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初中学习 > 正文

    【孟子的美德观对和谐社会道德建设的启示】读孟子的传承美德

    时间:2019-05-02 03:21:24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中图分类号:B82-02 文献标识码:A  摘 要:思想文化建设具有历史性,我们不可能割断历史进行和谐社会的道德建设。对孟子的思想进行分析研究,对和谐社会的道德建设服务具有重要价值。本文首先对孟子的美德观进行总结归纳评析,然后分析了道德建设对构建和谐社会的作用以及我们和谐社会建设中存在的道德问题及其原因,最后借鉴孟子美德观的精华对和谐社会道德建设提出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孟子;美德观;和谐社会;道德建设
      一、孟子的美德观
      所谓美德是指美好的品德或者品质,而道德是指依靠社会舆论和人的内心信念来维持和调整人们相互关系的行为规范的总和,它以善和恶,正义和非正义,诚实和虚伪等道德概念来评价和调解人们的行为,由一定的社会经济基础所决定,并为一定的社会经济基础服务。道德具有历史性,其内容和形式受一定的物质生活条件的制约。笔者之所以说“孟子的美德观”,是由孟子所处的时代决定的。孟子是春秋战国时期的人,在后世看来这是个百家争鸣,诸子挺秀的时代,然而这只是思想文化领域的,它的社会现实,用董仲舒的话便是“夫德不足以亲近,而文不足以来远,而断之以战伐为之者,此故春秋之所甚疾已,皆非义也。”所以说,孟子的主张在当时只能是一种美好的愿望,被形容为“迂远而阔于事情”,根本不可能付诸实践,因此就将其称之为“孟子的美德观”。
      孟子的道德学说,主要是调节地主阶级和农民的关系,按照封建的生产方式,把农民束缚在土地上,同时他的道德学说又是用以调节地主阶级各阶层间的关系,调节君臣关系,使之有共同的行为准则,从而使新兴的封建制度巩固下来。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孟子的美德观不可避免的深深烙上封建社会的封建等级制,并且将道德置于一个无所不能的境地,而忽视了法律以及制度机制的作用。
      二、和谐社会的道德建设
      道德作为一种特殊的调整人类行为的规范,是社会生活不可或缺的调控手段,和谐协调的社会需要良好的道德来规范和维系,道德兴则国兴、家兴、业兴,道德建设是和谐社会的重要精神基石,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精神动力。加强道德建设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首先,要实现构建和谐社会的宏伟目标,需要社会各个方面的共同努力,而共同的价值观和道德追求便是人们步调一致的精神基石。其次,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的内在要求,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要条件,因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不仅引起经济生活方式的重大变革,而且引起人们价值观、道德标准的深刻变化,如何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相匹配的道德体系就成了一个重大而现实的课题。最后,加强道德建设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支撑。一个社会能否和谐,一个国家能否长治久安,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全体社会成员的思想道德素质,即道德建设状况。因此,加强道德建设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而道德建设水平的高低是衡量和谐社会的重要尺度。
      在我国和谐社会建设不断书写新篇章的时候,我们不能忽视诚信缺失、道德价值观扭曲等道德问题已在一定程度上成为社会问题。当前我国社会道德问题出现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历史的原因,又有现实的原因;既有教育的原因,又有文化的因素,更有时代急剧变迁对传统道德文化冲撞和排斥的影响。首先,市场经济条件下过分注重利益而导致国民价值观的迷失。市场经济空前强化了人们的利益意识,它内含把一切具有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的要素都纳入到商品交换关系的天然冲动。其次,传统道德文化的断裂。对传统文化的否定和抛弃是造成社会道德下滑和社会风气败坏的一个不容忽视的重要因素。在否定和抛弃传统文化的同时没有建立起来与现实经济社会发展相匹配的道德体系,出现与传统道德文化的断裂的问题,从而导致道德约束力的弱化和道德因果律的缺失。第三,道德教育的缺失。由于教育目标的功利化以及把道德教育窄化为政治思想教育,造成国民基本道德教育的缺失,导致社会道德、职业道德、家庭道德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失范现象。
      三、孟子的美德观对和谐社会道德建设的启示
      孟子的思想在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中占据重要的地位,他的一些主张对我们今天进行和谐社会的道德建设有着重要的启迪作用。笔者认为应当对孟子的美德观进行历史唯物主义的分析,并对其赋予时代内涵,使之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焕发新的生机与活力。
      (一)重塑道德信仰是和谐社会道德建设的必要条件
      我们社会之所以会出现道德普遍弱化和道德虚无主义盛行的现象,很大一方面的原因是出现道德信仰危机,它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对既有道德信仰体系的怀疑、动摇乃至抛弃,二是一种新的道德信仰体系尚未确立。
      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只有个体有了道德信仰,我们才能有群体道德信仰,因此,要进行和谐社会的道德建设必须要重塑道德信仰。孟子所说的“穷不失义,达不离道”以及“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就是一种道德信仰,古人尚且有这样的信仰更何况我们。重塑道德信仰是和谐社会道德建设的必要条件,只有有了一种被公众认可和共同接受的道德观,这样才能有共同的道德信仰,才能形成扬善抑恶、扶正却邪的社会氛围。没有信仰注定是盲目的,因此,重塑道德信仰对和谐社会的道德建设已刻不容缓,我们要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吸收和借鉴传统文化的精华,建立与社会主义的政治经济发展相匹配的道德信仰体系。
      (二)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是和谐社会道德建设的保证
      首先,必须树立人性善的价值观。孟子曰:“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今夫水,搏而跃之,可使过颡;激而行之,可使在山,是岂水之性哉?其势则然也。人之可使为不善,其性亦犹是也。”所以我们要发挥媒体大众的舆论作用,经常使人们能看到听到一些体现真善美的事物,然后使他们改变人性恶的观念,并且我们经常要运用各种手段方式净化社会环境,消除那些使人们失去善良之心的不利因素,然后使人们回归善良的本性,从而“与人为善”,这样和谐社会的道德建设也就能顺利进行了,仁爱、忠信等美德也就不会离我们很遥远了。
      其次,必须树立重义轻利的价值观。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人们对利益的高度追求,使中华民族一直崇尚的重义轻利、舍生取义的美德渐渐失落,所以面对这样的事实,我们所能做的就是要改变人们为了利益在所不惜的的唯利是图观念,使他们认识到义的重要性。
      (三)诚信建设是和谐社会道德建设的重中之重
      从人们总结的我国目前不讲诚信现象的七个方面我们可以看出诚信缺失问题已或多或少的覆盖上至党政机关政府部门下至学术界市场等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所以进行和谐社会的道德建设必须要把诚信建设作为重中之重,孟子曰:“是故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至诚而不动者,未之有也。不诚,未有能动者也。”只有社会上恢复了诚信,我们才能去相信一个人,也能让别人相信自己,因为诚信是立身处世的基本原则,是人之为人的基本要求,是做人的首要道德体现,人的尊严、品性都是建立在诚信的基础之上的。
      总之,和谐社会的道德建设需要社会各方面的共同努力,既需要有制度法律的保障,也需要我们每个人的努力,只要我们每个人都愿意为和谐社会的道德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那么我们终将会迎来“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的和谐社会。
      参考文献:
      [1]史记·孟子荀卿列传[M].北京:中华书局,1975.
      [2]王伦光:价值追求与和谐社会构建[M].浙江:浙江大学出版社,2006.
      [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作者简介:李宗玲(1987—),女,兰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专业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党史党建。

    推荐访问:孟子 和谐社会 道德建设 美德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