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初中学习 > 正文

    浅析孟子和荀子的历史观:荀子社会政治历史观

    时间:2019-01-21 03:40:15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摘 要:孟子、荀子作为先秦的儒家代表人物,虽然在儒家内在思想精神上没有根本性的区别,但是由于二者所生活的具体时代和观察问题的角度不同,从而表现在历史观上也有所不同。   关键词:孟子;荀子;历史观
      中图分类号:G0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9-9166(2010)026(C)-0079-02
      
      一、历史认识主体性质差异的分析
      人是历史的主体,同时也是历史认识的主体。因此,研究人的历史观离不开对人这个认识主体进行剖析。孟子与荀子都从人性的角度对历史认识的主体即人进行了分析,但是二者的理论倾向却有所不同。
      孟子认为人生而具有仁、义、礼、智四端,即“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1]孟子看到了现实当中人的行为有善和不善之分,之所以有这样的差别,孟子认为是有的人丢了本性,有的人却保存了本性,即“庶人去之,君子存之。”[2]正因为如此,孟子才说“求放心”,即把自身本来就具有的东西找回来。他还认为,只要每个人都能养此善端,最后“人皆可以为尧舜”[3]。由此可以看出,孟子对人充满了信心,这也反映了他乐观的态度。但是,从个人的潜质到目标的实现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人的先天禀赋与现实是有差别的,能否成为圣人的道路上充满了诸多不确定的因素。而且,孟子也没有非常明确地提出善的标准是什么。没有一个具体或者是统一的标准,人们在操作的过程中就会没有方向。正因如此,孟子的这种理想能否转化成现实就显得比较模糊和令人质疑的。
      荀子认为,人性本来是恶的,现实当中的善是后天人为的结果,即“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4]他强调“凡人之性者,尧、舜与桀、跖,其性一也;君子之与小人,其性一也。”[5]同时,他还认为,圣人具备的“仁义法正”是可以被认识和掌握的,而普通人也有认识和掌握“仁义发正”的潜能,因此通过后天学习可以成为圣人。虽然荀子认为人的本性是恶的,但是换个角度来看,我们可以看到荀子对人性是善的观点并没有完全否定,因为他承认了人由恶到善的转化过程,其性恶论里面带有性善论的成分。由此看出,荀子非常重视环境对人的影响,认为环境可以塑造人。对此,我们应该正确的面对人类所生活的客观环境,开发环境对人类的积极影响。
      即使孟子和荀子在对待人性问题上有着不同的立场,但是,二者对人的主观能动性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同时,我们应该认识到这种能动性也是有限制的,并不是随心所欲的,它的充分发挥还会受到自身和环境的双重影响。
      二、历史认识的主体与客体关系差异的分析
      历史认识的主体与客体关系是紧密相连的,反映在思想领域就是天人观念。天人观念作为我国思想史中的重要问题,始终伴随着人们的历史观,直到现在,人们在研究历史观的时候,天人观念依然是不能回避甚至无法回避的问题。在这一点上,孟子与荀子都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各自的观点。
      孟子坚持“天人相应”说。他所说的天,并非我们眼睛所看到的客观世界,而是具有道德属性的天。而且,天有时能够决定人事,尤其在人力所不及的地方或难以解释的问题上,人们往往会求助于天命。他还认为,现实中的职务与个体都和天有一种对应的关系。“天子”对应最高的统治者,“天位”对应官位,“天禄”对应俸禄。即使伟人亦或是圣人的出现,孟子也认为是天在发挥作用。“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6]
      孟子的天人相应观,可以说是从其人的主观修养得出来的结论。他说“是故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7]“思诚”是个体主观修养的途径和方法,通过“思诚”达到与天的同一。而且,孟子认为他自己就已经达到了与天同一的境界。正因如此,他才会发出“舍我其谁”的感慨。由此我们可以看到,孟子的思想中折射出一种强烈的社会责任自觉,而这种自觉精神又是值得我们学习的。这也要求我们对社会要表现出敏锐的洞察力,只有这样,才能依据自身情况对社会做出积极的影响。
