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初中学习 > 正文

    基因角度的互联网金融研究

    时间:2021-03-09 00:01:06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摘要:基因是决定物种内在特征的关键属性,表征互联网金融的基因就是对互联网基因和金融基因进行有机融合,所得到的融合基因金融产物就是互联网金融。互联网金融既具备互联网的性质,同时也具备金融的性质,而互联网金融风险管控更侧重于金融基因方面,互联网作为载体和表现形式,在控制风险方面也有着独到的重要性。事实显示,互联网金融在客户资金、相关信息系统、客户信息、金融法规、套现洗钱、支付体系和流动性与兑付等方面有一定风险存在制度和技术的漏洞。为此,建立并完善互联网金融的实时监管体系,需要在监管规则统一性、法规更新、监管理念以及监管机构的进一步整合这四个方面进行完善。
      关键词:基因角度;互联网;金融
      中图分类号:F832.2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8)004-0-02
      当前,新经济模式方兴未艾,互联网作为经济学概念以及实体经济载体的双重身份,成为金融行业发展的必然选择途径。我国正处于互联网金融的大发展时期,互联网金融的有关讨论以及商业运作热火朝天,但实际的效果则是冰火两重天。各种说法讨论层出不穷,做法虽然千差万别,细分析却也是大同小异。针对这些情况,有必要认真进行分析。
      一、对两种金融模式的讨论
      互联网金融是一种全新的金融模式,它借助网络技术将传统的金融业务与互联网平台进行融合,是金融机构通过对现代信息网络技术的运用,为客户准备的一种新型金融服务模式。按核心框架理解,互联网金融以金融行业的计算机系统作为物理基础,采用互联网或其它通信网络作为载体,提供包涵金融业务流程以及客户数据的软件操作平台,整合数据终端接口作为用户操作界面的金融业务模式。从整体系统层面来说,互联网金融还要涵盖互联网金融机构、市场,以及相关监管等整体的运营环境。按照这样的理解,我们可以将互联网金融直接划分两大部分:即互联网金融系金融和非互联网金融系金融。像人人贷、第三方支付、众筹等,只要该金融模式基于互联网技术,那么其所做金融我们都将之归属于互联网金融的范畴。
      对于互联网金融系金融来说,它的金融基因比较强势,而相对互联网基因则呈现弱势;对于非互联网金融系金融来说,它的互联网基因比较强势,而相对金融基因呈弱势状态。互联网金融系金融要充分学习并高度借鉴非互联网金融系金融隐含的互联网基因,将互联网的技术和平台优势发挥到最大程度。这样做的好处起码有这么五个:第一,可以借助计算机互联网技术与客户亲密衔接挖掘更好服务方式的金融解决方案,寻求金融自身立足和发展的未知机遇。新技术既是机遇,也是挑战,迎难而上,才会有最广阔的未来成长空间。第二,可以提升根据客户现实挖掘潜在需求的能力,凭借互联网数据库等技术,提供满足资料查询、信用记录、互动接口等功能,创造出对接良好的商业模式和业务平台,满足更多客户的更多个性化需求,因此可以有更多机会做大做强。第三,有利于实现客户随时登录,更便捷操作,以及通过互联网技术的进一步创新,而令金融业务也可以得到突破的机遇。第四,可以快速反应,及时发现更好运用短期周转资金进行套利的机会,凭借互联网技术与通讯技术的互动性,开发出满足市场需要适销对路的金融产品。第五,可以帮助金融行业发掘出数目巨大但业务分散的商业机会,通过互联网的相关技术,低成本获取小额、频繁、灵活、庞大的金融业务,并可以最大程度满足分散群体对金融业务的需求,获得发展机会。
      二、互联网金融的风险管控
      无论形式如何,互联网金融毕竟也还属于金融行业,本质属性沒有发生变化,所以,互联网金融的金融基因不可或缺,而这其中最重要的就是要对风险进行必要的管控。金融业是杠杆产业,是高风险的行业,承担以及管理风险是其职责所在,如果金融业不能有效管控风险,就存在失控的危险,先是个别意外的小风险累积引发了一定程度的系统风险,发生链式反应,直至从金融危机到经济危机,再到政治危机,影响可谓巨大。管控风险,无论何时都必须是金融业不变的主题,也可以看作是金融最重要的基因。无知和贪婪是导致金融风险的主要原因,不必讳言,金融业向来是风险不断,互联网金融也不能排除在外,甚至有时还处于风口浪尖上。就互联网金融来说,其主要的风险有以下的几个方面。
      1.客户信息泄漏风险
      大量客户的真实身份信息掌握在金融业的第三方支付机构手里,这些信息不仅包括手机号码、证件号码等个人身份信息,同时还包括了大量客户的银行卡等敏感信息,比如银行卡的号码、个人标识码、卡片有效期、卡片验证码等。这些信息对于客户而言都非常重要,很多客户缺乏信息安全意识,但即便是对这些重要性非常清楚的银行,其在客户的信息保护方面,相比于银行监管体系仍显得非常薄弱,存在暴露客户信息的巨大隐患。曾经媒体暴露过第三方支付将客户信息无意泄露事件,当时引起公众对银行支付机构安全的强烈不信任。
      2.客户资金监控风险
      客户与金融机构发生资金往来时,存在一定的风险。客户通过第三方支付机构办理资金支付的业务时,要向该机构缴纳大量资金,其中含有客户的自有资金以及用于交易的资金,大量资金实际上是被存在了以非实名开立的第三方支付机构的虚拟账户的名下,这无疑会存在资金被盗取的风险。同时,又因为第三方支付机构可以不报送给银行其所有交易信息,比如二级商户的名称,以及进行的交易类型等,这就导致银行完全没有办法监控每一笔交易的具体情况,只剩被动为第三方支付机构进行清算的服务,客观上这就造成客户资金使用与商户管理都是无监控的状态,存在失管失控的风险。
      3.支付体系差异风险
      目前,已有近250家非金融机构获得了国家相关部门颁发的支付许可证,而这些非金融机构其对金融产品的设计,以及其具备的风险管理水平差异巨大,差距也很大。当支付宝推出第一个快捷支付产品后,其它非金融机构也相继跟风推出快捷支付产品,并先后向商业银行要求与支付宝相同的快捷支付模式。目前问题已经显现,一些将快捷支付开通的非金融机构频繁发生资金被盗的案件,要是这种缺乏监管的模式不能有所改变的话,将导致快捷支付业务的风险有迅速蔓延的趋势,这对于客户信息和资金安全等都是个非常大的隐患,也造成了客户利益的极大损害,而且,又非常容易造成支付体系产生系统性风险,几乎不可避免会妨碍到整个支付行业的健康发展。

    推荐访问:互联网 基因 角度 金融 研究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