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初中学习 > 正文

    “六位一体”教学模式下的基层法律服务课程建设

    时间:2021-03-20 20:12:21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摘 要 基层政法干警培养过程必须加大实务对接力度,而“六位一体”教学模式作为适应以职业能力培养为中心的课程教学模式和评价标准符合试点改革需求。在基层法律服务课程建设中运用“六位一体”教学模式,在课程能力目标、教学内容和方法、校本教材开发、考核评价方式等方面都必须大胆改革,突出职业能力培养。
      关键词 六位一体 教学模式 基层法律服务
      作者简介:马维克,陕西警官职业学院副教授;宋迎朝,陕西警官职业学院讲师。
      中图分类号:D920.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592(2011)11-243-02
      
      一、基层法律服务课程的定位
      根据中央司法体制改革总体部署,中央政法委员会联合十几个部门联合推动了政法干警招录培养体制改革试点工作。司法行政系统20所院校承担了培养任务,相应开设了法律事务等试点专业。就目前开设的法律事务专业(基层司法行政事务方向)而言,学员工作单位已经确定为各个基层司法所公务员,因此培养方案必须有鲜明的针对性,要比一般普通学历教育增加更多的实践环节。《基层法律服务》是试点班的专业核心课程,其内容在法律方面涵盖了婚姻家庭法、物权法、合同法、侵权法、行政法、企业法、劳动法、社会法等诸多方面,但它并不是以上知识的汇总或者观点摘要,其主体内容讲述基层纠纷的咨询、代书、调解和代理技能,完全是工具性和实务性的。熟悉并掌握基层法律服务的基本要求,并对基层法律服务工作业务的操作程序和应注意的问题有系统的了解,能全面掌握基层法律服务工作的方法、程序、技巧,具备处理相关法律事务以及指导基层法律事务工作的能力是这门课程中心任务。
      二、“六位一体”教学模式的构建
      “六位一体”课程教学模式改革就是顺应教育部教学改革的要求,以现代高职教育教学观念为指导,以职业能力培养为中心,建立全新的、适应高等职业教育规律的课程教学模式和评价标准。所谓“六位”,即用以组织和实施课程教学的紧密联系的六个核心要素:职业能力需求分析、职业能力目标、职业能力训练项目、职业活动素材、“教、学、做”一体化、形成性考核。“六位一体”则是这六个要素有机构成、在课堂教学设计与实施要求做到:以职业岗位活动调研为前提,以职业岗位能力需求为导向,确定明确、具体、可检验的课程职业能力目标。根据职业能力目标的需求,按照“必须、够用”的原则确定明确、具体、可检验的知识目标,两者结合,构建课程目标。根据课程目标、按照职业岗位(群)作业流程,组合构建教学模块,设定教学内容。根据课程总体目标的需要,设计课程综合职业能力训练项目,以职业能力项目作为课程目标和教学内容的载体,作为职业能力训练的平台。以真实的职业活动实例做职业能力训练素材或达到训练素材的职业仿真性。以能力训练项目为驱动,根据能力和知识认知的规律,实施项目教学,融“教、学、做”为一体,促使学员在项目训练中形成和提高职业能力,构建职业知识体系。课程考核以平时能力训练项目和课程综合训练项目的完成情况和学习过程中的主观性表现考核为主,使之成为贯穿学习过程始终的激发学习兴趣和成就感的手段。
      三、“六位一体”教学模式下的基层法律服务课程建设的实践
      (一)明确基层法律服务课程的能力培养目标
      基层法律服务课程不同于一般的法律课程,本课程所运用的法学知识在其他课程中均以学过,没有新的知识领域,它是一座桥梁,将民法、行政法、企业法等已有知识与基层群众的法律需求及基层纠纷的处理联系起来,具有很强的工具性特点。试点班学员岗位为基层司法所工作人员,因此,本课程必须围绕其工作实际及日后发展需要。中央曾力推的法律服务所和司法所脱钩改制的问题,后因政策改变,很多地方都没有真正实现,两块牌子、一套人马的情形非常普遍,当前基层司法所人员普遍参与民间纠纷代理工作,因此,基层法律服务课程培养目标具体包括以下三方面:
