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初中学习 > 正文

    本科生导师制_浅谈医学本科生导师制的实施

    时间:2020-03-17 07:40:18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摘要】导师制是中国高等教育国际化健康发展的大势所趋。本文阐述了医学本科生导师制的实施目的、方法及作用,总结了本院医学本科导师制取得的一些效果。   【关键词】医学本科生 导师制 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R-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5-0515(2011)1-259-02
      1 引言
      导师制是一种教育制度,与学分制、班建制同为三大教育模式。导师制由来已久,早在十九世纪,牛津大学就实行了导师制,其最大特点是师生关系密切。导师不仅要指导他们的学习,还要指导他们的生活。近年来,国内各高校都在探索研究生教育以外的高等教育也能建立一种新型的教育教学制度――导师制,以更好地贯彻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现代教育理念,更好地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和人才培养目标的转变。这种制度要求在教师和学生之间建立一种“导学”关系,针对学生的个性差异,因材施教,指导学生的思想、学习与生活[1]。
      导师制从制度上规定教师具有育人的责任,使教师在从事教学科研以外,将对学生进行学习、科研、思想、心理等方面的教育和指导作为其工作的另一部分。要求全体教师关注学生从入学至毕业整个教育过程和学生的学习、工作、生活等各个教育环节,对学生的教育要有整体性和一贯性的观念,自始至终和任何环节都不放松对学生的教育和指导[2]。
      医学生是特殊群体,特别是医学生必须有临床实习阶段,而临床实习是培养医学专业人才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是让学生将理论知识和临床实践相结合的过程,医学导师制有益于抓好毕业临床实习教学工作,提高学生的临床操作能力,提高临床教学质量从而达到教学目的。
      2 医学导师制的实施目的
      2.1 帮助学生解决学生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帮助学生顺利完成从学生到医生的转换,明确学习目的、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尽快适应临床环境,指导学生制定切实可行的“个人临床实行计划”。
      2.2 拓宽学生的专业知识,提高学生自我学习和实践能力。导师制互动教学,共同发展达成共享、共识、共进目的,提高医学本科生的技能操作水平。导师结合学生学习的基本情况、特点与特长,对学生学习各个环节进行指导,指导学生正确进入临床。
      2.3 提高学生的个人综合素质,帮助学生解决各种心理问题。有利于学生的发展,帮助学生正确的处理学习、工作、考研、就业心理之间的关系,有效的安排学习时间。处理好师生关系、医护关系、医患关系等各种复杂的人际关系。导师与学生在长期交往中建立相互信任的关系,通过以身作则的行为示范以及及时、有效的交流、引导,使学生接受制度化、规范化的医疗工作,严格执行医疗管理制度,防范医疗差错和医疗事故的发生,增强自我管理意识从而适应实习工作融入临床实习生活,找准自身定位。帮助学生保持积极、健康的心态,形成良好的个人素质[3]。
      2.4 构建新型的学与教的关系。因材施教的教学培养模式,使因材施教的原则得到充分的发挥,提高教学质量,激发学生临床学习兴趣,兴趣教学是学生学好临床学科的关键,确保了教学质量,使学生拥有收获感,充分体现了教学价值。
      3 实施方法:
      3.1 导师的确定
      每名学生由一名具备相应资质的临床教师担任导师,导师可以为副高以上主任医师或高资专科住院医师,导师聘任采用本人自荐与教学单位聘任相结合的办法,任期两年。
      3.2 导师的职责
      应根据学校要求和学生特点,制定导师工作计划,每周必须与学生交流1~2次,了解情况具体指导。熟悉本专业的培养计划及我校教学管理的有关情况制度,结合学生学习的基本情况、特点和特长,指导学生科学合理的选择专业方向及考研指导等。帮助学生制定学习计划,引导学生端正学习态度,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提高学生主动获取 、掌握技能的能力,为在学习过程中和不同学习阶段提供咨询和指导。坚持教书育人,在对学生进行临床指导的同时,注意对学生品德和思想的教育,使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4]。
