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初中学习 > 正文

    产业转移战略研究

    时间:2021-01-25 20:05:32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提要] 中西部大开发是我国政府为推动中西部发展、实现和谐发展而制定实施的重大发展战略。产业转移对于区域经济结构调整及区域间经济关系的优化具有重要意义,并进而影响部分企业的战略决策,同时产业转移也是优化生产力空间布局、形成合理产业分工体系的有效途径,是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必然要求。
      关键词:产业转移;中西部发展;战略
      中图分类号:F062.9 文献标识码:A
      原标题:基于产业转移战略的研究
      收录日期:2013年1月11日
      一、产业转移理论
      产业转移是发生在不同经济发展水平的区域之间的一种重要的经济现象,是指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发达区域的部分企业顺应区域比较优势的变化,通过跨区域直接投资,把部分产业的生产转移到发展中区域进行,从而在产业的空间分布上表现出该产业由发达区域向发展中区域转移的现象。然而,由于国内不同区域之间的货物交换与生产要素流动无需特别的管理,所以工业先行区域产业结构演变模式要与国际、国内市场的发展变化紧密结合,并先通过参与国内分工来实现本区域产业结构的升级,从而实现区域内产业结构的升级和区域之间的产业转移。
      二、产业转移的条件
      (一)区域间存在产业级差。由于世界各地的要素禀赋不同、制度环境不同,从而导致全球经济发展不平衡,导致发达国家(或地区)与发展中国家(或地区)的主导产业存在明显的产业级差。正是这些区域间产业级差的存在促使产业转移的发生成为可能。
      (二)区域之间生产要素的流动。由于产业转移通常通过跨区域直接投资和跨区域贸易等方式实现,这就要求资本、技术、劳动力等生产要素可以跨地区流动,重新组合形成新的生产力和产业规模。因此,生产要素能否在不同地区之间流动,以及流动的自由程度大小,决定着产业转移阻力的大小。
      (三)区域间存在产业利益差。不同区域的经济体中,由于要素禀赋、市场结构、技术水平等不同,产业成长的利益格局也会不一致,正是这些区域间产业利益差诱发并引导了产业转移以获取比较利益。
      (四)产业竞争。垄断的产业不会发生产业转移,因为企业会通过垄断实现高额利润。只有产业在不同国家或地区之间存在竞争,引发企业经营的成本压力和市场压力,企业为了追求利润,积极寻求跨地区投资和跨地区贸易,最终导致产业转移成为可能。
      综上所述,区域间存在产业级差、地区之间生产要素的流动、区域间存在产业利益差以及产业竞争是发生产业转移的基础条件。然而,即使这些条件都得到满足,也并不必然会导致产业转移的发生,产业转移的发生还需要动力系统的推动。
      三、东部产业转移
      (一)必然性。近年来,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格局正在发生深刻的调整。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等东部沿海地区资本相对饱和,加之土地、劳动力、能源等要素供给趋紧,资源环境约束矛盾日益突出,外延型发展方式难以为继,加之竞争加剧的影响,加快经济转型和结构升级已经刻不容缓。在西部大开发中,中国西部的交通、水利、能源、通信等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取得了实质性进展,具备了承接产业西部大开发转移的能力。随着我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逐步实施,西部地区进一步加快开放,基础设施条件日趋完善,承接东部和境外产业转移的能力大幅增强。与此同时,东部的土地、劳动力、水、电等要素成本大幅度上升,东部急需产业转型升级。因此,东西部产业转移正进入加快发展的战略机遇期。
      (二)东部内部升级和内部转移的可能性。随着东部地区经济的发展,产业面临升级的压力,东部地区目前都将发展技术密集产业作为地区新一轮产业优化升级的选择。产业在区域内部升级时,“随着城市工业的发展壮大,资本家不断将利润进行再投资,现代工业部门的资本量得到扩充,从农业部门吸收的剩余劳动越来越多。东部发达地区资本相对饱和,本地市场难以满足资本增值的需要,加上受资源、劳动力成本、环境、市场等综合因素影响,资本向外扩张的需求强烈,长三角、珠三角、闽南地区大批产业已开始梯度转移。东部在产业转型中可能因为内部发展的差异,内部平衡发展,人力资本的充分利用加劳动力就业需要会从发达地区转移到较落后城镇。这种战略可能会与中西部的承接有相当的冲突。
      四、西部产业承接的特征