      1.了解基层纠纷总体特点。基层纠纷的总体特点是争议标的小,但当事人却常常斗气积怨,针锋相对、互不相让,因此处理的难度要远远大于一般的经济纠纷。作为调解主体或者代理人,言辞稍不注意,方法略有失当就可能酿成民转刑案件。笔者曾遇到一个楼上房屋漏水浸泡了楼下墙壁的相邻纠纷,争议标的只有几百元,但涉及到恢复原状等问题,原告历时两年多时间,经诉讼、上访等途径,矛盾几度激化,双方谩骂打闹多次,至今尚未妥善解决。
      2.掌握基层纠纷多发地带,熟练运用常用法律规定。尽管基层纠纷纷繁复杂,涉及的领域很广,但是各种纠纷的发生频率却差异很大。在有限的课时内,教师应该通过调研,总结出基层最易发的若干纠纷,然后让学员重点掌握这些纠纷相应的处理方法和法律规则。基层特别是广大农村地区发生频率最高的纠纷是房屋、地界相邻纠纷及其次生纠纷和造成轻微人身、财产损害的侵权纠纷;其次是婚姻家庭纠纷和买卖、借贷、运输、雇佣等合同纠纷;而行政处罚、行政复议、行政诉讼、合同纠纷、医患纠纷、劳动争议等相对较少。因此基层法律服务课程应重点讲述和训练频度较高的纠纷的处理方法。
      3.掌握处理相关案件的方法和技巧。调解或者代理民事案件,绝不仅仅是把现行的法律规定直接应用于纠纷之中,还必须讲究方式方法。要把当事人、代理人利益和法律工作者承担的社会责任统一起来,不能片面追求经济效益损害社会和谐稳定或者第三人利益。使学员掌握如何合法、高效、圆满地解决基层纠纷,正是这门课程的关键。以离婚案件为例,法律工作者必须明确,不是所有前来咨询或要求代理的当事人都是真心要离婚,更多的人实质上是来诉苦和寻求心理疏导。所以,作为法律服务者来说,必须学会甄别案件,首选是劝和不劝离,更不能违背当事人真实意愿马上代写诉状和代理诉讼,否则,法律工作者将被视为扮演了非善意的角色,造成不良影响。再如对于受害人死亡或者重伤的侵权案件,作为侵权人的代理人,不能一味压低、拖延赔偿,而是要在合理合法的范围内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最大限度争取受害人及其亲属行使处分权,从而保护自己一方当事人的利益。对于丧葬费或第一次手术费,宜于快速足额给付,这样才能较好地平息受害人的愤怒,避免矛盾扩大,达成互谅互让,有利于协商处理赔偿事宜。
      必须改变以往“有了知识,就有能力”的传统知识本位教育理念,将基层法律服务课程定位为一门工具性、实用性、人文性为一体的课程。它以法律知识、社会学知识为基础,以纠纷解决的方法、技巧等实践智慧为核心,以提高学员纠纷解决能力为目的。在这样的培养目标之下,就能满足社会和个人发展的双重需求,体现本课程的应有的价值。
      (二)以学员为本,完善教学内容、调整教学方法
      以学员为主体,根据教学内容和教学对象的个体差异,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例如,项目驱动法,即根据教学单元目标精心设计合适的训练项目,以训练项目来引领知识讲解和技能训练,实现了“教、学、做”一体化安排。第二,交流法,学员对自身经历或见闻的纠纷感受最为深切,围绕这些纠纷解决也最能激发学员学习兴趣。同时,不管是学员还是教师,其社会现实和纠纷感知都是有限的、有差别的,故而,每个教学单元都可以让学员提供自身的经历、见闻和疑问,通过教师引导相互交流讨论,共同研讨纠纷根源和解决的最佳途径,达到最大限度激发学员探究心理和丰富课堂实践性的目的。第三,对抗法,辩论、对抗是法律工作者经常性的工作状态,因此在教学中而应以项目法和分组法为基础引入对抗法,在特定的项目即纠纷中,各组之间在证据收集、法律认识等方面展开论战,在论战中激发学习兴趣,调动思维,通过教师引导,达到提升能力的效果。第四,纠错评议法,此方法以情景教学法为基础,在情境和情节展示之后,让学员对情景中的当事人或法律工作者的纠纷处理方式进行评议,提出质疑,纠正其失误所在,并通过教师引导,学员最终提出自己的更为优越的纠纷处理方式方法。

    推荐访问:法律服务 六位 基层 课程建设 教学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