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高中学习 > 正文

    [“服饰文化公共选修课”教学初探] 幼儿园教学方法20种

    时间:2018-12-25 03:30:06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摘要: “服饰文化课”是一门面向综合性大学各院系广大学生的公共选修课,由于选课学生大多来自非艺术设计类的专业,他们的专业基础薄弱,学习目的各异,学习动力有限,给教学工作带来特殊的挑战。为了获得理想的教学效果,必须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的原则,切实了解学生的学习心态,合理安排课程内容,并以灵活多样的授课方式开展教学。由于服饰文化课具有涉及艺术、设计、人文和审美范畴等宽泛内涵,因而对这门课程结合采用PPT、幻灯、视频等教学工具提供多种视觉感受式的教学方式,是一种非常有针对性、非常有效的教学形态。
      关键词: 服饰文化 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教学
      
      导言
      
      “现代教师的教学目的不是教书,也不是教课,而是教人。以学生为中心,着眼于人的思想、情感、认知、需求、成长、进步、发展等,力求课堂效益的延伸和扩大。”(夏纪梅2006)。在综合性大学中发扬各个学科的优势,开设各类跨学科的公共选修课,对于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使学生们建立起丰厚广博的知识体系具有积极的意义。
      中国历来被称为“礼仪之邦”,中国传统文化对于衣着服饰非常重视和讲究,受上个世纪以来服饰文化上“西风东渐”,以及全球化的影响,现代中国人的服饰观念和服饰文化的观念方面的教育都有更新和加强的需要,在大学生中开设服饰文化选修课是必要和及时的,这对提高他们的人文素质和个人修养都有益。
      为了提高在校学生服饰文化方面的修养,华南师范大学新开设了“服饰文化选修课”。选修该课程的学生来自全校的各个院系。作为本校美术学院艺术设计专业的教师,笔者担任了这门课程的教学工作。由于学生学科背景和知识结构的不同,他们在艺术设计方面知识的相对贫乏、设计创作技能上的基础薄弱,他们的学习目的多重等等,都使得这门课程的开展遭遇到一些新的问题。为了获得理想的教学效果,无论在教学目标的设定上,还是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以及课程形式上,都需要进行新的、有针对性的调整和安排。
      
      一、对学生学习心理目标的调研
      
      选修“服饰文化课”的听课学生基本上都是来自于综合性大学中的非艺术设计专业,也就是那些本身是理科、文科、工科等等科系的学生。为了摸清学生的学习目的,有针对性地展开教学,开学伊始,笔者就对部分选课者作了随机抽样问卷调查,发出问卷60份,共收回有效问卷60份。
      在被问及“本课程学习中令你感到最为重要和吸引的是什么”时,选择“能学着发现和欣赏生活中的美”的人为33人,占总数的55%;选择“能够从多元文化中感受艺术的魅力”的人数为18人,占总数的30%;选择希望“学到多种服装设计方法、技能”的为9人,只占总数的15%。从学生们对这些问题的答案分布来看,他们选课的动机普遍倾向于服饰文化观念的接受,而不是设计技能的学习。
      而这种学习动机和学习兴趣的强度如何呢?在问卷中要求学生回答下述问题:“对于本课程的学习,你总是:a.非常有兴趣,b.兴趣一般,c.不一定,对某些内容有兴趣,d.完全没有兴趣”。结果是选择b为24人,占总数的40%;选择c的为27人,占总数的45%;仅有9人选择a,只占总数的15%,调查显示学生们对本课程的兴趣并不是十分的强烈,或者只对自己关注的问题感兴趣。在被问到“大学公共美术课应体现出:a.系统性、基础性,b.理论性、知识性,c.实用性、技术性,d.民族性、多元性,e.综合性、趣味性,f.探索性、创新性。”时,有36名学生们选择“e.综合性、趣味性”,占总数的60%;18名选择“c.实用性、技术性”,占总数的30%;而选择a的为9名,占总数的15%。
      这显示,学生们的一个共同之处是,都没有把对该课程的学习摆在核心的位置,他们愿意投入的精力有限,同时却对该课程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他们要求“服饰文化课”既是有益的和有用的,又要是有趣的。
      
