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高中学习 > 正文

    [也说“面”与“脸”]我有何脸面说结束

    时间:2019-05-07 03:18:41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摘 要:“面”与“脸”作为现代汉语里的一对同义词,在意义用法上虽无同源关系,但关系密切,“脸”在词义发展过程中承担了“面”引申分化的义位,不断地发展自身的词义。“面”与“脸”这两个词在古代汉语里既相互联系又有区别。
      关键词:面 脸 词义发展 联系与区别
      现代汉语里,在“头的前部”和“某些物体前部”等意义上,“面”和“脸”是一对同义词,但在古代汉语里是否也是这样?如果不是,“面”与“脸”在古代的用法如何?它们是何时产生又是如何发展的,有着怎样的区别与联系?
      先看“面”字,《说文解字·面部》曰:“面,颜前也。”“面”作为“人的头的前部”这一词义在先秦就存在。李孝定《甲骨文字集释》:“契文从目,外象面部匡廓之形,盖面部五官中最引人注意者莫过于目,故面字从之也。”《易·革》曰:“上六,君子豹变,小人革面。”孔颖达疏:“人革面者,小人处之,但能变其颜面容色顺上而已。”“面”作为古汉语的基本词,词义是经常变化的, 这种变化又促成词的多义性的发展,所以“面”由本义引申出了多个义项。段玉裁注:“颜前者谓自此而前则为目、为鼻、为目下、为颊之间,乃正向人者。故与背为反对之称。引申之为相向之称……”徐灏笺:“面之即乡之耳……《士丧礼》‘东乡’郑注:‘今文乡为面。’是面与乡同义。《礼》经凡言面者皆乡之也。”故《广雅·释诘》:“面,向也。”古注多训“面”为“向”,如《礼记·玉藻》:“唯君面尊。”郑注:“面,犹乡也。”介词或动词义“向”是“面’在古代的常用义之一。除“向”义外,《庄子·盗跖》:“好面誉人者, 亦好背而毁之。”中的“面”则是“当面”的意思。做动词解的“面”还有“见面”、“仔细观察”、“表现在脸上”等义。做名词还有“侧面、 方面、 部分”义,如唐·贯休《题某公宅》诗:“地占白湾多是水,楼无一面不当山。”做量词,如宋·潘阆《前调词》:“来疑沧海尽成空,万面鼓声中。”以上是“面”在古汉语中的一些基本义项。约在唐宋时“面”又产生了“情面、人情”等引申义。《新唐书·刘子玄传》:“史局深籍禁门,所以杜颜面、防请渴也。”这里的“面”就做“人情”讲。
      再看“脸”字,《说文》无“脸”,王力先生认为,“脸”在六世纪以后才出现。不过,当时的“脸”只作“颊”讲,不是“面”的同义词。《集韵·琰韵》:“脸,颊也。”《韵会》:“脸,目下颊上也。”当时的“脸”是面上抹胭脂的地方,在诗文中多用来描绘女子。有人认为,“脸”字古时还通“睑”,借做眼。这大概是因为,表示眼皮的“睑”和表示脸颊的“脸”虽然各有分工,但两字读音相同(都为居奄切),且字形极相近,词义所指又相邻无间,所以古籍中常有“脸”“睑”通用现象。如南朝《玉台新咏》中有梁武帝《代苏属国妇诗》:“帛上看未终,脸下泪如雨。”“脸下泪如雨”是指眼睛里涌出泪水如雨下。
      “脸”的词义也不断扩大,从“颊”引申到“面”,指整个面部。“脸”这一词位的变化与唐宋时期整个文化背景有着密切联系。“脸”指“人的颊部”这一词义从其在大约南北朝直至唐代产生之时,就在诗词、话本小说中多用来描写人(特别是女人)的容貌。如南朝·梁·简文帝《妾薄命》诗“玉貌歇红脸,长嚷串翠眉”,白居易《昭君怨》诗“满面胡沙满面风,眉消残黛脸消红”。由于这种文学作品的感染与普及,当人们一说到“脸”就很自然地联想到据以描写的人的容貌。这种联想意义固定下来,“脸”就由“颊”转到“面”。这种转化大约在唐代完成。这一词义的扩大同时也因为“脸”较“面”具有较强的口语性。“脸”从“颊”义开始就作为口语词产生,后转到“面”义场中更是活跃在语录、话本、小说等口头语体中。如元·杜仁杰《耍孩儿》曲:“满脸石灰更着些黑道儿抹。”清·刘鹗《明湖居听书》:“长长鸭蛋脸。”“脸”还引申指物体的前部(如“门脸儿”),抽象指面子、体面。《红楼梦》第四十四回:“鸳鸯笑道:‘真个的,我们是没脸的了。’”《水浒传》第二十一回:“你不羞这脸。”这里的“脸”都是指“面子”。由仅指年轻女子的“面颊”,扩大到“头的前部”,其对象延及所有人,并随着社会发展,“颊”义已基本不用,指“头的前部”的主导词位由“面”转为“脸”,在这一词义上,“脸”已基本取代了“面”。
      从“面”与“脸”各自词义的发展来看,由于当时的社会生活和文学作品的影响,“脸”在产生“面”义之后,逐渐取代了“面”的口头体。而“面”作为古汉语基本词汇的词,在古汉语中可用于一切场合,它具有全民性、稳定性、构词的活动性 ( 能产性) 、常用性等特征。强大的构词能力必然产生多义性的特点,为避免歧义,往往需要同义的后起词的介入,因为后起词大都是单义的。“脸”代替“面”就属于这种情况,其它词语中也有类似情况,如“口”因多义性把主导地位让给“嘴”,“辛”把主导地位让给“辣”等。虽然,“面”与“脸”的发展相互联系和影响,但二者在构词能力、语体风格等方面的仍存在差异。“面”经过人们几千年的应用,已有很厚重的社会基础,由于社会约定俗成的强大稳固性,它的构词能力是极强的,在现代汉语中由“面”作语素构成的词语有 220个左右,而“脸”作语素构成的词语约 48 个。语体风格上,明代前“脸”和“面”都做书面用语,常在文学作品中出现,如白居易《琵琶行》:“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和李煜《菩萨蛮》:“脸慢笑盈盈,相看无限情脸”。但“脸”和“面”适用范围不一样,“面”的书面使用范围远大于“脸”。“面”在语言中存在时间长,经史子集典范的书面语体比在口语中获得了更为牢固的地位。“脸”的使用侧重口语,特别是在明清小说中,只《红楼梦》中就有300多例。从感情色彩看,“脸”与“面”也有区别。一般,表达贬义多用“脸”,如死皮赖脸、嘴脸等。“面”一般是客观陈述,如春风满面、面如冠、蓬头垢面等。最后,汉语中有关“脸”的比喻用法非常丰富,“脸”可以代表人品(奴才嘴脸),可以代表面子(脸上贴金),代表情感(笑脸相迎),代表健康状态(鼻青脸肿)等。

    推荐访问:也说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