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高中学习 > 正文

    [明王朝的三大宦官] 宦官王朝

    时间:2019-01-21 03:28:35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摘 要:中国历史上,宦官一直是政治发展的伴生品,宦官掌权、后宫干政是中国历史发展的特殊现象。宦官掌握朝政大权的现象在明代尤为突出,特别有趣的是一代改革家张居正,居然借助宦官掌握权力,推进改革,可见,明代的宦官的权力至大。
      关键词:宦官;乱政
      
      一般情况下,文官得势时,则政治比较清明,社会经济发展较快,而当宦官得势时,只会导致政治更加腐败,经济更加混乱,人民生活更加痛苦。因为不管是外戚掌权也好,还是宦官掌权也好,都是为了满足其自己的贪欲欲望,于政治无补,于社会无益。特别是宦官,他是中国封建社会的一大特色,是被阉割过的奴性十足的冷血动物,是帝王专制制度培植出来的畸形毒花。而皇帝作为中央集权的最高统治者,正是培育出这种毒花的祸首,要看清的是会扶植出宦官的势力,在明朝我们经常听说大臣可以骂皇帝,言官可以骂内阁大臣甚至能驳回皇帝的圣旨,当然这是鉴于明朝的政治制度之中带有一点点的“民主制度”,因此皇帝为了压制文臣们的势力,能帮他的又经常能在皇帝耳边煽风点火的就只有太监了,宦官慢慢势力就大了就形成了自己的势力,于是就形成了“三权鼎立”。
      一、想立军功的太监
      明朝第一坐上权利宝座的大太监是英宗时期的王振,山西蔚州(今河北蔚县)人。王振年轻的时候是个儒生,饱读诗书,却屡试不第,既没有中过举人,也没有考中进士,甚至连秀才都不是。明成祖时想招一批有学问的老师教授宫内妇女识字,但是要宦官,再三抉择之下,王振还是选择了净身入宫,在他人生的赌局中下了重重的一注。王振在永乐一朝的行为,已经不可考,但是很显然,在成祖朱棣这样的英主下,王振以宦官的身份想有所作为是不可能的,机会一直到宣宗朱瞻基时才逐渐显露。宣宗朱瞻基在紫禁城设立内书堂,挑选可靠能干的宦官入堂读书,王振便是其中之一。他以前本来就是个书生,通文墨晓古今,已经有先天的有利条件,所以很快就脱颖而出,成为内书堂宦官中的佼佼者,宫中都称呼他为“王先生”。到英宗时期,王振已是司礼监后,朝廷中凡是得罪王振的大臣,不是被撤职,就是充军。可见其权利已经达到了鼎盛,但是他仍不满足,他虚荣心较强,在蒙古也先多次挑衅的情况下,王振力劝英宗御驾亲征,自己也随军出征,希望能立下不世之功,由于战前准备不足,粮草接济不及,再加上王振在英宗面前鼓吹继续前进,明君在大同附近被瓦拉军队杀的尸横遍野,英宗被俘,王振被瓦拉乱军打死,他的闹剧也就此结束,遭到了万人唾骂。
      二、会搞改革的乱政太监
      武宗时期的刘瑾更是为虎作伥。刘瑾,陕西兴平人。本姓谈。六岁时被太监刘顺收养,后净身入宫当了太监,遂冒姓刘氏,侍奉太子朱厚照,即后来的明武宗。他善于察言观色,随机应变,深受信任。刘瑾深知只要照顾好太子,自己就会成为新皇帝身边的功臣,权利、富贵会接踵而至。武宗即位后,刘瑾抓住太子好玩的特点,变着法的让太子满意,深得信任,被提升为�官监,掌握着北京的军队,权利很大。权力的集中刺激了他的贪欲。他利用权势,肆意贪污,纳贿其门者谓万为“方”,千为“干”。 当时官员凡进京朝见皇帝,或从外地出差归来,都得先见过刘瑾,送上份厚礼,才能去见皇帝。正德二年(1507)闰正月,刘瑾假传圣旨,令吏、兵二部凡进退文武官员,先要到刘瑾处议论通过,才准上奏本。于是官员公开进行贿赂,有些今日升职,因谢礼太薄,明日又革职或强迫退休的;也有因送了贿赂而起用或滥加提升的。如都督神英因重贿刘瑾,自己上报边功,得以提封为阳伯,给予诰券,俸禄增至八百石。武状元安国应任用为指挥使,赴陕西三边立功,但因为他与同年六十人均无钱行贿,刘瑾便将他们编入行伍戍卒中。平江伯陈雄不送贿赂,被刘瑾诬为贪污,不仅夺了先朝赐给的免死诰券,而且削爵抄家,全家被押送到海南充军。边境的将官违法,只要送来厚礼,便不予追究,甚至反而被提升。又令全国各地巡抚均要到北京来接受敕封,以便勒索他们。延绥巡抚刘宇拒绝进京,被捕下狱;宣府巡抚陆完到迟了,几乎获罪,赶快送厚礼给刘瑾,才让他作为试用人员上任。
      更为可笑的是,刘瑾还搞财政改革,这些方案的根本精神就是加大税收力度。增加新的税,附加税,提高税额等。刘瑾的财政改革用老话说就是“横征暴敛”,闹得朝野嚣然。文官反对“改革”,刘瑾乘机让宦官全面夺权。善有善报,恶有恶报,刘瑾后来终于被扳倒,判罚凌迟。按当时的刑律,凌迟刀数为3357刀,头一日先剐357刀,剐出的肉片如大指甲般大小。刘瑾受刑那天,过去有人被食刘瑾杀害的人家,多以一钱买下从刘瑾身上切下的一小片肉,祭祀被冤死者,甚至有生吃刘瑾的肉以泄愤的。
      三、九千岁太监
      所谓“阉党”并非一个政党,而是晚明天启年间以魏忠贤为首的一个擅权乱政的帮派。魏忠贤是司礼监秉笔太监兼东厂总督太监,他利用当时的皇帝明熹宗的昏庸,把持朝政,网罗亲信,结成政治帮派,然而晚明史上的“阉党专政”有着十分独特的地方,那就是大大小小的官员们演出了一幕幕魏忠贤个人崇拜的丑剧。个人崇拜在那个时代并不奇怪,奇怪的是个人崇拜的对象并非皇帝,而是太监。这不能不说是畸形的政治现象,把那个时代那种制度的丑恶暴露无遗。魏忠贤本是一个地痞无赖大赌棍,自割阴囊进入宫中进行赌博。一个无才无德、惹事生非的无赖赌徒竟能左右天下,祸国殃民到这种地步,这不能不说是封建专制制度的流弊,颇值人们反思。
      总结:说来相当奇怪,明朝是集权专制最严重的时候,可是有些皇帝为什么能把权力分飞太监,我觉得太监的权利是皇权与相权争斗的产物,正如我如上所说,皇帝要限制内阁大臣们的权利,就必须有帮手,而离他最近的又最亲密的就是太监了,当然明朝历史上并不是没有好的太监,如郑和太给中国历史的功绩是不可替代的,最主要的是他对政治斗争没兴趣,而投入航海事业,为中国人长见识。太监是政治产物的一颗毒瘤,给后世带来了太多的思考。
      作者单位:中国劳动关系学
      参考文献:
      [1]陈时龙,许文继.《正说明朝十六帝》[J].中华书局.2005
      [2]李少林.《中国文化史》[J].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6

    推荐访问:宦官 三大 明王朝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