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初中学习 > 正文

    医疗卫生热点话题应如何报道?

    时间:2021-01-19 12:01:05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医疗卫生报道是当今热点之一,每天各种媒体上都能看到与医疗相关的报道。由于报道水平参差不齐,出现了一些不准确、不公正的声音。以笔者的一孔之见,我们的报道中应作以下几方面改善:
      
      尊重医疗行业的特殊性
      
      作为媒体,作为报道医疗卫生新闻的记者,我们需要比一般读者更加了解和尊重医疗行为的特殊性,不断通过报道把科学的精神和思维方式传达给公众,最终建立起全社会对医学探索性和风险性的共识。
      
      社会新闻是普通公众关注度较高的一类信息。但是,其中的医疗卫生新闻与服务态度、制售假货、偷盗凶杀等社会新闻不同,它是一种特殊性很强,需要记者谨慎对待,对记者素质要求更高的新闻。人所共知,药品之所以是特殊商品,除了它用于治病救人,更需保证质量外,还因为不同患者、不同的身体特异性、不同疾病、不同病程,其所需使用的药品,包括用法用量、不良反应,都会不同。因此,国际上对处方药的管理十分严格。同样,判断医务人员的医疗行为是否得当,除了通行的道德标准、操作规程、技术水平之外,往往还需要考虑医疗行业的探索性和风险性。
      一般来说,手术前,病人家属都要在手术单上签署意见。这份手术单是一份手术风险的知情同意单,表明患者家属清楚并承认手术可能会有意外、有风险存在,而且宁愿冒这种风险也要争取更好的治疗结果。这是人类在总结了无数手术意外乃至死亡病例后,为了鼓励医学发展,为了拯救更多生命而创造的一种社会行为规范。它是人类探索未知的勇气的体现,是现代科学精神的体现,也是社会文明的结晶。
      但遗憾的是,目前我国有许多人受社会信任危机的影响,对这种社会行为规范不理解,不接受,更不尊重。
      曾经看到一家《市场报》上有这样一篇报道:一位患者很不理解手术前院方要求病人家属一定要签字,否则不能做手术。他认为手术方案、手术可能出现的意外事项均是由院方提出的,病人及家属对病理及手术中可能出现的种种意外究竟是可避免还是不可避免不甚清楚,那么,医院让家属签字究竟是想逃避责任,还是怕担风险或是对自己的技术水平信心不足?这位患者思考问题的出发点不是如何与医生一道战胜病魔,而是首先把医生置于自己的对立面来防范。
      试想,当一位医生走上手术台时,前有强敌——疾病,后有追兵——随时准备把自己送上法庭的家属或“医闹”,他还能一心一意、平心静气地做好手术吗?他还能为了挽救患者的生命,做任何有风险却也有可能成功的尝试吗?如果这种做法推而广之,最终的受害者其实是患者自己。
      但目前有些记者对一些手术意外的报道,不是以科学严谨的态度分析和判断事实,不是尊重国际通行的社会行为规范,而是为了吸引读者关注,一味渲染患者死亡和家属悲痛,把意外事故的责任全部推给医生。这种不负责任、不承认科学发展局限性的报道,除了暂时能吸引读者眼球外,直接副作用就是一次次煽起读者对医院和医生的信任危机,从而酿成更多不必要的医疗纠纷。
      
