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初中学习 > 正文

    [现代网络中的诗词混搭现象]诗词混搭

    时间:2019-04-25 03:33:16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内容摘要:诗词混搭指将不同朝代、不同作者诗词中的句子搭配在一起使用。这种“诗词混搭”现象在网上广为盛行,但学术界尚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基本上没有展开较正式的研究。其是否能成为一种“文学形式”有待考察和检验,本文将主要从诗词混搭的结构形式、语用修辞、产生及流行原因和它的发展前途进行探讨,重点是在分析它的结构形式、修辞以及流行原因。
      关键词:诗词;混搭;修辞;结构;网络
      “诗词混搭”是近年来新出现在网络中的一种现象,它通过将古典诗词中不同朝代、不同作者诗词中的句子搭配在一起或古代诗词与现代自创诗句搭配在一起,营造出新的意义。“这其中,不乏深谙古典诗词含蓄蕴藉之深意的搭配,如‘当时年少春衫薄,未妨惆怅是轻狂’,‘夜深忽梦少年事,惟梦闲人不梦君’,‘流水一去不复返,青山明月复西斜’,‘百年心事归平淡,未曾相守已白头’等。但更多的则是与古典诗词的原意背道而驰以博众人一哂的搭配,如‘在天愿作比翼鸟,大难临头各自飞’,‘垂死病中惊坐起,笑问客从何处来’,‘一朝被蛇咬,胜读十年书。听君一席话,十年怕井绳’,‘空山新雨后,自挂东南枝’等。甚至出现了‘百搭句’,例如‘自挂东南枝’系列,‘一枝红杏出墙来’系列,‘努力加餐饭’系列,‘从此君王不早朝’系列,‘宣城太守知不知’系列,‘十步杀一人’系列,‘卷土重来未可知’系列,‘也傍桑阴学种瓜’系列等。”①
      一.“诗词混搭”结构形式
      在众多的诗词混搭句中,其形式变化多样,有两句,三句甚至一段的形式。其中较为普遍流行的可分为两类:原有的词句+另一首原有词句,原有的词句+自创的词句。
      第一类:原有的词句+另一首原有词句。整体引用古人所作古诗词句,将不同的古诗词句截取,重新组合排列,从而获得一种新意境。其引用范围没有严格限制,诗词均可。“劝君更饮一杯酒,从此萧郎是路人”前一句来自于《送元二使安西》(王维),后一句来自于《赠婢》(崔郊)。“曾经沧海难为水,一枝红杏出墙来”前一句来自于《离思五首》(元稹),后一句来自于《游园不值》(叶绍翁),这种整体引用要求撰者对古诗阅览面较广,有“信手拈来”的功底。
      第二类:原有的词句+自创的词句。混搭句中既有古诗词,又有现代人自创诗句或流行语句衔接。通常前部分为引用古诗句,后部分结合撰者表达需要而自创。多以古诗句作为感情铺垫,其中主观情感多在自创句中呼之而出,且整体语感上流畅自然。如:“欲把西湖比西子,万水千山总是情”前一句出自《饮湖上初晴后雨》(苏轼),下句将电视连续剧剧名衔接自创。“雌雄双兔奔地走,我连对象都没有”前句来自乐府诗《木兰词》,后句则作者有感而发,口语化的衔接,起伏流畅,将自己感情自然表达。随着社会文化的多样性发展,信息伴随着现代科技的传播,使这种部分混搭的题材内容来源范围不断扩大,且表达主题情感也因其广泛的社会背景而多样。自创的内容可以是某一适合的广告词,电视剧名甚至是台词,以及网络流行语,更多的则是随兴而发的自创句。
      诗词混搭句之结构形式与语言学中的仿拟相似。“仿拟是通过仿照原有词句片构拟新的词句篇,以便原有词句篇与仿拟词句篇相互唤照,相映成趣。它是一种巧妙,机智而有趣的修辞格。”②在诗词混搭中,则多为仿句。句子通过巧妙的搭配或是模仿自创后,将矛盾对立,概括力增强,将熟悉句子重组后陌生化,新鲜化,显得幽默风趣却又感情色彩浓重。诗词混搭对于仿拟的使用,形式上更加不拘一格,重点在于表达感情,如:抒情,讽刺,哀叹。即便陈述某种事实现象,也出自表达感情需要。单纯的以描写景物为目的的诗词混搭较少。结合诗词混搭出现的时间来看,多为迎合表达某种社会情感的需要,因此,形式上含蓄较少,而多陈述。并且在表达感情时,受表达环境影响较大,在不同语境中表达情感也有所不同。
