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高中学习 > 正文

    原型范畴理论 [原型范畴理论对于学龄儿童词汇教学的启示]

    时间:2018-12-25 03:24:39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摘要: 本文以认知语言学中的原型范畴理论为指导,结合国内学龄儿童英语教育现状,以及学龄儿童的学习优势和记忆策略,探讨了原型范畴理论在英语词汇记忆和教学中的影响。并从记忆、基本范畴词汇、归纳整理和隐喻这四个方面阐述了该理论在儿童词汇教学中的可行性。
      关键词: 原型范畴理论 记忆策略 基本范畴词汇 隐喻
      
      1.引言
      
      一直以来,我国儿童的英语教育,尤其是小学的英语教育没有受到足够的重视。很多专家对于小学开设英语这门科目也持有不同意见。但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与国外交流的日益频繁,学龄儿童的英语教育也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如何在小学阶段打好扎实的基础,特别是词汇的记忆,就成了许多学生和家长关心的问题。英语的词汇可以说是浩瀚无边,所以对于一个刚刚接触英语的学龄儿童来说,英语词汇记忆便是亟待解决的问题。因为任何一种语言技能的形成都离不开词汇的积累。但目前小学的词汇学习存在着不少的问题,比如有的教师脱离句子和文章,进行孤立的词义讲解;有的教师的讲解比较抽象,学生感到理解困难。原型范畴理论从认知角度分析与理解语言内在联系,从而使学生记忆单词的效果提高,同时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本文试结合学龄儿童学习外语的优势和策略,探讨原型范畴理论对于儿童英语词汇教学的意义。
      
      2.原型范畴理论的基本概念
      
      原型范畴理论是基于人类认知基础上的范畴化理论,也称现代范畴理论。原型范畴理论是对传统范畴观的批判发展而来的。传统的范畴观可以追溯到古希腊的哲学家Aristotle对于范畴的认识。从此到Wittgenstein的2000多年里,古典范畴理论一统天下。Wittgenstein是发现传统范畴理论缺陷的第一个哲学家。他提出了“家族相似性”的概念,在哲学界、心理学界、语言学界和文化届引起了巨大的反响。20世纪70年代中期,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心理学家Rosch以大量试验结果为依据证明了“经典理论”的局限性,首先提出了“原型理论”。(潘冬香,2005)Rosch(Ungerer & Schmid 1996:6-9)通过对焦点色的心理背景进行研究发现:(1)焦点色比非焦点色在感知中更为凸显;(2)在短时记忆中对焦点色的记忆更准确,并且在长时间记忆中更容易保持;(3)给焦点色命名更快且更容易被儿童习得。Rosch et al(1976)还指出,基本范畴词汇是最先被幼儿习得的指称事物的命名性词语,在指称事物中非常有用,而且人们在指称事物时更习惯用基本范畴词的词语。根据原型理论的定义,词义范畴可以被划分为三个不同的的层面:基本词(basic level)、上位层(superordinate)、下位层(subordinate level)。通常,人类大部分的思维活动都是在基本层次上进行的,位于基本层次上的原型是人们用来对周围具体事物进行分类的工具;位于上位和下位层的概念是在基本层次的基础上分别强调凸显其综合或更具体的特性,以便表达更笼统或更具体的意义。原型理论提出儿童首先学到的词语属于“基本”词汇,因为这些基本词反映了世界的各个方面。比如说,“sparrow”相对它的上位层“鸟”来说,它属于基本层,而“house sparrow”又是“sparrow”的下位层。词汇表中的基本词更易于被习得和使用。学龄儿童在掌握基本层词汇的基础上,可以更轻松地构建上位层和下位层的词汇。语言中的基本单位――词以许多方式互相联系在一起。词汇正是由于这种千丝万缕的联系储存在人们的记忆中。所以,原型理论对于词汇教学具有一定的建设意义。
      
