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高中学习 > 正文

    春秋战国时期故事_论春秋战国时期传统体育的发展

    时间:2019-01-02 03:16:52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摘要: 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历史上一个非常重要的时期。这一时期,传统体育也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集中表现在军事、养生及武术意识诸方面。   关键词: 春秋战国时期军事武艺养生武术意识
      
      春秋战国(公元前770―公元前221年)时期是我国历史上极为重要的时代。社会生产力发展,经济繁荣,文化学术大增,奠定了中国传统文化发展的基础。加之战争频繁,促进了社会的尚武风尚。此时,中华民族传统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武术体系得以初步形成。
      
      1.军事武艺的发展
      
      春秋战国时期战争频繁,体育作为一种兵家训练军队的重要手段,遂带有浓厚的军事色彩[1]。随着战争方式的改变,军事技艺要求简单实用的武术。军队武术当然要适应这种要求。军事武术不仅强调配合的整体性,更强调技术的简单和实效性,因而军事技艺朝着时效性和单一性发展[2]。
      同时,步兵的出现促进了射箭的发展。射箭作为一项重要的军事技能,在社会上得到了广泛开展,不但是贵族学校的习武项目,而且成为普通民众习武的重要内容[3]。射箭的发展不仅表现在技艺的提高上,还表现在射箭种类的增加上,如出现了弋射、骑射、弩射。春秋战国时期射箭技艺的提高,是当时战争的发展需要,是理论与实践结合的结果。正是由于战争的需要,才极大地促进了习武之风及军事武艺的提高。
      
      2.养生之道的兴起
      
      春秋战国至秦汉三国是养生学发展的重要时期,春秋战国诸子百家在对养生实践总结、归纳的基础上,经秦汉三国的融合,奠定了我国古代养生的理论基础[4]。
      
      2.1养生思想
      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由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的过渡时期,生产力进一步发展,特别是文化事业的繁荣,在“诸子百家”的思想主张中有很多养生思想的出现,道、儒、杂家等各种养生思想的百花齐放[5]。
      2.1.1道家的养生思想
      道家的创始者老子,其代表作为《道德经》。道家养生理论注重自然、社会、心理、生理之间的关系,更注重个体人格与生命的发展[6]。后世养生家引申发展而称其养生思想主要是主静。“清静无为”即少思寡欲以养神长寿[5]。
      2.1.2儒家的养生思想
      儒家的养生理论关注作为整体的社会人的生命存在和基本关系与需求,人类一切维持生存、保养身体、增强对环境的适应能力,以及提高生命质量的行为[6]。孔子十分重视饮食卫生,对此他提出了饮食保健的原则以保证身体的健康,他在《论语・多党》中记载:“食不厌精,脍不厌细。”
      2.1.3杂家的养生思想
      先秦杂家代表作《吕氏春秋》中的养生思想在先秦诸子著作中,内容最丰富,其思想体系承袭了道、儒两家的内容,并旁采了墨、法等家令说,是秦相吕不韦主编的一部融诸子百家学说的巨著。其主要的养生观点有“毕数之务,在乎去害”“趋利弊害,顺应自然”及动形达郁等[5]。杂家认为人要顺应人体生理机能、自然规律,生活要节制,要避开那些对身体健康有害的因素,这样才能长寿。
      
      2.2养生方式
      中华民族是一个极富创造力的民族,人们为了长寿、健康,创造出了各种保健养生的方法。而以呼吸配合肢体运动为主要形式的养生保健活动,就是中国古代医疗体育的重要内容。
      2.2.1导引术
      导引是一种以肢体活动为主,配合呼吸吐纳的运动方式[7]。“导引”一词,最早出现在《庄子・刻意》中:“吹句呼吸,吐故纳新,熊经鸟伸,为寿而已矣。”这是一种包含了呼吸吐纳、引申肢体和自我按摩的追求长寿的活动。
      2.2.2行气术
      行气,又叫吐纳、服气、练气、胎息等,是在意念指导下的一种呼吸锻炼。迄今,我们所知道的关于行气最早记载,是现存于天津历史博物馆的战国初期的《行气铭玉杖首》。其内容扼要地阐明了行气的要领、过程和作用,与现今气功所谓的“气沉丹田”及“周天运行”等理论和方法基本一致。行气术在战国时期就得到了较为充分的发展,且在庄子的著作中,对“行气”的基本方法与要求也进行了记述[7]。行气术的行气原理几乎就等同于今天气功中的“静功”行气原理。
      
      3.武术意识的发展
      
      春秋战国时期,中国武术开始形成为一种文化形态,其重要标志之一便是自觉性武术意识的出现及武术理论的初步形成。所谓自觉性武术意识,主要表现为武术竞技意识、武术伦理意识及武术理论认识等方面[8]。
      3.1武术竞技意识
      春秋战国时期人们在从事武术活动、参与武艺较量中,追求战胜对方的满足感。这种通过武术活动来体现人们自我实现的愿望,便是武术的竞技观念[9]。武士们在较武竞技的实践中,形成了一种公平竞争、以武艺高低决定社会地位的竞技意识,这种竞技意识是中国武术难能可贵的品格的表现。
      3.2武术伦理的发展
      崇尚伦理道德本就是华夏民族的特色,具体表现是对武德的重视。这一点在春秋战国武术中有充分的显现。司马迁在《史记》中关于《孙子・吴起列传》云:“非信廉仁勇,不能传兵论剑,与道同符:内可以治身,外可以应变,君子比德焉。”认为只有具备了良好的道德品质才具有“传兵论剑”的资格,说明了中国武术文化的伦理特色。伦理意识是武术思想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3.3武术理论的发展
      在中国武术史上,最早的武术理论当为剑术理论[9]。春秋战国时期越国的越女就是当时有名的剑术家。越女不但剑术高超,而且有一套完整的剑术理论。她向越王勾践谈剑道时说:“凡手战之道,内实精神,外示安仪。见之似好妇,夺之似惧虎。布行侯气,与神惧往。”此为后世剑术家所推崇[10]。武术理论开始出现并逐步得到发展,且成为中国武术体系已初步形成的重要标志[11]。
      综上,春秋战国时期诸子并起,百家争鸣,学术兴盛,文化繁荣,是中国古代文化发展史上的黄金时代。尽管有硝烟、有战争,社会处于动荡之中,但是其在中国古代文化及传统体育的发展史上的历史功绩是不可泯灭的。
      
      参考文献:
      [1]吕利平,郭成杰.春秋战国时期兵家体育琐论[J].体育文化导刊,2005,11:78.
      [2]陈义.我国古代军队武术传播的特点与价值[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3,3(27):76.
      [3]王明俊,王玲.春秋战国时期军中射箭训练的发展[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2007,6(21):38.
      [4]邱丕相.中国传统体育养生学[M].人民体育出版社,2007:28-29.
      [5]刘小华,粟芩苓.春秋战国时期养生思想研究[J].湘潭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1(29):123.
      [6]邱丕相.中国传统体育养生学[M].人民体育出版社,2007:4.
      [7]崔乐泉.图说中国古代体育[M].世界图书出版西安公司,2007:106-115.
      [8]王巧昱.“任侠”风尚对秦汉社会的影响[M].首都师范大学,2007:6.
      [9]国家体委武术研究编纂.中国武术史[M].人民体育出版社,1998:35-38.
      [10]王文文,杨中原.春秋战国时期侠士的兴起对武术发展的影响[J].山东体育科,2006,1(28):72-73.
      [11]姜周存.从春秋战国时期武侠的兴起看武术的发展[J].体育文史,1999,2:27.

    推荐访问:春秋 战国时期 传统 发展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