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初中学习 > 正文

    【创设低年级学生,体育技能学习的“四境”】

    时间:2019-05-08 03:25:35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小学低年级的学生正处在生长发育的重要阶段,也是塑造健全人格的重要时期。他们的自制力和理解力相对较差,情绪的变化较大,但是对事物充满了好奇心和丰富的想象力。因此,在低年级体育技能教学中,我们应针对孩子求新、求异、求变的心理,努力为孩子们创设“四境”,鼓励他们积极参与活动,学会一些简单的身体基本活动和生活中所需要的实用性技能,从而培养学生正确的身体姿势,为今后学习各种体育运动的技术和技能打下一定的基础。
      一、巧设“导”境——让学生乐学
      低年级的学生很容易兴奋,但是有意注意的时间比较短,因此,可以创设一种有效的教学情境和氛围,采用多种形式导入课的主题和主要内容的教学,引发学生的运动情趣,让学生尽快地进入学习状态。
      1.形象生动的语言导入——导入语是一场戏的开场白,能起到先声夺人、引人入胜的效果。特别是对低年级的学生,教师可结合课的内容,用巧设问题情境、讲故事、猜谜语等形式,引起学生的注意,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兴趣。如在一年级“前滚翻成坐撑”第一课时的教学中,教师先用语言创设了一个故事情境:“孩子们,冬天来了,小动物们都忙着准备粮食过冬,今天我们要来帮助小刺猬搬运一些过冬的小果子。知道小刺猬是怎样搬运果子的吗?”孩子们一听,立刻精神抖擞,七嘴八舌,个别兴奋的孩子甚至已经开始在地上打滚了。于是,教师因势利导:“要帮小刺猬,首先我们得学会他们的本领,让我们一起来学学小刺猬的本领——前滚翻,好吗?”这种故事提问式的导入语设计,成功地激发起了孩子们的学习热情,使孩子立刻就对即将学习的本领和技能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跃跃欲试。
      2.变化多样的器材设置导入——整洁舒适的场地、变化多样的图形、摆放自如的器材,均能使学生感到新鲜、兴奋,从而使学生感受到学习动作技能是一件非常快乐的事情。如在“各种方式的走”这一动作的学习中,教师利用学生上课坐的小凳子做器材,通过语言的提示与引导,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和主体作用,利用凳子的不同摆放方法,摆成了独木桥(将凳子连续拼成一排),学习在窄道上行走的本领;摆成了小树林(将凳子间隔一定的距离摆放成一排),学习在障碍物中穿梭行走;提起小凳子,学习负重走;两人一组抬起小凳子,学习与同伴一起的合作走等等这种利用器材、场地的巧妙变化,将技能动作的学习层层导入,让学生在“魔术”般的情境中,不知不觉、轻轻松松地学习了本领,掌握了动作与技能。
      3.活泼有趣的准备游戏导入——游戏是低年级孩子的最爱,而生动活泼、形式多样、紧扣“题意”的准备性游戏,往往会让学生产生一种新鲜感,也会让学生对接下来的动作技能的学习充满了期待。如在重点学习“前滚翻低头团身”动作时,教师在准备活动部分安排了一个“狐狸与刺猬”的游戏。刺猬为了不被狐狸抓到,可以用“低头、团身、抱膝”的方式作自我保护,并等待同伴的救护。孩子们在玩游戏的过程中,不仅轻松地掌握与明白了什么是“低头、团身、抱膝”,也为接下来学习前滚翻做好了重点动作的铺垫,并让学生明白了这样的动作还可以用来自我保护,真可谓教师教得自然、顺畅,学生学得轻松、明白。
      二、预设“探”境——让学生善学
      低年级的学生好提问,凡事多爱问一个为什么。所以,在低年级的教学中,“被问”是经常的、频繁的。特别是在学生学习新的动作技能时,看到别的孩子动作做得比自己好时,总爱问:老师,为什么我总是扔不远?为什么我老是翻不过去?为什么……这种迫切地想学又学不会的心情溢于言表。作为老师,首先应该肯定孩子的善问,同时,还要预设问题,启发学生用心思考,善于学习。如在二年级的“障碍跑”教学中,为了让学生学会用跑过、跳过、跨过、钻过、绕过等方法过障碍,教师要求学生用1个钻圈架、3块小垫子做器材,小组合作设置障碍,并尝试练习。通过练习学生就发现了问题:“老师,为什么有的同学过障碍很快,而且不犯规,而我们组过障碍很慢,而且还经常犯规?”发现了问题,说明学生在思考,只是苦于找不到答案。于是,教师让小组与小组之间交换场地进行练习,并留心观察跑得特别快、特别好的小组的同学。经过相互学习与观摩讨论,学生又像发现了“新大陆”似的告诉我:“老师,我发现,应该先放钻圈架,然后再爬,会快一点。”于是,在教师的提示与这位学生的新发现中,每组同学一起动手,将障碍物重新设置,并总结出用“钻过——爬过——跳(跨)过——绕过”的顺序进行练习,是最合理也是最节省时间的。然而,同样的障碍设置,在比赛中还是出现了明显的差异,有的小组在钻圈时经常出现器材移动位置的现象。于是,教师用语言启发学生:想一想,钻圈时,怎样的姿势最安全又节省时间?于是学生又通过不同的方法对比尝试练习发现:高个子学生采用侧身低姿“横爬”的方法要比正面从头到脚依次钻过的方法更便捷。于是,同学们纷纷效仿,练得不亦乐乎。“学习并体会过障碍的不同方法”的技能目标,就在学生发现问题、探求方法、解决问题、学会方法的过程中达成了。
