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初中学习 > 正文

    医疗体制改革论文 [国企体制改革中权利义务对等原则]

    时间:2020-08-06 07:52:46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我国国有企业经营管理体制,从计划经济时期的“厂长管理委员会”、“党委领导下的厂长负责制”等,到逐步培育发展的市场经济中,现业已形成了“党委集体领导、厂长行政指挥、职工民主管理”、“厂长(经理)负责制”、“实行厂经理任期目标责任制”等。实事求是地说,权利义务对等原则尚未得到完全的贯彻执行,导致不少国企经营举步为艰。例如:现阶段,有的国企帐面上效益好,却发不了工资;有的国企明明亏损严重,甚至濒临破产,却是工资高、奖金多而且福利待遇高。诸如此类的现象,从根本上讲就是权利义务严重向背。
      江泽民同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中指出;“国有企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要深化国有企业改革,进一步探索公有制特别是国有制的多种有效实现形式,大力推进企业的体制、技术和管理创新。除极少数必须由国家独资经营的企业外,积极推行股份制,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重要的企业由国家控股。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国有大中型企业继续实行规范的公司制改革,完善法人治理结构。推进垄断行业改革,积极引进竞争机制。通过市场和政策引导,发展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公司大企业集团。进一步放开搞活国有中小企业”。笔者在认真领会这一论断精神实质时,深刻地认识到:深化国企体制改革,必须根据权利义务对等原则,培育资本市场多元化,解决分配公正性;搞活人力资源社会化,解决交易客观性;规范经营风险法治化,解决监督制约性。
      马克思说过:“没有无义务的权利,也没有无权利的义务。”权利和义务都不可能孤立地存在和发展。它们的存在和发展都必须以另一方的存在和发展为条件。但是,权利不能被看作是义务,义务也不能被视为权利。具体地讲:超出了权利的范围,就可能构成“越权”或“滥用职权”,属违法行为。而要求义务人作出超出义务范围的行为,同样是法律所禁止的。因此,本文认为,深化国企体制改革,必须根据权利义务对等原则。
      
      一、培育资本市场多元化,解决分配公正性
      
      国有企业,顾名思义就是国家经营的企业。各级政府对自己所属的企业,任命法人代表,来经营管理企业,监督制约举措又不健全,发生偏离企业经营目标时,不仅国家遭受损失无法挽回,而且往往是无法深究,只能不了了之。因此,现阶段,进行的深化国企体制改革,必须根据权利义务对等原则,从培育资本市场多元化着手。市场经济在中国已经搞了二十多年了,但是多元化的资本市场在我国的东部沿海地区才刚刚建立了雏形。现阶段,我们在拍卖国有企业时,除了外国资本敢于堂而皇之地叫板外,国内几乎是无人问津,这不是国人不办企业,不想发财,而是我国的资本市场还没有在真正意义上启动起来,这就给深化国企体制改革设置了障碍,国企退出经营,无人能接盘。即便有人接盘,也是政府行为,不是权利义务对等。而是接盘人只要权利,不要义务的一边倒,这确实有悖于党中央国务院关于真正意义上的深化企业经营管理体制改革的决策。因此,唯有大力推行股份制,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营造资本市场多元化,使国企有进有退,进退有序。国企的资产是国家的、人民的,企业经营者中法人代表,只不过是受国家管理机构的委托,而暂时地处在经营者中法人代表的位子上。凭心而论,理应与职工一样,本是工薪阶层一族,又怎么可能有如此大的经济实力来持大股?或者人为地将企业股份派送给任命式的法人代表,来经营企业等等,这些都有悖于权利义务对等原则。从根本上讲:当今的政府具有国有企业的经营者与监察者的双重身份。所以,现阶段市场经济中,一些国企负责人“不跑市场跑市长”,为本企业争取到了最大的优惠政策,拿到了市场经营通行证,而且自身仕途也是一片灿烂辉煌的艳阳天,即使年老无力从事企业经营工作时,也可以不进人大进政协,捞一个一官半职。有朝一日失去了这张温床,进入市场经济后,像现阶段的市场经济中国企不敌民营等,其根本原因不是人才与技术、资金问题,而是经营管理体制所致,即政府行为在国有企业里随处可见。例如企业法人,从法律上讲本无大小一律平等,但是现实社会生活中则恰恰相反,企业法人确有大小之分。如此这般,国有企业又怎么能够不破产呢?即使破产了,拍卖国有企业交易中也存在分配公正性的问题。因此,权利义务对等原则,是与市场经济发展完善程度相辅相成的,特别是在深化国企体制改革中,应成为衡量国企改革成败的最基本准绳。
      
