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初中学习 > 正文

    屈原的政治思想是什么 [屈原的艺术成就及政治思想简析]

    时间:2020-07-09 07:19:16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摘要】作为一位诗人,屈原以其优美浪漫的楚辞而闻名后世;作为一名臣子,屈原以其坚贞不屈的品性博得尊重;作为一个人,屈原以其形象的复杂性而引起后世的论辩。在本文中,主要从屈原的文学成就和政治思想两方面对屈原形象进行解读,以探讨屈原人格与社会发展的关系。
      【关键词】屈原;艺术成就;政治思想
      【中图分类号】I206.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4309(2011)02-0078-1.5
      
      高尔基说,真正的诗永远是心灵的诗,永远是心灵的歌。屈原的诗塑造了“一个在漫漫长路上求索的诗人形象,反映了诗人不同时期的生活面貌。屈原怀着他诗歌所表现的强烈的爱国激情和那连绵不绝永不衰减的探索精神度过了整个一生,其中主要的是―他是自己祖国的诗人,是自己人民自己时代的诗人。”他的作品充分反映了他的坎坷命运,表达了他炽烈的爱国情怀。在给予我们美学上的享受的同时,也给了我们政治思想上的启发,为后世提供了宝贵财富。
      一、艺术成就――楚辞体的创新
      司马迁在《史记》中这样写道:“国风好色而不淫,小雅怨诽而不乱。若离骚者,可谓兼之矣。”“其文约,其辞微,其志�,其行廉,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举类迩而见义远。”
      屈原在艺术上进行了巨大的创造,他把丰富深刻的思想内容,通过完美、精炼和光彩夺目的艺术形式表现出来,和以前的《诗经》相比,在艺术上是达到了一个新的、更高的境界。他的作品是丰富多彩的,他的每一篇或每一组辞赋都具有独特的风格,绝对没有雷同和重复的现象。这在我国文学史上是少见的。
      比兴手法的运用和发展。屈原在作品中以自然之物比喻人之性情。以美丽芳香的事物比喻公正廉洁勤劳崇高的品德,而以恶臭的东西比喻卑鄙自私贪婪奸佞的习性。王逸认为,“离骚之文,依诗取兴,引类譬喻。故善鸟香草,以配忠贞;恶禽臭物,以比奸佞;灵修美人,以媲于君;宓妃佚女,以譬贤臣;虬龙鸾凤,以�君子;飘风云霓,以为小人。”虽然这种说法并不完全正确,但是却揭示了屈原对比兴手法的运用和超越。刘勰也认为此乃“比兴之义也”。
      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的比兴,主要是对客观事物直觉联想的一种类比,主要是写景,并没有幻想和虚构。而屈原的诗歌则以其奇特的想象和大胆的夸张虚构而闻名。例如,对草木的描写上,《诗经》大多用本义,多为写景,有的兼有营造氛围之用,而《离骚》中则多用象征义。例如,在诗经中,“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通过写景烘托伤感的氛围,展现人物内心的悲凉。屈原则直接以树木花草来展现自己高尚的品格和高雅的志趣。“朝搴�之木兰兮,夕揽洲之宿莽”“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用香草花儿象征美好的情操,用奔波攀援表现自己努力完善自己,婉转地表达了自己的美好愿望。
      语言形式的创新。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在语言形式上基本上是四言体,而屈原的作品则在此基础上形成为一种长短不齐的骚体。这种多变的新诗歌形式,是屈原在我国文学史上的创新。据史料记载,屈原以前楚地的民歌在句法上都参差不齐,并且有兮字出现,由此可见,屈原在形式上受到了楚地民歌的影响,带有鲜明的地方特色。
      创作方法的创新。《九歌》本是楚国当时流行的一组巫歌,屈原以此为基础创作了自己的《九歌》,这对后世的文学创作方法提供了借鉴。例如,刘禹锡曾效法屈原改编原始《九歌》的模式对民间《竹枝》进行了改良。在《竹枝词九首》序中,他提到:“昔屈原居沅湘间,其民迎神,词多鄙陋,乃为作《九歌》,到于今荆楚鼓舞之,故余亦作《竹枝词》九篇,俾善歌者�之,附于末,后之聆巴�,知变风之自焉。”
      二、政治思想――美政理想的坚持
