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高中学习 > 正文

    任务型教学法 教学设计【高中生物PBL教学法中的“问题设计”】

    时间:2019-04-25 03:27:47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摘 要】本文通过在高中生物教学实践中应用PBL教学法,就如何对PBL教学的核心因素“问题”的设计进行探讨。巧妙设置问题情境,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向未知领域探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层层有效提问,由浅入深,逐步构建知识框架,整合学习内容;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将所学的知识应用到问题解决中去。
      【关键词】问题设计;PBL;高中生物
      新课程倡导学生通过观察或从现实生活中提出与生物学相关的、可以探究的问题,并分析相应的问题,阐明与研究该问题相关的知识。PBL(problem based learning)是基于问题的学习模式,即以问题为基础,它将学生置于复杂的、创新的问题情境中,通过学生的探究、合作、交流解决相关问题,从而使其与获得问题背后的科学知识相一致。
      在高中生物教学中应用PBL教学模式进行教学,可以围绕学习目标,设置问题情境,引导学生进行探究,促进学生不断分析和处理相关的问题,逐步达到预期的学习目标。“问题”是引导学生探索求知的重要手段,设计一个好的“问题”是实施PBL教学法的核心因素。一个好的问题是随着新的情况不断变化的,是理论与实践的联接点。问题设计的成功与否将直接影响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效率,因此,高中生物教师必须加强对问题设计的研究,提高问题设计的水平,这样才能达到PBL教学法在高中生物中的应用效果。我们对问题的设计具体要求如下:
      一、创设情境,“问”之有趣
      兴趣是学习的基础,也是求知的动力。在高中生物PBL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以兴趣为“出发点”,创设有意义的情境,设计适合学生的问题,让学生积极去思考问题,发挥主观能动性。
      案例1:在讲解《细胞的能量“通货”——ATP》一节的时候,创设这样的情境:用PPT显示超市购物的繁荣景象,提出问题:人们要买自己需要物品的时候,必须用现金才能买到,那你能不能用相同价值的物品去超市换取呢?能不能用活期或者是定期存折直接去换取物品呢?然后再用PPT显示人体对能量的需求,提出问题:糖类就是活期,脂肪是定期,我们在需要能量的时候是不是也可以直接使用糖类和脂肪呢?在这样的情境下,需要很容易想到我们的身体也需要“现金”即ATP才能进行正常的生命活动,这样就把学生引入到课堂教学中来,学生通过自主合作学习ATP的知识,将新获得的知识应用于情境问题中,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二、整合知识,“问”之有效
      有效的问题可以促进学生掌握所学知识的框架、学习的技能和知识。根据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设计问题,让学生逐级而上,这样才是有意义的、有效的问题。善于把复杂的、难度大的问题分解为若干个相互联系的小问题,让学生在自主探究过程中建构知识网络,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
      案例2:在《光合作用》一节中讲解光合作用的发现过程时,首先让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让每个小组对光合作用的发现进行讨论,教师用PPT显示讨论的问题:1.人可以进行光合作用吗?如何不行,什么样的生物才能进行光合作用?2.光合作用在哪些条件下,才能顺利地进行?3.我们吃的粮食是光合作用产生的吗?除了粮食,光合作用还给我们提供了什么?通过自主、合作学习光合作用历程,学生对每个科学家的实验都能有所了解,并能够将光合作用的大体过程用图表示出来。这时,每个小组选取一个学生,将科学家的实验在黑板上进行重现,在此过程中,教师再加以补充和完善。最后,可以选两个小组的同学,到黑板上演示(教师在这个过程中,密切注意学生难理解的地方),比较两组的成果,并对重难点进行讲解。
      这样的设计,能让学生更好地把握教材内容,问题的设计恰到好处的将重难点都凸现出来。同时,也促进了学生的思考,对于整个光合作用知识的框架,学生做到心中有数。
      三、探究创新,“问”之有用
      学生在解决问题过程中建构起来的知识是自己的、灵活的知识,是能够灵活加以迁移的知识。设计问题时,问题具有模糊性,使标准答案不只有一个,学生可以提出多个解决方案,且每个方案都有自己的优势和劣势。新的知识点形成以后,能够使知识迁移、发展,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在高中生物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善于设计问题,将旧知识转化成新的问题,以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探究创新能力。
      PBL教学过程中,将高中生物中的概念整合到知识的应用情境———问题之中。在问题中体现概念,便于学生随机进入学习过程,而且问题情境能够引发学习者自动搜索已经学过的知识,在自主学习之后学生返回问题情境尝试解决问题。这种学习方式促使学生将先前知识及新获得的知识与问题相联系,有利于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在问题解决的过程中,旧知识应用于解决现有的问题,并在解决的过程中获得新知识,这样就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自主学习能力以及合作交流能力。通过对问题解决过程的反思,还可以培养学生的自我反思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总之,教师通过设置有针对性的问题,使学生的思路清晰,学习目标明确,更深刻的理解问题,领悟活动的精髓。巧妙设置问题情境,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向未知领域探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层层有效提问,由浅入深,逐步构建知识框架,整合学习内容;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将所学的知识应用到问题的解决中去。从学生的实际出发,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并引导到问题的核心上,以激发学生产生问题开始,以产生新的问题终点,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培养学生探究和实践能力以及合作和交流的能力,提高生物科学素养。
      【参考文献】
      [1]Tim O. Peterson. So you’re rethinking of trying problem-based learning:three critical success factors for implementation [J].Journal of Management Education,2004(28):630
      [2]李京蔓,基于问题的学习模式中问题的设置[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9(10):21—23
      [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实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2
      [4]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实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2
      (作者单位:苏州大学 2009届学科教育
      江苏省泰兴市第二高级中学)

    推荐访问:教学法 高中生物 设计 PBL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