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高中学习 > 正文

    [“洞喻”的教化意义及其对德育的启示]惠化洞原唱是谁

    时间:2019-01-13 03:25:56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当今对道德教育的反思著述很多,但大多流于一种道德技术学或道德心理学上的思考,而缺乏一种道德哲学上的审视。道德本身的意义也被庸俗化了,在日常讨论中,它几乎完全等同于性行为方面的事情或政治上的腐败,“可见人们往往把‘道德’这个名词用于人类行为方面某些特定的论题或范围,而这种意义上的限制正是我们思想贫乏的反映。”[1]P2殊不知,“道德问题需要这样一种思考,即试图在一个人的具体决定同一个人的价值、原则之间建立联系。”[1]P3本文通过分析《理想国》第七卷中“洞喻”所叙述的“灵魂转向”,揭示其丰富的教育意蕴,以及对于当前德育的启示意义。
      
      一
      
      “洞喻”是柏拉图《理想国》为了说明受过教育的人与没有受过教育的人的本质上的不同而使用的一种比喻。这种比喻并不是凭空捏造的,而是在现实观照的基础上的一种理论升华。这种理论升华也是根植于柏拉图对人的本质的理解,也是柏拉图试图通过教育的方式来改铸人的灵魂,进而构建一个和谐有度的、正义的城邦共同体。我们先来看看这个比喻:
      在一个洞穴式的地下室,有一长长通道通向外面,可让和洞穴一样宽的一路亮光照进来。有一些人从小就住在这洞穴里,头颈和腿脚都绑着,不能走动也不能转头,只能向前看着洞穴后壁。在他们背后远处高些的地方有东西燃烧并发出火光。在火光和这些被囚禁者之间,在洞外上面有一条路。沿着路边已有筑有一带矮墙。矮墙的作用像傀儡戏演员在自己和观众之间设的一道屏障,他们把木偶举到屏障上头去表演。[2]P272这些囚徒只能看到火光投射到他们对面洞壁上的阴影,并误以为那些阴影就是真实的事物。柏拉图的真实用意在于昭示:在现实生活中,由于受到各种“现象”的诱引,我们为复杂多样、变化不居的现象所迷惑。而柏拉图的使命就是要“拯救现象”,使人从对现象的痴迷中走出来,进而专注于真实的实在,即“理念”。其实,柏拉图“洞喻”的实质就在于通过这个比喻,让一个“解除了桎梏”的囚徒去体会这两个世界,最后知道哪一个世界更真实,从而达到对人生和世界的澄明。地穴囚室就是比喻为可见世界的,在这个可见世界中,我们只能看到事物的影像。而洞外的世界无疑比洞内更真实,最后最真实的乃是太阳,也即是善的理念。“它的确就是一切事物中一切正确者和美者的原因,就是可见世界中创造光和光源者,在可理知世界中它本身就是真理和理性的决定性源泉:任何人凡能在私人生活或公共生活中行事合乎理性的,必定是看见了善的理念。”[2]P276但如果我们的“眼睛”只是注视着洞内壁的影子,就无法认识事物的真实面目以及领略到善理念作为事物最后根据的无上光芒。因此,为了从看洞内的影像一直到直视太阳,涉及到一个“灵魂的转向”,即这些囚徒必须被解除桎梏,转头环视,走动以至洞外观看最实在的“太阳”。当然这种转向不会是一蹴而就的,转向之后“如果他被迫看火光本身,他的眼睛会感到痛苦,他会转身走开,仍旧逃向那些他能够看清而且确实认为比人家所指示的实物还更清楚更实在的影像的。”[2]P274所以,转向的过程是一个艰难痛苦的循序渐进的过程。从开始只能看清影像,慢慢地可以看到火光,上升到洞外之后,首先大概看阴影是最容易的,其次要数看人和其他东西在水中的倒影容易,再次是看东西本身,最终就能直接观看太阳本身。
      其实,在这个比喻过程中,我们不难想象到一个未受教育到受过教育的长途跋涉的艰难过程。灵魂一开始误以飘忽的影像为事物的真实,并强以为知,这是一种未受教育的愚昧的表现。而一旦上升到洞外真实的世界才知道原来是多么的幼稚和可笑,“那些已达到这一高度的人不愿意做那些琐碎俗事,他们的心灵永远渴望逗留在高处的真实之境。”[2]P276
      
