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初中学习 > 正文

    加强和创新西南地区民族民俗文化资源开发的教学研究工作

    时间:2021-06-11 16:03:08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摘要】 西南地区自然地理条件复杂、少数民族众多、城镇化水平低、经济发展缓慢而民族民俗文化资源丰富、形式多样、古朴神秘、特色鲜明。如何利用丰富的民族民俗文化资源,加快我区经济发展、文化事业繁荣、文化产业进程和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是一项紧迫而艰巨的任务。本文以西南地区为例,对加强和创新西南地区民族民俗文化资源开发教学、研究的现状、意义、内容、方法等问题进行探讨,以期出现更多的研究成果服务于西南地区文化建设与文化产业发展战略,服务于政府有关决策和实践工作,服务于人才培养和教学研究工作。
      【关键词】 西南地区; 民俗文化资源; 开发利用; 学科建设
      【中图分类号】:G623.4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646(2008)05-0069-02
      
      1 西南地区民族众多,民族民俗文化资源异彩纷呈
      
      人类文化由上层文化和下层文化两部分组成,上层文化是士人文化、典籍文化,是阳春白雪的文化;下层文化则是大众的、民间的、市井的文化,是下里巴人的文化。民族民俗文化是一种品类宏富、内涵深广、载体独特的文化,是一个民族或一个地区长期形成的风俗习惯,具有民族性、功利性、地域性、传承性及变异性等特点。民族民俗文化范围包括存在于民间的物质文化、社会文化、精神文化和口头语言等各种社会习惯、风俗事物。民间的物质文化是由人类的衣食住行和手工艺制作等物化形式组成的,如民居、服饰、农耕方式等;社会文化是指人类社会集团中氏族、家族、宗族、村落、乡镇、市镇及各职业行业集团等民间组织,这些社会组织以约定俗成的方式固定下来,成为维系民间人际关系的纽带;精神文化即民间意识形态,包括民间信仰、民间宗教、伦理、道德、文学、语言和艺术,是民间社会维系人际关系的媒介和评价准则。
      民族民俗文化依赖于特定的民众群体而存在,流行于民众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被特定的民众群体成员所共同维护并对群体中每一成员具有约束力。生活在一个特定的社会群体中的多数人,都要接受这个社会群体的民俗的约束和调控。在特定的条件下,民族民俗文化有时比法律、政令有着更深刻更广泛的渗透力。由于民族民俗本身是人类所创造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积累,因此,它不仅在人类社会发展中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而且在今天的经济建设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仍发挥着巨大的作用,是我国重要的资源之一。
      我国的民族民俗文化资源是一座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库。一是内容丰富,门类齐全。从衣、食、住、行的物质文化,到生产、商业、贸易的经济文化,乃至婚丧礼仪、岁时节令的社会文化和游艺竞技的文体文化,应有尽有。二是地域覆盖面宽,地方色彩浓。我国地域广袤,气候复杂,其民俗事象既有全国共同性,又有地方差异性。三是民族特点鲜明,民俗事象异彩纷呈。中华民族是由56个民族构成的,除了汉民族的特色以外,还有各少数民族自己的特色。这众多的民族使我国民俗文化异彩纷呈,使我国民俗文化资源具有了广泛性、多样性、吸引性、可开发性的特点。
      少数民族地区民族民俗文化是我国民族民俗文化资源中的富矿。西南地区山青水美,民族众多,民俗事象纷呈,具有独特的魅力。很多少数民族地区自然地理条件恶劣、少数民族众多、城镇化水平低、经济发展缓慢而民族民俗文化资源丰富、形式多样、古朴神秘、特色鲜明。壮族、瑶族、侗族、傣族、苗族等少数民族的民俗文化,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1)各个民族建筑文化,包括民居、祠堂、寺庙、风雨桥、凉亭等多种形式。这些建筑形式独特,艺术性高在一些村落都保存得比较好,并且村落里的一些民族民俗行为仍然以此作为主要的展示场合。(2)饮食文化。各族各地的民间小吃、宴席、节日饮食,如壮族的竹筒饭、生菜包饭、五色糯米饭,京族的鲶汁等,都有一定的开发价值。