      二、灵活广泛的教学内容设置
      
      “服饰文化课”既是有关“服饰”的学问,因为它涉及到“服装史”、“服装设计”、“服装制作工艺”、“服装营销”、“服饰配件和包袋”等课程的内容;同时又属于“文化”的范畴,服饰风格的变迁反映了社会文化、人文心理。它既是民族传统、时代风貌的直接呈现、又受审美趣味、哲学思潮等深层要素的左右。在课程内容的设计安排上,需要全面完整地讲述服饰文化的多重侧面,以使学生获得客观、科学而又实用的知识体系。教学内容设置要考虑的另一方面的因素是学生的特点、专业基础、学习意愿和学习动力的强弱。以上问卷调查的结果,给任课教师提出了挑战,必须在展开教学时,本着“因材施教”的原则合理安排课程内容,才能获得理想的效果。因此,“服饰文化选修课”结构设定的前提缘自以下两个因素:1.学生多样化的学习目的和相对薄弱的学习意愿;2.学生的知识结构差异和艺术专业能力的薄弱状态。基于以上因素,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与培养服装设计专门人才的课程又有很大的不同,艰深的专业理论讲授和复杂的专业技巧训练都不合乎“服饰文化公共课”的要求。因此,在开展教学的时候首先要以深入浅出的方式引导学生,用易于理解和接受的“服饰文化的社会学意义”来开宗明义,通过大量的图片和文字来讲解“衣着与饰物将身体社会化并赋予其意义与身份”,让他们了解“衣着使身体获得了一种可见的身份隐喻,使衣着、身体姿态等有意识地制造着身份的自我认同”,解释时尚与服饰的紧密关系,明了“时尚与周围文化中的某些部分随着时代的变迁而变迁,并且反映这时代精神的变迁。”只有这样,才能顺应学生们的学习能力的要求,避免超乎他们的学习意愿,否则,实际效果会适得其反。
      
      三、手法多样的课堂教学形式
      
      从根本上来讲,服饰是一种直观的视觉艺术,因而在教学形式上采用PowerPoint教学软件、静态的图形软件、动态的视频软件等多媒体教学工具提供丰富视觉感受的教学方式,是非常有针对性、非常有效的教学形态。
      在讲述世界著名时装品牌时,笔者从国外的时装杂志和专业图书中精选了大量精美的图片,利用数码相机拍摄存档后,再从中挑选了该品牌在不同时期的代表性的作品,配以简单的文字说明后制作成幻灯片在课堂上放映,给学生带来直观的审美享受和视觉冲击。此外,笔者收录了大量国内外有关时尚、服饰的视频片段,如介绍女性衣着搭配的台湾电视节目《女人我最大》、美国时装设计师的电视真人秀节目《Project Runway(天桥骄子)》,这类介绍片段也让学生们体会到从事艺术创作时的艰辛与创作完成时的喜悦,而节目中资深时装评论家们的点评,能让学生了解服饰评判的标准,有利于提升他们的审美品味。
      “讲述、讲解、示范都是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行为;启发、启示、激发、引导则是以学生为主体的师生互动行为。”(夏纪梅2006),笔者就曾要求选课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对他们感兴趣的某一特定服装品牌的发展史、该品牌主要设计师以及近三年的产品风格定位进行调研,以PowerPoint或是电子杂志等图文并茂的形式在课堂上进行宣讲和展示交流。结果显示这一形式很好地提高了学生们对时尚的观察和理解力,学生们不但分享了各自的研究成果,教师的点评也让他们充满了成就感。最让学生们感兴趣的还有课堂上随机请出几位学生作为服装模特,对他们的着装进行点评。还有让学生们充当服装设计师,替自己设计时装,老师要求画出服装效果图,既锻炼了他们的绘画和设计的的技巧和能力,也培养了他们对时尚的良好感觉。学生们在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中潜移默化地提升了衣着品位。灵活多样的教学形式让学生能够最大程度地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中来。
      
      四、教学效果的评估
      
      本课程结束时,笔者本着实事求是的精神,再一次对学生进行了一次问卷式不署名意见调查。学生们大都接受和肯定了任课老师所作出的努力,如有学生评价道:“服饰文化可是一门艺术与时尚相结合的艺术教育课,在这一门课中,本人学到很多有关服饰的话题,了解到顶尖设计师的名家之作,进一步体会到服饰的高贵与端庄之美。而且老师的授课方式较为轻松多样,让人在心情愉悦的状态下可以更好地理解服饰艺术的内涵。”还有学生建议:“服饰作为一种文化应该在大学生这一群体中大加普及宣传。”更有学生提到:“上课形式多样,能很好地吸引学生的兴趣,能从视频、幻灯片等形式中,更丰富地了解服饰的知识,布置作业的形式既有图文并茂的论文,也有自我服装设计的绘画,使学生不局限于固定的形式,更有针对性。”
      尽管学生的反馈意见多为正面积极的,教师仍应该注意以下几个方面:教学素材尽管庞杂多样,但要注意保持教学内容内在的逻辑严谨性,避免使课程过于通俗、肤浅,以保证教学内容具有一定的学术性和理论深度。在教学形式上,一方面要以学生为中心,另一方面又要保持教师的引导作用。只有控制好二者的微妙平衡,才能保证“服饰文化选修课”的有效实施和顺利开展。
      
      参考文献:
      [1]夏纪梅,冯��.现代外语教学理念与行动[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2]郭元祥,伍香平.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理念[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3]石中英.教育哲学导论[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4]黄忠敬.知识・权力・控制――基础教育课程文化研究[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

    推荐访问:服饰文化 选修课 初探 教学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