      二.“诗词混搭”中的语言应用与修辞
      模式化:结构上或追求与原诗句式结构的一致性,或是基本的字数相同,以体现整句的完整和切合的自然。如:“将军百战死,还来就菊花”,“剪不断,是离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整句仍旧符合原句句式结构,显得自然,感情联系紧密,并且整句感觉朗朗上口。
      自由搭配组合:以要表达的情感内容为基础和出发点,没有句式前后的要求,自由组合截取的诗句排列。“破铁鞋无觅处,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采菊东篱下,莫道不消魂”,所引用的两句均未按原诗的结构作为参考,而是以长短句的结构自由排列,着重点在于它的感情衔接上别有一番新意。
      “诗词混搭”在形式上要求较为宽松,没有严格的要求。大多混搭诗词在句数上为一到两句。字数与近体诗相仿,多为五律或七律。平仄方面注重较少,押韵多也只在句尾处体现。对用典,借代等修辞手法较为多用。用典分为引事和引文两种,又称“引言”:“就是引用那些不见之于书本格言,俗语,谚语,歌谣等,以增强文章说服力。”③在诗词混搭中有通过引文借以表达自己感情的方式。借代则是作者在语句中用具体事物代指一种抽象的情感,或以专名代指通名,将所表达感情着力浓缩在句中一事或一景中。
      “诗词混搭”作为近来新产生并广泛流行的语言现象,在拥有某些古诗特别的意义蕴意同时,从现代汉语角度也有较高的修辞价值。“汉语是音乐性极强的语言,如双声,叠韵,押韵与音质有关,平仄,高音低音与音高有关。叠韵则感觉回环荡漾,悦耳动听。”④
      《汉语修辞学》提出修辞三条原则:1、语言材料的规范性和变异的适度性。2、信息的真实,切题,适量性。3、对语言环境的得体性。修辞学的最高原则只有一条:得体性原则。一切原则都从属于这个原则。都是这个原则的派生物。这个原则制约着和控制着一切其他的原则。⑤这说明修辞在诗词混搭中所起的作用不容小觑。
      修辞手法对表达情感起到推波助澜的润滑作用。读音上尽量押韵。字数上较为整齐。多延用继承了某种特定的语言格式,从而使整句因引用名诗格式而语句饱满有力。广为流传,为大家所喜爱,产生共鸣的诗词混搭体往往符合语言锤炼的要求:“衔接自然流畅,语意准确,且色彩鲜明,结构通顺,用语要高级。”⑥在表达上形象性辞格如:借代,比喻,比拟,对比;气势性辞格如:对偶,反复的灵活运用。多数诗词混搭中以对偶的形式增加语句的感染力和表现力,整齐匀称,节奏感强,高度概括,有音乐美。也凸显了混搭体的特点,有委婉生动含蓄的功能。   三.历史渊源和流行原因
      (一)产生的历史渊源
      “诗词混搭”并非毫无根基的新生事物,古代历史上有过一种古老的文字游戏,中国诗歌史上,把前人一家或数家的诗句拼凑成一诗,称为“集句”。即从许多诗中分别截取一句,组合在一起,凭借诗句本身的模糊性,赋予新组合一种新的意境。
      集别人的的诗句成对子的律诗却是宋朝才出现的,据说王安石是写这种诗的鼻祖,根据史料记载,集句诗在宋代最为盛行。当时,由于格律诗体式已经成熟,且有前朝大量诗歌的丰富遗产,集句诗便广泛出现在文人的笔下,像王安石、苏东坡、文天祥、辛弃疾、黄庭坚、晁补之、杨冠卿等诗词家都有大量的集句诗作。当时人们竞相仿效,成为一时之尚。《沧浪诗话》中说“王荆公集句最长,《胡笳十八拍》浑然天成,绝无痕迹,如蔡文姬肺肝间流出。”“集句至元丰间,王文公(王安石)益工于此。”沈括《梦溪笔谈》说王安石的集句诗,长篇多至百韵二百句。文天祥在狱中作集杜诗二百首,世所罕见。宋以后,集句诗被引入到词曲的创作中,特别是明清的折子戏,大多以集句诗为每折戏的结束语。如汤显祖的《牡丹亭》,总共五十五出戏,而里面的集句诗就有五十四首之多,清末民初南社诗人一度龚(自珍)诗成风,可见集句诗的源远流长。
