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初中学习 > 正文

    2018国家战略有哪些【环渤海:上升为国家战略是必然选择】

    时间:2020-07-20 07:29:04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环渤海”的崛起,已经势不可挡地成为了一个发展命题。这个发轫于上世纪80年代的区域概念,现在已经成了国家战略发展重心      环渤海经济区的整合20年来走走停停,其发展一直延续一个尴尬的不等式:类似于“珠三角”出口加工贸易+重工业和制造业为发展重心+后发优势的高新技术产业+幅员辽阔的能源基地=停滞不前、整体协作不足的区域经济模式。
      另一方面,“行政壁垒高企”的质疑声从未间断,这个区域的地方政府也有意识地展开了城市间的诸多意向性协作,仅从2004年以来就诞生了4份共同倡议和共识,但是事实上,实质性的分工合作仍然缺乏。究其原因,国家发改委国土开发与地区经济研究所副所长肖金成说,环渤海的“京津冀”、山东、辽宁三个板块其实各自归属于三个不同的区域体系,三者协作的内在动力尚欠不足。
      作为国家沿海岸线向北推进的第三个选择,“环渤海”如何“合目的性”的腾飞一直备受瞩目,是成为对“珠三角”和“长三角”发展道路的加量复制版本?还是将在发展模式上独树一帜?何时成熟?
      “这大概需要20年的时间。”肖金成对记者说。
      
      “环渤海的成熟,大概需要20年”
      
      记者:我们知道,“珠三角”和“长三角”的成熟都大约用了10年的时间。眼下,“环渤海经济区”的崛起备受瞩目和期待,这样一个国家未来战略发展区域真正成长为一个成熟的经济区,将经历多长的时间?
      肖金成:我觉得“环渤海”可能需要更长一点的时间,大概需要一倍于“珠三角”、“长三角”的时间,也就是约20年的时间。因为,第一,“环渤海”的范围比较大;第二发展潜力很大,第三重环渤海的一个重要发展产业――重化工业的发展特点也决定需要更长的时间。
      记者:你觉得“环渤海”经济区的崛起路径,是复制“珠三角”和“长三角”的发展模式,还是走出另外一条道路?
      肖金成:我认为,“环渤海”的这条发展道路将会有比较大的不同。
      环渤海突出的优势是资源禀赋比较好,产业基础比较雄厚,土地丰富、腹地辽阔,所以通过国家重点扶持,经济模式的引导性调整之下就会释放出巨大的发展潜力。
      其劣势,相比“珠三角”和“长三角”两个区域,其原有的工业基础属于国有企业比重比较高;此外观念相对比较落后,体制创新比较迟缓,作为一个后发地区,这些方面都是制约因素。
      记者:具体到产业发展方面,环渤海有什么不同?
      肖金成:我觉得未来“环渤海”的产业要更偏“重”一些。现在重化工业仍然是环渤海产业的主体,这说明这个区域在很长时间里要依托能源、原材料的优势,依托于航运的优势,依托于海岸线的优势发展重化工业。当然,发展重化工业不是说不发展高科技产业和一般的制造业,这并不矛盾。相比而言,长三角主要是发展先进的制造业,珠三角主要是轻工业,环渤海以发展重工业为主,这是产业方面产生差异化优势的地方。
      记者:你觉得“环渤海”接下来成长为一个成熟的经济区,它的挑战主要来自哪些方面?
      肖金成:我觉得最大的挑战是环境的制约,也就是环境容量的问题;第二是水资源的限制;第三个就是来自于日、韩的产业竞争。
      
      “选择环渤海是必然,选择天津也是必然”
      