      3.儿童学习外语的优势及其词汇记忆的策略
      
      3.1儿童学习外语的优势
      儿童学习英语具有一定的优势,第一,人从出生到成年,脑的可塑性处在不断的变化过程中。儿童大脑的可塑性非常强,但随着年龄的增长,脑的可塑性逐渐降低。对于第二语言的学习而言,儿童学习第二语言由于大脑的可塑性强,使得第二语言和第一语言的学习可能具有相同的神经组织结构。第二,人的认知能力是处在不断的发展过程中的。儿童的认知能力是不成熟的,成年人则拥有相对成熟的认知能力。Newport认为,正是认知的不成熟才有利于语言的学习,与成熟相伴随的学习能力,在某个阶段内有一个高峰,超过此阶段,则开始衰退。第三,Newport指出,孩子的短时记忆容量有限,这种容量的有限性使得他们在加工语言输入材料时,仅能抽取少量的信息进行加工,而成人拥有较大的短时记忆容量,他们在加工语言输入材料时,能够同时抽取更多的信息进行加工,而同时对众多的信息进行分析加工是不利语言学习的。(陈宝国,彭蚺龄,2001)第四,由于儿童的认知能力差,所以他们对种族、文化、阶级和语言等的态度并不十分明显,因此他们不受情感的影响或者影响甚少。此外,儿童能够很快克服怕羞心理,他们不怕语句中出现大量的语法错误,不必担心在交际中被拒绝。儿童时期是人类语言学习的关键期,因此,应该抓住这一关键时期给他们创造良好的外语学习环境,运用有效的教学方法,让他们接触外语,在潜移默化中,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学好外语。
      3.2儿童记忆英语词汇的策略
      儿童在学习英语时最容易遇到也最先遇到的就是词汇问题。近年来由于词汇教学热的回归,不少学者也从不同方面提出了一些词汇教学的策略,如关键词法、上下文策略、语义编码策略,等等。国内学者研究发现学习者在单词记忆过程中不是只使用一种或两种策略,而是几种策略并用(王文宇,1998)。目前,有不少国内学者通过抽样调查,发现中国儿童在记忆英语单词时,一般采取以下策略(按照频数的高低排列):重复策略,归类策略,分解,字形、读音近似联想,国际音标,扮演角色,同义词/反义词分类,标签,构词法,以及汉语拼音。(陈桦,张益芳, 2001)根据Gairns & Redman的分类,英语词汇的构词法规则有词缀法、合成词、词性的转换3种形式。孩子们很容易记住合成词类型,因为生词中很可能包含有学过的词。但是“要想利用词缀法记忆单词,学习者学要拥有3种技能:他们需要能够根据词缀和词根拆分单词;他们需要知道单词各组成成分的含义;他们需要能够看出单词各部分含义与新词含义之间的关系”。(Nation,1990,169)所以构词法的策略对于儿童这样的初学者来说比较抽象,如果一味地采取构词法教学,就会使学生产生错觉,比如在所学的名词后加上同样的词缀,变成形容词形式。调查中也发现一些中国儿童记忆英语单词的模式是死记硬背,这种方式非常枯燥,容易使学生对于英语产生厌烦的情绪,降低学习的自主能动性。鉴于以上所提到的儿童的认知能力及记忆策略,笔者认为可以结合原型理论的特点,为小学生提供更为直观,更易于认知的教学方法。
      
