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初中学习 > 正文

    多维视角下的文化建设_多维视角

    时间:2020-04-01 10:11:06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改革开放30多年以来,中国的经济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也在发展的过程中,由于片面强调经济增速,而忽视了文化的进步。经济与文化发展不均衡的后果越来越凸显,道德滑坡、信任危机、腐败泛滥,正在侵蚀中国的深层文化肌理,中华文化正遭受严重危机。   中共中央十七届六中全会,重提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文化繁荣的命题,并前所未有的提出把文化产业发展成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背后深意不言自明。对恢复和发展文化事业,可以从许多角度来谈,本刊从文化与经济、文化与教育及文化与传播的角度采访了三位学者,希望能窥得文化发展真谛之一斑。      文化与经济:文化产业并不等于文化      单世联(著名文化学者、上海交通大学教授)   文化的发展和经济的进步相互关联,一方面,经济体制的性质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文化的发展方向,文化的发展需要经济基础作为支撑,另一方面,文化环境可以影响经济,文化本身也可以成为资本,发展为经济产业。大到国家、民族,小到个人,文化资本越雄厚,其政治资本、社会资本也就会越强。但是,文化的发展和经济的进步并不永远都是同步的,经济发展有两种基本模式,一种是以人为目的的发展,一种是以人为代价的发展,前者会带来文化的繁荣,带来高质量的公民生活,而后者则会带来文化的破坏甚或毁灭,任何国家都要在这两种模式中去选择。   中国发展到今天,取得了巨大经济成就,但却也付出了惨痛的人的代价,这种代价不仅影响到文化,还涉及到每个人生活和生命的权利。比如食品安全、财产安全,都不仅是文化问题,更是生存问题。公民基本权利没有得到及时有效的保护,生命受到威胁,正常生活遭到破坏,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当然不可能有好的文化来配合经济发展。那么为什么会产生今天的局面?   在改革开放之前,中国的文化受到了“文革”巨大的破坏,本来在改革初期就应该潜心去恢复和发展,但由于我们片面地把“发展”理解为“经济增长”,把全部精力放到了经济上面,结果文化被耽误下来。可以说,我们的经济发展,一开始就是在文话贫瘠、文化残缺的背景下开始的,在这种情况下,经济发展没有有力的文化支持,没有文化、思想、精神去架构、配合和规范。马克思・韦伯曾提出,“经济是发展的火车头,文化是发展的轨道”。现在中国经济面临改革、调整、升级的诸多问题,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没有文化的引领和规范。   现在我们的经济发展了,很多人开始财大气粗、洋洋得意、张狂自满,在这种心态下,更容易忽视文化和精神上存在的各种问题。我们一定要清醒的认识到,文化和经济虽然相互关联,但绝不是一回事,有钱不等于有文化。文化是对人的自我规范和提高,不是经济发展起来了,文化就自然会发展。现在提出要大力发展文化产业,甚至要把文化产业发展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好像有了产业就有了文化,这完全是一种误解,文化产业只是文化的经济属性,而它的精神品质和价值理想不是靠造几个文化创意产业园就可以建立起来的。文化可以教育我们的人性、丰富我们的精神、凝聚我们的情感,文化问题绝不是简单的经济问题。文化是工具,但更是价值;创意是产业,但更是生活。   文化和文化产业不是一回事,文化产业只是文化的一部分。而且,我们不能把文化生产当作一般生产,以经济利益为文化产业的唯一评价标准,而应该为文化产品注入我们的文化理想和文化品格。要把中国建成一个“文化强国”,任重而道远,但有几个基本的事情必须做到:一,要进一步地推动社会公正,缩小贫富差距,保障人们的基本生活,没有社会公正,就不可能有好的文化氛围,也就不可能形成健全的文化。二、要为文化发展提供自由的创造环境,落实宪法规定的公民文化权利,没有表达的自由,就不会有文化的繁荣,一个奴隶是不可能创造文化的。三,要建立严格的文化规范,提高文化生产的质量,尊重文化和文化产权。      文化与教育:莫为讨好现在而得罪将来      谢泳(厦门大学人文学院教授)   文化和教育的关系说复杂也复杂,说简单也简单,就是文化素质或者说文化修养是由教育的品质决定的,有好的教育才能有好的文化修养。中国现在的关键问题是教育先出问题,所以在这个前提下判断文化素质和文化修养,我们要非常警觉,在教育出了大问题的情况下,我们的文化不可能没有问题。我认为现在急需改革教育,要让教育回归到真正的教育,要努力培养有独立思考能力的人,而不是培养听话的人,我们现在的教育品质基本是一种奴才式的教育,而胡适早就说过,一个自由民主的国家不是一群奴才可以建立起来的。   