      三、创设“话(画)”境——让学生会学
      平常的课堂中,经常会出现这样的现象:教师说出一个动作术语或名称,学生往往会很茫然地看着老师,并一再表示这个动作没有学过。然而当教师做出这个动作的示范时,学生就会恍然大悟:哦!原来是这样的啊!因此,在技能教学中,除了要教会学生掌握技能动作以外,还要试着让学生知道动作的术语与相关的一些知识要求。那么对于一二年级的孩子来说,怎样让他们开心地记住这些动作的名称与方法呢?我觉得可以利用下雨天室内课的时间来完成这个“温故而知新”的任务,可以通过“我说你做”的游戏来进行。即教师用形象的语言或儿歌、口诀来描述一个动作的方法或姿势,学生做出相应的动作,如教师说:“小青蛙,呱呱呱,两腿一蹬跳起来,轻轻落在荷叶上。” 学生立即做出“立定跳远”的动作。也可以通过“我做你说”的游戏来进行,即教师做一个动作,让学生来说出这个动作的名称,甚至是动作的要求与方法。这两个游戏可以采用知识抢答赛的方法来进行,还可以开展组与组之间的积分对抗赛,并请学生代表来当评委,教师做到不扼杀“抢说”的,不指责“误说”的,不放弃“不说”的。这种类似于电视里抢答赛的互动学习方式,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技能的积极性,学生们人人参与、敢说敢做、会做能说。往往是老师一做出动作,学生就立刻在大脑中搜索这个动作的名称和方法,而且这种现象还会迁移到平常的学习中。每每学一个新的动作或技能,学生就会条件反射似的问我:“老师,这个动作叫什么?你能再说一遍吗?”   此外,还可以通过“画一画”的游戏来进行。低年级的孩子爱动手,所以可以利用室内课的时间让学生将学过的动作画在纸上,让孩子展开想象的翅膀,将他们心目中的体育课描绘在图画上。虽然孩子们画面上的体育课还不是很生动,布局也不够饱满,甚至写出来的动作术语还夹杂着拼音和洋文,偶尔还有几个错别字,但是这种“画境”的创设,对于学生学习体育技能无疑是有效的。如今,只要教师说出一个动作的名称,学生们顿时眉飞色舞,乐不可支地做出各种相应的动作,并声情并茂、连做带比划、用低年级孩子特有的神情告诉你:老师,我已经学会了。
      四、营造“赞”境——让学生想学
      爱听表扬,喜欢得到老师的称赞,这是低年级孩子的一个共性,也是他们充满童真的表现。因此,在技能学习中,教师看到学生的进步与努力时,要毫不吝啬地竖起自己的大拇指,并且真诚地、适度地给予评价:“你真是个爱动脑筋的孩子,这么快就学会了动作!”“你的动作真有创意!老师也想来学一学!”这些肯定的语言、鼓励的手势、赞美的表情,可以极大地增强孩子对教师的亲近感与信任感,也增强了学生学习动作技能的信心。即使孩子在学习技能的过程中出现了畏难情绪或动作找不着“北”的情况,作为教师,也不要批评、讽刺学生,而要用幽默、风趣的语言来“喻”出孩子动作的错误,“赞”出孩子的“创意”,让学生放下包袱、放开手脚,将学习动作技能变成一种乐趣,变“要我学”为“我也想学”。如二年级学生在学习“双脚连续跳过低障碍物”的动作时,教师创设了一个小青蛙连续跳荷叶的情境。针对个别学生在跳跃中出现的“落地重,没有屈膝缓冲”的错误动作,教师马上评价:“孩子们,你们的胆子可真大,居然把大象伯伯也请来跳荷叶了。要当心,别掉进池塘里哦!”一个“大象伯伯”的比喻,立刻让孩子们哈哈大笑起来,在笑声中,学生明白了要“轻巧落地、屈膝缓冲”的道理。又如,针对学生在连续跳跃中双脚没有同时落地的偷懒现象,教师用幽默的语言“赞叹”道:“孩子们,我们青蛙部队的吸引力可真大,居然招了许多‘小马儿’来参加比赛。”并做出刚才孩子们的一蹦一跳的动作。于是,那些“小马儿”立刻警觉起来,两只“蹄子”也不敢再一前一后落地,生怕再次露了自己的“马脚”。这种积极、幽默、充满鼓励的“赞叹”,让学生放松了紧张、焦虑的心情,保护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营造了一种宽松、愉悦的学习氛围。
      在这样的一种充满“导境”“探境”“话(画)境”“赞境”的体育课堂中,我想每个孩子都是有收获的,他们抑或是收获了体育的技能技巧,抑或是收获了一份学习的快乐心情。

    推荐访问:创设 技能 低年级学生 学习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