      通过诗词和传统经典文学作品的阅读,能增强我们的审美能力,提升价值取向,丰富文化修养。在潜移默化中认同我们的传统文化,传承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而诗词混搭有的虽然在单个作品的所指意义上尝试新的解读,但毕竟与集句诗在本质上有不同。集句诗是在维护原作的基础上进行的再创造,它起到的作用是丰富和完善原作;诗词混搭则是站在不同的文化立场,隐含着对文化和历史有着不同传统的理解。
      (二)流行原因
      推究“诗词混搭”在现代社会流行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三点:
      第一,社会民众猎奇,娱乐,调侃,求异的心理原因。
      “诗词混搭”最初的浮现是因为人们看惯了严整的古典诗词,便想用自己的智慧对其进行加工,加以创新,赋予新组合一种新的意境,以引人注目或博众人一哂。突然出现的一种新的诗词天衣无缝的搭配,会被看作一种有智慧有创造力的表现,很能满足猎奇求异心理。随着越来越多网友的参与,诗词混搭出现越来越多的涂鸦之作。“网络改变了诗学的游戏规则,创造了文学圆梦机会均等的可能性,对那些达不到圆梦素质的文学钟情族来说,就只有游艺化的涂鸦了。”⑦于是人们开始借助虚拟的网络世界进行恶搞,在恶搞中亵渎,瓦解,歇斯底里,宣泄,破坏,导致网络文化对艺术的颠覆。正是恶搞中的这种发泄性和趣味性使诗词混搭体呈现越来越多的面貌。
      如“飞流直下三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友谊),“人生若只初相见,只羡鸳鸯不羡仙”(一见钟情),“此情可待成追忆,当时只道是寻常”(情感的变迁),“少小离家老大回,安能辨我是雌雄”。
      第二,自由,开放,宽松的网络环境。
      首先,“网络文化的本质即其对真实世界的克隆、复制、仿拟,乃在于现实生活中的需求另造一个虚假的世界,简而言之,就是虚拟性。”⑧网络文化具有开放、平等、多元、虚拟和弱可控性等特征。“在网络上,文化的空间向每个人开放,权威不再存在,每个人都能取得传播与交流的权利,每个人都能相对自由地发表自己的思想与各种文化观念。网络是真正意义上的大众文化媒介。它使大众文化不再只是被表现的对象或者是被模仿的对象,而开始作为一种言说的主体,充分运用自己的权利自主地表达自身的文化。”⑨其次是它的全社会共享性和互动性。传统文学领域中的话语权已被精英阶层掌握,使得大众只能聆听教诲,但在网络中也正是因为匿名,大众私语可以放大为公共话语,民众可以打破一切既成的界限表现自己,愉悦尝试,自由混搭,大胆创造新的诗词,又因为可以共享互动,所以这种尝试成果得以迅速传播,引起更多人的兴趣和挑战欲望。因此,诗词混搭在这种宽松的环境中深受欢迎。
      第三,形式本身的趣味性和挑战性特点。
      商家可以利用其使人易记易懂,俏皮搞笑的特点移入广告中获得名度;媒体人士可以利用其趣味性和潮流性多加引用增强娱乐效果;而这些宣传本身又推动了诗词混搭的传播。这种文学的再创造本身就是文学的不断变革发展的表现。
      而随着网络的发展,唐诗宋词则越来越被网友用来恶搞自身的职业或自身某种的处境。回归这种诗词混搭体的产生空间:这种有创兴再造趣味的文体之所以风靡,有着它特有的网络空间传播条件:它符合网络语言规范的基本原则:“合需要原则”⑩,它也是这种文体走入现实生活中为大家所接受的前提。例如“两个黄鹂鸣翠柳,我连对象都没有!”
