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初中学习 > 正文

    中国导弹的十年巨变

    时间:2021-05-24 20:00:44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我军从上世纪50年代起筹划组建导弹部队,进入90年代后随着常规战术导弹的服役,基本形成了近中远程和洲际导弹齐备、核导弹与常规导弹兼有的武器系列。国庆阅兵仪式的举行,为军事爱好者和专家们观察研究中国导弹的发展情况提供了一个好机会。
      
      10年巨变,质的进步
      
      “因为导弹研发是个分工极其庞杂的体系,所以许多导弹专家终此一生,也可能只对自己研究领域的导弹有所了解,对别的导弹系统的进展可能就比较生疏。”业内专家寇立研这样告诉记者,所以,每次各国举行的阅兵仪式,都是军事爱好者和专家们观察研究的好机会,“比如导弹是竖放还是斜放,其与汽车底盘的一体化程度如何,都说明了导弹攻击能力、突发能力的巨大差别”。
      拥有导弹的国家中,美国从不举行阅兵,“因为它总在打仗,打仗其实也是检测自身实力的一种方式”。1984年,国庆35周年,中国第一次亮出了自己的导弹部队,尽管当时不少导弹是“裸身上阵”,而且相对落后,但那次的震撼是“从无到有”带来的。
      1999年阅兵,二炮有4个导弹方阵亮相,第一方阵是东风某型号的地地常规导弹方队,是当时中国最先进的地地弹道式战役战术导弹,越野能力很强,作战反应快。第二方阵是东风某型号弹道式战役战术导弹方队,它的主人是我军第一支常规导弹旅。第三方阵是战略核导弹方队,核导弹与1984年相比个头小多了,“中国那时候就已经掌握了核武器小型化的技术”。第四方阵是洲际导弹方队,当时展示的是最先研制成的地地远程核导弹,已经是国际先进水平。随后是各个军种的导弹部队,受阅的主要是陆军对空导弹方队,步战车组成的反坦克导弹方队;海军车辆方队以国产某型号舰空导弹为领军方队,以某型号的舰舰导弹为压阵方队,除此之外,海军潜艇部队还装备有潜艇导弹、潜地导弹,海军岸舰炮兵装备有岸舰导弹,1999年时,海军岸舰炮兵就基本上实现了岸舰导弹代替岸防炮。
      空军展示的主要是红旗型号的地空导弹,还展示了装备世界最先进地空导弹的部队,没有展示的有空空导弹和空地导弹,寇立研告诉记者,“空军的地空导弹是中国导弹部队唯一参加过实战的导弹部队,1959年,他们开创了地空导弹击落飞机的历史,当时击落了若于架美式高空侦察机,现在还用残骸拼成了一架完整的飞机,在军博展出”。
      毫无疑问,今年国庆60周年阅兵的战术导弹和战略导弹方阵是更为显要的亮相,解放军某部上校李文胜告诉记者:“1999年突出的是品种齐全概念,也就是说,当时展出的概念是,各国有的导弹我们都已经有了。10年后,我们的导弹变化在外观上难以体现,更突出的是细节和性能的变化,比如战略导弹打击的精确性,突防的能力等等,可是这些变化,即使是一般水平的军事爱好者,也很难从转瞬即逝的电视屏幕上看出来。”
      李文胜说,他因为在军队轮换过较多的部门,自己又爱好,他根据各种材料分析这10年来的导弹技术的进步是巨大的,而且是整体性的进步:“首先是中国导弹的动力系统几乎全部由液体改为固态,这代表着质的进步,固体系统不仅体积小,运输方便,而且大大缩短了发射时间。以往体积巨大的液体导弹在经过桥梁、涵洞时都要计算其体积,而固态燃料几乎没有这个问题,更关键的是,液体燃料加注往往要几小时,从反应性框架来说,固态燃料可以说打就打,缩短了大量准备时间。”
      另一质变是,“中国的导弹在1999年展示的时候,只能说品种齐了,10年过去,我们的导弹射程衔接已经成体系了,而且核常兼备。射程体系的衔接是巨大进步,1984年,我们还只有3000公里以下的中近程导弹,而短短的25年就做到了射程衔接,这样就使作战时候指挥员可以非常自如地布置导弹体系”。
      所以2009年阅兵时展示的导弹“基本上是以往类型的衍生型号”,但是实质上已经起了变化。有些可以称为质变的外观却无从发现,例如导弹的信息化,“比如说某些型号的导弹增加了多弹头,某些型号的导弹从以往的攻击固定目标进展到了可以攻击移动目标,尤其是地舰导弹,现在能攻击移动的舰队,包括新式空地导弹——就像美国在第二次海湾战争中那种飞行员掌握的导弹,发射权在飞行员手中。这些变化需要详细的解说才能知晓,可是在电视转播的解说中,这些都是无法看到的”。
      