      负责大学生创新学分的考核、记录,并填写导师工作手册。
      4 导师制的作用
      4.1 是引导学生转型。对学生加强从学校到临床阶段过渡的学习方法及心理调适的指导,帮助学生培养专业兴趣,帮助学生了解学科及专业情况。对学生专业学习提出明确要求;详细介绍研究方向,并根据培养方案,结合学生具体情况,制定培养计划,根据学生的自身特长和志趣,指导学生制定个性化发展方案。
      4.2 是辅导学业。对学生加强实践能力培养和撰写文献综述、翻译外文资料、完成课题研究论文等科研素质训练。为学生讲授专业课程或开设反映当前本学科发展前沿的专题讲座。对学生报考研究生、毕业设计(论文)、就业发展等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
      4.3 是指导科研。导师加强对学生教学实验、社会实践和科学研究的指导,注重培养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吸收学生参与自己主持课题的研究工作,积极为学生开展科学研究、发表科研成果创造条件。
      4.4 拓展学生的视野。导师通过对本专业领域的了解,为学生提供专业前沿书籍、文献、科研动态等,提高学生主动学习能力,培养学生临床思维,充分发挥自身的潜力,为未来发展奠定基础。
      4.5 教学相长。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导师处处严格要求自己,同时能够以学生为镜子,及时发现自身存在的缺陷,将临床教学工作中普遍存在的不良习气杜绝在临床教学工作中,真正体现教学相长。
      5 实施后的效果
      5.1 加快学生适应临床实习生活的速度。由于在学校阶段的学生大多数处于“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状态,进入临床阶段,在学习方法、人际交往等方面都存在很大的疑惑,好像失去了前进的方向。特别是针对现在的大学生已进入独生子女阶段,自理能力较差、心理承受能力差等问题日益凸显的现状,导师通过与学生之间的沟通和了解,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使学生更快的适应临床实习生活。
      5.2 学生的临床思维和操作技能有了很大的提高。导师系统的、全面的评估学生的整体素质、理论水平以及学生的观察力、理解力、责任心及沟通能力;能够更及时的发现学生在临床中存在的不足,及时提出实习效果反馈、整改意见,督促学生改正,提高了学生的临床操作技能。
      5.3 学生的思想教育有了进一步提高。通过经常沟通与交流,导师成为学生的朋友,及时排解学生心理矛盾和烦恼,将学生的消极心理及时疏导消除,把学生的精力转移到学习上来。
      5.4 充分调动了学生的专业学习积极性。导师组织所指导的学生成立了讨论小组,针对实习中遇到的问题进行课外讨论与交流,使每个学生都有表现自己的机会,同时发掘了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使学习更有积极性。 6 结语
      医学本科生导师制注重学生个体的综合素质与技能的培养和提高,真正实现了教书育人、教学相长的教学理念,是人才培养模式的一种创新,也是新时期学生工作有效实施的强大保证。而本科生导师制在取得了一定成效的同时,在实施过程中也不可避免地出现一些问题[5]。如何解决这些问题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进一步完善本科生导师制,使其真正落到实处,还需要我们更加任重道远的不断尝试与革新。
      
      参考文献
      [1]齐皓. 美术专业本科导师制的探索和思考[J].职教探索2010.11(2).
      [2]李双喜,佟矿.基于医学八年制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导师制探索[J].中国医药指南2011.9(24).
      [3]刘桂芬,覃丽燕. 本科生导师制――大学生科研创新能力培养模式的有效探索[J].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2006.28(6).
      [4]董盛,董正华,秦东,汪丽,王小莉,王丽宁,史莹玲. 中医临床专业实行本科导师制探析[J].光明中医,2009年24卷 第04期.
      [5]姚青. 高校本科生导师制实施现状研究[J]. 网络财富, 2009, (07) .

    推荐访问:浅谈 本科生 实施 浅谈医学本科生导师制的实施 本科生导师制实施方案 什么是本科生导师制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