      提高专业素养有效避免炒作
      
      报道公共卫生热点事件的记者,即使不是专职卫生记者,也要时常体会自己肩上的责任,具有一些基本医学常识,尤其需要在事件采访中保持头脑冷静,实事求是。
      
      这些年随着社会生活水平的提高,公共卫生事件越来越引起百姓的高度关注。口蹄疫、疯牛病、禽流感、猪链球菌感染、苏丹红污染食品等等,包括一些很专业的卫生问题都可能成为百姓街谈巷议的焦点,很容易引发群体性不安。
      比如,媒体经常有某地某学校发生群体性食物中毒事件的报道。情绪激动的家长和大批躺在医院病床上的孩子很容易引起舆论的广泛关注和同情,于是,有部分记者在采访报道时,不是保持冷静清醒,追根溯源,而是一味地渲染事件中的惨状。我认为这是一种对公众利益不负责任、不职业的行为。
      的确,在发生群死群伤或校园中毒事件时,记者首先应对伤者充满同情,但是,社会并没赋予记者不弄清事实真相就指手画脚下结论的权利。在这类不幸事件中,有些的确存在“毒源”,比如有人蓄意投毒、导致安徽阜阳大批“大头娃娃”的“毒奶粉”、广东齐二药“毒针”事件等等。但有些时候,即使记者亲眼见到发生了群体性腹痛、呕吐、头晕恶心等感觉不适的情况,也并不一定就存在“毒源”,或者并不是所有人都是因为“中毒”而引起不适。以前两年辽宁海城市发生的3000余名学生豆奶中毒事件为例,豆奶的确存在质量问题,但还不足以引发那么多人出现严重症状。事实证明,多数住院学生是因为听说别人喝了豆奶不舒服,精神紧张导致出现不适症状。
      再比如,监测药品不良反应是所有上市药品的常规监测程序,有不良反应的药品并不意味着是不合格药品,而只是为了在更长时间段内,在更大人群中监测药品,最大限度地减少药品可能给患者造成的损害。进入不良反应监测视线的药品都是国家正式批准上市的,比如康泰克、芬必得、伟哥、欣弗等等,监测到某种药品的不良反应本来也是很平常的事情,只需按程序报告。但是,笔者就曾经看到有的记者在报道某种药品的不良反应问题时,义愤填膺地要寻找是谁把不合格的药品放行。这完全是对药品不良反应常识的无知。记者要准确报道医疗卫生新闻,降低不自觉的炒作,就要随时随地加强学习,尽可能提高自身专业素养。
      
      站在社会的高度解读专业新闻
      
      作为记者,面对这样一类新闻信息时,不能只告诉患者这一种选择,不能人云亦云地讲一堆数据,否则就会有意无意或者误导患者,或者替药厂做了免费广告。记者更应该做的,其实是站在社会经济发展的大背景下提出自己的思考。
      
      我们常说一叶障目,在从事医疗卫生报道时,这种情况常会在有意无意间发生。
      比如,卫生记者经常被邀请参加各种新药、新器械或新技术的发布会。多数时候,记者们都是就事论事地把会上所发资料写成消息见报了事。其实,这类新闻里有许多潜在问题需要引起警惕和思考。
      笔者前不久参加了几次某家国际知名药厂举办的新闻发布会,会上许多著名医院的专家们拿出他们调查的种种数据说明,要有效预防冠心病及其复发,就要在疾病发生的急性期用高水平的医疗器械和国际通行的尖端技术检查和治疗,其中最为重要的是要坚持3—5年服用某类药物(而该药厂就是此类药物最大的生产商),再辅助以合理的饮食和运动。
      如果单独看这些专家的调查数据、听他们的学术演讲,他们讲的无疑都十分正确。但记者不是学者,不能仅仅从学术角度考虑和反映问题。专家们推荐的这些治疗技术只有大城市三级以上的医院才具备,推荐的这类药物,虽然每天仅需服用一片,可一片就要8—10元人民币,再与其他药物配合服用,每位患者每天的药费支出就需20元甚至更多。
      中国是拥有13亿以上人口的发展中国家,即使是北京,人均月收入也仅为1400多元,我们能保证每一位病人每个月都能够拿出600—1000元左右的药费而不皱下眉头吗?我们能保证大家在发生心肌梗塞这类急重症时,都有条件到三级以上的大医院就诊(三级医院目前已经人满为患了,而广大二级、一级医院的资源却在闲置)吗?诚然,我们要把握世界医学发展的脉搏,但更要考虑中国国情。最新的不一定是最好的,至少不一定适合目前中国大多数患者。换言之,假如上级医院和高水平医生能经常下基层指导,只要治疗方案得当,患者在基层医院同样能够享受到及时有效和相对廉价的治疗。卫生部不是一再强调要把医疗服务的重心向基层医院下沉吗?
      
      不带任何偏见地进行采访
      
      记者了解事实真相必须要借助相关部门、医务界同行、专家对事件的分析。假如采访始终浮在面上,不深入调查,不认真思考,采访伊始就明确地偏袒一方而指责另一方,就很难从纷繁的线索中迅速接近事实真相。

    推荐访问:热点话题 医疗卫生 应如何 报道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