很多少数民族包装的村落、饭庄,也已经打出了自己的品牌;即使大酒店,也喜欢用少数民族的文化包装作为特色,在酒店装修、服务员服饰、风情表演、祝酒仪式诸多方面取得了成功。(3)服饰文化。这个地区各少数民族都有自己别具一格的服饰,不但成为景点、商品开发、节日欢庆的亮点,而且服饰里面包含的民族民俗文化、特别是人生礼仪文化和传说故事,都具有独特的魅力。(4)节日文化。这些少数民族都有自己与众不同的节日习俗。例如壮族三月三歌节是壮族人民盛大的传统节日,方圆数百里的男女青年都身穿节日盛装,云集歌圩对唱山歌,搭彩棚、摆歌台、抛绣球、碰红蛋、择佳偶、放花炮,成为民族服饰、饮食、娱乐、艺术表现的重要场合。京族的哈节、瑶族盘王节也盛况空前。(5) 民间艺术。在民间工艺方面,壮、瑶、傣等民族有彩带、壮锦、瑶锦、刺绣、木雕、石刻、剪纸、制瓷、泥塑等,工艺独特,图案生动。在文学艺术方面,神话、传说、民间故事、歌谣、谚语,都神秘朦胧,具有很强的吸引力。在民间舞蹈和音乐方面,除了一般的“板鞋舞”、 “跳竹竿”等以外,还有大量的祭祀、出游等师公道公的舞蹈、表演,内容丰富,历史久远,有很高的文化含量。(6)民间艺术形象。各地民间艺术形象异彩纷呈。壮族刘三姐就是一块艺术品牌。其他如陈宏谋、甘王、盘瓠、谢济世、侬智高、阿诗玛等,都在民间有着灿烂的光辉,以致影响着少数民族的民族品格和社会道德。(7)古村镇。这里的古村镇比比皆是。目前,这些古村镇面临着现代化进程,亟需要开发保护。
      无疑,民族民俗文化资源是这些地区的优势发展资源。目前,这里的民族民俗文化资源的开发多以旅游产业作为切入点,其地位和作用初步显现。它为地区文化产业发展特别是旅游业发展、产业结构调整、增加农民收入、促进我区经济发展、保护和传承民族传统文化、促进经济社会全面进步发挥了积极的作用。有关学科的学者、政府部门和工作人员都积极地参与了当地旅游、文化产业开发中去,出谋划策、制定规划、论证研究,推动了这些地区民族民俗文化资源开发进程。这些开发实践和探讨引起了国内理论界、当地政府、社会资本、民众的极大关注。国内有关的研究则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如何保护少数民族地区民族民俗文化的多样性,重视现代化进程、民族民俗旅游发展对民族民俗文化资源的破坏,并对其表示了严重的忧虑,结合“口头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普查、登记、申报,实施和采取了“民族文化保护工程”、“民间文化保护条例”等大规模的保护工程和法规建设措施;二是提出了解决少数民族地区现代化与保护民族传统文化的一些真知灼见,如《民俗学研究中的几个问题》(高巍)、《我国民俗学的困境与前瞻》(叶涛)、《民族民间文化的处境与抉择》(罗扬)等等。
      
      2 加强和创新西南地区民族民俗文化资源开发利用教学、研究意义重大,迫在眉睫
      
      民族民俗文化资源开发利用研究从性质上来说,属于前沿、综合、交叉、应用创新性研究。其文化资源开发具有独到的重要的经济效益和社会价值。其意义和价值具体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2.1 对这些地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具有重大战略意义。它有利于该地区产业结构调整、增加农民收入、提供农村就业机会,有利于落实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西部大开发等国家发展战略,有利于带动和促进文化产业发展特别是民间文化产业、旅游业的发展。深刻分析这些地区现实发展所面临的历史机遇、文化资源优势和挑战,按照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要求,实施“文化西南”、“生态西南”的生态发展战略,从开发民族民俗文化资源入手,因地制宜地提出实现加快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的相关对策建议,以服务于该地区产业结构调整、,加快经济发展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步伐等发展战略,并为当地政府决策提供理论依据和智力支持。可以说,保护、创新民间文化、将民族民俗旅游产业做大做强,带动其他服务业、文化产业的发展,是该地区经济发展一个重要方面。

    推荐访问:西南地区 研究工作 资源开发 民俗文化 民族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