      二
      
      诚然,灵魂转向是灵魂自身的一种提升,由沉溺于变动不居的现象世界的意见转变到对具有普遍性的理念的知识,从而使理性在人的灵魂结构中获得统治地位。理性或知识在柏拉图理论框架内有着特殊的意义,它不同于近代以来的工具理性或工具性的知识,而是有着价值指向的。说一个人是有理性的,是说这个人的灵魂是和谐有序的,这与说一个人是有教养的是同一个意思。教化不是别的,而是要使具有普遍性的理性在人的心灵获得统治地位,从而在待人接物方面都能合理并做得适宜。“教化是人的心灵、精神从自然状态向普遍性状态的可体验的提升,在这个意义上说,教化是一种合乎理性的素质的获得。”[3]P13不过这种提升是需要一定的技巧的,即“它不是要在灵魂中创造视力,而是肯定灵魂本身有视力,但认为它不能正确地把握方向,或不是在看该看的方向,因而想方设法努力促使它转向。”[2]P278
      柏拉图认为,灵魂主要是有三个部分构成的,理性、激情和欲望。这三部分本身是矛盾和冲突的,只有通过音乐和体育教育才能使这三者达到和谐。在此,我们也可以看到,柏拉图所说的教化,并不是对灵魂结构中的任一部分的教化,而是对人的整个心灵进行教化。“如果作为整体的心灵遵循其爱智部分的引导,内部没有纷争,那么,每个部分就会是正义的,在其他各方面起自己作用的同时,享受它自己特有的快乐,享受着最善的和各自范围内最真的快乐。”[2]P377只有这三者达到有序,即理性起主导和统筹作用,激情和欲望服从理性的引导,灵魂的每一部分都各司其职,才能是一个有着正义灵魂的人。柏拉图所说的灵魂转向实际上是要使人的灵魂的每一部分协调一致,听从灵魂的理性部分的指挥,只有这样,灵魂才会不被各种杂多无序的意见所充斥,从而转离变化无常的世界,灵魂本身的“视力”才能选择正确的方向。因此,从这种意义上讲,灵魂转向不是从外面强加给个人以理性,而是作为理性存在者的人本身就具备这种理性的潜能。“教育实际上并不像某些人在自己的职业中所宣称的那样。他们宣称,他们能把灵魂里原来没有的知识灌输到灵魂里去,好像他们能把视力放进瞎子的眼睛里去似的。”[2]P277
      可见,柏拉图所谓的教育不是给受教育者灌输工具意义上的知识,而是通过主体内在的自觉,把被意见或想象所遮蔽的人对普遍性知识的渴求开显出来,从而在间接性凝思理念的过程中获得真实的存在。所以柏拉图的知识是关乎人的存在性的,知识不是让人获得一种技艺,而是让人的整个灵魂处于一种和谐自恰的状态,进而达到本真性的存在。这种知识相当于康德所谓的“实践性的教化”[4]P27。所谓的人性或人的本质,不是人只沉溺于人的自然感受性,服从直接性的本能的驱使,而是要把人当中的“生蛮性”和“野性”剔除,依照自己的理性,把人性之全部自然禀赋从自身中发挥出来,从而获得自由。
      
      三
      
      教化是内在的,它是人的心灵的彻底改变,而这种改变就是依靠灵魂转向而获得的。身体的优点和心灵的优点是不同的,“身体的优点确实不是身体里本来就有的,是后天的教育和实践培养起来的。但是心灵的优点确实有比较神圣的性质,是一种永远不会丧失的东西。”[2]P304人的理智能力或身体能力的增强并不直接就会使人的道德能力相应增强,因为那种能力本身是并不能促使灵魂发生转向的。但我们还必须看到,柏拉图在此的目的就是为了论证灵魂是有待教化的,认为人本质上是自由的,是一种无论谁也无法剥夺的能力。因为灵魂从根本上说不会受到外来力量的伤害,只会受到自己的伤害。
      “洞喻”中,理性其实就是灵魂中的视力,由理性主宰灵魂才能实现“灵魂转向”。只有人的理性才能洞观到真理。所以,必须使人的灵魂结构和谐有序,让欲望和激情听从理性指挥。也只有理性在灵魂结构中取得了统治的地位,这样的人才是自由的人。修德也是一种自由的活动,在柏拉图看来,“身体上的被迫劳累对身体无害,但被迫进行的学习却是不能在心灵上生根的。”[2]P304而我们现在的学习方式大多就是一种灌输,因为我们所秉持的就是洛克的“白板”理念,认为我们的头脑是一块白板,往里面添的东西越多内容就越丰富,殊不知这种所谓的“丰富”不能在我们心灵上生根,并且于我们的心灵或灵魂并无助益,“由于扩大了能够做的范围,所以对应该做些什么就越来越不清楚了。”[1]P7灵魂所寻求的是一种和谐有序的状态,一种对真理实在的渴求和执著,一种自我的治理。“道德不是外在的、零散的、这里或那里听来的、供人闲聊自娱娱人的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的一堆信条,而是一个人经过论证(justify)后坚信的知识、自知,是‘灵魂’的内部状况。一个人倘若是一个道德的人了(内在彻底改变了),则他在各种具体场景下会因时因地地展现出他的道德同质。”[5]P175-176灵魂转向的目的是要达到的对真理实在的洞观,因为在古希腊人的主流观念里,只有有了对本真性的知识的思考进而下贯指导行为与人生,才能达到生命的充实。而外在知识的注入,反而使人迷惑杂多无序的意见,失却了人的本真性存在。“‘好’(有价值)不是个体为本位地‘收获进来’多少goods,而是放弃自己,洞知本真界才是本体,并以‘参与到’(分有)那‘本真之好’中去为‘好’之唯一实现方式。”[5]P187如果人没有把自己的激情与欲望加以限制并以一种具有实在性的知识或理念主宰其心,灵魂没有向上的牵引力,那么,灵魂内部必然陷入战争与冲突的状态。这是一种缺乏教养的表现。
      教化是“洞喻”所要表达的主题,“灵魂转向”本身就是教化。这一思想对于当前德育有着重要的启示,道德教育不同于知识教育,在道德上理智的过于强大,而缺乏对人的情感欲望的教化并不是一件好事,道德教育要深入人心,必须在人的内心唤起自由。德性是从人的内心生长出来的,它是在对自我本质的深刻认同从而在实践过程中不断贞定、涵厚并升华的。所以,德育应该是强调人的内在灵魂的自我治理,是对人的生命的呵护。
      
      参考文献:
      [1]霍尔,戴维斯著.陆有铨,魏贤超译.道德教育的理论与实践[M].杭州:江苏教育出版社,2003.
      [2]柏拉图著.郭斌,张竹明译.理想国[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6.
      [3]詹世友.道德教化与经济技术时代[M].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2.
      [4]康德著.赵鹏,何兆武译.论教育学[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
      [5]包利民.生命与逻各斯[M].北京:东方出版社,1996.

    推荐访问:教化 德育 其对 启示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