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初中学习 > 正文

    【河洛话与台湾地区的文学】 今天台湾地震有伤亡吗

    时间:2020-08-15 07:21:35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1949年,蒋介石政权败退台湾。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美国第七舰队驶入台湾海峡,强行干涉中国内政;海峡两岸被迫处于长期分离对峙的状态。尽管如此,因为两岸人民同是中华民族,两岸社会都是在中华文化的基础上建构和发展的,一个多世纪来,共同的文化,使得台湾与祖国大陆维系着密不可分的精神纽带。日据以来,台湾新文学的发韧、成长以至成熟的历程,更是始终和祖国新文学有着密切的联系,至今尤然。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世界性的社会革命运动和民族解放运动风起云涌。在祖国五四新文化与新文学运动的思潮影响下,台湾人民反抗日本殖民统治的斗争,也从武装斗争转入以文化斗争为主要澎式的新阶段。上世纪20年代初,以新民会、台湾文化协会的成立和《台湾青年》、《台湾》、《台湾民报》等的创刊为标志,台湾的新文化运动蓬勃展开。《台湾民报》不但发表了一系列台湾知识分子介绍中国新文学的理论主张及创作实况的文章,而且陆续刊载了鲁迅、胡适、冰心、郭沫若……著名新文学作家的作品或译文,作为创作的范本。这样,通过以语文革新、文学叙述革新为宗旨而展开的新旧文学论争,和以赖和为代表的创作实践,台湾新文学确立了在民众中具有广泛影响的主流地位。
      然而,随着殖民政府以“同化”为目的的限制汉文学习与日语的强制推广,以漳泉闽语为主的“台湾话”(河洛话),遭到可能被目语取代的危机;在文字方面也面临了比白话文书写台湾母语更为“言文不一致”的挑战。由于新一代台湾知识分子比较熟悉从古书学来的文言文,对于以北京话为基础的普通化白话文却相对力不从心。因此,在新文学阵营也出现了从普及化立场出发而质疑白话文运动的声音。为了保存汉文化的命脉,一部分台湾文学工作者不得不在这样的困境下,提出以汉文建构台湾话文,从而将台湾人民的生活语付诸书面语的主张。
      1930年,新文协中常委黄石辉表明:为了方便普罗大众阅读及使用,台湾话与文字有合一的必要性;从而主张用台湾话作文、作诗、作小说、作歌谣来“描写台湾的事物”。他认为:“台湾话……和中国全国是有连带关系的……写成文字,他省人是不会不懂的。”
      “台湾话文”的主张立即在台湾文学界引发支持与反对的论争。支持阵营认为,台湾话文为特殊区域,应在台湾现实情况下,建设新的台湾话文,从而“略尽其‘方言的使命’”,“贡献于中国语文的大成”。不过,反对阵营则强调:使用单纯汉文,从普及中国白话文着手来提升基层民众的文化。论争持续到1932年,终因无法获得交集而稍息。之后,随着台湾总督府实行“皇民化”政策、中日战争爆发、官方禁绝汉文等因素,这场“台湾话文”运动也被迫停止。
      上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台独”论述自由化及主张分离主义的政权掌权,“文学台独”也夺取了论述霸权,一部分倾向“台独”的台湾文学论者公然“以今律古”,在有关日据时代台湾新文学运动发展史韵论述中,刻意把当年有关“台湾话文”的论争曲解为“台湾文学在中国文学之外追求‘自主性’的开始”:从而荒谬地“把闽南话说成是独立的和中国话、日本话对等的‘台湾话’,妄图从语言上割断台湾和大陆的血脉。”
      历史说明:中原汉人不同批次地迁入福建所带来的不同时期的中原汉语,与当地原有的语言结合在一起,逐渐形成了在台湾被称为河洛话的闽南方言。

    推荐访问:台湾地区 河洛 文学 河洛话与台湾地区的文学 河洛话 中国台湾地区的方言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