      “合理据原则”,符合现代汉语的语言规律,混搭体在创作时较为巧妙的灵活运用语言规律。例如“踏破铁鞋无觅处,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可接受原则”,诗词混搭所要表达的意思,以一种或委婉或俏皮或戏谑的口吻呈现,表达感情和受众所契合,易于为大众所接受。例如,“欲把西湖比西子,万水千山总是情”。
      “诗词混搭”作为网络中出现的一种新型的语言形式,有其存在的生存环境和生存规律。“话语类型会变化,发展乃至衰亡”,“任何社会中的话语类型的数量是不确定的,话语类型的数量与社会的复杂性和多样性息息相关。”
      我们在运用诗词混搭时,要充分注重它的适用性。“适应性原则是一条应用原则,语言表达者无时无刻不在应用这条原则为自己的交际服务。”“适应性原则还是我们分析语言运用的成败,区分语言运用的优劣的一条评价原则。即语言运用适与题旨情境的适应性来考量。”
      四.“诗词混搭”发展前途
      “诗词混搭”通过拼接经典古诗词,以原作品为参照,形成一种混搭颠覆性的效果。由于有传统古代诗词原本所积淀的文化背景,诗词混搭才形成了它独有的娱乐效果。它使经典文学的传统艺术价值世俗化,因次能深入到网络受众当中。
      “诗词混搭”这种网络现象的出现影响着传统文学观念的界定,这其中包括什么样的文学才是传统文学,作为网络文学的“诗词混搭”能不能算是文学,还有待于进一步的探讨。从整个中国文学历史进程发展来看,一种新的文学样式一开始出现并非所属时代主流文学,如词、小说、戏曲,都经历了一个从俗文学到雅文学,从“旁门左道、雕虫小计”到成为正统文学的过程,可以看到,文学观念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随着时代的变迁而不断的变化发展的。由此观之,这样一种新兴出现的,在前代基础上发展起来作为网络文学的“诗词混搭”现象正逐步改变着我们对于传统文学观念的界定。因此也必然有其存在的价值和发展前景,不容忽视。它对于推动古典诗词在当今社会特别是网络社会的发展和应用具重要意义。   “诗词混搭”会有怎样的前途?
      从消极方面看,模式化“诗词混搭”的出现逼得“诗词混搭”有可能走向末路。“人通过自身本质力量的表达不仅塑造着网络文化,也改造着人与网络文化之间的关系。”11这是伴随着“百搭句”的出现而最终产生的。“百搭句”是“诗词混搭”被模式化的一种表现,这种模式化将本已很低的恶搞门槛近乎取消了,它将“恶搞”推向了极致。恶搞文化现象实际上是一种反文化。直接后果就是对传统诗词文化的解构和破坏;
      另一方面,“诗词混搭”也有其积极一面,这是因为“诗词混搭”对象是经典的古代诗词,它运用拼贴的手法重新组合诗词,并赋予作品完全不同于原作品的表达主题,形成冲击人们的传统价值观念和事实认定的效果。网上自由而即兴的创作,“把价值从深度和沉重中解救出来,把文学话语权交给了每一位个体以实现文学言说和发表自由,拆卸了作者资质认证的门槛,这无疑是文学发表权的解放”12
      [此文为华中师范大学立研项目论文,其他参与者有华中师范大学中文系2010级王旖旎,王彩霞,陈珺烨等学生]
      注释:
      ①罗璇.《网络时代的诗词混搭》.广州:粤海风杂志,2010,(5),73-75.
      ②邵霭吉、冯寿忠.《现代汉语概论》.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377.
      ③郭锡良.《古代汉语》.商务印书馆,1999年,200
      ④邵霭吉、冯寿忠.《现代汉语概论》.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327.
      ⑤冯广艺.《语用原则论》:暨南大学出版社,10.
      ⑥邵霭吉、冯寿忠.《现代汉语概论》.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331.
      ⑦欧阳友权.《网络文学的文理形态》.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8,283.
      ⑧孟建、祁林.《网络文化论纲》.北京:新华出版社,2002,247.
      ⑨李钢、王旭辉.《网络文化》.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5,46.
      ⑩周明强.《语言认知与语言应用探索》.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256.
      11宋元林等.《网络文化与人的发展》.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98.
      12欧阳友权.《网络文学的文理形态》.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8,283.
      参考文献:
      罗璇.网络时代的诗词混搭[J].广州:粤海风杂志,2010,(5),73-75.
      欧阳友权.网络文学概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
      邵霭吉、冯寿忠.现代汉语概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
      胡乔禹,栾晓丽,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中文系2010级学生。

    推荐访问:诗词 混搭 现象 网络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