中国教育最大的责任就是过于功利,不论是非,而只讲利益,只讲对某个主义或某个具体政治团体利益的维护,而不是从国家和民族大义出发,立足长远的未来,培养公民自觉的独立人格和民族自尊心。好大喜功,小有成绩就大喜过望,无端自负,只见别人的短处而不看别人的长处,一种狭隘的民族主义在滋长。我们现在需要回复一种谦虚和从容的心态,教育在这方面应当承担更重要的责任。   中国教育改革的根本出路在于教育独立,我们现在必须自觉意识到教育独立是现代教育的核心内容,所谓教育独立就是教育本身有自己的规律,有所有教育共同的物质。具体说,就是教育不能成为垄断事业,不能成为培养工具的衙门,而是提升民族素质的文化机关。私立大学必须和国立大学具有平等地位,教育的好坏不是教育部说了算,而最终是历史和社会的承认。   欲使大学成为独立思考的精神家园,必须把思想自由和学术自由落在实处,要让教授和学生成为大学的主体,大力提倡教授自治、学生自治,要让学术力量成为大学中最重要的力量,让思想自由成为教育机关中最起码的思维习惯。   今天,执政者再次提出“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和“建立文化强国”的口号,但如果这些口号没有具体的内容作支撑,很可能又会成为空话。中国教育发展的良机,我以为还没有到来,因为我们现在还不可能把一些具体的文明准则付诸实践,我们总是把简单的事情办复杂。而且教育机关没有改革的热情和冲动,维持现状是目前教育机关普遍的心态。我对教育机关的建议是:要对中华民族的未来负责,不能为了讨好现在而得罪将来。      文化与传播:   文化的活力源泉在民间      李幸(华南理工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   今天,互联网时代的文化传播,与过去有很大的不同。这种不同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自媒体时代的到来,每个人都是文化和信息的传播者,特别是微博普及之后,这种现象更加明显。虽然其中也有很多问题,但总体而言,它是有利于文化传播的。二是传统的文化传播以文字为主,但今天已经进入读图时代,大量的图片、视频充斥网络,人们可以方便的上传、下载。过去传统媒体垄断的时代已经结束,今天的文化建设必须立足于这两点,包括传统媒体的生存和发展也必须建立在此基础之上。   互联网的传播有很多好处,但是它同样有两个弊端,一个是信息的碎片化,一个是图片的直接性,这两者导致人们阅读长文章和读书的时间减少,思考流于表层。但我认为,这是因为现在微博等互联网工具刚刚产生,大家还处在新鲜期,新鲜期过了以后,更多有深度的文字传播又会重新跟上来。可能有人对碎片化的传播、图片的传播有些担忧,认为这是文化在堕落,但我认为不必悲观,因为文化传播的起源就是碎片和图像。中华文明是从《论语》开始的,《论语》就是最好的微博体,言简意赅,却流传千古;同时人类文化传播最先是使用图像,然后才有了象形文字。所以,今天的现象只不过是通过一些现代化手段回归到人类初始的状态。其实,图像也有文字所达不到的功能,文字和图像各有所长,都是人类发明出来用来传播思想和感情的工具,没有高低优劣之分。从效果来看,图像诉诸于感情效果还特别好。   现在很多人怀念民国时代,认为那个时代文化繁荣、群星灿烂,而对当下的文化现状持否定态度,这有一定道理,但是我们要注意到,民国是一个精英文化时代,只有少数人能够读书,能够识字,能够看报。今天,文化从少数人扩展到多数人,变成一个大众共享的事物,这是一个巨大的进步。在这个转变的过程中,容易为大众接受的一些文化传播手段――如碎片化的信息、视音频――自然会比较流行,这些传播手段蕴藏着娱乐性、消遣性、休闲性,它把原来高深莫测的文化变得不那么道貌岸然了,而是普及化、娱乐化,使文化成为日常的消费品,这是一个好现象。大众文化是一种必然的东西,这种状态下的大师正在产生,但还需要一段时间,我们大可不必为此忧虑。真正的大师就要用大众传播工具,把过去的文化经典进行解构,再传播给大众,将文化普及。   当下中国的文化传播还有很多人为阻碍,有各种有形无形的“墙”,这就需要政府有一个更开明的心态,注重与世界先进地方的文化交流学习,如果不能做到这一点,我们的文化建设只能限于自身的国境。思想自由对于创造是非常重要的,意识形态控制太紧,就会影响文化的建设。我们可以允许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存在,同样也应该允许各种不同的文化观存在,文化靠政府抓,是抓不好的。我们今天流传下来的文化经典,绝大部分都是民间的,只有极少是官方的,从先秦诸子百家,到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皆然。我们中国的历史证明,文化来自于民间,民间的创造力决定一切。只有那些民间没有力量去做的,比如典籍整理工作,政府做了才能留下来,例如《永乐大典》、《康熙词典》。政府的创造力远不如民间,所以政府能做的,只是创造条件,让民间自行发展。   

    推荐访问:多维 文化建设 视角 多维视角下的文化建设 多维视角 多维视角下的党内政治文化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