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高中学习 > 正文

    巧妇能为无米之炊_巧妇能为“无米之炊”

    时间:2019-05-04 03:23:50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摘要:初中历史现在作为必考科目,越来越受到学生和家长的重视,虽然是开卷考试,但由于许多同学没有掌握答题技巧,成绩总是不理想,为此我总结了选择题和材料题、主观题的答题技巧,旨在让学生注重总结,巧取中招。
      关键词:初中历史;答题技巧
      作者简介:郭国华,女,生于1962年2月,河南南召人,专科学历,中共党员。河南省南召县城关镇第一初级教师,中学一级职称。研究方向是历史教育。
      [中图分类号]:G623。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2)-12-0090-01
      历史是过去的现实,现实是未来的历史,历史学科是一门人文学科,它涉及政治经济、军事、思想文化等各个方面,要想把历史考好,必须熟悉教材,把教材读熟读透,既能把教材有厚变薄,还能把教材有薄变厚,只有这样牢固的掌握教材再结合有效的学习方法和高超的做题技巧才能在考试中立于不败之地。
      一、首先是选择题的做题技巧
      现在中招着重考察学生的理解能力,每道题都有一定的陷阱,稍有不慎,便会陷进去。在做选择题时,要把握一个原则,那就是抓住选择题的题干,在题干中提取有效信息,然后再利用巧妙的方法做题,其巧妙的方法有:①重点法即抓住关键词。主要的关键词。如:“中华民族的历史是各民族共同缔造的。下列人物中,顺应历史潮流进行改革,从而加速了黄河流域民族大融合的是” A、北魏孝文帝?? B、汉光武帝??C、汉武帝 ??D、秦孝公 。这个题只需抓住关键词“改革”“黄河流域”、“民族大融合”就可迎刃而解。
      。②排除法。这一方法适合组合型选择题和排序型选择题,主要抓住其实的一项或两项进行排除,就好做了,对于排序题只要知道其中的某两项的前后关系也可以降低难度,或者是知道其中的某一项,一定排在首位或一定排在末尾都可以降低难度。例如:“下列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是①红军长征 ②百团大战 ③北伐战争 ④淮海战役”( )
      A、①②③④ B、③①②④ C、④②③① D、②①④③
      对这个题,只需记住北伐战争是最早的③一定排在首位就行。
      ③直截了当法。这一方法只适应于材料选择题,不阐发直接紧扣材料,不结合所学有关知识进行阐发,从而直截了当得出正确答案。如: “起来,巨大的国家,做决死斗争,要消灭法西斯恶势力,消灭万恶匪群!……贡献出一切力量和全部精神,保卫亲爱的祖国。”这首苏联红军的军歌创作于:A、十月革命时期 B、临时政府统治时期C、苏德战争时期 D、克里米亚战争时期 对这个题只需紧扣材料“消灭法西斯恶势力”就知道是创作于二战时期的,答案一目了然
      二、其次谈一谈材料解析题的技巧
      做材料解析题时要把握三个原则,①从提问入手。若问题是根据材料回答问题,那么答案一定就在材料上,不能阐发,必须完全依据材料,若问的是依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那么答案就可以再依据材料的基础上进行阐发,而且阐发出的答案往往多是材料所给的答案。②要带住问题读材料。要先看问题,再读材料,再读材料时,要注意材料的层次一般是要重视句号,分号,省略号等重要的标点符号,每一个这样的标点符号就是一层意思,不要漏掉。③关注材料的出处及作者。假如一则材料来自梁启超的文章,那一定会与维新变法有关,与民族危机和民族发展有一定的关系。
      三、最后主观题的几大技巧:
      技巧一,“就地取材”法。顾名思义这一类题的答案就在材料上,你就照抄材料即可,尤其适用于“根据材料回答问题”这一类的题抄材料也一定要会抄,不能死搬硬套,如使用同义词替代,古典文翻译成白话文,概括段落大意。
      技巧二,“照搬”法。即答案完全来自教材,这一方法最适应于“依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这一类的题,往往学生从材料中提取不出来信息,那就只好背诵教材,如给你一大段古典文材料,让你阅读,最后的问题是,依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天朝田亩制度》的主要内容,这样你只管照搬教材内容就可以了。
      技巧三,旋转法。如果考题较为陌生,无从下手,那么就要把复杂问题简单化,尝试着把生疏的问题转化为熟悉的问题,有时只需换一种文法就可以使问题迎刃而解,如,给你一段或几段材料,阅读后回答“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历史意义?”学生可能对新民主主义革命了解不太深,但只要换一个角度考虑,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标志,就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那么它的意义也就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意义。
      技巧四:触类旁通法。即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这种技法是用“彼”知识回答“此”问题。历史知识是相通的,当试题出现较为生疏的知识时,考生可以结合平时所学,回想教材中有没有与该题类似的知识,不妨来个触类旁通,用他山之石来攻自己所需之玉,如让学生通过阅读分析,新文化运动发生的原因,新文化运动产生的原因,教材上没有明白的说明,但它与辛亥革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那么就可以套用辛亥革命的原因来回答新文化运动产生的原因。
      技巧五:两分法,这一类技巧最适应评价类、影响类试题,在评价时要注意事件的正反两个方面,在评价时,在坚持两点论的同时还要坚持重点论,即正反两方面,往往是积极方面所占比重较大,如对义和团运动的评价就是这样,我们在肯定其反帝爱国、阻止列强侵华步伐时也要看到它的盲目排外;而反帝爱国、阻止列强侵华步伐是义和团运动的主流。
      通过以上几种方法做题,我相信学生的成绩会有所提高,学生的能力也会大幅度的提高,我们拭目以待2012的中招考试。
      参考文献:
      [1]、《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胡绳,人民出版社,1998年3月版。
      [2]、《当代中小学教师实用手册》,张鹏生,中国出版集团现代教育出版社,2007年8月版。
      [3]、《教学技能应用指导》,李冲锋,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10月版

    推荐访问:无米之炊 巧妇 能为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