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初中学习 > 正文

    “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下高校德育路径创新探析

    时间:2021-06-23 04:01:40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摘要:“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要求我们充分认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对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意义和价值。道德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高校是培育高校学生道德素质的重要阵地,然而目前在高校还存在着道德教育实效性低的问题。要创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下的高校道德教育路径创新,就应该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系融入高校道德教育的全过程。
      關键词:立德树人;高校;道德教育;路径;创新
      一、对“立德树人”理念的基本认识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要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1]这是对党的十七大“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理念的进一步深化,为我国高校今后的教育改革指明了发展方向。立德树人的原意即自身要树立德业,以德服人、以德育人。而今,立德树人有着更与时俱进的含义,立德即坚持德育为先,通过正面教育感化、激励和引导学生;树人即坚持以人为本,通过恰当的教育塑造、改变和发展人格。[2]
      二、当前高校德育模式创新的诉求
      (一)高校道德教育实效性低
      近年来,我国高校学生犯罪现象不减反增,甚至出现了一些骇人听闻的恶性事件,这充分暴露出我国高校道德教育工作中的潜在问题。部分高校的道德教育工作效果不明显,实效性低,具体来说是高校对道德教育认识不足、高校德育观念落后、道德实践活动贫乏,德育内容空洞,无实际意义,德育工作方法老套,更新慢,一味地强调“进教材、进课堂、进大脑”,没有考虑到道德践履的问题。这些都影响了高校大学生德育的健康发展,影响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加强高校道德教育迫在眉睫。
      (二)互联网新媒体对传统道德观念的冲击
      互联网的飞速发展和新媒体带来的多元信息资源具有时间和空间上的“无屏障性”,垃圾信息泛滥,色情、暴力信息传播较为自由,甚至是反马克思主义、反社会主义、反党、反社会这些落后、腐朽的思想和文化使当今高校学生眼花缭乱,高校学生又正处在价值观形成和培育的关键时期,对社会上的新事物判断能力较弱,经验尚浅,难以辨别网络信息的好坏,这对高校学生自身思想道德观念的建立有消极影响,也对高校顺利开展道德教育产生阻碍作用。
      (三)社会发展对高校创新人才的需要
      社会不断发展,时代不断进步,当前世界的政治经济形势十分严峻,各国之间的竞争早已是人才之间的竞争,并且愈演愈烈。社会的进步也使得各类新兴行业的不断涌现,因此社会对高校创新人才的需求愈来愈高,培养学生使其成为社会所需要的创新人才,成为高校教育主要任务之一。因此在当前的高校教育中不仅仅要增加学生的知识储备,也要重视思想道德素质和现代科学文化素质,不仅要重视文化教育,也要重视道德教育。
      三、“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下高校德育路径创新
      (一)完善德育教学体系,形成“德育教学链”
      课堂上的道德教育是道德教育的主渠道,也是高校整个德育工作开展的核心环节。高校以思想政治理论课为主渠道,不仅传授道德知识,也贯彻“德才兼备”的理念,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真正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容中。除了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下的课堂德育教学,更要建立与完善“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下的后继德育体系,除了课堂上的教授,一方面,更新以往的家校合作形式,利用新媒体,加强常规教育中学校与家长的沟通协调好家庭德育与高校德育的关系。另一方面,学校要注重在科研上对道德教育项目的支持,以科研助德育,用先进的理论来解决实际的问题,以此增强高校德育的实效性。
      (二)建立和培养高校德育中发挥管理、引领、传播作用的三大队伍
      高校是培养高校学子的重要阵地,要做好“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指导下的高校德育工作,最为首要的是建立和培养高校组织和领导德育工作的管理队伍,将“立德树人”理念融入高校管理工作的各个环节,以“德”监督教师和学生,以“德”任用教师和学生干部。建立课堂教学为主渠道、校园文化活动为载体、社会实践等多位一体的育人平台。
      要做好学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和德育工作,最核心的是培养一支“德才兼备,崇德尚学”的高水平的师资队伍,在学生中起到“以德修身、以德服众、以德领才、以德润才”的导向作用。学校应当坚持这一理念并将其贯彻落实到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以“德”选拔教师,以“德”培养学生,以“德”评价学生,围绕着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勤学、修德、明辨、笃实四个要求,从细节入手,促进高校学生形成勤劳好学、乐于助人、谦虚宽容、自省自律的良好品质。
      大学生活是大学生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在这一时期,大学生易受周围同辈群体态度、思想、生活方式的影响,善于与同辈群体进行交流以获取有参考价值的经验。因此从学生管理工作入手,通过举办岗前培训、拓展训练、专家讲座等着力提升学生工作人员的思想政治教育能力,提高学生工作人员的道德素质,培养出一支廉洁奉公、修己向善的学生传播队伍。
      (三)完善校园文化活动育人体系,丰富校园文化载体
      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导,发挥校园制度在高校道德教育运行中的功能,坚持以人为本,在学生管理工作中突出“育人性”。[3]高校在完善校园文化活动育人体系上要注重满足学生需求,从他们的需求切入,制定合于“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校园文化活动的培育目标、调动校园文化所需资源从而满足物质文化的需求,悬挂崇善向德的校园横幅标语,在标志性建筑上重点突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爱国主义思想和民族精神,立足本校提出体现“立德树人”理念的校训和德育目标,潜移默化地确保校园文化活动的有序开展。树立校园内良好的学风师风校风,以“立德树人”理念指导校园文化,举办文化艺术节、科技文化节、社团文化节、青年志愿服务等活动,开展专家学术讲座、辩论比赛、交流论坛等活动凝聚共识,引导学生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全面发展和身心健康。
      (四)建立高校学生个人德育数据库,有针对性地观测德育动态
      《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指出:“切实加强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要适应新形势的要求,针对不同年龄学生的特点,调整和充实德育内容,改进德育工作的方式方法。”因此在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时就要重视了解学生的实际,建立一个学生个人的德育数据库,增强德育针对性,以便观测学生的思想动态,以此制定适当的德育工作方法,重视德育过程的情感性,有针对性地增强德育工作的实效性。
      参考文献:
      [1] 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N]人民日报,2012年11月19日。
      [2]《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立德树人是根本》[N]人民日报,2012年。
      [3]徐艳国《党的十八大制度思想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政策环境建设》,思想研究教育,2012年。
      作者简介:
      汤璐嘉,重庆工商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创新。

    推荐访问:树人 探析 德育 路径 立德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