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高中学习 > 正文

    简述先秦时期“比德”审美观的形成与发展 比的审美观

    时间:2019-01-03 03:30:56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一、“比德”审美观产生的思想文化背景   先秦时期是意识形态较为活跃的一个时代,同时也是一个承上启下的时代,“一方面摆脱原始巫术宗教的种种观念传统,另一方面开始奠定汉民族的文化――心理结构”。①因此,自然物由神灵化向道德化的转变成为可能。在中华民族传统审美思想中,自古就具有深厚的伦理特质。从“万物有灵”到商周时期“天人合一”的自然观转变,使人们在对自然物进行审美观照的时候,自觉地将自然界与人的伦理道德联系起来,形成了一种以自然物比拟人格道德的“比德”审美思想。
      早在我国殷商时期,自然神化的现象就已广泛存在,虽然此时的神化对象已由自然神灵转向祖先帝王,但对于神明的信仰与膜拜依然统治着人们的思想。一直到周朝时期,“敬德”思想的提出,使人们开始认为不能绝对地信赖上天的庇佑,而应更多地宣扬统治者的德行。因为,这一时期的人们普遍认为,统治者是否恪守伦理道德,是上天是否眷顾于民的先决条件。人们凭借经验与实践将自然与伦常道德联系在一起,以“自然序列平行对应人伦序列”。②自然之“天”通过人的观念而获得合理性和意义。人可以借助天命而行人之事,同时以天的名义规范人的伦理道德。到了先秦时期,美善统一,大自然由人们敬畏的神灵转化为了寄予品德思想的对象,完成了自然由神化向德化的转变。
      仅从社会文化方面考察“比德”的形成背景并不全面,还应从文艺学的角度来进一步论述,在文艺学领域来看,“比德”的产生也是对《诗经》中出现的“比”“兴”写作手法的继承与发展。《文心雕龙》中说:“比者,附也;兴者,起也。”朱熹解释为:“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辞也。”“比兴”通过物象抒情言志。由此可见,“比德”一方面继承了“比兴”借助于自然物特征进行类比、联想的手法,另一方面又发展为将自然物的特征与人伦道德结合起来。
      二、“比德”审美观的形成与发展
      “比德”一词最早出现在《尚书・洪范》中:“凡厥庶民,无有淫朋,人无有比德,憔皇作报。”在这里,“比德”意指相互勾结、结党营私的恶劣品德。而最早对“比德”作出理论性阐释的是管仲在《管子・水地》中的论述:“夫水淖弱以清,而好�之恶,仁也;视之黑而白,精也;量之不可使概,至满而止,正也;唯无不流,至平而止,义也;人皆赴高,已独赴下,卑也。卑也者,道之室,王者之器也。”这是对“以水比德”的理论性概括。
      美学意义上的“比德”观,最早是由孔子提出来的。孔子从儒家所奉行的仁学思想出发,在《论语・雍也》中提出:“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朱熹对孔子的这一观点作出解释:“知者达于事理而周流无滞,有似于水,故乐水;仁者安于义理而厚重不迂,有似于山,故乐山。”③高山的雄伟正象征着仁者博大的胸怀,与儒家所推崇的圣贤品德。而“知者”所以“乐水”,是因为“知者”可以从川流不息的流水中,感悟人生如水易逝的哲理。即所谓:“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董仲舒将其解释为:“水则源泉混混流流,昼夜不竭,既似力者;盈科后行,既似持平者;循微赴下,不遗小间,既似察者;循溪谷不迷,或奏万里而必至,既似知者;障防山而能清净,既似知命者;不清而入,洁清而出,既似善化者;赴千仞之壑,入而不疑,既似勇者;物皆困于火而水独胜之,既似武者;咸得之而生,失之而死,既似有德者。”④
      而将“比德”观作为一个美学范畴进行具体记述的,当推《荀子》。《荀子・宥坐》篇中记载:“孔子观于东流之水。子贡问于孔子曰:‘君子之所以见大水必观焉者,是何?’孔子曰:‘大水,遍与诸生而无为也,似德。其流也埤下,裾拘必循其理,似义。其��乎不�尽,似道。若有决行之,其应佚若声响,其赴百仞之谷不惧,似勇。主量必平,似法。盈而不求概,似正。淖约微达,似察。以出以入,以就鲜洁,似善化。其万折也必东,似志。是故君子见大水必观焉。’”
      又有《荀子・法行》篇记载:“子贡问于孔子曰:‘君子之所以贵玉而贱珉者,何也?为夫玉之少而珉之多邪?’孔子曰:‘恶!赐!是何言也。夫玉者,君子比德焉。温润而泽,仁也。栗儿理,知也。坚刚而不屈,义也。廉而不刿,行也。折而不挠,勇也。瑕适并见,情也。扣之,其声清扬而远闻,其止辍然,辞也。故虽有珉之雕雕,不若玉之章章。《诗》曰:‘言念君子,温其如玉。’此之谓也。’”
      这里记述了孔子认为“君子之所以见大水必观焉”,是因为水的特性与君子的“德”、“义”、“道”、“勇”、“法”、“正”、“察”、“善化”、“志”相类似;而君子之所以以玉为贵,是由于玉的特性与君子的“仁”、“知”、“义”、“行”、“勇”、“情”、“辞”的特征相通相类似。在对自然物进行审美观照时,荀子将君子的人格品德特征作了更加具体的规定,他的“君子比德”进一步发展了将自然物象人格化、道德化的观念。《荀子》中记载的“比德”是作为美学范畴的意义提出来的,而在荀子之后,“比德”审美观正式确立。
      三、结语
      先秦审美思想的“比德”观,着眼于人与自然的关系,将自然物象的某种属性与人所具备的社会属性相结合,从而形成一种独特的审美观照,体现出先秦时期人们关注自然美本质的审美意识。“比德”说的提出,不仅在先秦具有特定的时代意义,而且对后世的美学思想和艺术创作均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对我们研究和理解自然美的本质、自然美的社会性与审美主客体的关系等重要美学问题仍然具有重要的启发作用。
      
      注释:
      ①李泽厚.美学三书[M].安徽文艺出版社,1999:55.
      ②汪裕雄.意象探源[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96:107.
      ③朱熹.四书章句集注[M].中华书局,1983:90.
      ④董仲舒.春秋繁露・山川颂[M].北京:中华书局,1992.
      
      参考文献:
      [1]朱熹.四书章句集注・孟子集注[M].中华书局,1983.
      [2]朱熹.四书章句集注・论语集注[M].中华书局,1983.
      [4]李泽厚、刘纲纪.中国美学史[M].安徽文艺出版社,1999.
      [5]袁行霈.中国文学史[M].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6]宗白华.美学散步[M].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
      [7]李泽厚.美的历程・美学三书[M].安徽文艺出版社,1999.

    推荐访问:先秦 审美观 简述 时期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