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初中学习 > 正文

    基于研究性学习的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

    时间:2021-07-07 08:02:21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摘 要】本文以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为例,论述在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中实施研究性学习,提出要遵循主题设置的科学性、过程研究的主体性、成果评价的公平性等基本原则,按照确定研究主题、组建研究团队、分享研究成果的步骤实施。
      【关键词】高职院校 研究性学习 思想政治理论课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8)01C-0138-03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以下简称“概论”课)是根据《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改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的意见》,在全国高校开设的一门思想政治理论课。如何把高职学院的思想政治理论课上成一门让学生真心喜爱、终身受益的课程,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进行了形式多样的教学改革和手段创新,也有了一定的成效。笔者所在课程团队在“概论”课教学中引入研究性学习的教学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概论”课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一、研究性学习的内涵和特点
      (一)研究性学习的内涵。18、19世纪以后,西方的一些教育家和思想家主张根据学生的兴趣和爱好,让学生在自然中主动探究与学习,在活动中发现与发展天性。在我国,自古以来就有研究性学习的思想,比如孔子的“因材施教”和“启发”式教学就蕴含有最早的研究性学习的意思。随着工业化的不断推进,进入20世纪初以后,人们开始反省传统教育,这时克伯屈的“设计教学法”和杜威的“问题教学法”受到重视。进入21世纪,我国开始推行研究性学习。2001年教育部发布的《普通高中“研究性学习”实施指南(试行)》指出:“研究性学习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从自然、社会和生活中选择和确定专题进行研究,并在研究过程中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
      目前我国教育理论界的诸多学者,对研究性学习涵义的理解有所不同,主要从以下几个维度来概括:一是从学习方式的维度来看,认为研究性学习是一种学习形式和方法,这种方法、形式与科学研究的过程类似;二是从教学理念的维度来看,认为研究性学习是一种教学思想、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教师用这种方法指导学生、促进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以此达到完成教学任务的目的;三是从课程形态的维度来看,认为研究性学习是指课程,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发展、增强学生的创新精神以及创新能力而采用经验、知识两者并重的主体性探究活动;四是从教育改革的维度来看,研究性学习而不仅仅是一种学习方式或者课程类型,而是一种教育策略,它可以适用于所有学科或者课程,可以渗透其中并加以运用。
      综上所述,研究性学习是一个充满自主和开放性的学习过程,其学习形式、学习过程、学习内容、学习效果都体现每个个体的差异性和特殊性。因此研究性学习可以定义为:在教师指导下,学生主动发现、主动探索以获取知识和经验,进而促进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发展的学习活动。
      (二)研究性学习的特点。具体包括:
      1.学习方式的自主性。研究性学习过程中,学生始终以主体的身份主动参与学习,充分发挥自身的学习潜能对课程知识进行主动探索。因此,整个学习过程是以学生为主体的自主学习行为,教师不能对学生学习的任何一个过程进行包办代替。在研究和学习过程中,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需要、学习个性被充分尊重,从选题到研究内容的确定和实施、研究报告的撰写和修改、研究成果的展示和评价等,都由学生来决定并完成。教师起到的只是主导和引导的作用,学生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人,他们既有对学习内容与学习方式进行选择的权利,也承担着努力达到学习目标的责任与义务。
      2.研究过程的创新性。高职学院开设“概论”课的教学目的,不仅是让高职学生能掌握扎实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更要让他们具备灵活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从而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马克思主义是需要在继承的基础上,不断创新和发展的。因此“概论”课的研究性学习,从研究课题的确定,到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对研究成果进行展示,全程都要体现创新性,要能体现学生学习和创新思维的能力,以创造性思维进行参与,因此学生必须脱离以往固定思维的桎梏,进行大胆想象,任由学习思维恣意飞翔,从而迸发出创新思维的火花。因此,可以说,研究性学习在学生创新意识、创新精神与创新才能方面有着一定程度的要求。
      3.研究成果的差异性。研究性学习的过程,是学生自主探究获取知识和提升能力的过程,而学生是有个体差异的,这种差异性会表现在学习过程中和最终学习成果上。因为生源的差异性,高职学生在学习基础、学习个性和接受能力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所以在选择研究课题、搜集资料、研讨问题和成果展示等方面,都会表现出较大的不同。这个时候,教师面对不同的学习主体,要采取不同的态度和方式来对待,也就是“因材施教”,不能用统一的标准和模式去要求所有学生,要接纳和认可每一位学生的差异性,并让这种差异性成为每位学生的特点和长处。
      二、研究性学习在“概论”课教学中运用的基本原则
      (一)主题设置的科学性原则。设置研究主题时要考虑其科学性,因为:一方面,并不是所有的问题都适合布置给学生进行研究和探讨,如果问题设置过于简单、没有创造性,学生就没有兴趣进行下一步研究和创新。因此,教师如何设置研究课题,是研究性学习中关键和重要的一个环节。另一方面,相比本科学校的学生而言,高职院的学生理论根底并不深厚,理论学习兴趣也不是很浓厚,如果主题设置超越了学生的学习能力范畴,就得不到学生的积极响应。例如,让高职学生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行研究,难度会很大,因为课题的研究内容涵盖太广,学生不容易抓住研究重点,甚至不知道如何下手查找资料。如果将主题设置为“生态保护与你我”就容易多了,因为环境污染的问题学生有目共睹,且深知其危害性,让学生研究这样的课题,能让他们从自己做起、从小事做起,學会爱护环境,这样的研究课题既具有可行性也符合学生的学习实际,也符合学科的发展需求。同时,教师要引导学生把握时事发展,要求学生自觉关心、关注社会热点问题和理论前沿动态,要有一种与时俱进的时代感,在这种强烈的时代感受中去寻找有意义的课题,并能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和方法理解和透视社会问题和现象。

    推荐访问:政治理论 高职 研究性学习 课教学 思想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