      “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谗谄之蔽明也,邪曲之害公也,方正之不容也。”怀王十一年为纵约长、曾率五国士兵攻秦。十六年贪图秦地而绝齐,后来悔悟被张仪所欺骗,在十七年又两次攻秦。在不断失利后,十八年又在张仪的愚弄下,叛纵亲而和秦。此后,二十年又联齐,二十五年又与秦结黄棘之盟,怀王完全投到秦国的怀抱中了。
      顷襄王二年,屈原被迁逐,后于汨罗江自沉。但他的美政理想却流芳百世。
      在屈原的时代,爱国与忠君是统一的。屈原坚持自己的政治理想,对楚国贵族进行了批判,寄希望于贤人志士明辨是非,但楚君昏庸,听信谗言而黜屈原。屈原的政治才能无法施展,只能眼看着国家衰败。《左传・襄公》二十六年记载:“今楚躲淫刑,其大夫逃死于四方,而为之谋主以害楚国。”当时,楚国有很多像屈原一样心怀天下却受排挤的爱国志士远走他国,甚至帮助其他国家对付楚国,以减轻人民的痛苦。尽管他在政治上受排挤,甚至受到生命的威胁,但是,他却誓死不离开楚国。“屈平既疏,不复在位,使于齐,顾反,谏怀王曰……”由此可见,即使屈原被疏远了,但是楚国还是派遣他去齐国出使,而屈原也始终关心国家大事,不计较个人得失,忠于君主,忠于国家。
      《离骚》结尾说:“既莫足与为美政兮,吾将从彭咸之所居。”聂石樵先生认为,屈原的美政思想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对大一统国家的憧憬,对天下一统的追求;民本主义思想,这是他美政思想的核心;法治观念等。
      我认为,屈原对天下一统的渴望是对战国纷乱局势的一种预测,而当时作为三个大国之一的楚国有实力统一天下。他所尊崇的明君贤相治世也体现了他渴望政治清明的愿望。
      正因为在流放途中看到了人民的疾苦,他才更能够深入地看到楚国统治的缺陷所在。贵族统治阻断了平民争取政治地位的道路,也因此造成了贪官当道,庸才霸权,屈原举贤任能的想法有利于美政的实现,但是却阻碍了贵族的既得利益,因而造成了贵族的反对。
      屈原所推崇的法治,“循绳墨”,也是符合时代发展趋势的。试想如果楚王重用屈原,楚国当时实现了全国的大一统的话,那么是不是会出现一个楚律呢?
      屈原作品中引用了大量神话故事,文字华美绮丽,极具浪漫主义色彩。在楚国,巫术占据着很高的地位。当战争出现时,楚王不是积极应战,而是沉白马以祭河神,掌管三闾事宜的屈原履行其职责而作《九歌》。但是,屈原本身是对鬼神持怀疑态度的。最著名的便是《天问》,根据历史事件以及逻辑推理对“天”发出了一系列的责难。他主张的是发挥人的主动性,积极应对现实中的新问题,通过改革适应新状况。而这些都与贵族们所推崇的无数思想、因循守旧思想相违背。
      在文学上,他开创了浪漫主义的先河,在政治上,他展现了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精神。虽然在仕途上不得志,但是,他的精神却可“与日月争光”。
      或许,屈原应该像渔父所说的那样,“众人皆醉,圣人不凝滞於物,而能与世推移。世人皆浊,何不�其泥而扬其波?众人皆醉,何不�其糟而�其酾?何故深思高举,自令放为?”,但是,倘若变通了,他,还是令我们尊敬的爱国屈原嘛?他会是一个城府颇深的阴谋家,一个附和昏君无所作为的政客,一个背信弃义的小人……
      时代造就了屈原的悲剧,耿直的屈原却为我们留下了一个爱国的时代。
      
      【参考文献】
      [1]聂石樵.屈原论稿[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35-36,78,96,126.
      [2]游国恩著,游宝谅编.游国恩楚辞论著集第四卷[M].北京:中华书局.2008:3,16,29.
      [3]李青.唐宋词与楚辞[D].苏州:苏州大学,2006.
      [4]殷光熹.屈原的爱国思想、人格精神和悲剧结局[J].中国文化研究,2007,(3).
      [5]高华平.屈原"美政"思想与楚国的诸子学[J].江汉论坛,2010,(2).
      [6]王蜂霞.《九章》中的屈原形象[D].山东:山东师范大学,2009.
      【收稿日期】2011年1月12日
      【作者简介】董立娜:女,东北师范大学文学院汉语言文学系2008级。

    推荐访问:屈原 政治思想 成就 屈原的艺术成就及政治思想简析 屈原的艺术成就 屈原诗歌的艺术成就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