      记者:国务院在最近几年陆续定位天津为“北方经济中心”,滨海新区为“环渤海的经济发展龙头”,你觉得继“珠三角”和“长三角”之后,国家在经济版图上指定下一个最重要的经济发展区时,“环渤海”是一个必然选择吗?
      肖金成:对,这是一个必然的趋势,这是由我们国家“从南向北,然后由东到中,再向西”的梯度转移战略决定的。
      我们处于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要求我们的资源来自于全世界,市场也要面向全世界,作为一个日益成长的经济体,我们必然要寻求更大的市场,我们要把国外的技术,国外的资本吸引过来,在这种情况下沿海地区就有非常大的优势。
      所以最早发展南部沿海的“珠三角”,其次是东部沿海“长三角”,那么再接下来就是“环渤海”。这里海岸线非常之长,反观“长三角”和“珠三角”却都是一面临海。 “环渤海”沿海的城市非常的多,而且这些城市又非常的大,这样一来从国际市场来的原材料,一下就开到渤海湾里面去了,运输成本可以降低,同时因为涉及的腹地又很大,国内的原材料、产品到国外去也很便捷,此外这个地区的陆路交通、空中交通都很发达。
      坐拥如此大的优势,也就不难理解我们国家的“从南向北,然后由东到中,再向西的转移”。首先在沿海梯度转移中,如果“环渤海”没有得到很好的发展,也谈不上“向中部、西部的转移”,因为这个区域本身的优势比中部更明显,所以只有“环渤海”区域发展起来,中部、西部才会相应的发展。
      我们觉得选择“环渤海”的时间可能还是稍晚了一点,如果更早一点选择,“京津冀”和“环渤海地区”会有更大的变化。
      记者:那么在“环渤海”之中,选择天津、选择滨海新区作为龙头也是一个必然吗?
      肖金成:天津也是必然。为什么呢?第一,在“环渤海”,或者说“京津冀”需要有一个产业聚集的亮点。没有这个焦点,要素聚集就没有客观需要;第二,天津确确实实在“环渤海”中各个方面的优势最为突出,交通、港口、铁路、航空,还有产业都有很好的基础,另外在资源方面,石油资源、海洋资源,还有土地资源都非常丰富;此外,天津与华北、西北的广大腹地有着天然的联系,因为那些地方的物流,包括南方一些地方的物流都主要通过天津港,所以滨海新区这个地方从区位上讲,有着天然的优势,比较而言,其他地方都很难和它媲美。
      记者:当下,北京和天津对环渤海的带动和辐射能力并不强,为什么?
      肖金成:我们应该看到,北京、天津这两座中心城市规模非常大,但是带动能力比较弱,主要原因是受到行政体制的约束,并没有把中心城市的辐射能力发挥得很好。
      分工很关键,如果没有功能分工,大家竞争还会很激烈,有了功能分工,竞争就会变成合作,两者就会互补,就会各自发挥优势。北京发挥人才和科技的优势,天津发挥制造业和港口、交通的优势,河北就发挥能源、原材料、深加工、物流的优势,这样各自的优势最终就能够得到充分发挥。
      “长三角”、“珠三角”未来的发展受到制约的原因,正是因为内部发展成本非常高。北京、天津为了降低成本也必须向河北的城市去拓展。
      
      “环渤海要加强合作,形成整体”
      
      记者:你曾说过,“环渤海”只能算作一个“地区”,因为它是由辽宁、山东、“京津冀”三个区域板块构成的,那么这三个板块在未来将如何协作才能形成一个整体?
      肖金成:环渤海的协调发展确实倚仗着三个板块的协作。现在来看,三大板块之间的合作实际上虽然在不断加强,但还是不尽如人意,这是受到国际、国内两种因素的影响。
      原来这三者的产业体系、物流和人流在三个相对独立的区域体系里。比如像山东,山东经济发展比较快,山东半岛城市群主要是依托日、韩市场和产业技术;而像辽东南城市群,主要依靠东北的产业体系,大连跟山东半岛相似,也是主要面向日、韩的产业和市场;而京津冀依托的是华北和西北。这样实际上大家面向的不是一个区域。
      这样,在国际市场非常好的情况下,各个板块对“环渤海”内部的合作就没有很大的需求,但是国际金融危机很可能会给“环渤海”的合作带来新的机遇,也就是国外的市场需求小了,那么大家就要考虑内部的市场,内部的合作,我觉得这一点会让这三个板块的联系和合作得到加强。
      记者:“京津”这两个中心城市带“双核驱动”能捏合“京津冀”、山东、辽宁这三个板块吗?
      肖金成:实际上很难做到。因为一个城市的辐射半径是有限的,这也就是我们之所以说未来的发展形态在于“城市群”的原因所在,“城市群”的发展避免了一个城市辐射半径的限制,采取多个城市共同辐射一个区域,这样区域范围就变得更大。
      我们看“环渤海”有三个城市群,“京津冀城市群”、“辽中南城市群”、“山东半岛城市群”,这三大城市群,每一个城市群里面多个城市共同辐射带动这个区域,最后“环渤海”的协作就体现在三个城市群之间的协作。(张庆源)
      (本组文章摘自2008年12月30日《21世纪经济报道》,作者均为该报记者。标题有改动)

    推荐访问:升为 环渤海 战略 环渤海:上升为国家战略是必然选择 上升为国家战略 北部湾上升为国家战略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