      西部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有色金属矿采选业、煤炭采选业等产业在西部的比重不断攀升,表现出良好的增长态势,这表明西部欠发达地区在承接东部劳动密集型和能源指向型产业。中国东部产业向西部转移经历了20世纪九十年代的政府主导号召到市场自发探索期后,在中央宏观政策的引导下,突破了初期的粗放形态,以市场为主导,呈现三大特征:投资规模不断扩大,大项目不断增多;投资来源多元化,来自东部“三大区域”(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的投资增多;第二产业项目具有投资额大、产值高等特点,第三产业成为投资热点。中国自实施西部大开发、中部崛起战略以来,不断加大对中西部地区的资金投入。如在西部大开发中,中国西部的交通、水利、能源、通信等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取得了实质性进展,中西部地区的基础设施状况和投资环境日益改善,区域产业结构调整和生产的空间配置更趋优化,这些基础设施需要大规模产业转移来支持正常运营。
      五、西部产业承接的思考
      (一)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提高自我发展能力。新一轮的西部大开发将更加注重经济结构调整和自主创新,着力推进特色优势产业发展,切实增强西部“造血功能”和自我发展能力,为西部大开发提供强有力的产业支撑。从区域长期发展战略的角度看,西部在积极面对和承接由东部来的产业梯度转移的同时,更重要的还是应力争跳出这种依靠区际产业转移模式的约束,把工业经济的发展放在自己努力的基点上,积极争取通过改善投资环境、扩大投资规模、调整产业结构实现跨越式发展。一是实施以市场为导向的优势资源转化战略,积极有序承接国际国内产业转移,将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和竞争优势,在资源富集地区布局一批资源开发及深加工项目,建设国家重要能源、战略资源接续地和产业集聚区,发展特色农业、能源工业,推进自主创新,改造提升资源加工产业,做大做强装备制造业,加快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等优势产业,加强资源深度加工和综合利用,延长产业链条,培育产业集群,推动形成传统优势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协调发展的新格局;二是建立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安排产业转移引导资金,积极引导东中部地区企业西进,鼓励东中部地区与西部地区共建产业园区,实现东西部合作互动。根据梯度转移理论,产业转移是指技术经济水平存在差异的两个地区间的产业流动。要充分认识到当前东部产业向中西部转移是由于土地、劳动力、能源等方面成本上升和市场环境恶化而进行的,转移的产业主要集中在纺织、服装、制鞋、水泥等传统行业,产品技术含量和附加值较低。示范区在承接产业转移时需要利用先进技术提升承接产业的科技含量,并将本地企业和转移企业结合起来,发挥互补优势,打造集研发—制造—服务为一体的产业体系。同时,要适时利用反梯度推进思维,积极引进采用最新技术和现代产业,有效避免发达地区环境成本外溢,实现由被动承接到主动承接的转变,在产业转移中占主动权。
      (二)选准产业类型,确保经济科学和可持续发展。示范区当前的首要任务就是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所以必须处理好承接产业转移与当地生态环境保护以及资源、能源的合理有效利用问题,走一条经济发展与环境质量良性循环的发展途径。一方面要克服盲目为增加GDP而承接,摒弃过去片面强调引进来的盲目做法,制定承接产业转移的门槛,对于对环境保护、资源保护有负作用的高污染产业应该谨慎引入;另一方面对于那些有污染但符合地区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势发挥的必须承接的企业,需要加快技术改造和设备更新的步伐,提高资源利用率,大力发展绿色经济和循环经济,使资源得到最优利用。
      主要参考文献:
      [1]宋玉华.世界经济周期理论与实证研究.北京:商务印馆,2007.
      [2]王树华.产结构理论与政策.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9.
      [3]张培丽.超越二元经济.北京:经济科学出版,2003.
      [4]刘力,张建.珠三角企业迁移调查与区域产业转移效应分析.国际经贸探索,2008.10.

    推荐访问:战略研究 产业转移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