      荀子坚持“天人相分”说。他认为“明于天人之分,则可为至人矣。”[8]这里的天我们可以理解为是自然界。他说到,“天地合而万物生,阴阳接而变化起”[9],“天有常道,地有常数矣。”[10]由此我们可以看出,荀子认为天不但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而且有其自身变化的内在规律。人虽然看不见自然生化万物的具体过程,但是能感受到自然所起到的这种作用。荀子认为人事是决定社会的力量,社会治乱与天没有关系。“天不为人之恶寒也,辍冬;地不为人之恶辽远也,辍广。”“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应之以治则吉,应之以乱则凶。”[11]同时,荀子也给我们指出了人对待天的态度。他要求人去积极主动地认识和利用自然规律,做人类自身的主人,把握自己的命运,推动社会的发展。
      从对于天人关系的不同态度中我们可以看出,孟子的“天人相应”说,有让人顺从天的倾向,荀子的“天人相分”说,有强调人是主宰的基调。
      三、历史发展规律差异的分析
      对于历史发展的规律问题,孟子提出“天下之生久矣,一治一乱。”[12]“非尧舜之道不敢以陈”[13]的观点。认为历史发展是在治与乱两种不同状态中进行的。对这一论断,他还引用历史史实加以说明。不但如此,他还特别指出“五百年必有王者兴,其间必有名世者。”[14]这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历史发展的本来面目,但是又不免具有历史循环论的色彩,给人一种消极保守的感觉。然而,孟子本人也并不是一个因循守旧的人物。他曾说道,“由今之道,无变今之俗,虽下之天下,不能一朝居之。”[15]针对天下一治一乱的这种状况,他认为国家处于乱世时应该采取“治世”时所用过的政策。因此,他“言必称尧舜”,[16]声称“遵先王之法而过者,未之有也。”[17]由此看出,孟子主张的是效法前人,行“先王之道”。与此相联系,孟子提出了“民贵君轻”的仁政思想。他说“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18]这在客观上保住了推动历史发展的部分力量,对统治者的权力运用加以了限制,在一定程度上维护了社会的稳定,为历史的向前发展奠定了良好的群众基础。反观孟子的圣人思想和重民思想,我们可以看到,二者之间是内在统一的。历史在前进的过程中,既离不开圣人,也需要有民众。只有重视民众的人才可称其为圣人,民众也自然会拥护真正的圣人。圣人和民众同时处在历史的发展的时间和空间中,他们的相互作用推动了历史的进程。正因如此,孟子既推崇圣人又重视民众。
      荀子在历史发展的规律问题上持“古今一致”和“以近知古”的观点。他从“观往事,以自戒,治乱是非亦可决”[19]的立场出发,认为历史虽只有古今前后的变化,但贯穿在历史过程中的“道”则是一致的。主张用贯穿百王的“道”以“应当世之变”,从而达到“宗原应变,曲得其宜”[20]的目的。在百王之中,荀子又将其分为“先王”与“后王”。在荀子看来,“先王”的历史事迹及记载大都是传说,没有详细的可考之事实,其真实性是值得引起人们的怀疑。在这一点上荀子和孟子的差别可以说是不那么明显。但是,他在这种划分的基础上崇尚“法后王”,以“近”和“今”为立足点出发考察社会问题,使其主张更加体现了时代的要求。他认为历代帝王的治国原则同后王是一样的;而且,“后王”是在百王之中而不是在百王之外。虽然荀子对“先王”和“后王”都有所赞扬,但是他的思想倾向是“法后王”。他的这种历史观不仅具有循环论的倾向,而且还有静止论的特点。
      无论是孟子还是荀子,他们的思想无疑都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精神财富。对于他们的历史观,我们还有很大的探索空间。我们应该立足于社会现实,从历史发展长河的过程视角进行深入的研究,继续发掘他们的思想精华,推动社会的和谐进步。
       作者单位:燕山大学文法学院
      作者简介:王朋,(1978― ),男,山东省滕州市人,燕山大学文法学院2008级研究生,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哲学。

    推荐访问:荀子 历史观 浅析 孟子和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