      能打能防会防
      
      也就是在1999年之后,第二次海湾战争,使世界各国的导弹战略发生了转折性变化,“各国的导弹防御系统开始蓬勃发展”。以往觉得杀伤力很强的导弹,现在可能没有用武之地,中国的导弹能突破他国的防护之网吗?
      从国内外公开的资料中可以解读这个问题,早在2000年美国公布的《中国军力报告》就指出,中国将把多弹头的分导和突防技术作为战略导弹的发展重点,《2008年中国的国防》白皮书也指出,中国的战略导弹将增强在防护、快反、毁伤和精确打击能力。因此,国外的军事分析家纷纷说,中国将在某些或是全部的新型战略导弹上部署多弹头。多弹头和假弹头攻击对方导弹防护网的能力大大加强,因为对方的防护系统往往难以辨别哪个是真弹头,好像是暗器中的“满天花雨”,这是公认的战略导弹发展之道。
      事实上,中国在1999年之后一直在进行多弹头新型弹道导弹的发射,2005年的《简氏战略武器系统》就认为,中国未来的潜艇发射的弹道导弹,也就是传说中的巨浪-2导弹可携带3~8枚分导式多弹头。对于阅兵观看者遗憾的是,多弹头和单一弹头的导弹在外观上可能看不出来,东风系列导弹展示的时候只是发射筒,看不到弹头,也不可能透过发射筒去看到导弹全貌,唯一区别可能是多弹头的导弹外观感觉“钝”,而单一弹头的导弹外观感觉“锐”。弧度也稍微有差别,“美国人喜欢用弧度差别来判断是单弹头还是多弹头”。
      提及发射筒,中国导弹在发射上也形成了一个质的飞跃,“普遍改热发射为冷发射”——所谓热发射,就是要在地面就点火,那样就要求有一个无人的、要求很高的战略导弹发射场,而冷发射是腾空再点火,“可以在各个场地进行发射”。
      许多军事爱好者提到导弹的隐身技术,李文胜说,中国导弹是否采用了这些技术“不好说”,但是,中国导弹已经普遍采用了新型材料,“肯定包括反射小的材料”,而且,中国导弹一直也致力于多弹头再入式飞行器,“再入的时候,能够调整飞行的姿态,让最小的反射截面出现在雷达的探测网络中,以锥形去面对它的打击目标”。
      这些突出的都是导弹的能打方面,但还需要能防和会防,“战略导弹的生存性之一就在于能防,大国之间的导弹大战还没有发生过,可是各国都很注重第二次核反击力量”。寇立研说,我国一向是坚持“坚持自卫防御”的核战略,美国《2005年中国军力报告》说,二炮将使用生存能力更强的道路机动某型导弹来代替老式导弹,这种机动系统能使导弹部队在更大、更广泛的范围内作战,而且道路机动系统使导弹更难被发现,“随便一躲就能进入某个涵洞,或者某个山体内,也很难摧毁”。反导系统属于战略思想的发展,“以守代攻,比发展战略核武器要便宜很多,但是在军力上的抗衡效果却相似”。
      一般陆地的战略导弹发射方式有液体发射井式,“这是巨大的战略导弹,需要固定地点,可是这也不会到天安门广场来展示;然后就是机动发射,分为铁路机动和公路机动,而公路机动显然代表你的活动半径更大”。李文胜说,从阅兵装载车辆的变化上可以看到导弹的发展,“如果是一体式的底盘,而不是拖挂式,那么说明该导弹系统越野能力很强”。
      与国外的导弹发展一样,外电报道中国导弹近年普遍运用了新材料、碳纤维、复合材料、玻璃钢、新型钛金属。这些新材料的运用,即使是内行者也只能从运载的车辆上看出来,例如俄罗斯在最近的阅兵时展示他们的伊斯坎德尔导弹,装载在车辆中,箱体完全闭合,“说明这种导弹的集成度很高,而且起竖能力很强”。所以,外行人也许只看见一些箱体运过,但是内行就明白,天安门广场上走过了一批轻装甲一体式装运的闭合箱体的导弹,说明“我们也有越野能力很强大、抗打击能力很高的新弹道导弹了”。

    推荐访问:巨变 导弹 中国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