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高中学习 > 正文

    学源于思 思源于疑 [学,起于思,源于疑]

    时间:2019-04-23 03:24:13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摘要】语文课堂教学中,作为知识的引导者,根据学生好奇、好胜、喜欢探究新异事物的特点而启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巧妙运用设置悬念的方法来引起他们的高度注意。  【关键词】悬念;提问;刺激;兴趣
      亚里士多德说过:“思维,自疑问和惊奇开始。”巧妙的疑问,扣人心弦的悬念设置,能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促使学生积极思维,主动参与课堂。
      悬念设置巧妙得当,学生的心理活动指向就会自然而然地集中于你所讲的知识对象上,从而很快进入学习状态。因此悬念设置就不单单在高深提问中,在其他的教学技巧中也有同样广泛的使用价值。
      1 传统教育存在的问题,会形成恶性循环
      “听懂了吗?”“记住了吗?”“会了吗?”等等相信肯定有些老师都曾经这样问过自己的学生,学生大多数也是毫不犹豫地就回答说“记住了”可是,他们真的记住了吗?
      这样的教育方式使语文课堂气氛变得枯燥、严肃、压抑,学生的学习大多都处于被动接受的状态,当课程快要结束时早已迫不及待地要冲出教室“解放”自己了,哪里还会去思考自己在这一堂课里到底掌握了多少知识?如果教学手段单调,教学过程呆板,教学内容就很难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因此,我们必须充分利用各种教学手段,灵活运用提问的艺术,让教学变得不再是一片枯燥无味的“平静死海”,而是生机盎然、妙趣横生的“生态海洋”。所以我们就要恰如其分的引用故设悬念的提问方法,刺激学生的求知欲,上一堂妙趣横生的语文课。
      2 悬念的设置在课堂里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1 悬念设置,具有绝对优势的吸引力。
      学习效率的好坏直接取决于学习情绪是否高涨、注意力是否集中。当学生的思维停留在疲惫状态时,就很难快速的集中注意力,进入主题。在此适当地设置一些悬念,便成为可以快速地集中注意力最有效、最直接的因素,从而大大提高听课质量。
      2.2 悬念设置,具有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
      每节课的内容都是由许多的相关知识点有序地构成的一个整体,当第一个知识点即将结束时,便可以将下一个知识点的中心重点以提出悬念的方式呈现在学生面前,不仅可以再度集中学生注意力,也使学生由一个教学环节顺畅地过渡到另一个环节,起到了一个层层递进的作用。
      2.3 悬念设置,具有强调重点、突出难点的作用。
      研究表明:人体经过10到20分钟的注意起伏,便会导致注意力不随意地离开客体。因此,我们应该适时地转换一下学生的思路,有助于学生注意力的稳定。既可以引起学生的重视,加强学生的印象,又可以消除由于被动思维而带来的疲劳、倦怠。
      2.4 悬念设置,有激励学生在课后继续思考的作用。
      教育家夸美纽斯说过:“老师的根本任务就是培养学生的求知欲。”而悬念可以说是学生求知欲的动力源之一。
      总之,悬念设置在教学中是一处不可或缺的技巧,它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兴趣、缓解疲劳、集中注意力,久而久之,通过对每节课重点“悬念”的积累,还可以提高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学习的积极性。
      3 实施故设悬念的具体方法
      学生正确的学习动机一般来说是很难自发产生的,需要教师们有计划、有目的地予以激发和培养,使学生感到学习能得到精神上的满足和对学习本身有着追求和渴望。但是如何刺激学生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呢?这就需要我们教师运用故设悬念提问技巧时做到适时、适当、随机应变,做到恰到好处。
      3.1 故设悬念,刺激学生求知欲。