      4.原型理论对于儿童词汇教学的意义
      
      4.1重视短时记忆的效果
      记忆可以分为感觉记忆(sensory memory)、短时记忆(short-term memory)和长时记忆(long-term memory)。记忆通常和学习者的年龄关系密切。随着年龄的增长,记忆过程不断完善。因此孩子和成人在掌握所学的英语知识上是有区别的。孩子一般记得快忘得也快,如何使短时记忆成为长时记忆或者永久记忆呢?其决定因素是短时记忆,因为短时记忆通常被看成是被动地储存信息的仓库,而长时记忆才是保存世界知识的宝库。只有经历了短时记忆,人们才能长期保存知识。认知心理学认为,人在短时记忆时储存的记忆单位(chunk)一般为七个左右,多则九个,少则五个(王初明,1990:139),这说明短时记忆的容量是有限的。因此,在课堂上教师一次所教授的新词不能太多太难,否则不利于学生的消化吸收,使得学生的短时记忆负荷过重,干扰短时记忆对新知识的解码和重组,而且学生容易产生挫败感,让学生产生英语非常难学的错觉。因此,笔者认为教师应该根据儿童的记忆特点,选择常用的并且易记的基本词来教授,循序渐进,逐渐向其他词汇扩展。根据中国儿童经常采用的记忆策略――重复策略,教师可以利用儿童的短时记忆能力,反复操练基本词汇。当然这里的反复操练不是机械地重复,而是利用角色扮演或者对话等灵活的手段,提高儿童短时记忆的效果,使之成为最终记忆。
      4.2重视基本基本范畴词汇的学习
      儿童掌握词语存在着这样一个规律:他们一般先掌握实词再掌握虚词,实词中最先掌握的是名词,其次是动词,再次是形容词,最后是数量词和代词。儿童也能逐步掌握一些虚词,但他们在幼儿词汇中所占的比例是极小的。(许政援,沈家鲜,吕静等,1984)由此可见,词汇习得是有一定顺序的。因此,英语词汇教学的顺序就应该主要体现在由基本范畴词汇向其他范畴词的过渡。基本范畴词汇大多数是词性比较简单、构词能力强、大脑激活速度快、习得容易的本族词语。它正好符合了儿童首先掌握名词的认知特点。基本范畴词汇数量相对较少,使得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也容易掌握。Brown发现人们在交流中,最常用的还是基本范畴名称,而不是复杂的特有或变体名称。比如基本范畴词“chair”更容易被掌握,而它的上位词“furniture”则需要更高的综合能力,在日常交流中儿童常用的也通常是“chair”而不会说“It’s a kind of furniture”。基本范畴词汇还有很强的构词能力。基本范畴词汇是事物最早获得的名称,有较大的任意性,下属词汇与基本词汇有着紧密的关系,很多下属词都是由基本等级词汇构成的符合词。根据儿童记忆词汇的策略――分解,教师可以把一些较长的合成词分解成两个或几个基本词汇,使得一个看似繁琐的名词变得简单易学,比如blackboard,orange juice,mooncake等,都可以分解成基本词汇。同样,通过简单词汇的合成,适当地拓展学生的词汇量,比如学会read和room后,可以合成一个较长的复合词reading-room。通过这种分解合成的方式来加深学生的理解和记忆。
      4.3加强对基本词汇的归纳和整理
      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看,事物是处于不同的范畴中,不同的范畴之间相互交错才构成了我们这个错综复杂的世界。因此,人类认识事物的过程也是一个进行范畴化的过程。分类的心理过程通常被称为“范畴化”(Ungerer & Schmid,2001:2)。其实,习得者在接触到任何一个词时都可以以各种方式将意思相同或相近的词纳入同一个范畴,范畴成员之间具有互相重叠的属性组合,即所有成员享有部分共同属性,家族相似性也就因此形成了。因此,在词汇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把词汇归类总结,形成“语链”,帮助学生学习、记忆。比如,可以把基本词汇归纳为各种基本范畴,比如动物、植物、食品、交通工具、自然现象、职业、家庭等。每一个基本范畴下可以容纳较多的相关词汇。这种“归类”恰好适应了中国儿童的记忆策略。教师可以通过多种教学手段,比如小组竞赛、词语接龙等,使各个范畴内的基本词汇在学生的大脑中形成“语链”,随着词汇量的逐步增加,逐渐形成一个以这些基本词汇为核心呈发散状的网络。如果形成了这种思维模式,学生碰到新单词以后,就会自然而然地把它归类整理,并举一反三,记忆其他相关的同范畴内的词汇。
      4.4重视隐喻在词汇教学中的应用
      随着认知语言学的发展,人们越来越发现“隐喻思维能力是随着人的认知的发展而产生的一种创造性的思维能力,是认知发展的高级阶段,是人们认识世界,特别是认识抽象事物不可缺少的一种认识能力”。(赵艳芳,2001)儿童天生具有隐喻性思维,小学低年级的儿童能够进行具体的形象思维,他们往往有意识地创造出直观的、拟人化的隐喻。小学高年级的学生已具有抽象思维能力,随着词汇量的丰富和概念隐喻的逐渐形成,他们的隐喻具有了抽象化和系统化的特征。对于学龄儿童来说,理解英语词汇中的隐喻应该是在他们的认知范围的。而且隐喻具有易理解、化难为易、易记忆、易回忆、生动有趣、具体形象的特点,从而简化认知过程。比如,人体部位的词常被用来喻指其他意义:face――face of a clock,mouth――mouth of a river,hand――hands of a watch。动物名称也可以引申为其他的形容词,比如“fox”由“狐狸”的本义转换为“耍狡猾手段”,“dog”转换为“卑鄙之徒”等。这些使得一些看似简单枯燥的单词变得生动活泼起来,同时又激发了儿童的学习兴趣。在孩提时代,儿童的隐喻概念系统尚未完全形成,此时的系统极具创造性,但缺乏稳定性;成年以后,所表达的隐喻具有了稳定性,但缺乏了创造性。所以根据学龄儿童隐喻性思维的特点,在教学中重视词汇隐喻意义的介绍,引导学生注意其他的单词的隐喻意义,对他们学习单词是非常有帮助的。
      
      5.结语
      
      综上所述,词汇学习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认知过程,尤其在学龄儿童阶段,有其自身的认知特点。而认知语言学的原型范畴理论能够帮助我们理解客观外界的结构、人类的经验和认知结构与语言结构之间的内在联系,寻得逻辑推理依据,结合儿童自身学习英语的优势和策略,有效地提高学龄儿童学习英语词汇的能力和效率。
      
      参考文献:
      [1]Hatch,E & C.Brown.Vocabulary,Semantics and Language Education[M].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5.
      [2]Nation,I.S.P.Teaching and Learning Vocabulary[M].Newbury House Publishers,1990.
      [3]Rosch,E.Cognitive representation of semantic categories[J].Journal of Experimental Psy-chology,General,1975,(104):92-233.
      [4]Ungerer,E.& H.J Schmid.An Introduction to Cognitive Linguistics[M].Addison Wesley Longman Ltd,1996.
      [5]白丽芳.儿童隐喻性思维的特点及其发展[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4,(4).
      [6]陈桦,张益芳.中国儿童英语词汇记忆策略探究[J].外语学刊,2001,(4).
      [7]陈宝国,彭蚺龄.语言习得的关键期及对教育的启示[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1,(1):54-55.v.
      [8]高静.二语习得中的年龄因素与儿童外语教学[J].聊城大学学报,2006,(3).
      [9]梁晓波.认知语言学对英语词汇教学的启示[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0,(2).
      [10]潘冬香.原型理论的认知心理诠释[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2005,(4).
      [11]王初明.应用心理语言学[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0.
      [12]许政援,沈家鲜,吕静等.儿童发作心理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56,267.
      [13]叶磊.儿童认知名词的心理习得过程研究[J].宿州师专学报,2003,(1).
      [14]赵艳芳.认知语言学概论[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

    推荐访问:学龄儿童 原型 范畴 词汇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