      二、搞活人力资源社会化,解决交易客观性
      
      我国在计划经济时期,有这样一句顺口溜:“一国营、二集体、不三不四干个体”。即使在当今市场经济中,仍有相当一部分人宁可在国企里混,都不到外边来搏。何以至此呢?就是国企制所致。国企不仅将人的衣食住行生老病死等都包下来,而且劳动力难以流动。致使国企里“一些工作无人干,一些人无工作干”,甚至个别国企里“干的不如看的,看的不如捣乱的”等。核心的问题就是职工不能充分地享受择业的权利,也就不能主动地奉献自己的义务,按劳取酬不能成为现实,所以,这应该成为深化国企改革的重中之重。俗话说:“树挪死,人挪活”。唯有人力资源社会化,合理地流动,形成经营者与择业者双向选择,才能从根本上解决交易客观性。这样劳动力自身价值也会充分地展示于社会,按劳取酬才能成为现实。当前深化国企改革最大的问题,就是国企成立之初以解决就业为宗旨的低工资多就业的冗员。在当今时代的企业经营发展中,人们乐意为慈善事业慷慨捐赠,都不愿意接纳冗员。国企重组也罢、拍卖也好,原有职工妥善安置与就业的问题,即便经过艰难地讨价还价,原有职工在新企业运作之后,十有八九地都未能得到妥善地安置与就业,最终的情况是闹到政府,而影响社会稳定。历史问题责怪前人无济于事,留给后人又是时不我待。我们能够做到的,只能是面对现实,想方设法地增强现阶段社会接纳国企冗员的能力。坚持发展是硬道理,努力扩大社会生产第一、第二、第三这三类产业,使富余人员在这三类产业之间合理地有序流动。鼓励国企职工自谋职业,即分流一批。对没有特长的年老等缺乏生存能力的国企职工,要有最低社会生活保障,即退养一批等。努力扩大社会融入能力,为深化国企改革营造能进能出的人力资源社会环境,不再为国企冗员而一筹莫展。计划经济时,国企的关、停、并、转、设等,都由各级政府一张红头文件说了算。特别是现阶段,劳动是人们谋生的手段,而且按劳取酬与多种形式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尚处在探索阶段,劳动力成为商品没有在真正意义上规范运作,分配公正性显得格外重要。所以,深化国企体制改革,不仅要搞活人力资源社会化,而且要更加注重劳动力按劳取酬分配公正性问题。充分形成经济生活中广泛民主,这样才能真正地做到“亲兄弟,明算账”。
      
      三、经营风险法治化,加强监督制约性
      
      当今的市场经济中,国企相对民营来说,为什么债台高筑,而且是有增无减呢?有国家政策所致,如技改贷,企业负担过重;有经营者能力所限,如不善经营,盲目决策;有经营者利欲恶性膨胀,如贪污受贿等等。归根到底就是“国有”这两个字,欠来欠去,都是欠国家的。而要有效地规避经营风险,就必须根据权利义务对等原则,实施投资主体多元化。实践已经证明,国企由国家机构直接经营和管理,难以避免地会产生严重的主观主义和官僚主义,往往压抑企业的生机和活力。现阶段,各种形式的经济责任制,在国企里实施,往往会形式化,突出的问题是包盈不包亏,权力义务对等原则仍没有落到实处。即使国企经营陷入破产的深渊,也无法破产。即便破产了,也是破国家的,权利义务成为两张皮。客观地讲:面对私有资本,政府是监督者;而面对国有资本,政府成了利益主体,则是被监督者。因此,规范经营风险法治化,解决监督制约性,就国企而言,现阶段的政府集“运动员”与“裁判员”于一身,这就是国企经营管理体制缺乏权利义务对等原则的关键所在。而实施国企产权投资主体多元化,相关投资主体,因权利驱使,义务尽显,立法约束,共同恪守。由过去的松散型,转变为紧密型。所以,现阶段应该敢于向外国资本招手,让国际上同行业名列前茅的、有丰富的国际竞争经验与实力的、有丰富国际化管理经验的等,这些股东来参与国企改革,必将加速我国的国企体制改革的进程;对资产质量一般的国企,通过合理渠道予以重组,引进民营等经营机制,允许个人入股、参股等,强化经营透明度;对那些资产质量差、产业散、盈利水平低、严重亏损的国企,则实施整体转让,予以彻底破产,按照现代企业制度,规范运营,寻求新的突破。
      综上所述,我们要在全社会范围内营造深化国企体制改革良好的社会经济生活环境,必须根据权利义务对等原则,通过盘活国企的资产存量,做好资本运营,着重于新一轮的发展,重点应该放在如何更加大有作为,特别是要加快国企重组优化的步伐,向以新型业态为特征、具有良好发展前景的企业集中。特别是对国企体制改革要积极推行股份制,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要把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的生产力,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作为深化国企体制改革的出发点,妥善处理好资本运营与促进企业发展的关系,深入进行市场研究和企业客观公正评估,按照市场经济规律,科学地确定哪些国企可以完全退出市场;哪些国企需要重点投资,通过资本运营使实物资产变现,来保证重点投资企业的资金需求,使有潜力的企业得到新的发展。总而言之,根据权利义务对等原则,不仅要探索股份逐步向经营者集中的方法与途径,逐步地改变人人持股的状况,坚决实施买断经营,风险自担;而且要确定更加合理的股本结构,使企业经营者始终树立市场意识、竞争意识、诚信意识,实现企业主业的专业化经营;还要通过品牌的经营,依靠技术进步,确立自身企业的主力产业和业态,提升科技水平和经营档次,真正地做到发挥自身优势,以做大、做精、做透主业为主攻目标,闯出市场经济中企业自身的核心专长来。■
      (作者单位:铜陵有色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安庆铜矿)

    推荐访问:对等 国企 体制改革 国企体制改革中权利义务对等原则 权利义务对等原则 合同权利义务对等原则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