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初中学习 > 正文

    【挥洒智慧,润泽词语教学】 挥洒智慧

    时间:2019-01-10 03:24:58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汉字是中华民族的瑰宝,有位语文教育专家曾说:“汉字是记载着中华数千年的古老文化,它不是无生命的僵硬符号,而是蕴涵着中华民族独特性格的精灵。”如此神奇的汉字在我们的词语教学中却常常成为学生识记生字的枷锁,学生习惯了字形分析,习惯了死记硬背。我常常有这样一种困惑:学生拥有了大量的词语,但在运用时却常常忘却了词语的存在,为什么会这样?我在不断地反思:如何有效地组织词语教学?挥洒师生的智慧,润泽词语教学,正是亟待我去思考的。
      一、猜猜想想,舞动趣意
      猜想能很好地吊足学生的好奇心。好奇心是对新异事物进行探索的一种心理倾向,是学生积极思维的内部动力,当这种好奇心转化为求知欲时就会产生积极的创造性思维。学生喜闻乐见的猜谜游戏、猜想字词,是激发学生积极主动学习字词的一种最实际、最直接的内驱力。学生产生了学习的内在需求,就会获得认知层面与情感层面的双赢。
      于漪曾说:“如果打开用汉字书写的一本书,那就好像进入了一个画廊,一幅幅画争先恐后地向你的感官申述它的喜怒哀乐。”有位老师这样引领孩子猜想他们心中的汉字:“休”是一个路人倚木而息;不正即“歪”,心田为“思”;合手成“拿”,分手为“掰”;一点一点大是个“头”……
      教学时老师朗朗上口的猜谜童谣一下子就紧紧地攫住了孩子的学习好奇心,在生字童话世界里编织了一个个可爱活泼的生字宝宝故事。课上一小节精彩的词语教学就好像是一首首烂漫的童谣,又似乎是一个个灵动的音符时不时地闯入孩子心房,班级里涌动着一个又一个的惊喜,掀起了一个又一个的小高潮。长此以往,孩子还会禁锢在“万能”的生字结构分析法中吗?
      二、读读认认,点亮智慧
      形近字常常困扰着很多学生,学生很容易写错,投机取巧者就干脆写得潦草,想以此蒙混过关。对于一些音和形都较难分辨的形近字,教师就可以根据它们的音、形的不同点,编成顺口溜来帮助辨别、记忆。例如,对“己”、“已”、“巳”三个字,我们可以编成这样的口诀:“关巳不关己,半关是个已。”再如对“渴”、“喝”两个字可以编成这样的口诀:“渴了要找水(氵),喝水要用嘴(口)。”这样,将识字课与掌握方法、培养学生纠正别字的能力结合起来,使学生感到在形近字的学习中,只要用心,学习起来就会别有一番滋味,从而产生强烈的辨析别字的愿望,学好形近字的积极的情感基础也就会更加牢固。
      三、观观赏赏,品读情意
      文字是一种有温度的信息,传递着人世间的冷暖。在字里行间里,我们呼吸着天地浩瀚的苍茫气息,激越着漫长岁月的跌宕沉浮,聆听着辽远时代的慷慨言辞……人间百态、世间万物无不“随风潜入”了淡淡的墨香里,又“润物细无声”地浸染了所有生灵的颜色。而词语正是舞动这一切的精灵。在文章的词语里,在灵魂的深处里,在生命与词语交融在一起的时刻里,词语诠释的、演绎的、幻化的就不仅仅是信息的传递了。这些又将是多么美妙的、有趣的事。触摸着词语的温度,带领学生“沉入词语的感性世界”,和学生一起观赏,品读词语间的情意,提醒、激活词语生命本色,就是语文老师的一个重要职责。
      《穷人》一课在叙述渔夫怎样对待西蒙留下的两个孩子时有这样一段语言描写:“哦,我们总能熬过去的!”一个“熬”字,把渔夫关心体贴别人,宁愿自己受苦,也要为别人解除困难的思想品质充分表现了出来。“熬”字是什么意思呢?通过,学生知道了“熬”是“忍受、勉强支持”的意思,本课中有“想尽办法渡难关”的意思。为什么要“熬”呢?我引导学生围绕渔夫一家原先的家境来讨论。关于渔夫的家境,课文第二节有这样一段叙述:“丈夫不顾惜身体,冒着风暴和寒冷出去打鱼,她自己也从早到晚地干活,可是还只能勉强填饱肚子。”这段叙述告诉我们:尽管渔家夫妇拼命干活,可还是摆脱不了家境贫困。
      在教学这个片段时,我留出了充分的时间,让学生剖析一个“熬”字是如何熬出渔夫在道德与现实的艰难抉择,善良与无奈的痛苦煎熬,帮与不帮的深度的思考……那份艰涩,那份勇气,那份意念是何等的复杂。在品读中,在辨析中,学生渐渐地沉到了词语的感性世界。悄然间,轻轻触摸着词语的温度,学生为词语插上了丰满的羽翼,享受着词语带来的那份微妙的难以言表的晦涩。
      四、编编写写,升华热情
      词语教学还要引导学生进行创新写话训练,让学生在感性化、形象化的写话过程中发掘词语的情趣与内涵。《穷人》中有这么一句话:“门突然开了,一股清新的海风冲进屋子,魁梧黧黑的渔夫拖着湿淋淋的撕破了的渔网,……”在老师的引导下,有个学生别出心裁地编出了这样一个故事来识记“魁梧”:在一个漆黑的夜晚,伸手不见五指,一个庞大的鬼闯入村庄,我(“吾”)抄起一根“木”棍(“木”加“吾”=“梧”)与“鬼”进行一场生死的搏(“斗”)(“鬼”+“斗”=“魁”)。鬼被我打得落荒而逃,想知道这是为什么吗?因为我长得够“魁梧”。老师顺水推舟:“‘魁梧’可以这样记:‘吾’抄‘木’棍与‘鬼’进行搏‘斗’。”
      利用词语的情境性,在学生面前呈现出一幕幕引人入胜的场景,一幅幅栩栩如生的图片画面,一段段活灵活现的故事情节……学生更容易在形象的再现、意韵的体验、情绪的感染中,体察、玩味和领会词语的音、形、意。
      词语是语言的基本材料。词语结合在一起就构成了一句句话,一篇篇文章。文字的魅力往往就在一个字、一个词中灵动。词语在以发展学生语言为根本任务的语文教学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只有在正确理解和运用词的基础上,学生才能顺利地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体会思想感情,受到思想教育,并有效地提高阅读能力。“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尽管词语教学的方法多种多样,但只有教师挥洒智慧,用智慧润泽词语,让学生实实在在地学起来、用起来,才能为学生这个“清泉”注入用之不竭的“源头活水”。

    推荐访问:润泽 挥洒 词语 智慧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