相同。在储粮生态系统中,由于生态环境比较稳定和复杂,需要不断研究生态系统和病虫总体的变化规律,主动调整种群数量控制措施:行之有效的一套粮库不同阶段的储粮质量管理计划和措施应坚持和加强;在健全粮情预测的基础上,非化学防治和药剂防治密切协调;进一步研究提高各种防治措施的效能,研究有效的药剂代用品种和科学的施药技术,不断总结经验,一定能达到综合防治的目的。 存入我的阅览室

    推荐访问:综合防治 贮藏 粮油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