      3.1.1 导入诱趣。在课堂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的兴趣,首先应抓住导入环节。俗话说得好,“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如果能在课程正式开始前,故设悬念地提问导入,就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热情,无疑也就为有效地提高下面环节的学习质量加入了一个重磅砝码。
      3.1.2 设疑激趣。曾经在网上读到过著名特级教师袁卫星上《祝福》第二课时的这样一堂课,老师上课时,首先在黑板上写了“祥林嫂死了!”这一行字,感叹号写得很夸张,上面如一把匕首,下面似滴着血。老师然后转身说:“上一课我们获知,沦为乞丐的祥林嫂在一片福声中寂然地死了。一个人死,无非有这么几种情况:一是自然死亡,二是意外死亡,三是自杀,四是他杀。那么,你们认为祥林嫂属于哪一种死亡呢?”学生感到很新奇,于是交头接耳,开始互相讨论,经过争议和老师的点拔,学生最终得出了祥林嫂是封建礼教所杀。整堂课学生讨论激烈,一次又一次迸出了思维的火花。应该说袁老师这堂课的成功归功于他在课前设置了悬念,注意了课堂提问的有效性。
      3.2 鼓励、肯定,刺激学生的求知欲。
      著名诗人劳伦斯曾经说过:“在每个人的脖子上都有个无形的胸卡,上面写着‘让我感到我的重要’。”其意思是说我们每个人都要求得到承认。我们有情感,希望被喜欢、被爱、被尊敬。因此,当你引用故设悬念法提问时,当你的学生没有及时找到答案时,请千万不要吝惜你的话语,及时给予学生赞扬和鼓励,在帮助学生获得自信的同时,也达到了刺激学生求知欲的目的。在解答悬念的过程中,老师可以在平实适当运用“说说看”“勇敢地说下去”“说错了没有关系”等等鼓励性的语词,消除学生回答老师时的心理障碍,诸如害羞、畏难等。
      3.3 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在解答悬念的过程中,我们教师应引导学生把解答过程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有机地联系起来。创造各种条件和空间有准备地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激发学生强烈的学习愿望,积极主动地投入学习。
      我在上《马说》一文范读课文之前,首先对学生说“现在我来朗读一遍课文,请大家当老师,看我读得好不好,有没有错误,怎么样?”读好后教室里当即有些轻轻的议论声,这时我马上提问说:“老师读得怎么样?”学生A马上站起来说:“老师读得很好,我们听出了韩愈不得志的不平和悲愤之情。”我说:“谢谢,不过更想听你的批评性意见。”学生迟疑的说:“‘一石’的‘石’应读‘dàn’,您读成了‘shí’。”“很好,还有吗?”这时学生A大胆的说“‘食马者”的‘食’读‘sì’,而您读成了‘shí’。这时我就问“能说说为什么吗?”学生马上兴奋的说:“‘石’这里是容量单位,十斗等于一石。而‘食马者’的‘食’通‘饲’,喂的意思。”“评论的很好,看来你已经经过充分的预习了。其他同学还有批评和建议吗?”这时学生B说:“‘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节奏读错了。应该是‘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而您读成了‘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且’在句中起连接作用,所以不能够把它分开来读。”“精彩,老师被你说服了。看来真是要‘活到老,学到老’呀。”就这样,学生不但听得津津有味,而且还主动思考,积极地投入到课堂中来。
      总而言之,知识只有亲身经历解决“悬念”这个过程,才能更深刻地记忆、理解、运用。夸美纽斯曾说过:“不了解用途的知识,对学生来说无异于来源于其他世界的怪物。学生会毫不关心它的存在,更不会产生掌握它的要求。”这就要求教师们在提问时,也应该让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了解所学知道的重要性和实用性。
      问题是思维的向导,只有把问题设计的巧妙,学生才会积极思考,我们教师们应巧用故设悬念提问法,引领学生一步步走向知识的殿堂。
      参考文献
      [1] 《名师,让思维活起来》 严永金主编
      [2] 《提问有有效性》袁卫星
      [3] 参考网址:http://www.省略 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推荐访问:于思 源于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