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初中学习 > 正文

    国家创新体系的理论纷争与启示

    时间:2021-07-10 08:00:38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摘要:国家创新体系的思想追溯到18世纪德国民族主义经济学家李斯特,但对创新问题的系统研究却是始于20世纪的熊彼特。并且,直到20世纪七八十年代,国家创新体系才被正式引入到学术界。由此可见,国家创新体系是一个尚且年轻的学术命题。值得注意的是,从20世纪90年代以后,许多国家的学者纷纷加入到这一领域的研究,由此,争论和分歧也时常发生。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笔者试图对国家创新体系的相关研究做一梳理,尝试剖析不同观点的差异,并从实践的层面围绕我国创新型国家建设这一重大命题,提出笔者的基本看法。
      关键词:国家创新体系;启示;模块
      中图分类号:1706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176X(2007)06—0010—07
      
      一、国家创新体系的分类与述评
      
      尽管NIS的概念已被学术界广泛接受,但关于NIS的理论内容却并不完善。不同学者从各自的研究目的出发,得到的结论也存在较大的差异。
      
      (一)系统演进的动态分类
      理论上讲,创新体系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它理应由众多的子系统构成。考虑到经济发展阶段的差异,人们根据国家创新体系发展的演化进程及强调的重点,划分了三个阶段:
      国家创新体系的第一个发展阶段是国家技术创新系统,特指20世纪40—70年代工业经济时期由产业应用带动相关科技研发的逆向国家创新体系,它强调技术流动、相互作用和技术创新。第二阶段是以科技研发推动产业发展甚至突破的正向的国家创新体系,主要是20世纪80—90年代欧美发达国家后工业化时期的国家创新体系,它强调知识创造、知识扩散和人员流动。目前西方发达国家建设的国家创新体系大都属于这种类型。第三阶段是以知识为中心,双向联动的国家知识创新体系,其雏形刚刚开始,是知识经济时代的国家创新体系,也是一种具有较高能级的国家创新体系,强调知识创新和知识的高效利用以及知识创新所带来的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依据经济发展阶段对创新体系的分类,实质是创新体系结构升级的同一表述。在笔者看来,工业经济时代与知识经济时代最大的区别在于前者信奉规模经济神话,而后者则推崇分工经济和模块化经济的“魔力”。在追求规模经济的工业年代,要素被限定为资本和劳动力,其中,资本的多寡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技术水平和竞争能力的重要尺度,也正是如此,体现为机器、设备生产、制造能力的技术创新被看作是这一时期国家创新体系的主导内容。然而,随着资本数量的增加,资本的边际生产力开始降低,似乎简单地将劳动力和资本集聚在一起已无法再提升国民经济的价值增殖能力,在此背景下,学者们发现,体现为改造资本生产能力、提升劳动技能的技术将是决定国家竞争能力的关键,而这类技术的内涵显然超越了与资本紧密结合在一起的物化技术形态,更为重要的是,在此时,人们似乎已经意识到引发技术形成和提升的知识要素理应成为国家创新体系的主要内容。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ICT技术和经济全球化的作用下,带有可编码性质的生产技术逐步丧失了决定国家竞争优势高低的能力,取而代之的是那些无法完全编码的知识,比如,经验、直觉、心得等,这些知识的创新能力和应用能力将成为国家创新体系的核心内容。由此不难看出,国家创新体系的动态分类是不全面的,我们认为:伴随着国家创新体系的发展演化,其关注的重点不仅是从技术到知识的转换,更应该是从“物化在资本中的技术向旨在提高资本和劳动力生产能力的技术——显性(可编码)知识创造向隐性知识创造”的转换。
      
      (二)功能分工的静态分类
      在动态划分的基础上,一些学者依据功能分工的原则把国家创新体系进行了横向分割。代表观点主要有四系统论(张凤,何传启,1999):知识创新系统、技术创新系统、知识传播系统和知识应用系统。当然,这一观点一经提出就遭到许多学者的置疑。他们认为,知识创新是一个含义非常不明确的概念,将它与技术创新、知识扩散与知识应用并列在一起,有混淆概念之嫌。柳卸林教授明确指出,把知识创新作为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重点在理论和实践上都存在不妥之处;不存在一个国家创新体系内有“知识创新体系、技术创新体系”,更不能说,国家创新体系又可称为“国家知识创新体系”;那种把国家创新体系分解为四大子系统的做法也是不成立的。与此相对应,有的文章则认为创新体系只包括技术创新系统和制度创新系统两个板块。或许是处于周全的考虑,一些学者干脆把上述两类划分标准给予综合,提出了五大系统论,即知识创新系统、技术创新系统、知识传播系统、知识应用系统和制度创新系统。
      基于功能分工进行的创新体系分类有其贡献的一面,它使得我们对创新体系的认识不再局限在单维的技术创新,而是拓展到五个与创新能力密切相关的维度。并且只有这五个子系统能够取得较为均衡的发展,国家创新体系才能得到全面提升,这也使得对国家创新体系的质量有一个客观的、辩证的评价准则,而不再仅仅依据R&D或者专利的数量、质量来简单评价。但是必须看到的是,上述分类方法也存在两个重大缺陷:一是五大创新子系统的功能并非完全割裂的,很难说某一个子系统只承担着惟一的、具体的任务,这种功能和任务的交错性质使得子系统之间在现实中区别的界面是模糊的,可以想象,缺乏清楚的标准界面使得子系统的功能分工在实践中很难做到实处。二是五大系统的提法虽然揭示出国家创新体系的某些特征,但这五个子系统不应当是同一平面上的问题。比如,相对于其他子系统而言,制度创新系统是最为基础的,任何创新子系统的发展现状和发展潜力都离不开既有制度安排和制度创新的约束。同样的道理,许多大企业都设有自己的博士后流动站和研究实验室,从这些企业产出的恐怕就不仅仅是表现为知识应用和生产的技术,也包括产出大量的具有较强黏性特征的隐喻知识。这种现象在ICT技术的助推下正在变得日益突出。
      
      (三)基于创新形成的分类
      按照形成模式的差异,国家创新体系可以划分为自主创新型、吸收转化型和引进利用型。从基本内涵上看,自主创新型是指以自主研发、自我掌控核心技术,并进行商业化推广应用为手段,带动国家经济发展、创新能力提升和产业进步的一种国家创新体系。吸收转化型指通过吸收消化先进的技术来实现缩小与发达国家的技术差距,在国外先进的研发基础上进行应用性创新,在积累了一定的优势后,逐步过渡到自主的基础性研发创新的一种创新体系建设模式。引进利用型则是指引进利用国外技术,带动本国经济发展和产业技术提高的一种创新体系,这一体系较为关注创新技术的应用,不强调自主的基础性研究。从实践出发,上述三种类型的国家创新体系都具有一定的对应性。
      本质上讲,任何国家对其创新体系的建设都有确定的目标诉求,那就是希望通过创新能力的提升推动国家竞争能力的增强。然而,在竞争激

    推荐访问:纷争 启示 体系 理论 创新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